文档详情

锦鲤的转水技术

新**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2.71KB
约3页
文档ID:448063264
锦鲤的转水技术_第1页
1/3

锦鲤的转水技术一、 为什么要重视转水的操作1、 由于包装和运输造成的应激反应所谓应激反应是指鱼类受到环境因子恶劣或急剧变化的强烈刺激以及其他因素 强烈刺激而产生的一种异常生理现象例如温度、溶解氧、盐度、pH值(酸碱度)、 水中有害物质含量的异常变化,惊吓、遇敌追杀、捕捞、密集、运输、染病、大剂量 用药、饵料骤变等,都可能引起应激反应购买回来的锦鲤,在经受捕捞、惊吓、密集和短途或长途运输后,鱼处于高度紧 张状态,通过激素释放,动员体内能动员的所有能量和几乎所有组织器官的机能,全 力对抗发生急剧变化的条件和包装袋内狭小而恶劣的环境在这种全身器官总动员的 状态下,不仅大大增加了能量的消耗,而且干扰了各个系统、器官包括消化系统的正 常功能,导致锦鲤的代谢过程受到严重干扰,消化力减弱,体力和体质全面下降2、 由于包装和运输的应激可能给锦鲤造成的后果这种由于包装和运输而造成的应激反应对锦鲤的摄食、生长以全生存影响的程度 与应激反应的强度、持续时间长短和锦鲤的健康状况和适应能力有关应激反应强度 大,运输时间长,对锦鲤的生长影响就非常大了最严重的后果是造成鱼体内各系统 紊乱,适应机能丧失,一些重要器官功能衰竭,导致死亡。

用最短的时间,减弱并消 除因包装和运输给锦鲤造成的应激反应,是转水操作的根本目的二、 在转水过程中对锦鲤影响最大的四个因素1、 温度锦鲤锦鲤是变温动物,它的体温与水温相差只有0.5〜1°C锦鲤的生存温度大致 是2〜40C,适宜温度是15〜32C,最适宜温度,大致是22〜27C,锦鲤的生理活 动强弱和生理过程快慢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变化非常显著,涉及摄食和生长的, 主要是锦鲤肠道内消化酶的数量、活力和代谢水平温度低了,锦鲤的总体表现是: 鱼吃食少,活动能力弱,抗病能力低下,在低水温中进行转水操作的风险很大高温 情况下,由于代谢水平低,还会产生高温应激反应,表现为摄食少,消化快,吸收少, 生理活动强,消耗多,体质也会迅速下降,这也是在转水过程需要避免的锦鲤属广温性鱼类,但对水温急剧变化适应力不强,如果温差在3-5C以上时, 锦鲤就会生病,必须避免温度剧烈变化2、 溶氧量水温25〜30C,水中溶解氧饱和量为每升水8.11〜7.53毫克,水温越高,水中 的溶解氧越少溶氧状况影响锦鲤摄食量及消化吸收率锦鲤在溶氧7mg/L中的生 长速度比在溶氧4mg/L中的快20% —30%,饵料系数反而会低30% —50%。

当水中溶 氧量达到5mg/L时,锦鲤食欲增强极为明显;达到6mg/L以上时,饵料系数达到最 佳溶氧不足,会导致锦鲤活动能力减弱,体质下降,抗病能力迅速降低,疾病增多 水中溶氧有四个方面来源:一是水中早已溶入的氧二是大气中的氧向水中输入,流 水的溶氧高于静水三是水中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放出大量的氧气溶入水中,藻相优 异的池塘水,藻类为水提供了 85%以上的溶解氧,四是人工辅助设备增氧锦鲤经过运输过程,体力消耗较大,在包装袋内可能已经发生了缺氧的状况 转水期间,无论使用何种水源,必须为养殖用水提供特别充沛的氧气供应3、 因捕捞、运输震荡和鱼体间摩擦而出现的细小伤口在运输锦鲤的过程中,因缺氧造成锦鲤死亡的情况并不多见,更多的是因鱼体受 伤,继发细菌感染和霉菌感染,放入新的养殖水体后,因细菌大量繁殖导致锦鲤患病 而死亡锦鲤在包装和运输期间,必然要经过捕捞和运输颠簸震荡,以及在包装袋内 鱼体之间互相摩擦的过程,起保护作用的锦鲤体表黏膜和组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 伤这些细小的伤口,如果不在转水过程中妥善处理,对于到达新的水体环境的锦鲤 往往是致命的,可能是造成锦鲤死亡的罪魁祸首所以,在锦鲤转水过程中,使用抗生素对细菌进行抑制和杀灭是整个转水工作 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能省略,也不能随意地缩短使用时间。

4、 鱼体本身或原水源中可能携带的寄生虫或虫卵新购入的锦鲤,由于种种原因,很可能在鱼体上携带有寄生虫虫体,且包装袋内 的水中含有寄生虫虫体或虫卵寄生虫虫体有些时候(例如在锦鲤身体健康时)并不 能对锦鲤造成严重的伤害新购入的锦鲤,由于受到了上述应激因子的影响,体力和 抵抗能力会急剧下降,这就为寄生虫的爆发带来了机会大多数寄生虫在新水的刺激 下,也会出现繁殖增速的现象所以转水阶段要进行行之有效的杀虫工作三、转水的操作方法:1、 调整温度、适应水质(1) 锦鲤到家以后,应拆掉外层的塑料袋,只保留最后一层塑料袋,漂浮在隔离 水池中40分钟--1个小时如发现袋内缺氧,应重新加入氧气,并每隔十分钟,转动 一次袋子2) 打开袋子,灌入原包装水体总量1/3的含有0.3%盐度的池水,打氧或吹入空 气后,扎紧袋口,继续浸泡袋子10分钟;2、 鱼体消毒,投放药物(1) 锦鲤或多或少带一些病原体,即使外表看起来十分健康的也一样,因此要 进行消毒,有效的杀灭鱼体表面和腮部携带的细菌,控制病原菌进入隔离水池常用 消毒药液为20PPM浓度高锰酸钾溶液,对鱼体进行药浴,一般药浴时间为2—3分钟如果发现部分部位出现明显的受伤情况,应进行特殊处理,如涂抹药物,注射抗 生素等。

2) 消毒后将鱼放入含盐的隔离水池运输中锦鲤身体疲乏,严重者,会失去 渗透压调节能力,不能及时排出肌肉中的乳酸,会导致死亡水体盐度可以调节锦鲤 的渗透压,调节和排出血液中含有的尿素,降低锦鲤体内TMAO (三甲胺氧化物) 的浓度,缓解锦鲤排泄体内毒素的压力同时盐还能够使水体内的有害细菌脱水死亡,有效降低有害细菌的总量锦鲤从淡水中直接移入高盐度的水中,将造成鱼体严重的脱水现象,所以,盐度 的增加需要循序渐进的进行一般先投入0.3%的盐,12小时后,增加到0.5%,24 小时后,增加到0.7%3) 在池水中加入水溶性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红霉素等)全池均匀泼洒,剂量 按照说明书的介绍使用,防止细菌性疾病的发生,此时,如过滤系统中有活性炭应取 出,有紫外线杀菌灯应关闭4) 全池均匀泼洒水溶性维生素C,连续投放3天,剂量按照说明书的介绍使用 维生素C在锦鲤体内参与多种生理过程,如生长、发育、繁殖、创伤修复、应激反 应等对维持锦鲤的正常生长和增强其对应激和病原体的抵抗力十分重要尤其在提 高锦鲤对环境应激和病原体抵抗力方面的有效性已广为认知,在实践中也取得了良好 的应用效果,是对抗应激反应的重要药物。

3、 时时增氧,杀虫灭菌(1) 全池打气增氧,持续至少7天,如有条件,可以使用氧气瓶向水中输入纯氧, 建议使用纯氧专用气柱;(2) 转水72小时后,观察锦鲤的游动情况,如背鳍已经基本打开,可进行杀虫 处理在没有显微镜进行仔细观察的情况下,可使用光谱的杀虫药品进行杀虫操作, 建议使用敌白虫等杀虫药物,剂量按照说明书使用3) 杀虫12--24小时后,使用水溶性抗生素(例如青霉素、红霉素等)全池泼 洒,预防虫体脱落后细小伤口的二次感染建议保持药物浓度3天4、 隔离养殖,投放饲料各个渔场养殖的健康锦鲤,身上携带的菌种都不尽相同,不同来源地的锦鲤,对 不同的菌种有不同的免疫力一次性购买的不同渔场的锦鲤需要单独饲养分别进行检 疫处理新鱼身体会携带一些病菌,因其对病原体有抗体,所以不会发病,即使我们 进行了锦鲤体表的消毒处理,但是新购入锦鲤体内携带的病菌会使您原缸中或池中的 已在饲养的锦鲤因不具备这种抗体导致容易发病因此购入新鱼时,不管新买来的锦鲤是否有病,都应隔离饲养10天以上,确保 没有疾病时,才能与原来的锦鲤混养在一起最佳的隔离饲养期为30天在此期间, 当发生鱼病时,应立即对症治疗新进的锦鲤,需要停食3天,3天之后逐步投喂锦鲤专用饲料。

此时投喂的饲料 要选择高品质,易消化的饲料,同时采用少食多餐的原则,逐步加大投喂量,投喂5 天后,再达到标准喂食量。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