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幼儿舞蹈基本功教学

工****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1.23KB
约6页
文档ID:401355228
幼儿舞蹈基本功教学_第1页
1/6

幼儿舞蹈根本功教学一,是指对幼儿形体、姿势、腰腿的软度、力度、掌握及跳转、根本舞姿等的最根底的训练幼儿通过训练,能够从小养成良好的坐、走、站等姿势,并能使身体的协调、柔韧、力度、敏捷等素养得到全面的进展幼儿的形体训练内容应依据年龄来打算,如小班幼儿的形体训练以仿照动作为主,并能依据音乐节奏效为推确地仿照各种动作;中班的幼儿应以姿势准确、美丽为主;大班幼儿应以舞蹈表现为主在形体训练中,教师应把握好训练的尺度形体训练一般分成四局部,第一局部为把杆练习,其次局部为把下练习,第三局部为中 国古典舞手位与脚位的练习,第四局部为根本舞姿与舞步训练在形体训练进展之前,要进 行热身预备活动,让幼儿们先做一些走、跑、跳,以及颈和肩的放松、扩胸扭腰等活动,使幼儿为适应训练做预备一)把杆练习把杆练习是进展形体训练的最根本的训练,主要通过把杆的关心,帮助幼儿把握最根本的姿势,以进展肢体的柔韧、力气、协调、平衡、掌握等力量1. 把杆练习的方法扶把训练有两种:—种是双手扶把,另一种是单手扶把小班幼儿最好承受双手扶把的练习方法1) 双手扶把面对把杆,身体离把杆约1 尺左右,双腿贴紧,脚跟并拢,膝盖绷直,双手放松弛,轻轻地放在把杆上,与双肩同宽,两肩放松,双肘下垂,肩胛放松,稍稍往后翻开。

腹肌,背肌和臀肌收紧向上提,头部正直,面部表情松弛2) 单手扶把侧身扶把杆,内侧手轻轻放在把杆上,另一臂做自然下垂或侧平举等动作2. 把杆根本动作(1)躯于的训练正确的躯干姿势是学习舞蹈的根底,受过训练的人体躯干,可以表现各种美丽的舞蹈躯干的训练主要是让幼儿从小习惯于背、腹和臀部肌肉的收紧和提起,躯干的训练对幼儿在 表演舞蹈时要做的动作如跳动、旋转、掌握缓慢的动作,以及敏捷、平稳等都有很大帮助训练躯干姿势时可承受抒情平稳的音乐,如;音乐《绿色的祖国》(郑律成曲,谢君丽配伴奏)(2) 脚尖点地训练点地练习主要训练幼儿的脚背、踝及腿部肌肉的掌握力气以及不同方向的点地方法动作要领如下:1 双手轻轻放在把杆上、收腹挺胸、双眼平视,两脚并拢小八字站立2 一脚向前(侧、后)点地,绷脚面,两腿绷直,重心在支撑腿上3 收脚复原时,脚掌紧贴地面收回,保持身体正直,胯部要正4 易消灭错误:点地时绷脚不充分,两腿易屈膝,重心不稳,易出胯撅臀脚尖点地训练可承受的音乐,如:音乐《春天来了》(甄荣光曲,谢君丽伴奏)3) 蹲姿训练蹲姿主要训练幼儿腿部力气,拉长小腿肌腱及跟腱的弹性、柔韧性其动作要领如下:1 先面对把杆,双脚站小八字,预备一两个小节。

双手从预备姿势平稳地放到把杆上上身保持正直,挺胸收腹、收臂2 两腿渐渐屈膝半蹲,下蹲时有被压迫下蹲的感觉3 两腿渐渐直立复原,直立时有往上顶的感觉4 易消灭错误;蹲与起之间动作要连贯,力气要匀衡 蹲姿训练可承受的音乐,如: 音乐《牧童之歌》哈萨克族民歌,石夫编曲,谢君丽配伴奏4) 压脚跟训练主要练习幼儿小腿肌肉和踝关节力气及柔韧性动作要领如下:1 面对把杆,双手轻扶把杆,双肘下垂,两肩放松,挺胸,收腹,抬臀,预备两小节2 两脚跟向上抬起、两膝绷直,上身保持稳定3 脚跟下压,落下复原4 压脚跟训练,可以双脚同时抬起下压,也可以单脚脚跟拍起下压,动作时,身体重心在脚跟抬起下压的主力腿上,动力腿可屈膝,将脚放在主力腿小腿部位5 易消灭错误:上身不要晃动,两腿膝盖不要放松弯膝,动作要富有弹性压脚跟训练可承受的音乐,如音乐《赛木马》(汤六一曲)(5) 小踢腿训练幼儿腿部肌肉的力气和柔韧性小踢腿的特点是快速有力地踢到25或 45高度后收回其动作要领如下:1 踢腿时,上体要保持正直,收腹挺胸立腰,收臀、收背,两腿外开,重心在主力腿上2 向前做小踢随时,动力腿有速度地经过擦地绷脚面,向前踢出35或 45。

然后,经过脚尖着地收回3 小踢腿可向前、旁、后踢腿踢腿时要留意绷直膝盖4 易消灭错误:向前踢腿时送胯,向旁踢腿时,腿不外开,踢腿方向不正,向后踢蹬时, 易骨盆前倾,或动力腿翻开,身体向动力腿倾斜订正方法如下:向前踢腿时,重心在支撑腿上,不要前移;向旁踢腿时留意腿外开,骨盆要正,臀部肌肉收紧;向后踢腿时,要收胯、立腰、腿外开小腿腿训练可承受的音乐,如音乐《侗家儿童多欢快》幼儿舞蹈根本功教学二:(6) 压腿训练1 幼儿 45斜角面对把杆,双脚“五位站立”一手扶把杆,一手自然下垂,挺胸、收腹,预备两小节2 重心移至主力腿,动力腿旁吸后向前伸直抬至把杆之上,向前压腿三次,下脑腰一次一手扶把杆,一手三位举起3 直立腿旁转 90 度,做压旁腿三次,下侧腰一次4 直立腿再旁转成后腿,一手扶把杆,一手三位,向后压腿三次,直立一次,然后腿落地复原,成预备姿势,换脚重复以上动作压腿训练可承受的音乐,如:音乐《金色的童年》(7) 大踢腿训练动作要领如下:1 一手扶把杆,一手七位,双脚小八字站立2 以大腿的力气急速向上踢起,上身保持平稳,脚背要绷直,膝盖要绷紧,腿踢得越高越好向前、向后踢时要对准动力腿的肩,向侧踢时要对准耳根。

3 踢起和落回时,要经过擦地,落回时要求具有掌握力,轻轻落地4 易消灭的错误:踢腿时上体简洁晃动,膝盖简洁弯曲订正方法:收腹、立腰、后背紧急,两 腿要外开大踢腿训练时可承受助音乐,如:音乐《海鸥》(宋军曲,谢君丽配伴奏)8) 弹腿训练动作要领:1 弹腿有小弹腿和大弹腿之分,弹腿是膝关节急速有力地伸直,主要训练关节敏捷和大腿前面肌肉群的收缩力气和速度2 弹因时身体要保持正直,一腿支撑,另一腿屈膝,大腿不动,小腿快速弹出伸直,伸直不动,复原时收回屈膝部位3 弹腿的动作由慢到快,由小到大,先做小弹腿练习,然后再做大弹腿练习,动作要求干脆利落有力弹腿训练时可承受的音乐,如:音乐《小竹桥》(石刚、罗浩、素夫曲,谢君丽配伴奏)9) 控腿训练1 控腿训练可由屈膝上提的吸腿、后伸腿、举腿、踢腿、绕腿来连接,它主要的目的是训练腿部肌肉酌掌握力量2 控腿时上体要正直、收腹、立腰、收臀,支撑腿膝盖不要弯曲、骨盆要正,在身体正直的状况下把腿举高3 切忌向前控腿时,为追求举腿高度而伸胯.身体往后仰,向后举腿时,塌腰或上体和骨盆向举腿方向转动4 控腿训练要循序渐进,先做双手扶把的控腿练习,然后做单手把杆或离开把杆的控腿练习,控腿时间渐渐加长,举腿高度渐渐上升。

控腿训练时可承受的音乐,如: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刘炽曲,孙希康配伴奏)10) 下腰训练 动作要领如下:1 训练腰部的肌肉掌握力量和柔韧性,下腰时,腰部要放松,向前下腰时,胸部主动下 压,起立时,后背用力抬起向后下腰时,重心在支撑腿上,绷腿、顶髋、提腰,上体向后下压,起立时,腹肌用力,后背向上顶,胸部向上挺起,髋部不能向前挺2 下腰时易消灭屈膝、腆肚子、起立时低头、向前下腰时驼背等毛病,因此,幼儿做下腰练习时,先由教员扶着练习,教员一手扶幼儿膝盖处,另一手顶住幼儿的髋,帮助他提腰, 使幼儿渐渐体会正确要领幼儿自己练习下腰,练习时为增加一些趣味性,可组织多数同学围成半圆,同时下腰, 由最终一个幼儿从大家腰下钻过,如此反复,大家轮番各钻一遍使下腰练习变得像做玩耍 一样幼儿舞蹈根本功教学三:把下练习把下练习是指幼儿从把杆向舞蹈表演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是幼儿离开把杆,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完成各种动作的练习所以,把下练习是使幼儿提高各种动作力量和技巧的重要局部把下练习可承受芭蕾舞手位、脚位训练法这里简要介绍一下这种训练方法,以丰富幼儿基训内容芭蕾舞训练先从手位训练开头,手位是指协作人体的头部、躯体进展各种舞蹈变化的有 规章的根本位置的运动,训练时脚不动,只站小八字步即可。

训练各种手位时要加上呼吸, 娴熟后再协作脚位的移动动作呼吸是舞蹈表演的重要因素,呼吸与人体动作协作得当,舞 蹈表演就显得精彩美丽因此呼吸训练应伴同从最根本的手位训练开头:1. 手位的训练一位:双手下垂,手心向里,两手靠近,但不要遇到,双肘微圆,上臂稍离躯体二位:双手像围绕一棵大树—样,从一位拾至到胃部,双臂弯曲、两肩放松三位;在二位根底上,两手围绕拾至头顶上方四位:一手在三位,一手在二位五位:一手在三位,一手在七位(二位手向身旁翻开)六位:一手在二位.一手在七位七位:两臂向身旁翻开,肩肘到手腕保持圆弧形,留意不要弯肘七位手复原一位时,双手稍向上抬一下,划一小圆做呼吸然后自然下落2. 脚位的训练一位:两脚跟并拢,两脚外开成始终线二位:在一位脚的根底上,相隔一脚远距离三位:在一位脚的根底上,一脚收至另一脚前面的中间局部四位:在五位脚的根底上,前脚平行向前移至一脚远处,即这脚跟与那脚尖在一条直线上五位:在四位脚的根底上,前脚连续收至与后脚对齐,即前脚跟与后脚尖对齐脚位训练时,要留意重心均匀落在两脚上、收腹、收臀、挺胸抬头、两肩放松、呼吸自然、表情松弛,给人一种直立、伸展的感觉,脚位变化时,动作脚尖不要离开地面。

幼儿舞蹈根本功教学四:中国古典舞手位、脚位训练法中国古典舞训练比较留意舞姿造型的训练、讲究处处照看“四周八方”比方一个“丁 字步”的站法:左脚斜伸与右脚腕的正中相连成为一个“丁”字,左右小腿紧贴,上身胸部与斜伸出的丁字步成相反方向,两肩微向后翻开,脸与胸部的方向相反,头稍捡起、这种站 姿使每一方向的观众都能看到,这一造型顾及到了“四周八方”古典舞留意眼神与身材的表演,讲究曲、圆、扭、拧等形体表演线条由于幼儿具有人小、稳定性差、耐力缺乏、理解力量弱等特点,所以动作的训练不宜过长、过于简单,主要是为幼儿今后学习舞蹈打下良好根底为此,仅从中国古典舞中选择根本手位、脚位以及一 些根本动作,作为对幼儿进展根本训练的内容中国古典舞手位的根本训练(1) 掌:分男掌、女掌男掌手指伸直,虎口张开,四指并拢与大拇指分开,女掌手指伸直、虎口收紧,拇指向中指靠拢,但不要贴紧2) 手臂的根本位置1 拉山膀:两臂弧形侧举,高度与肩平,小臀微向里屈,手腕梢扣、掌心向外,掌背朝里手指微向上2 按掌:手按于身前,臂成弧形稍低于胸部,手指微向上,手心对前斜下方,从肩到手形成一个弧形3 托掌位:手臂举至头,手的位置在额前上方,手心向斜上方,食指对眉梢。

3 单山膀:先双手叉腰,然后右手由下经身旁向上撩掌至头的前上方、然后再下落切掌至胸前5 双山膀:先双手叉腰,然后左手做单山膀动作,接着,右手、左手一起做撩掌和切掌至胸前,这时躯干和头都微向左侧,成双山膀姿势6 顺风旗:一手做单山膀,另一手做托掌3)手臂的根本动作概念1 撩掌:手臂由下方至头上方的动作,用手带动,动作时,手背朝上2 切掌:掌的外侧向下,手背向外,如刀切状3 分掌:手由胸前经过头上方至侧或侧下方的动作,做动作时,手背用力向外分4 穿掌:与分掌动作大致一样,但不同之处,在分手时手背向外,指尖向上伸,伸至头 上方翻碗,手心向上,然后手心向侧分开,还有一种是指尖向上,从身体侧边伸出,手臂朝外5 端掌:手由侧经下方端起到胸前的动作为“端掌”与按掌位置一样,但与按掌不同的是,手心朝上6 晃手:双手臂与肩同宽,手心向外,两臂形成圆弧形,在体前做上左下右的划圆晃动7 云手:先站好丁字步,摆好双膀,然后,左手摆至胸前平屈,手心向上同时右手至 胸前稍屈肘、手心向下与左掌心相对成穿插状眼看右手,接着两手臂同时经斜上方绕至 头前,相继翻掌于头两侧,掌心向下再经右侧绕至左侧,左臂于左侧山膀,右。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