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须纠正几种错误倾向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5.17KB
约8页
文档ID:231295359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须纠正几种错误倾向_第1页
1/8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须纠正几种错误倾向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价值追求和文化理想的精髓, 能激励全体人民为共同的美好愿景而戮力同心、不懈奋斗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内涵丰富、系统完备,体现了当代中国发展在价值取向上 的“最大公约数”实现俩个一白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中国梦,必须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2013年中共 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以 下简称《意见》)以来,全国各地、各领域深入开展多样化的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的感染力、吸引力与凝聚力显著增强同吋,在弘扬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实践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思想认识的 偏差和实践层面的误区为此,我们应遵循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 法论,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并加以引导,以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更入心入脑,并化作全民的实践和行 动一、纠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割裂开来的错误倾 向,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有人认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有 看深刻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是对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回归,与马 克思主义没有多少关联。

这种观点显然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源自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同时也产生于马克思主 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首先,核心价值观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制度、一个国家运作模式得 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依据,是国家意识形态的精髓和社会制度价值取 向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定语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别 的什么主义,“社会主义”是对其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界定而科学社 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马克思主义,就 没有科学社会主义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核 心价值观,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作出的适应于我 国基本国情的价值选择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 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汲 取了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中的优秀成分,因而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和中 国气派同时,它们也是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实现 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理想愿 望和根本价值追求,具有鲜明的科学性、阶级性和时代性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无一不是马克思主义追 求的理想社会所倡导的基本价值观念,无一不体现着无数马克思主义 者的奋斗追求。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在立说之初就明 确主张,未来社会是实现“人民的现实幸福^人的自由发展”的社会, 中国共产党人更是在带领广大人民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 程中,诠释、丰富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内 容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根本上说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 不存在脱离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积极弘扬中华民族 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果,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和传承中国优秀传 统文化二者并不矛盾,而是辩证统一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的整个过程之中二、纠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所谓“普世价值等同起来 的错误倾向,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有人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所谓“普世价值”某些字面上 的重合,宣称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普世价值”是一回 事这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噌世价直混为一谈的错误论 调,在一定程度上制造了思想混乱,必须予以澄清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吸收包括资本主义文明在内的 一切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代表着人类文明未来的发展方 向,体现了民族性和时代性的高度统一,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另一 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生存方式、文化理念的提升和 凝练,承载了中华民族的理想、信念、自信和定力,同时也体现了社 会主义的本质耍求,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阶级性阶级性和意识形态性是区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普世价 值”的根本标志我们党在十七大就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对 立物出现的,同资本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与西方所谓“普世价值”在内涵上有着原则性界限西方价值作 为资产阶级利益的表达,是一种特殊价值,有其特定适用范围把这 种有限价值夸大为永恒价值,将其定义成超国家、超阶级、超宗教的, 任何人、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认同的价值观念,在世界范围内推行, 这种做法从理论上來说是荒谬的、虚妄的,从实践上來说是虚伪的、 失败的,其目的在于谋求自己的全球霸权,以获得自身的巨大战略利 益在我国,核心价值同社会主义这一国家制度和主流意识形态相联 系,对同一概念的内涵解读与西方国家是有根本区别的比如讲民主, 我们所说的是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而西方的民主,虽然 形式上挺能迷惑人,但实质上是资本的民主、少数人的民主。

我们所 说的自由,是人民当家作主的自由,是同纪律有机统一的自由而西 方的自由说到底是资本的自由、资本家的自由平等、公正也只有在 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才能真正实现而法 治,我们始终强调它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 一,同西方的法治有本质的区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人率领中国各族人民在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所做出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吋代要求的 主体价值选择,是人民群众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价值 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开放包容的心态,展示了我 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理论、道路和文化上的高度自信积 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坚定这一价值自信,彰显“中 国价值”的强大力量三、纠正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看成“一阵风" 篁一时性活动的错误倾向,要坚持久久为功,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培育和践行常态化当前社会上还有一种认识,就是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活动看成是“一阵风”的活动,认为“风”过了,也就不用再去大力宣 传和弘扬了这种错误认识说到底还是没有弄明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的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与 国情需要,它作为党在新时期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的思想保证和价值共识,作为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的一项重要工 作,需要一以贯之的坚持和引领。

《意见》明确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 务”习近平总书记也明确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显然,“战略任务”“基础工程” 不可能靠“一阵风”式的突击完成,而是要把其作为贯穿于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事业始终的一项伟大工程來做因此,应坚决纠正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视为一 般性宣传教育活动的错误认识,要树立战略思维、大局意识,使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常态化,久久为功,真正使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不断转化为社会的群体意识和人们的自觉行动当前,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和践行耍在以下几个方 面下功夫一是理论研究要向深度挖掘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 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当前学术界对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更多的是对其基本内容的解读和阐释,缺少对 其体系和内容进行学理和文化层面的深度探究,这方面的理论阐述还 远远没有完成要注重进…步从理论的高度,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联系,帮助人民群众坚定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进一步坚 定人民群众的民族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此外,也要针对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与西方的所谓“普世价值”进行深入比较和辨析,廓清-些人认 识上的疑惑二是突出重点,有差异性地推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务必 突出核心,明确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政治、经济、法治、 社会等方面的内容,是一个极为庞大的系统性工程,不能眉毛胡子一 把抓根据2016年人民网就“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哪个词最触 动心灵”的民意调查来看,其中关注度较高、得票位居前三的分别是 “公正” (270票)「诚信” (187票)、“平等” (163票),这为决 策部门和机构在今后的工作中明确重点提供了信息参考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教育对象、服务 人群、领域特点,按照轻重缓急进行差异性、阶段性的实施推广,即 突出重点,明确所在部门、行业的工作重点,进而根据工作反馈和实 施进度及各单位组织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方案调整,使工作方向 和工作着力点更加集中,更加符合循序渐进式的工作推进规律三是宣传教育要跟上形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不应 局限于宣传海报、公益广告以及主题讲座等传统的宣教形式,在微博、 等“微”载体日益显现强大传播威力的新媒体时代,必须创新方式 方法,跟上“微”步伐,练好“微”功夫,以更快、更鲜活和更具渲染力 的宣传形式和内容,占领“微”空间。

要完善媒体公益广告制作和发布 机制,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止面宣传和价值引领的目的,使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的传播无时不在、无处不有还可以依托“道德讲堂”,用身 边人讲身边事,让人们听得进、受触动、有共鸣,在潜移默化、情理 交融中理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 地、廉政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等丰富资源,把教育基地建设成培 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四是实践活动要推陈出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认 知认同基础上的身体力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有关问卷调查结果显 示,82.3%的人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其日常行为有影响培育 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集聚社会正能量的粘合剂,特别是要在 个人层而彰显“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要从群众的生活点滴、工作细节入手,从群众的潜在的心理需求 出发,尊重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活力,强化道德养成,注重道德 践行,让群众从被动参与到主动付出,从刻意为之到习以为常,在潜 移默化中常为小善、修身立徳,增强群众对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把价值认同和道德实践结合起来,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和意志品 质要在坚持学道德模范、学雷锋和精神文明创建等经典活动形式的 基础上,应进一步创新活动形式和载体,扩大活动覆盖面,让更广大 的群体参与其中,努力形成人人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 好社会氛围。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