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宋词名句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碎****木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8.38KB
约9页
文档ID:274636446
宋词名句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_第1页
1/9

宋词名句: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译文]人的一生就像一场梦幻,又何必斤斤计较于成败得失,还是放眼大江,举酒赏月吧  [出典]北宋苏轼《念奴娇》 注: 1、《念奴娇》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2、【解释】1.大江:长江2.淘:冲洗 3.故垒:黄州古老的城堡,推想可能是古战场的陈迹过去遗留下来的营垒 4.周郎:周瑜,字公瑾,为吴建威中郎将,时年24岁,吴中皆呼为“周郎” 5.穿空:插入天空,又作“崩云”6.雪:比方浪花 7.遥想:形容想得很远8.小乔:乔玄的小女儿,周瑜之妻 9.英发:英俊勃发 10.羽扇纶(guān)巾: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这是古代儒将的装束,词中形容周瑜沉着娴雅。

纶巾: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 11.樯橹: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 12.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指古战场13.华(huā)发:花白的头发 14.尊:通“樽”,酒杯 15.酹(lèi):(古人祭祀)以酒浇在地上祭祀这里指洒酒酬月,寄予自己的感情以酒洒地,是向鬼神敬酒的方式 3、【译文】 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全部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历史)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那西边的旧营垒,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祖国的江山啊,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势雄峻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很多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伤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人的一生就像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4、苏轼生平事迹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5、苏轼这首《念奴娇》,无疑是宋词中有数之作立足点如此之高,写历史人物又如此精妙,不但词坛罕见,在诗国也是不行多得的。

他一下笔就高视阔步,气概沈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细想万千年来,历消失过多少英雄人物,他们何尝不煌赫一时,俨然是时代的骄子谁不赞美他们的豪杰风流,谁不仰视他们的姿容风采!然而,“长江后浪推前浪“,随着时间的不断消逝,随着新陈代谢的客观规律,如今回头一看,那些“风流人物“当年的业绩,好象给长江浪花不断淘洗,逐步冷淡,逐步褪色,最终,变成历史的陈迹了 “浪淘尽“──真是既有形象,更能传神但更重要的是一开头就抓住历史进展的规律,高度凝炼地写出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所处的地位,真是“高屋建瓴“,先声夺人令人不能不赞叹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上面已泛指“风流人物“,这里就进一步提出“三国周郎“作为一篇的主脑,文章就由此生发开去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这是现场写景,必不行少一句说,乱石象崩坠的云;一句说,惊涛象要把堤岸撕裂;由于乱石和惊涛搏斗,很多浪花卷成了很多的雪堆,忽起忽落,此隐彼现,蔚为壮丽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如画“是从眼前风光得出的结论江山如此秀美,人物又是一时俊杰之士这长江,这赤壁,岂能不引起人们怀古的幽情?于是,由此便逗引出下面一大段感情的抒发了。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在这里单独提出周瑜来,作为此地的代表人物,不仅由于周瑜在赤壁之战中是关键性人物,更含有艺术剪裁的需要在内请看,在“公瑾当年“后面突然接上“小乔初嫁了“,然后再补上“雄姿英发“,*在两座陡崖之间,横架一道独木小桥,是险绝的事,又是使人叹绝的事说它险绝,由于这里原插不上小乔这个人物,如今硬插进去,好像不大相称所以确是非常冒险的一笔说它又使人叹绝,由于插上了这个人物,真能把周瑜的风流俊雅极有精神地描画出来从艺术角度来说,真乃传神之笔那风神摇之处,决不是用别的句子能够饱满地表现的羽扇纶巾“──这四个字,充分显示周瑜的风度闲雅,是“小乔初嫁了“的进一步勾画和补充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从这里就转入对个人身世的感慨故国神游“,是说三国赤壁之战和那些历史人物,引起了自己很多感想──好象自己的灵魂向远古游历了一番多情“,是称赞自己的自作多情由于自作多情,难免要早生华发(花白的头发),所以只好自我称赞一番了在这里,对自己无从建立功业,年纪又大了──比照起周瑜破曹时只有三十四岁,仍旧只在赤壁矶头怀古高歌,不能不很有感慨了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于是只好旷达一番。

反正,过去“如梦“,现在也是“如梦“,还是拿起酒杯,向江上明月浇奠,表示对它的敬意,也就算了这里用“如梦“,正好回应开头的“浪淘尽“由于风流人物不过是“浪淘尽“,人间也不过“如梦“又何必不旷达,又何分执着呢!这是苏轼思想上长期埋伏着的、同现实世界表现离心倾向的一道暗流阶级的局限如此,在他的一生中,经常无法避开而不时搏动着 6、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着名诗人苏轼的后期作品,当时他正遭贬谪,在官场之中甚是失意,空有一身治民济世的理想,但却无用武之地,深感怀才不遇他藉着对三国周瑜功业的思念,寄予自己的不得志 词中写到自觉年华老去,人生如梦的感慨而且深觉人生苦短,未立功业,心中自有不甘,因而主旨含有颇重的消极意味特殊是结尾的数句,由追吊怀想三国时期的英雄豪杰当中返回现实,自嘲之意犹生,更有悲凉的感受尽管如此,词中的用字意气仍是豪迈非凡承继苏轼一贯的豪放词风,显出在失意之中依旧拥有非凡的胸襟和气度,实在难能珍贵在晚年仍可有此等豪放的作品,突出这位名诗人异于常人的自负和不羁的独立共性和意气 7、有人这样分析这首怀古词创作的思想背景:在这首词中,入世与超世、积极进取与恬静无为、忧郁愤懑与旷达乐观、施展怀抱的雄心与放情山水的意趣,同时交集在一起。

的确,这首词中体现出来的精神状态,唯恐比其他任何一首词作,都要複杂得多 但是,其最根本的格调,并不是作品外表上呈现出来的豪迈或豪放,其深层的情感基调,是通过怀念古代英豪,感叹现实的功业难成由此产生的悲壮情怀,和世事苍茫的感受,深深地打动着近千年来历朝各代中胸怀壮志而又壮志难酬者的心 李白的《行路难》云:“停杯投箸不能食,把剑四顾心茫然因功业难竟,而食不下咽,把剑四顾,心绪茫然其迷惘与愤懑,跃然纸上 苏东坡却不然,其迷惘为彻悟所代替,其愤懑为悲壮所代替这就非常赋予作品以一种崇高美和悲壮美使它成为中国词永不绝歇的洪钟巨响 这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名作,是宋词中流传最广、影响的作品,也是豪放词最出色的代表这首词感慨古今,雄浑苍凉,大气磅礴,昂扬郁勃,把人们带入江山如画、奇伟雄壮的风光和深邃无比的历史深思中,唤起读者对人生的无限感慨和思考,融景物、人事感慨、哲理于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气 8、清高不成,那就自己沉醉,可是有时候有厌恶不止挣扎其实是苦痛的,无奈伴随孤独的时候,伤感也随之袭,但也是凤凰涅般浴火重生的开头做不到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老李那种豪气冲天,但可以做自己,想做的就是对的,心随便动,情由心生。

人生不过一大梦而已,即使高寿百年,也不过是过眼云烟,人生如梦,梦如人生,逝者如斯,多说何益?不如取盏酒来,共谋一醉,正如东坡所云: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9、“羽扇纶巾”这个词语,说起它的出处相关人物,给你四个选项:一,庞统;二,诸葛亮;三,周瑜;四,司马懿许多人都会选诸葛亮吧他的形象深入人心,无论春夏秋冬都摇着把羽扇,一副很有学问的样子据说那把片刻不离手的羽扇是他足智多谋的丑妻给他缝制的,遇到难题,扇子一摇好办法就有了信或不信,见仁见智 但羽扇纶巾,风流倜傥说得却是大叹“既生瑜,何生亮”,被诸葛亮三气吐血而亡的东吴大都督周瑜人生苦短,即便雄韬伟略,却仍是看不破,徒被后人谑笑气量狭小究竟被人气死的人不是许多,呵呵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确实,人生如同一场梦,每个人来这个世上只为了寻一场悲欢离合的梦人生如梦,而梦即人生! 10、“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古今兴亡,生离死别,宦海沉浮,种种遭受使他有了“人生如梦”的感悟前尘往事,过眼烟云,个人的荣辱得失,悲欢离合也将为江浪淘尽惟有大江长在,明月恒存,识尽一切兴衰悲欢结语“一樽还酹江月”将万般情思,无限感慨,寄于无言的缄默之中,用一杯酒来祭江月吧!或许大江的波涛,正如他起伏的思潮,或许明微的江月,能知晓他心底的沉郁。

对自己好点,别把自己束服在困难里,想做什么就做点什么何必对自己太苟求了 在人的一生里,可能许多东西你都得不到,人生是不完善的,因此一路走来,还是多享受点欢乐吧!自己的前半生,好象欢乐很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压抑自己 其实自己的缺点是性格愁闷,总以为可以找点能使自己变的特殊欢乐的东西可是一路走来,或许是自己没有给自己欢乐,还是自己对生活要求太高了或许欢乐不需要别的理由,不需要别人的支撑,欢乐是自己的正如一个人必需自己支撑自己,不依附于别人,不依附于外界事物,一个人自己有力量欢乐是属于自己的,别企望从别人那获得就好了 曾经以为爱情是欢乐而甜美的,会带给我力气,让我走出内心的压抑 可是没有找到 曾经以为会有事业,可是在哪里呢 或许别再查找,一切随生活安排吧!别对生活要求太高了,我们究竟太一般了 11、二十世纪初,又是一个做梦的时代青年们前赴后继,视死如归;坚决的脚步,挥洒的热血,那一个时代,那一群人,谁没有用自己的心脏去崇奉那个幻想?那是一段腥风血雨却又可歌可泣的梦 那样的梦在现代人这里好像已经破裂了现代的人的梦境失去了瑰丽的颜色,而变得灰暗模糊,破裂不堪。

现代人在前人的梦境中醒来,却又找不到属于自己的梦,便在一个个梦的碎片中漂泊,无所依傍我们什么都可以得到,我们却什么都不能得到 偶然向时间的深处眺望,上下几千年,只是一场千秋大梦在喧嚣的梦呓中静下来,人生或许只是一个小女子轻轻的叹息,“浮生若梦,我爱,何者是实,何者是虚,何去何从 但是身处梦中的人,怎能摆脱梦境,又何必摆脱梦境呢?所以,还是学那个“但愿常醉不愿醒”的李白,酙一碗酒,还酹江月 本文(来源):苏轼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