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 古代女子二十四孝悌故事【木兰从军】• 隋魏木兰从军代父一十二年归来如故 • 【原文】 • 隋魏木兰亳城东魏村人突厥扰边朝廷募兵 其父当从征老病不能行木兰乔妆代父从军 历十二年经十八战人终不知为女子恭帝 嘉其功除尚书郎赋 戍边诗一篇以见志后人多传诵之 • 吕坤谓世之君子瓜李之地不敢顾其衣冠夫惟不可试 故不敢以自试故不足以信人若木兰者人 何尝有失身之议哉三军之众十二年之久人且不知其 为女也又何从而议之耶崔唐乳姑】• 唐氏乳姑姑不粒食康强寿终称妇贤德 • 【原文】 • 唐崔山南曾祖母长孙夫人年高无齿祖母唐夫人每日栉 洗拜于阶下升堂乳其姑姑不粒食数年而康一日疾 病长幼咸集乃宣言无以报新妇恩愿子孙妇如新妇孝 敬后博陵诸崔历台阁藩镇者数十人天下推为 仕族之冠 • 吕坤谓妇事姑菽水时供(菽shū, 豆的总称)不失妇道 即以孝称矣日竭甘旨极意承欢姑不能食亦付之无 可奈何耳乃夺子乳以乳姑非真心至爱出于自然何 能思及此哉是故有孝亲之心不患无事亲之法兰姐善谏】• 兰姐阿家常骂祖姑童媳跪谏好作规模 • 【原文】 • 明童养媳兰姐见其姑常与祖姑口角辄骂老而 不死为厌物兰姐乃于夜静泣跪姑前曰姑与祖姑口角 。
示人榜样日后姑老人亦视为厌物人孰不老 修短有数媳愿姑亦如祖姑之寿也姑感悟而孝兰姐 后生五子两登科甲 • 兰姐、一十二龄之童养媳耳乃能深明大义谏姑于夜静 不使人知且垂涕泣而道之使其姑竟能自反顿改前 行可谓善谏矣人能学兰姐之善谏则天下无不可化之 姑而谓姑恶云乎哉夏王糟糠】• 明夏王氏纺织度荒奉姑甘旨自食糟糠 • 【原文】 • 明夏诚明妻王氏无锡农家妇也家贫岁荒氏 日夜纺织力备肴膳奉翁姑自以糟糠和野菜充饥其姑 偶入厨下见而垂泪后氏享寿八十余无疾而逝家人 梦寐中恍见有旌幢鼓乐迎孝妇去同里贡生某每过氏 门必于门外三揖以致敬焉 • 勤纺织以易钱奉翁姑以肴膳而自奉仅为糟糠野菜以 一身而兼尽子妇两职宜其多寿而升仙也同邑某贡生、 过门三揖亦使人知尽孝者为人敬重则不孝者当自愧而 知改耳秀贞谏母】• 明杨秀贞劝勿溺女救妹添弟梦祖告语 • 【原文】 • 明杨秀贞之母秀贞年十三急抱起跪禀曰母望子而杀 女愈不得子如虑赔嫁则以嫁儿者嫁此妹、 可也祖母骂、其不知世事秀贞又跪禀曰祖 母朝朝念佛今见死不救念佛何用祖母亦感 悟果生一子 • 按秀贞之母生子时其父梦其祖告之曰第四女 若不留养则此儿断不能生云云是知秀贞跪禀 之言。
皆由一片肫诚(肫zhūn,恳切,真挚)油 然天性故得以延杨氏之脉孝之所感大矣哉吴孙劝夫】• 明吴孙氏分析劝夫让多取少曲顺翁姑 • 【原文】 • 明吴子恬继母唐氏爱己子而虐子恬子恬不能耐妻孙 氏、辄劝阻之唐私藏千金析产为三取膏腴田 留作膳养、分给己子以荒田与子恬子恬欲分金孙 又极力劝阻弟以赌败业并膳田卖尽孙劝夫 迎养继母为弟戒赌仍与合爨(爨cuàn1. 烧火做饭2. 灶)弟悔而为善 • 夫不耐虐夫欲分金夫弟以赌败业 继姑不能生存孙又劝夫迎养为弟戒赌仍与合爨如 此感化傲弟能不悔过为善乎而孙氏后生三子皆登科 甲人其各尽曲顺之心也可矣秀姑友恭】• 秀姑在家敬事兄嫂抚弟二人友恭尽道 • 【原文】 • 晋刘琪女早丧父母年逾二十未嫁在家事兄 嫂、甚敬有弟二人幼弱无依秀姑为抚育成人待之甚 慈爱后适王桂林官至词部郎秀姑 享寿至八秩尚康宁无恙人咸以为友爱兄弟之报 • 古今女子抚弟妹者颇多未闻同时并敬兄嫂 善事兄长为悌仅抚弟妹而未敬及兄嫂犹为悌道中憾事 今观秀姑尽心抚育二弟至于成人而又事兄嫂甚敬 宜其夫荣子贵福寿康宁也柳卢睦族】• 卢氏睦族长幼咸临敬承慈爱各得欢心 • 【原文】 • 唐柳镇妻卢氏七岁、通毛诗。
归柳后睦姻族 仁孝益闻镇在朝为御史凡诸伯叔母诸姑姊妹及其子 虽远在千里外具迎以来卢承事唯谨尊于己者卑下 之卑于己者畜慈之敌己者友爱之各得其欢心子宗 元人以为太君教训所渐云 • 传载柳卢氏当岁恶而食诸孤之幼者恒充也诸 姑有归者废寝食为装赍(jī)家无 书亲授古赋十四首讽传之以诗礼图史及女工授诸女 后皆为贤妇是悌中之尽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