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14课驿路梨花

km****68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7.81KB
约6页
文档ID:110191794
新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14课驿路梨花_第1页
1/6

14 驿路梨花雷池中学 倪韬【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在记叙中通过叙述和描写来进行抒情的方法  2.学习直接写人和间接写人的方法3.初步掌握快速阅读文章的方法,培养良好的速读习惯4.学习雷锋精神,争做“四有新人”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小说,在初一教学中应按记叙文处理由于本文用的是第一人称,教学时要向学生交代清楚,文中的“我”并不是作者本人,而是一个虚构的人物教学重点】记叙中的抒情以及直接写人和间接写人的方法教学难点】文章结构颇具匠心,新颖别致,要帮助学生理清记叙的顺序教学方法】要求充分预习,启发学生多读多思,讲练结合课前预习】1.阅读课文注释,查字典,给生字新词注音、释义2.阅读课文标记小节序号,试答课文后思考探究第一题3.思考下列问题:(1)这篇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2)谁是深山中小茅屋的主人?(3)文中哪些内容是用插叙手法写的?(4)课文写了哪些人物?直接写的是谁?间接写的是谁?【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通读全文,熟悉字词2.培养速读能力3.理清课文内容层次与思路,分析记叙中的抒情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以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和雷锋精神在新时期不断发扬光大的典型事例导入课文。

二、释题,简介作者1.释题驿路”在文中指过往行人所走的道路,驿路梨花是驿路上的梨花大家见过梨花吗?梨花白色,春天盛开成片的梨树林中,梨花盛开时一片纯净洁白,惹人喜爱唐代著名诗人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里写雪时曾有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于此可见梨花之洁白纯净了,本文以“驿路梨花”为题,也可想见梨花姐妹纯洁美好的心灵2.作者简介三、检查预习,指定学生注音、解词利用小黑板)教师纠正,并补充驿站(yì)   花瓣(bàn)   竹篾(miè)   撵(niǎn)麂子(jǐ)   简陋(lòu)   修葺(qì)   菌子(jùn)陡峭:(山势等)坡度很大,直上直下  修葺:修理(建筑物)葺,修理、修建修长:细长四、学生速读课文简介速读方法,提出速读要求限定学生的速读时间,力求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五、研习新课1.讲读课文第1、2两段集体朗读这两段提问:这两段文字主要写的什么?找出文中描写山的几个动词从记叙要素的角度看,这里交代了什么要素?分别指定学生回答明确:主要写了山和林写山的动词有“挨”“延伸”“消失”这里交代了事情发生的地点2.分析课文第3~6段提问:这里作者是如何写梨花和梨树林的?是实写还是虚写?有何作用?讨论明确:“白色”写出梨花的色彩,“开满枝头”写出当时正是春花烂漫、梨花盛开的时节。

这里是实写自然界中的梨花隐喻着正当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梨花出现了,它给人以希望和安慰,因为“这里有梨树,前边就会有人家”同时也把读者带入诗一般美的境界之中这自然界中的梨花是用来比喻梨花姐妹的思想品质的,也是雷锋精神的一种象征3.分析第7~11段指定学生读该部分,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样的屋”“屋里有什么”提问:两个夜行人来到小茅屋看到了什么?写这些对表达中心思想有什么作用?讨论明确:在屋外,看到的是草顶、竹篾泥墙,门扣着,白木门板上写着“请进”两个字请进”两字表现了主人的热情和诚意,给人以温暖屋内,有火塘,铺着厚厚的稻草的大竹床,盛满水的竹筒,墙上有字:“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柴、米、盐巴、辣子以及水、竹床都是过路人食宿所必需的物品屋主人为过路人考虑得很周全这正是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的表现作者表面上是对小茅屋的环境描写,实际上是在写人,写人的雷锋精神,所以这样的环境描写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4.学习课文第12~36段1)提问:“我”和老余夜宿小屋,对小屋的主人有说不尽的感激,那么这小茅屋的主人应是怎样的一个人?主人是谁呢?讨论明确:主人应该是位处处为别人着想,充满热情,乐于助人的人。

2)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第16~36段提问:第27节中写到“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有什么作用?讨论明确:这是“我”的梦中所见,是虚写,把梨花林和梨花姑娘融合到一起,人花相映,赞颂梨花姑娘的美好心灵3)提问:作者在文章里写了两次误会,是哪两次误会?为什么写这两次误会?讨论明确:第一次是正当我们猜测主人“可能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时,果然,一位须眉花白、手提火枪、肩扛米袋的瑶族老人出现了我们”以为他是主人,然而他说不是第二次是老人说出主人是哈尼族姑娘梨花时,看来问题得到了回答我们”和瑶族老人把第二天见到的十四五岁的哈尼小姑娘当作主人,然而又不是  文章由一个故事引出另一个故事,悬念迭出,层层推进,情节的发展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起到了引人入胜的作用4)提问:从故事的情节看,有一个什么疑问贯穿了故事始终?最后问题有没有得到解决?讨论明确:“小屋的主人是谁?”这一个疑问贯穿了故事始终,最后得到了解答像这样先提出疑问,以吸引读者,叫作“设置悬念”然后追本溯源,层层推进,到最后才揭开谜底这样写起到了引人入胜的作用5.集体朗读最后一段。

提问:“驿路梨花处处开”本义是什么?在本文中有何含义?讨论明确:本义为赞美大自然,到处盛开雪片似的梨花本文中的含义为赞美新风尚,到处都有助人为乐的好品质象征了雷锋精神的鲜艳花朵开遍祖国大地,雷锋精神代代相传六、布置课后作业1.继续阅读课文,培养速读能力2.从解放军盖小屋起复述课文,各人准备好复述提纲3.抄写、解释词语。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