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课 《诗经》两首·知识概览·【作品简介】《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其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按音乐性质分为风、雅、颂三部分,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以四言诗为主,也有五言诗和杂言诗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四言诗:每句4字或以4字句为主的诗歌样式盛行于西周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所录305篇,其形式基本上是整齐的四言诗,节奏为每句二拍,这显然是在原始歌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语言发展的状况到了西汉时期,五言诗在民间悄然兴起,但文人诗仍以四言为主东汉以后,五言诗占领了诗坛的主要地位,四言诗渐趋衰落能继承《诗经》遗风,称得上四言诗的只有曹操、嵇康、陶渊明、韩愈、柳宗元等人的少数诗作如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可作为当时四言诗的代表氓【重点理解】通假字匪来贸丝(匪,通“非”,不是)于嗟鸠兮(于,通“吁”)犹可说也(说,通“脱”)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古今异义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古义:到了。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古义:把……当作今义:认为三岁食贫古义:指多年今义:年龄彼路斯何?君子之车古义:指将帅今义:人格高尚的人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古义:指士兵今义:人格卑鄙的人词类活用(1)其黄而陨(形容词作动词,变黄)(2)雨雪霏霏(名词作动词,下)(3)夙兴夜寐(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夜里)(4)岂不日戒(名词作状语,每天)(5)士贰其行(数词作动词,不专一,有二心)(6)二三其德(数词作动词,反复无常,感情不专一)一词多义(1)靡(2)载(3)言(4)乘(5)以(6)即特殊句式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判断句)秋以为期宾语前置句)【难点探究】1.《氓》一诗中,“氓”和诗中的“女子”分别是怎样的形象?请加以概括答案】 (1)“氓”是一个无感情、无信义、自私自利、卑劣、凶暴的负心汉女子”是一个善良、勤劳、淳朴、不畏贫苦、清醒、坚强的女子2.找出《氓》中三次写淇水的句子并加以赏析答案】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这是恋爱中的淇水;“淇水汤汤,渐车帷裳”,这是婚变时的淇水;“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这是女主人公清醒时的决绝想当初,女主人公送氓涉水过河,淇水和缓,暗示了两人情意绵绵、依依惜别之情。
而婚变时的“淇水汤汤”,暗示着女主人公心中无尽的悔恨甚至愤怒;“渐车帷裳”则暗示了女主人公暗自落泪,伤心断肠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当所有的誓言成空,还有什么可留恋的3.赋、比、兴手法的运用是本诗的主要特色,请你分析下面例句的表达效果例句表现手法分析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赋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比、兴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比、兴【答案】 例句表现手法分析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赋按事情发生的顺序来铺叙,本句是写氓的初恋时期,表现了一个小伙子为了爱情借交换布匹来找心爱的姑娘的情景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比、兴以桑叶新鲜润泽的自然情状喻女子年轻貌美之情状,也指两人恋爱时情意浓密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比、兴以桑叶枯黄掉落的自然情状比喻女子年老珠黄之情状,也指氓变心,感情枯竭同时由桑树引发对自己年长色衰、惨遭遗弃的叙述4.试分析《氓》中对比手法的运用答案】在《氓》中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主要有两种类型:(1)句法对比,如“桑之未落”与“桑之落矣”的对比,“不见复关”与“既见复关”的对比,都是互相映衬,收到更好地塑造形象、抒发感情的效果;(2)前后对比,如氓在未婚前是“言笑晏晏”“信誓旦旦”;在婚后则“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前后不同态度互相映衬,描绘出氓虚伪的本质。
·能力提升·【课内练习】1.改正下列加点字中的错误注音愆期(qiān) 垝垣(huán) 孔疚(jiù)尔卜尔筮(shì) 涉淇(qí) 夙兴夜寐(sù)咎言(jiū) 自我徂尔(cù) 桑葚(shèn)帷裳(chánɡ) 嗟叹(jiē) 咥其笑矣(diē)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①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②桑之落矣,其黄而陨③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④彼尔维何?维常之华⑤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⑥忧心孔疚,我行不来⑦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⑧女之耽兮,不可说也A.①⑤ B.②⑥C.③⑧ D.④⑦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耽:耽误B.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斯:语气词,无实义C.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即:就D.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爽:过错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属于名词活用作动词的一项是( ) A.其黄而陨 B.二三其德C.夙兴夜寐 D.雨雪霏霏5.下列句子中,没有借代用法的一项是( )A.不见复关,泣涕涟涟B.淇水汤汤,渐车帷裳C.披坚执锐,以挡来敌D.总角之宴,言笑晏晏6.将下列句子中的空缺处补充完整。
(1)《氓》中初露男子的粗暴性格同时也写出女子温柔体贴的性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氓》中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了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氓》中以“淇”和“隰”的有界来喻示爱情的终结和痛苦无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文选段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7.所选文段有三处使用了比兴手法,请你用“——”画出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实际的含义是什么?8.选文部分,女主人公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9.选文对女主人公进行了________活动的刻画,展现了人物的性格文章把女主人公恨与悔的感情融进了________________之中,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现象。
1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译文: (2)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译文:4.【解析】 D项,雨:名词活用作动词,下A项,黄: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变黄B项,二三:数词活用作动词,有时二,有时三C项,夙:名词用作状语,在早晨答案】 D5.【解析】 A项,“复关”代指从复关来的“氓”C项,“坚”“锐”代指坚固的铠甲,锐利的兵器D项,“总角”代指少年时代答案】 B9.答案: 心理 叙述和议论 古代社会妇女在婚后被任意遗弃10.答案: (1)男子沉溺于爱情之中,还可以解脱女子沉溺于爱情之中,就无法解脱了2)女子没有什么差错,但男子的行为却前后不一致男子的爱情没有定准,总是三心二意课外拓展】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关 雎 周 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恰当的是(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关关:象声词,雌雄二鸟相应和鸣的声音B.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悠哉:形容轻松自在的样子C.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思服:想念D.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芼:择取2.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意思是温柔漂亮的姑娘,是男子的好配偶B.《关雎》是一首恋歌,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追求C.诗篇反复吟唱男子对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是一层层递深,感情真率炽热,体现出民歌朴实清新的风格特色D.本诗末章八句,写男子同那个采荇菜的女子在钟鼓声中结成了美满姻缘,表现出了求而得之的欢乐3.(1)全诗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试说明之 (2)诗篇应用了双声、叠韵和叠字,如“参差”“辗转”“窈窕”“关关”等,请说明其作用4.对下面一段话中画线部分进行改写要求:①以“儒家学者”为主要陈述对象②不改变句子的原意,但语序可变动《诗经》从一开始,尽管还没有赋予它以儒家经典的意义,人们还习惯地称它为“诗三百”,但它的本来面目就逐步被儒家学者掩盖,断章取义、歪曲篡改,被拿去附会剥削阶级所需要的道德伦理观念5.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句式与示例相同最美的水在《诗经》,因为水畔那轻盈的女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1.解析: B.“悠哉”形容思念绵绵不断答案: B2.解析: D.男子因相思出现了幻觉,并非真的和那个女子结婚答案: D3.答案:(1)首章以雎鸠的成双和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应配君子的联想。
次章以荇菜的左右无方,随水而流,兴起淑女之难求末章以荇菜既得而“采之”“芼之”,兴起淑女既得而“友之”“乐之”2)诗篇应用了双声、叠韵和叠字等,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写人状物、拟声传情的生动性 5.【解析】 作答仿写类题目,要注意内容和句式两方面本题中,一方面要熟悉古典作品,熟悉诗词名句;另一方面要仿照原句的句式特点进行仿写答案】 最美的山在《九歌》,因为山边那绰约的仙子——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最美的酒在唐诗中,因为垆边那静美的女郎——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典型例题·【好题展示】横穿《诗经》的河流洪 烛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掀开《诗经》的第一页,总是那条河流阻挡住我的去路,所以我无法真正进入文字背后的生活这是一条没有名字的河,记载了古老的爱情与农事,两千多年前的浪花溅湿我苍苔斑驳的草鞋谁曾经贴着水面行走,并且歌笑歌哭?淑女与君子,艄公与过客,母亲与儿女,乃至时光与记忆,隔着同样一条河遥遥相望,构成周而复始的白昼和黑夜如今,它又借助单薄的纸张间断了祖先的吟唱与后辈的倾听——这条跟血缘、传统、汉语有关的河哟人间的银河,此岸是高楼广厦,齿轮与车辆,灯火通明的都市,而彼岸呢,彼岸有采薇的村姑、祈雨的礼仪,以及以渔猎为生的星罗棋布的部落…… 英国诗人库泊说:“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
《诗经》在我心目中,尊贵如东方的《圣经》,记录着农业文明最古老的光荣在这部边缘泛黄的典籍里呼吸的男女居民,是幸运的,因为他们生活在离造物主最近的地方,门前的原野、山峦、岩石,无一不是造物主最原始的作品只有阡陌属于自己,于是那些手摇木铎的采诗官奔走于阡陌之上,聆听着大自然苍老的声音和人类年轻的声音,充满感恩的心情村野气十足的《诗经》象征着一个时代,民族的时代,那也是人类咿呀学语、蹒跚学步的时代在大自然的露天课堂里,稚气未脱的书声琅琅连文盲都可能成为真诚的歌手——只要他们用心灵读懂造物主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