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飞红滴翠记黄山》教学构思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17.32KB
约2页
文档ID:51047076
《飞红滴翠记黄山》教学构思_第1页
1/2

《飞红滴翠记黄山》教学构思周山中学于娟娟《飞红滴翠记黄山》 是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九年级上第一单元第三课本文是一篇解说词,是为多部电视旅游风光片《话说长江》中黄山部分而写的,它和一般的游记不同, 因为它是借助于电视镜头展示画面来介绍自然风光的,使用了现代影视的表现手段, 介绍黄山诸景: 奇峰、怪石、古松、云雾、日出、温泉通过学习本课可以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热爱的情感,从而珍惜和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因此我把本篇文章的教学目标确立为:1、熟悉解说词的一般写法,学习对景物进行解说 2、体会黄山雄奇壮丽景色呈现出来的美,提高品鉴自然美的能力从黄山形成的地质史与黄山的自然景观中,认识大自然的伟大的创造力,珍惜和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自然是人类之友,人类努力装点自然,又从自然中得到领悟,发现自我本单元的前两篇文章分别介绍了两处自然风光,赞颂了山川的神奇美丽, 这就为学生学习本文奠定了情感基础带着这种情感,学生自然进入本节课的学习第一单元的中心内容是 “ 自然山川 ” , 着重领略和要求掌握的语文学习方法是“ 吟哦诵读 ” , 就是要求学生通过吟诵去体会和把握文章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可以读读停停,读得入神时可以摇头晃脑,总之要进入课文,要设想自已就是作者,自已就在游。

教学之前, 让学生从多方面了解黄山的历史及自然景观;我从电脑上下载视屏,并搜集旅游照片通过学生对黄山了解的程度,布置学生为各个景观编写解说词我采用合作探究型模式, 借助现代教学手段,给同学们介绍黄山的自然景观,让已去过的同学回味,让未去过的同学向往我把教学流程设计如下:一、导入新课: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对黄山的赞誉 可见黄山在众山中的地位之高 很多同学一定没有见过黄山, 一定想知道黄山是 什么样子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段关于黄山美景的视频看视频欣赏 黄山美景,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检查预习: (1)字词及解释 地壳鳌鱼娇娆殷勤 仙山琼浆崛起深渊瑰宝(2)作者简介:柯蓝,湖南长沙人,散文家、小说家著作有《早霞断笛》《果 园集》 《拾到的纪念册》等散文诗集 (3)作品:本文是一篇解说词,是为多部电视风光片《话说长江》中黄山部分 而写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主要写了黄山的哪些内容?你最喜欢它的什么风景? 2、理清文章结构层次(结合板书) 三、精读课文咀嚼语言 1、品味你喜欢的景观,咀嚼描绘十分生动的语句,体会它的写法 如:写奇峰的第6 节: “放眼望去, ,, ”以动写静,采用了比喻手法,写出了 山峰之奇; 第 7 节写迎客松:“它的一根 ,, ”采用了拟人手法,神形兼备,使人看后对青 松顿生亲切之感; 第 8 节,写古松,采用排比手法,寥寥数语,写出了黄山松的形态多姿; 第 13 节,巧石的名称令人浮想联翩; 第 15 节,黄山“云海”,采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写出了黄山烟云 的皎洁、柔美、轻盈的特征,给人以美的感受; 第 17 节,黄山日出,用词生动凝练,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赞美 了日出和日落的神奇; ,,,, 2、本文采用了多角度来写景,思考一下: 课文大致有多少个不同的角度? 第 3 段“从高空俯视 ,, 神游天外了。

(俯视) 第 4 段“巍峨黄山 ,, 取名天都峰 (仰望) 第 6 段“,, 当我们登上 ,, 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啊!” (从峰顶俯视) 第 10 段“沿‘百步云梯’而下 ,, 驮着一只金龟 (翘首昂视)四、总结,布置作业 1、摘出自己喜爱的句段,熟读成诵2、假如你是一位导游,面对前来旅游观光的游客,请选取黄山诸景中的一个景观进行解说以上是我关于《 飞红滴翠记黄山 》一课的设计说明,请您多多指教,谢谢。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