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透过现象看本质之《西游记》六耳猕猴

wm****3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8.50KB
约3页
文档ID:42447022
透过现象看本质之《西游记》六耳猕猴_第1页
1/3

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现象看本质————《《西游记西游记》》人物分析之六耳猕人物分析之六耳猕猴猴六耳猕猴,假悟空,无姓名,神通与孙大圣一般无二,变化成孙悟空、观 音、照妖镜等皆不能识,传说的四大灵猴之一后被如来佛祖说破原身,被悟 空一棍打死 取经路上,最强大的妖精之一,怕就是六耳猕猴了六耳猕猴的故事,算 是取经途中相当精彩的一部分这只神通广大的猴子是从哪里来的?他的一身 惊人武艺又是怎么学来的?书中未曾交代,但有一点可以明确:六耳猕猴的功 力和孙悟空半斤八两,算是取经途中一个强力阻碍 很多人都觉得六耳猕猴是一个实实在在存在的人物,我却不这么看!我认 为:六耳猕猴其实只是孙悟空的一个心魔,一个幻觉,代表了刚刚大闹天宫的 那只无法无天的自由斗士!但是这个看似天上地下把孙悟空折腾惨了的怪猴, 其实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 六耳猕猴是不是作者的隐笔,我觉得有一定可能性,但这仅仅是一个隐喻 在原著中,六耳猕猴的来源交代得很清楚:“第四是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 知前后,万物皆明 ”和孙悟空一样,他也是不入十类之种,天地造化而成,甚 至早期可能同孙悟空一样感悟人生拜师学道同样出身草根,当初也同孙悟空一样想天地驰骋,但孙悟空的失败让六耳 猕猴失去了这种勇气。

终于有一天,他知道了孙悟空被招安起用的消息,于是 他心中有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凭借其“善聆音,能察理”,开始刻意与孙悟空修 炼得一模一样(所谓“六耳”者,也有可能当菩提祖师传授的时候六耳就在偷听) 当唐僧再次将孙悟空驱逐时,他觉得终于等到了机会起初计划的就是变成孙 悟空的样子去哀求唐僧,企图瞒天过海但唐僧拒绝之后,他就打伤唐僧,抢 了行李,自己跑到花果山用小猢狲变了一个假唐僧值得注意的是,他并没有 立即打死唐僧,想的也和白骨精差不多,是用计离间真正的唐僧师徒,待到他 们分崩离析之后,再取而代之且看《西游记》中:一般的男妖怪,多数是要吃唐僧肉延年益寿,少数贪 图取经代表团的东西,譬如黑熊精黄狮怪;而一般的女妖怪,看中的只是唐僧 的小白脸但六耳猕猴不是,他首次出场,就是毕恭毕敬邀请口渴难忍的唐僧 喝水,态度相当诚恳但是唐僧又是怎么对待他的?开口“泼猢猻”,闭口“滚远 点”,试问谁能接受这种不公平的非人待遇?六耳猕猴人格受到侮辱,伤了自尊,一不作二不休,夺了唐僧的行李回到 了花果山,并且召集了三名下属,准备以一己之力完成取经的大任从这里我 们可以看出,首先,他回到的家,正是孙悟空的老家花果山,其次,此时此刻, 他依旧想的是取经,一种朴实无华的信念始终支撑着他,试问天下又有哪只猴 精一心以取经为己任,而且性格这么刚强?答案不言而喻。

当我们看见真假美猴王见面的时候,与其说是两个人在打架,不如说是孙 悟空内心两种思想在激烈地交锋是继续保唐僧,还是自主择业?两人从天上 打到地下,从南海打到天宫,又打到唐僧面前、阴曹地府但是没有任何人能够分辨出他们孰真孰假——连紧箍咒也一模一样由此可见孙悟空内心世界的 斗争是何等激烈! 有趣的是,地藏王菩萨有只神兽叫谛听,它能听出谁是真的谁是假的,但 是却不敢说,只能将祸水东流,指引两人去找如来审判长解决纠纷听谛兽这 么做,自然有它的苦衷,因为它怕受害人事后的打击报复这里我们不得不承 认一个事实:号称公平合理的地府,其实也是个有理无钱莫进来的八字衙门! 什么“阎王要你三更死,绝不留你到五更”,不就是在孙悟空的高压政策下破产 了么? 所以说,当时的天宫是腐败的,地府也是腐败的,更不消说人间和四海 普天之下,无有净土,大概也只有西天如来那里干净一点,但我不敢说有多干 净,君不见如来身边的阿傩、伽叶两大尊者不也学会了伸手要好处费么? 也许,这天下,也只有花果山水帘洞是真正干净的,六耳猕猴,或者说是孙悟 空的幻觉,也许会像《红楼梦》中的柳湘莲所说:“整个贾府,也只有这门口的 两只石狮子是干净的!”所以他要以一己之力,去改变那个腐败的现状,去还世 界一个清明!但是六耳猕猴可悲的地方就是他太不懂得游戏规则。

在他看来,取经就是 保护唐僧走个十几年、拿几本书那样简单,但这其中的门道多着呢取经其实 是一个形象工程,是宣传队,是播种机唐僧作为曾经犯错的人转世,取经就 是捞取政治资本重新出山的过程;猪八戒和沙僧还有小白龙,是曾经犯了错误 的普通官员,属于目前正努力改造的标兵;而孙悟空呢,则曾是叛逆的一面旗 帜,但现在在取经大业的指导下,一路上兢兢业业,安分守己领导要的,就 是这五人组合起到的感化兼威慑作用至于找个本事好的人保护唐僧,表相而 已,唐僧死不了最后“径回东土”的唐僧,不就是另一个所谓的仙体吗?原来 的江流儿陈玄奘的躯壳已经永远地留在灵山了然而,当孙悟空再次面对如来的时候,那种英雄气概顿时打了个折扣,他 还是退缩了,回到了保唐僧的老路上来六耳猕猴死了,死在孙悟空的棍下, 实际上,宣告了孙悟空立场的彻底决定,再也不会起异心此后的故事中,不 论唐僧怎么喝骂冤枉,孙悟空学会了逆来顺受,学会了装聋作哑,这个世界上, 再也没有打破旧格局的齐天大圣,只有唯唯诺诺的孙行者六耳猕猴的故事, 如同梁山好汉全伙受招安,末路的英雄被腐朽的体制阉割了,再也不复当年英 雄气概千载之下读来,心中犹是不平 六耳猕猴实际上是孙悟空内心的一个挥之不去的“心魔”,一个崇尚自由民 主的理想,孙悟空反映了吴承恩的精神寄托。

吴承恩生活在明代中后期,吏治 腐败、民生凋蔽,他希望改变格局一扫颓势,但自己无能为力,于是他借古讽 今,效仿施耐庵写《水浒传》 但是他和施先生一样,最后为了保护自己、扩大 书籍影响,孙悟空和梁山好汉都被统治阶级招安了从六耳猕猴的故事以后,孙悟空老实了很多,再也不会去造反,以后遇见 的强力妖怪,他学会了投机取巧,随时上天搬救兵整本《西游记》 ,实际上也 宣告了结束世人皆把《西游记》当作四大名著中最一般的小说,认为很多情 节相对重复,但实际上小说里隐藏的悲剧,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感同身受? 所以六耳猕猴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形象:长相相同,武力相似,甚至比 孙悟空更强,因为靠一根仿制金箍棒和孙悟空打成平手但这时的六耳猕猴其 实就是五百年前的孙悟空,在野心上没有区别只不过那时的孙悟空想通过造 反博得功名,现在的六耳猕猴想通过取经进入体制不同的是,他没有像孙悟空那样,在遭遇失败后,做到内心真正降服,而 这也是领导所真正看重孙悟空的地方所以照妖镜照出一样的表象,但地藏王 菩萨的“谛听”却能听出不同的心声孙悟空可以放过吃人的妖精,但不可能放 过这个他眼中的竞争对手 六耳猕猴聪明的做法应该也是占个山头,给取经团制造一点麻烦,然后让 菩萨再招安,说不定还真能混个一官半职。

但选择如此方式,也是不太明智 这个世界上有能力的人很多,但想位高权重,更需要经历和背景 然而细想开来,我觉得西天取经代表团五个成员都是戴罪立功之身,所以 他们都是上界指定的人选,但六耳猕猴不是,他只是自告奋勇,所以为那个时 代的制度所不容许,最终也可怜地成为棍下亡魂 六耳猕猴的故事告诉我们:和腐朽的势力斗争是要付出代价的,如果能够 取而代之固然最好,如若不能,成为其下级也未免不是一条出路,顽抗到底的 往往只有死路一条面对选择,往往一念之差能够改变整个人生的面貌,选择 好正确的方向又是何等的重要!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