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口腔局部麻醉,,口腔医学系 陈定根,第一节 一.麻醉定义用药物或非药物----人体或机体一部分暂时失去知觉----无痛----手术或疼痛的治疗 二 分类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局部麻醉概念局部麻醉简称局麻,是指用局部麻醉药暂时性阻断机体一定区域内各种神经冲动的传导,特别是神经干和神经末梢的感觉传导,从而使该区域疼痛消失简言之就是手术区局部无痛,除痛觉消失外,而其它感觉如触压、温度感依然存在,病人仍保持意识清醒的一种方法二 运用范围1 大临床2 小专业3 口腔,局部麻醉药物,化学结构分类酯类 普鲁卡因、丁卡因酰胺类 利多卡因 、布比卡因 选择要求1 麻醉效果好2 作用快3 维持时间长4 无明显毒副作用,易溶于水,性质稳定的药物口腔常用局麻药:(一)普鲁卡因:每次用量小于1克加入1:100000~200000的少量肾上腺素.(二)利多卡因:每次用量小于0.4克三)布比卡因:每次用量不超过200mg四)丁卡因:用于表面麻醉五)爱迪卡因(碧兰麻),常用局部麻醉药的比较,口腔局部麻醉方法,冷冻麻醉 表面麻醉 浸润麻醉 阻滞麻醉,一、表面麻醉表面麻醉是将局部麻醉药物涂布或喷雾于皮肤或粘膜表面,使末梢神经麻醉,达到痛觉消失。
临床上常用于表浅的粘膜下脓肿切开引流,松动的乳牙或恒牙拔除,舌根、软腭或咽部检查,气管内插管前的粘膜表面麻醉常用药物:1%~2%丁卡因,二、浸润麻醉浸润麻醉是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射于组织内, 以阻断用药部位神经末梢的传导,产生镇痛的麻 醉效果适用于口腔颌面部软组织范围内的手术 以及牙、牙槽突的手术常用药物:1%—2%的利多卡因0、5%—1%的普鲁卡因麻醉方法 1、皮丘注射法2、骨膜上浸润法 3、牙周膜注射法,三、阻滞麻醉阻滞麻醉是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射到神经干 或主要分支周围,以阻断神经末梢传入的刺激,使该神经分布区域产生麻醉效果上颌N 上牙槽后N 眶下N 腭前N 鼻腭N 下颌N 下牙槽N 舌N 颊N,阻滞麻醉要求:1、熟悉口腔颌面部的局部解剖2、严格无菌操作3、注射时应找一个支点,推药物之前 应回吸检查有无回血阻滞麻醉特点,1 药物剂量小 2 麻醉区域广泛 3作用深,维持时间长,第四节 局部麻醉的并发症和防治,全身并发症 晕厥、过敏反应、中毒 局部并发症,一、全身并发症 (一)晕厥:是一种突发性、暂时性意识丧失通常是由于一时性中枢缺血所致病因:恐惧、饥饿、疲劳、体质差、疼痛及体位不良等。
临表,前驱症状:头晕、胸闷、面色苍白、全身冷汗 中期症状:四肢无力、脉快而弱、恶心、呼吸困难 晚期症状:心率减慢、Bp下降、意识丧失处理:立即停止注射,平放病员,吸氧和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二)过敏反应:即刻反应是用极少量药物后,立即发生严重的类似中毒的症状,轻者表现为烦躁不安、胸闷、寒战、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出现惊厥、神志不清、昏迷甚至呼吸心跳骤停而死亡延迟反应主要表现为血管神经性水肿,偶见药疹等处理:询问病史,皮试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注射,放平椅位,轻者给予脱敏药物(钙剂、异丙嗪、可的松),吸氧重者立即抢救,静脉推注地西泮,吸氧,解痉,升血压等对症处理,(三)中毒,轻者表现为烦躁不安、多话、恶心、呕吐、嗜睡等 严重者可出现发绀、惊厥、神志不清,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可分为兴奋型和抑制型处理:熟悉药物,回吸无血一旦发生中毒反应,应立即停止注射,轻者的处理与晕厥相同,重者应立即采取吸氧、输液、升血压、抗惊厥、应用激素等二、局部并发症(一)注射区疼痛和水肿(二)血肿(三)感染(四)注射针折断(五)暂时性面瘫(六)其他并发症:暂时性牙关紧闭,暂时性复视或失明等第 八 章 牙槽外科,,牙拔出术,第一节 拔牙常用器械(一)牙钳牙钳由钳喙、关节和钳柄三部分组成 (二)牙挺1、牙挺由刃、杆、柄三部分组成。
按照功能分为牙挺、根挺和根尖挺,按形态分为直挺、弯挺和三角挺2、牙挺的工作是按照杠杆、楔和轮轴三种原理,将力、楔力和扭转三种力量单独或互相结合使用,使牙或牙根松动、脱臼,以便拔除1.绝不能以邻牙作为支点,除非邻牙也需拔除 2.除拔阻生牙或颊侧需去骨者外,龈缘水平处的颊侧骨板一般不应作为支点 3.龈缘水平处的舌侧骨板也不应作为支点 4.必须以手指保护,以防牙挺滑脱 5.挺刃的用力方向必须正确3、使用牙挺的注意事项,(三)其他器械:牙龈分离器、刮匙、手术刀、剪刀、骨膜分离器、骨凿、锤子、咬骨钳、骨钳、以及缝合器械、涡轮机等第二节拔牙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一)适应症 拔牙的适应症是相对的很多过去属于拔牙适应症的病牙,现在也可以保留因此拔牙适应症的范围越来越窄1 牙体病损 2 根尖周病 3 牙周病 4 牙外伤 5 错位牙 6 额外牙 7 阻生牙 8 滞留牙 9 治疗需要 10 病灶牙 11 骨折累及牙,(二)禁忌症 禁忌症也是相对的,以上相对适应症可行拔牙,还需考虑患者的全身和局部情况1、血液系统疾病(1)贫血:血红蛋白>8g ,红细胞压积在30%以上时,一般可以拔牙,慢性者在6g左右也可耐受,但老年或动脉硬化者>10g才能拔牙。
2)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 (周围血白细胞180/100mmHg) 4、糖尿病(血糖<8.88mmol/L为宜) 5、甲状腺功能亢进,6、肾脏疾病:急性肾炎 7、肝疾病:急性肝炎 8、月经及妊娠期(4、5、6月为宜) 9、急性炎症期 10、恶性肿瘤 11、长期抗凝药物治疗 12、长期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13、神经精神疾患,第三节 拔 牙 前 的 准 备,1患者术前准备 2医生准备 3患者体位 4手术区准备 5器械准备,第四节 拔牙的基本步骤,在完成上述拔牙前的准备并且进行局部麻醉后,拔牙前先肯定局部麻醉的效果,然后再次核对牙位,在让患者有足够思想准备,配合手术的前提下进行以下操作一)分离牙龈(二)挺松患牙(三)安放牙钳(四)拔除患牙(五)拔牙创的处理(六)拔牙后注意事项,第七节 拔 牙 创 的 愈 合,,(一)拔牙创出血及血块形成牙拔除后,牙槽窝内充满血液,约15分钟后形成血凝块,血凝块有保护创口、防止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的功能 (二)血块机化、肉芽组织形成牙拔除24小时后,有成纤维细胞从牙槽骨壁向血凝块内延伸生长,使血块发生机化3—4天后,牙槽窝周围牙龈缘的上皮组织向血块表面增殖,一周后可以完全覆盖创面。
此时牙槽窝内开始形成肉芽组织,以后再转化为结缔组织三)结缔组织和上皮替代肉芽组织拔牙后3-4天开始,20天左右完成 (四)原始的纤维样骨替代结缔组织38天后开始,3个月左右完全形成新骨 (五)成熟的骨组织替代不成熟骨质、牙槽突功能性改建拔牙后 3天开始,3-6月基本完成,第八节 拔牙术后常见并发症及防治,一、术中并发症,1 软组织损伤 2 牙根折断 3 牙槽骨损伤 4 口腔上颌窦交通 5 下颌骨骨折,6 颞下颌关节脱位 7 邻牙或对颌牙损伤 8 神经损伤 9 术中出血 10 拔错牙,二、术后并发症,1 拔牙后出血(原发性和继发性)2 拔牙创感染3 拔牙后疼痛4 面颊部肿胀5 干槽症,干槽症,最多见于下后牙,发生率依次为:下颌8>6>7 临床表现及诊断 1.拔牙后2~3天后有剧烈疼痛,一般镇痛药不能止痛 2.拔牙窝内空虚或有腐败变性的残留血凝块 3.内容物有恶臭治疗原则,1 彻底清创和隔离外界刺激 2 止痛 3 促进愈合,治疗方法,1 必须在阻滞麻醉下进行 2 3%H2o2小棉球反复擦拭牙槽窝多次,直至牙槽窝清洁,闻时棉球无臭味,再用生理盐水冲洗 3 填入碘仿纱条 4 10天后取出纱条,待其自然愈合 5 全身抗感染,对症处理,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