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re****.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8.25KB
约6页
文档ID:436782978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_第1页
1/6

构成智力主要有六种因素: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像力、思维力、创造力抽象思维 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创造力是智力的最高表现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自我意识、适应社会、情绪的控制、意志、自我激励、人际关系等方 面的能力智力因素,就一定程度而言,属于先天因素;非智力因素则侧重于后天的养成非智力因素的高低是学生成绩优与差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步入成功的重要保证之一 第一,智力与认识过程有关,但并非认识过程本身;第二,构成智力的各种认识特点必须比较稳定,那些变化无常的认识特点不能称为智力; 第三,智力不是五种因素的机械相加,而是五种因素的有机结合;第四,智力是一种能力,而情绪、情感、性格、气质、动机、兴趣、意志、需要、目标、抱 负、信念、世界观等非能力的特征则属于非智力因素智力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尽管智力的定义目前尚无定论,但它与学习的密切关系则是众 所公认的国内外学者的多项研究结果表明,智力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存在着高度相关智力 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就,更重要的是影响着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速度、深度和灵活性, 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准备状态,决定着学生学习的可教育性程度由于各人的先 天素质存在着差异,特别是后天条件的不同,诸如社会、环境、家庭、学校、所从事的实践 活动以及主观努力程度的不同等因素,使人们的智力出现了差异。

智力的个别差异可以分为 量的和质的两个方面所谓量的差异,一是智力的水平差异,二是智力表现早晚的差异所 谓质的差异一是智力的类型差异,二是智力的性别差异从某种程度上说,智力差异对人们 学业成就和未来事业的影响是很大的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因素之外,影响智力活动和智力发展的那些具有动力作用的个性心 理因素它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气质和性格等在个性心理结构中, 诸多非智力因素组成了彼此联系、相互制约与相互作用的动力系统,是人的个性中最活跃、 最积极的因素,它决定着人进行活动的积极程度人们在学习过程中,其学习动机、情绪情 感及个性特质都会对学习成果有很大影响非智力因素,指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 信念、世界观等方面这些非智力因素,在人才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 智力水平较高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往往不会有太多的成就相 反,一个智力水平一般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很好的发展,就可能取得事业上的成 功,做出较大的贡献我国著名的数学肖张广厚(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他在小学、中学读 书时智力水平并不出众,他的成功与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有关。

他曾说:"搞数学不需太聪明, 中等天分就可以,主要是毅力和钻劲"达尔文也曾说过:"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 要的就是我对科学的热爱,对长期探索的坚韧,对观察的搜索,加上对事业的勤奋"从心 理学上讲,感情、意志、兴趣、性格、需要、目标、抱负、世界观等,是智力发展的内在因 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一个人的非智力因素得到良好的发展不但有助于智力因素的充分 发展,还可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反之,如果人缺乏意志,贪图安逸,势必影响其智力的发 展作为父母、老师,都希望学生超过自己,少年学有所长,长大事业有成为子成龙,为生成 才,都不惜一切代价,如春蚕,如蜡烛,如人梯,促其茁壮成长有的学生天资聪灵,学习 却一天天没了兴趣,成绩自然也不理想作为家长无不唉声叹气,恨铁不成钢;作为老师, 无不为之惋惜,恨无回天之力事实表明,有些学生头脑灵活,接受能力强,反应也快,并 非“不是那块料”,而是另有原因生就灵性聪明,不等于智力就永葆出众;智力一般,也不等于知识摄取量就少知识是在学 习和实践中掌握的,智力也是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的智力的开发,天资聪颖是基础,但二 者不成正比关系;知识的增多,智力的高低是关键因素,但有时并非起决定作用。

观察发现, 天资、智力、非智力因素与学习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是培养学生成长必须研究的一 个重要课题一、何谓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智力,通常叫智慧,也叫智能,是人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智力包括很 多方面,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等这些是人们 认识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一般能力,是人们将来从事专业活动、发展特殊能力的基础心理学 家认为,天资或素质是智力和特殊能力发展的天赋前提条件,因此,提倡优生优育是具有科 学道理的,这对儿童乃至将来的智力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天资与智力不能划等 号从心理学角度讲,人的先天素质是有差异的,即使天资聪慧,但聪慧角度未必相同,在 人的一般能力的表现上就千差万别了有的观察力好,有的记忆力好,有的想象力丰富,有 的能言善辩,有的反应敏捷,有的思维迅速等等如牛顿、爱迪生等一些科学家,小时学习 成绩一班,但观察力好,善于思考,后来闻名于世天资的差异,也与人的特殊能力有密切 的联系,如有的人视觉特别灵,有的人听觉敏感,有的人在运动方面有独特性等等但在实 际生活中,老师和家长对孩子在智力因素上都力求全面发展,这是不切实际的,即使能让孩 子全面发展,欲速则不达,急于求成反使孩子心理负担太重,导致逆反心理产生,最后丧失 学习上的兴趣。

因此,天资聪慧,有的表现在特殊能力的发展上,未必就是智力的全面发展 智力作为人的一般能力,因受天资素质的影响,表现出在发展进程中的不平衡性,但不能因 此说,这种不平衡性就不能改变智力是在人的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 育、社会教育和个人的努力,在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因此,智力是一个人 动态的心理过程,是可以通过引导、学习、实践而发展变化的从个人角度讲,影响智力发 展的种种因素就是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相对于智力因素的一个概念,是指对于智力的开发与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的 因素,这些因素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从心理学角度讲,人的感觉、知觉、注意、情感、 意志、需要、动机、兴趣、品质、信念和世界观、气质、性格等都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 部分不管是客观的因素,还是主观的因素对智力某一因素或整体的发展都起着积极的影响, 当然也影响人的特殊能力的发展方向、水平、程度二、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现在家庭教育往往只重视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或轻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突出表现是: 吃、穿、住、行家长护驾,对孩子百依百顺,态度好时过分宠爱孩子,态度不好时打骂孩子, 不注意对孩子品质、信念和世界观的正确引导等等。

总之,在部分家长眼里,智力因素重于 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独立于非智力因素,而不知道非智力因素在智力的发展过程中所起到 的作用占有什么样的位置非智力因素毕竟不同于智力因素,在非智力因素上面的投资未必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这也正是部分家长轻视非智力因素的重要原因所在我们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 育的成果,有一个时间的滞后和效应的累积过程单调乏味的知识灌输和技艺训练,虽然在 某一个时段内或许有些结果,但这仅仅是外部作用力的结果,到头来,很可能造就出像政治 家王安石哀伤过的仲永那种“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庸才我们知道,事物发展变化的根 本动力在于内因,孩子的成长方向、发展水平、素质的高低最终将取决于他自己 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都是经师者引导、本人 学习和在实践的基础上开发和发展起来的,同龄的城乡孩子在一起,城市的孩子在能力方面 略胜一筹,这一普遍的事实说明环境不同,智力的发展是不一样的,但我们也发现,同样的 客观环境,同样是城市孩子,同样认为天资聪慧,但有的孩子智力水平明显出众,有的孩子 智力水平迟迟开发不出来,虽有潜力,却找不到启动其智力发展的钥匙。

那么,这把钥匙是 什么呢?这就是孩子自身的品质,就是对智力开发起积极推动作用的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 素对智力因素的积极推动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非智力因素为智力发展提供精神动力高尔基在《论文学》中说道:“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能力发展的越快,对社会就越 有益,我确信这也是一个真理这个真理是由我的全部生活体验,即我的观察、阅读、比较 和深思熟虑的一切确定下来的这段名言揭示了目标高远的重要性,也揭示了内心精神品 质与智力发展的紧密联系现实表明,内心精神品质不同,其智力因素发展速度、水平、方 向也不相同人的理想、品质、信念、世界观、需要、动机、兴趣、情感等心理,都是激发人们奋发向上 刻苦钻研、积极拚搏、努力工作的精神支柱,是人生的指南、前进的动力孩子如果不知道 为谁而学,为什么而学,或者错误的认为为了应付考试,受家长和老师逼迫而学,没有理想 缺少志向,那么,孩子要么缺乏学习动力,要么厌学逃学,更谈不上智力开发和发展了事 实上,我们在教学和家庭教育过程中明显存在这种重智力轻德育的偏差,在方法上表现为: 目标——学生每次考试都必须有个好成绩;措施——唠唠叨叨,开口闭口皆是应该怎么学、 向谁学,或者批评,或者动手以示师长威严,而完全忽视或不重视孩子的理想、志向教育, 甚至家长带有鄙视政治教育的色彩。

因此,现在初中的孩子有部分人就重实惠和个人私利, 唯我独尊,我行我素的言行时有表露像这样的孩子,在学校属于工作耗力最大的对象;在 学习上因缺乏内在动力,故表现为:⑴懒惰:不愿上课,不愿背书,不爱动脑子,不按时完 成作业,贪玩,胡闹,逃学等⑵欺骗:为自己学习懒惰找借口,否认、遮掩自己的错误行 为,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对待老师的批评,或表面承认,伪装改正,背后依然故我⑶自相矛 盾:十分羡慕才华横溢的同学,也曾暗暗发誓、订计划、下决心,欲赶超上游同学,但在实 际学习过程中又觉得玩最痛快两者时常斗争,但一般表现为自制力很差,前紧后松⑷自 我评价不切实际,过分低估自己的能力,这种学生缺乏学习自尊心和自信心,不相信自己有 学好的潜力,也不会感到丢面子;而另一种学生则过分拔高自己的能力,最后导致动力不足 因为抱负水平大大超出能力,自尊心又太强烈,经不起失败的打击,一遇到失败就会大幅度 降低自己的志向水平,最后走向下坡路⑸易分心,容易出现“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现象 ⑹厌倦,只要上课就提不起精神来,对什么事都表现出烦躁情绪⑺时起时伏,忽冷忽热⑻难以迅速适应新的学习情境⑼随大流,缺乏独立性,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心理。

等 等究其原因,从根本上说,就是孩子内心世界缺乏一定的品质,即无志向,目的不明,态 度不端正,总之,即缺乏内在精神动力因此,我们说非智力因素能为智力的发展提供指南 是智力发展的风帆2、非智力因素是智力发展的可靠保证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 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可见,人的才能的发展,与个性品质的首先培 养是紧密相连的可以说,人的品质的发展,为智力开发与发展创造了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智力的开发与发展这里讲的品质,主要是心理学角度讲的意志品质意志品质有积极的和消极的,积极的品质有目的性、自觉性、果断性、独立性、自制力、坚 韧性、应用性、顽强性和有纪律性等;消极的品质有盲目性、冲动性、脆弱性、顽固性、轻 率和优柔寡断等古人云: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吃苦耐劳,敢于拚搏,勤奋 刻苦的品质是成才的重要条件我们说逆境中出人才,并不是说,优越的环境中就出不了人 才,现在优越的家庭环境就不利于孩子的智力发展实事求是地说,现在家教的诸因素有很 大的积极作用,是过去家教所无法比拟的,关键是在这优越的条件下如何培养孩子的非智力 因素,如何培养孩子的意志、毅力、独立能力、战胜困难的精神。

很多家长只知道孩子懒惰 却不分析孩子产生懒惰的原因;知道孩子独立性太差,却不分析孩子依赖性太强的原因相 反,有些家长见不得孩子有一点苦、累、屈,孰不知,这恰恰助长了孩子的脆弱和依赖性格 意志品质对智力发展的可靠保。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