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北朝时期略论北朝时期的饮酒之风

s9****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4.32KB
约8页
文档ID:469407392
北朝时期略论北朝时期的饮酒之风_第1页
1/8

北朝时期略论北朝时期的饮酒之风北朝时期,酒业的繁荣,及当时存在着为数众多、规模庞大的饮 酒群体,使当时的社会中充斥着较为浓厚的饮酒之风 这一时期的各 个社会阶层,上至权力顶峰的皇室、官僚,下至平民,尚饮、嗜酒者 大量存在对于北朝时期社会的饮酒之风及尚饮之风得以形成的原因, 前辈学者很少提及,所以,本文对北朝时期的各个社会阶层的饮酒之风及 尚饮之风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期对北朝时期社会史的研究能有所 贡献,恳请方家批评与指正一、饮酒的社会群体1 .皇帝--饮酒之狂当时社会中的愈演愈烈的饮酒之风, 当首推皇室,当时的各代皇 帝多有嗜酒疯狂者北魏宣武帝就是喜好长夜之饮者当时的大臣崔光为此曾上书, 伏愿陛下追殷二宗感变之意,侧躬耸诚,惟新圣道,节夜饮之忻,强 朝御之膳,养方富之年,保金玉之性,则魏祚可以永隆,皇寿等于山 岳”崔光从巩固政权的角度出发,上书劝谏宣武帝励精图治、节制 饮酒这也反映出宣武帝嗜酒的行为其中以嗜酒而闻名的当属北齐皇室中的统治者 北齐皇帝普遍尚 饮,从北齐开国皇帝文宣帝到北齐后主,沉溺于酒者不乏其人,可以 说,嗜酒成为北齐皇室的明显特征如北齐文宣帝在其统治后期, 纵 酒肆欲,事极猖狂,昏邪残暴,近世未有。

飨国弗永,实由斯疾,胤 嗣殄绝,固亦余殃者也由此可知,文宣帝在统治后期的嗜酒,是 直接导致国政昏乱、政权不稳的一个关键因素当时朝臣中 朝亦饮 酒醉,暮亦饮酒醉日日饮酒醉,国计无取次 ”的感慨,所反映的就 是上述情况正由于狂饮,文宣帝因此而短寿,暨于末年,不能进食, 唯数饮酒,曲廉成灾,因而致毙”可见,嗜酒过度为承担治政理国 这一重任的君主的大忌而面对文宣帝嗜酒、及因此而引起的朝政紊 乱,一些耿直的大臣也曾直言进谏, 显祖末年,纵酒酣醉,所为不法, (高)德政屡进忠言颇为文宣所知”的王?,也曾警示文宣帝, 长夜荒饮,不悟国破,是谓大苦北齐武成帝也是继承了其兄长文宣帝纵酒嗜饮的余风,史载武成 帝酒色过度,恍惚不恒,曾病发,自云初见空中有五色物,稍近,变 成一美妇人,去地数丈,亭亭而立食顷,变为观世音 “(武成)帝先患气疾,因饮酒辄大发动,(和)士开每谏不从由此可见,文 宣帝和武成帝正是由于沉湎于酒、 不能节制欲望而伤神耗血”、生痰 动火”北齐后主也是 甘酒嗜音”由于北齐统治者多纵酒,这导致 他们寿命大多不长,飨国弗永”,从文宣帝建立北齐政权,到北齐为 北周所灭,在不到三十年时间里,北齐更换了六位统治者,除北齐后 主、幼主客死北周,孝昭帝正常死亡外,其余统治者的英年早逝均和 纵酒有关。

正如史家所说北齐的多数统治者 飨国不永,实由斯疾进而可以说,北齐政权的 飨国弗永”,朝政紊乱,与统治者的沉湎于 酒色、荒于政事,具有较为密切的关系甚至北周朝臣,也认为北齐 统治者沉湎于酒色是北齐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史载,建德之后,武 帝志在平齐韦)孝宽乃上疏陈三策其第二策曰:••…齐氏昏暴 政出多门,鬻狱卖官,唯利是视,荒淫酒色,忌害忠良••…以此而观, 覆亡可待北周时期,出身于鲜卑族宇文氏的统治者也不乏嗜酒之人 c宣)帝之在东宫也•…性既嗜酒,高祖遂禁醪醴不许至东宫北周武帝甚 至因太子的嗜酒而考虑到太子的废立,后在太子的矫情掩饰之下而打 消废太子的意图可是,宣帝在即位后,仍然酣饮如前 ”(宣)帝既酣饮过度,常中饮”,有朝臣因此而感慨, 朝亦醉,暮亦醉日日恒 常醉,政事日无次可以看出,北周宣帝时期的政治紊乱,与统治 者沉湎于酒,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2 .官僚饮酒(1)官僚饮酒之狂受到统治者尚饮之风愈演愈烈之势的影响, 当时的社会上层的官 僚,也多有嗜酒、纵饮、狂饮者北魏孝明帝时期,时任 兼尚书右仆射、西道行台、行秦州事,为 诸军节度”的宗室元修义,性好酒,每饮连日,遂遇风病,神明昏丧, 虽至长安,竟无部分之益适度饮酒,可以活血、行气、祛风、御 寒,若过度饮酒,则伤神耗血”。

元修义的纵饮所带来的影响,正是 上述症状的体现元修义而且还因此荒废政事,疏于职守北齐时期,历事数朝,恒参机要”的高伏护,性嗜酒,每多醉失, 末路逾剧,乃至连日不食,专事酣酒,神识恍惚,遂以卒 高伏护 的嗜酒,乃至因醉而亡,正是 沉湎无度,醉以为常者•…甚则丧邦亡 家而陨躯命”的反映当时众多的官僚虽然嗜酒,但没有像上述记载中的官僚因纵饮疯 狂而殒身亡命在当时尚饮之风盛行的背景下,一些官员不仅嗜酒, 甚至还有因此而疏于职守者如北魏明元帝时,并州刺史拓跋屈,嗜 酒,颇废政事”北魏后期,历任中央要职的宗室元嘉, 好饮酒,或沉醉”宣武帝宠臣赵修, 能剧饮,至于逼劝觞爵,虽北海王(元) 详、广阳王(元)嘉等皆亦不免,必至困乱 赵修不仅自己尚饮,而且,还把与宴之人强行灌醉,破坏了酒宴的氛围北齐时期,李元 忠虽居要任”,但初不以物务干怀,唯以声酒自娱,大率常醉由 此可见,当时的官员因嗜酒而怠于政事者可谓屡见不鲜当时的一些官员面对世运时移、 政权即将更替的局面,更由于在 权臣掌权之下的压抑之感,因此,常在酒醉之中来求得对现实不满的 解脱如西魏时期,历任中央要职的原北魏宗室元子孝, 以国运渐移, 深自贬晦,日夜纵酒当时官僚饮酒之狂的另一表现,就是嗜酒、豪饮者的存在。

其中, 明显的表现就是当时的人们动辄以斗,甚至以石来衡量官僚中的豪饮 者的酒量之大如北魏文成帝时期,官居南部主书的刘藻, 饮酒至一石不乱”孝明帝时期,历任中散的杨元慎,性嗜酒,饮至一石,神不乱常慷 慨叹不得与阮籍同时生阮籍,为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中以嗜酒而著 称者杨元慎感叹不与阮籍同生饮酒,可见其酒量之大而杨元慎的 饮酒豪言,也足以令众多嗜酒者生畏但当时更普遍的是人们以斗来衡量饮酒者的日常饮酒量 如北魏孝明帝时期,在宗室临淮王元?举行的酒宴中,裴子明因对诗不工而 被罚酒,唯河东裴子明为诗不工,罚酒一石裴)子明八斗而醉眠, 时人譬之山涛关于山涛的饮酒量,史载,”(山)涛饮酒至八斗方 醉,(武)帝欲试之,乃以酒八斗饮(山)涛,而密益其酒, (山)涛极本量而止可见,裴子明的酒量与山涛相比,也不相上下可谓 是酒徒中的豪杰北齐时期,外戚胡长仁,性好歌舞,饮酒至数斗不 乱”北周时期,明习故事,又参定周律”的裴政 能饮酒,至数斗不 乱”北齐时期,宗室陇西王高绍廉,能饮酒,一举数升”高绍廉虽 然不能饮酒至一石,但一口气能饮数升,其酒量也可谓不小2)官僚饮酒之雅当时的一些官僚,无论是仕途得意,还是无恋于官场的荣华,在 其日常生活中都有酒相伴。

他们或以诗酒相伴,以花佐酒,琴酒自娱, 更有喜欢独自酌饮、追求恬静者上述饮酒方式显示出一些官僚所具 有的文人的文化素养气质《洛阳伽蓝记》卷四《城西》载北魏宗室元?与朝臣宴饮,至于 春风扇扬,花树如锦,晨食南馆,夜游后园僚采成群,俊民满席, 丝桐发响,羽觞流行,诗赋并陈琴、酒结合,以赋诗助兴,这成为 当时官僚聚会饮酒风流雅致的鲜明表现形式北齐时期,杨训在《群 公高宴诗》中对当时朝中官员酒宴场面的描写, 中郎敷奏罢,司隶坐 朝归开筵引贵客,馔玉对春晖•…绿酒犀为?,鸣琴宝作徽佳肴 佐佳酿,不仅可以满足其口腹之欲,而且还体现出与宴者的身份地位 同时,以琴、酒相伴,又达到了尽欢的目的,显示出饮酒的情调高雅君臣共饮同乐时,以花衬酒,以花佐酒,即可以借此调节酒香,又增 加了饮酒时的高雅的情调如北周时期,宇文毓在《和王褒咏摘花》 中描述,玉?盛花落,花落?中芳酒浮花不没,花含酒更香在 芳香花丛之中酌饮,即可以借花香调节酒味,又可以营造别致的饮酒 环境,进入佳境和当时众多的官僚喜欢共饮同乐不同, 一些官员较为钟情于独自 酌饮北魏宣武帝时期,历任军政官职、 从容风雅,好为诗咏”的裴?,喜好以诗酒自娱”北魏后期,历任地方军政要职、颇涉书史”、 解音律”的刁整,平常喜欢以 声酒自娱”。

北周庾信在《答王司空饷 酒》中对独自酌饮时的描写,今日小园中,桃花数树红开君一壶酒, 细酌对春风”饮酒地点一小园、桃花林,饮酒环境一春风,在这种 佳境中独自酌饮,自然别有一番格调当时的一些官僚饮酒时所表现出的雅致气韵, 与其自身所具备的 较高文化素养具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正是其自身文化素养,使其自身 气韵在饮酒中得以体现出来所以,虽然同属官僚群体,同样喜好美 酒,其饮酒方式与前面所叙述的官僚的纵饮、 狂饮存在鲜明的区别也 就是自然的了3 .平民饮酒北魏太武帝时期,”(拓跋晃)及监国,命有司使百姓有牛家以人 牛相贸,又禁饮酒杂戏弃本沽贩者,于是垦田大增 从上述记载中可以看出当时平民之中也是尚饮成风而且,当时平民的纵酒与否, 还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能否顺利进行甚至有人因醉酒、酗酒而滋事,影响了社会秩序的稳定,这又成 为统治者实施酒禁的重要原因史载,太安四年,始设酒禁是时年 谷屡登,士民多因酒致酗讼,或议主政文成)帝恶其若此,故一切 禁之”上述记载反应出当时平民之中饮酒之风的酷烈更可见,民 间酗酒之风对社会秩序的消极影响而且,当时酒业市场的繁荣,也从侧面反映出民间的尚酒之风《洛阳伽蓝记》卷四《城西》载洛阳大市中酒业市场的规模,”(洛阳 大)市西有退醋、治觞二里。

里内之人多?酒为业”北周王褒《日出 东南隅行》载边疆地区的酒肆场面, 采桑三市路,卖酒七条衢这 些规模巨大的酒业市场,必然要以民间的庞大的消费市场作为存在的 基础因此,上述记载从侧面反映出当时民间的尚酒之风的盛行由此可见,北朝时期的愈演愈烈的尚饮之风,不仅损害嗜酒者的 身体健康,而且,还给当时的社会生产、生活,乃至社会政治稳定带 来消极的影响具体而言,就是平民纵酒、酗酒,容易引起群体纠纷, 进而影响地方社会的稳定甚者,还会影响到社会生产的进行对于 统治者来说,纵饮无度,是导致政治紊乱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对 于官员来说,沉湎于酒,会影响到其职责的行使二.尚饮之风得以形成的原因当时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 并把其嗜酒的风俗带入北方,进而 影响当时北方的饮食风俗习惯,这是这一时期北方社会尚饮之风盛行 的外部环境因素除此之外,当时酿酒业的发展,则是尚饮之风盛行 的重要的物质基础尚饮之风盛行的重要的物质基础北朝时期的酿酒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酒的产量的增加、酒的生 产地域的扩大、酒业经营的繁荣等方面首先,当时的酿酒业在居住人口密集的通都大邑有着迅猛的发展 如北魏平城时期,”(宫廷)婢使千余人,织绫锦贩卖,醋酒••…种菜 逐利”。

上述记载虽然没有明确表明当时的酒的产量,但是,统治者 使众多的宫廷婢使贩酒以追求利润,仍然可以从侧面说明当时酿酒业 的发展及酒的产量应有很大的提高 北魏迁都洛阳后,由于洛阳人口 密集,存在巨大的消费市场,因而带动了当时洛阳酿酒业的繁荣发展《洛阳伽蓝记》卷四《城西》载,”(洛阳大)市有退醋、治觞二里 里内之人多?酒为业大规模的专业酿酒工匠及酿酒作坊的存在, 可见,当时洛阳城的酒的产量之高而从《隋书》卷二七《百官志中》 关于北齐首都邺城中专掌酿酒事务的清漳署的有关记载,则可以估算 当时邺城酒的产量的大概, 光禄寺•…•清漳(署),主酒,岁二万石 春秋中半清漳署每年所酿造的酒达二万石之多, 可见产量之巨虽 然清漳署所酿酒专供北齐宫廷消费,但当时的邺城必定还有其他酿酒 作坊进行生产,以供社会所需由此,当时邺城的酿酒业的发展及酒 的年产量可略见一斑而北齐时期,掌管酿酒事务的清漳署的年产酒 量之大,也可以和当时北齐皇室、乃至官僚中炽烈的尚饮之风互相印 证其次,当时的一般州郡,乃至边地的酿酒业,也有一定程度的发 展在边远山区,就有小规模酒业经营的存在,北周庾信《山斋诗》 载,石影横临水,山云半绕峰遥想山中店,悬知春酒浓。

边远山 区的酿酒业及酒业经营,也必然以。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