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何会在高考作文阅卷场上打出低分? 李冬阳笔者参加了2017年湖北省高考作文的阅卷工作,联系阅卷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下面给大家总结一下笔者之所以会给一篇作文打出低分的四个原因:一、审题不当,立意偏差立意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所在,是搭建文章结构的前提条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低分作文往往在立意上有重大失误,而立意偏差又与审题不当有直接关联以今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Ⅰ的作文题为例,材料给出若干“中国Key”,要求“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并使Key“形成有机的关联”那么,立意就应该围绕“有机关联”展开,对所选Key进行阐述,落脚在对中国的认識上那些作文被打了低分的考生在审题时完全忽略了“关联”这一要素,没有明确主旨,甚至从材料中引出某个观点后,抛开材料内容,另起炉灶,自说自话这种情况易被阅卷老师判定为“套作”,得分会很低所以,考场作文想要立意精准,审题时务必要注意提炼材料的核心词汇,在材料要求的范围内确定立意,先力保精准,再求格调高远二、内容不精,叙例空洞内容是一篇文章的血肉之躯,文章漂不漂亮,和内容的选取有很大关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例子低分作文列举的例子,或与主旨无直接关联,或没有明确指出与论点或分论点的关系,或写着写着就忘记了写作目的,甚至大谈特谈与话题无关的例子。
比如,在写作今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的作文时,有考生本想阐述Key“长城”,却转而写“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感叹古代徭役繁重,赞颂孟姜女的坚贞精神,叙例离题万里,与高分无缘所以,在写作过程中,选取事例论证自己的观点时,务必要注意叙例的“定向性”,即选取例子要和立意有直接关联,始终围绕中心论点进行阐述,确保例子服务于文章主旨三、表述不准,语言贫瘠语言是一篇文章的服饰、妆容,是体现文章气质和品位的重要因素低分作文的语言常常给人以没话找话、絮絮叨叨、拉拉杂杂,甚至不知所云之感比如,写“共享单车”非要用“穷举法”列举其色彩,“有红色的,有黄色的,有白色的,还有蓝色的,绿色的……”这样写颇有凑字数之嫌驾驭语言的功力不足,阅卷老师给分时就会手紧但是,语言也不是越华美越好太过质朴且没有丝毫装点修饰的语言并无优势,而表面上追求华美实则空洞无物的语言更是大忌浓抹不好,淡妆最宜文质兼美,才是真美四、书写不清,字迹难辨书写是一篇文章的精气神儿,是影响阅卷老师心情的重要因素书写工整美观,文章就神采奕奕,顾盼神飞,如人之美目而字迹歪斜、潦草,甚至难以辨认的文章最令阅卷老师头疼假如印象分都大打折扣,一篇作文又如何能进入高分作文阵列?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有些同学的字体非常漂亮,间架结构合理,有独特风格,但就是不好认,这样的书写也有可能会吃亏。
所以,在写作高考作文时,书写的第一要素是清晰易识别,在此基础上的美观才是加分项endprint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