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古典诗歌必读篇目(1)

lizhe****0001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941.28KB
约14页
文档ID:48270951
古典诗歌必读篇目(1)_第1页
1/14

古典诗歌必读篇目 郑向东选编 1 楚辞 国殇 屈原 国殇是泛指为国而战死的将士此为《九歌》的第十篇 操吴戈兮被犀甲(1),车错毂兮短兵接(2)旌蔽日兮敌若云(3),矢交坠兮士争先(4) 凌余阵兮躐余行(5),左骖殪兮右刃伤(6)霾两轮兮絷四马(7),援玉枹兮击鸣鼓(8)天时怼兮威灵怒(9),严杀尽兮弃原野(10) 出不入兮往不反(11),平原忽兮路超远(12)带长剑兮挟秦弓(13),首身离兮心不惩(14)诚既勇兮又以武(15),终刚强兮不可凌(16)身既死兮神以灵(17),魂魄毅兮为鬼雄(18)! 注释: (1)操:拿着吴戈:战国时吴国制造的一种特别锋利的戈被:通“披” 犀甲:犀牛皮制作的铠甲2)车错毂(gǔ):指两国双方激烈交战,兵车来往交错毂是车轮中心插轴的地方短兵:指戈矛一类的兵器,是与弓矢一类长射程兵器相对而言的 (3)旌蔽日兮敌若云:旌旗遮蔽了太阳,敌兵象云一样聚集在一起4)矢交坠兮士争先;是说双方激战,流箭交错,纷纷坠落,战士却奋勇争先杀敌5)凌:侵犯躐(liè ):践踏行:行列 (6)左骖(cān):古代战车用四匹马拉,中间的两匹马叫“服” ,左右两边的叫“骖” 。

殪(yì 义):倒地而死右:指右骖刃伤;为兵刃所伤7)霾两轮兮絷四马:意思是(战车)的两轮埋在土中,马头上的缰绳也不解开,要同敌人血战到底霾:通埋絷(zhí ):绊往 (8)援玉枹兮击鸣鼓:主帅鸣击战鼓以振作士气援:拿着枹(fú ) :鼓槌 (9)天时:天意威灵怒:神灵震怒 (10)严杀:酣战痛杀弃原野(古音墅):指骸骨弃在战场上 (11)出不入兮往不反:是说战士抱着义无反顾的必死决心 (12)忽:指原野宽广无际 (13)挟:携,拿秦弓:战国秦地所造的弓(因射程较远而著名)14)首身离:头和身子分离,指战死惩:恐惧,悔恨15) 诚:果然是,诚然 (16)终:始终 (17)神以灵:指精神永存 (18)魂魄毅兮为鬼雄:一作“子魂魄兮为鬼雄” ,子:指殇者鬼雄:鬼中雄杰 涉江 屈原 本篇是屈原晚年的作品,叙写渡江而南,浮沅水西上,独处深山的情景 余幼好此奇服兮(1),年即老而不衰(2)带长铗之陆离兮(3),冠切云之崔嵬(4)被明月兮佩宝璐(5),世混浊而莫余知兮(6),吾方高驰而不顾(7)驾青虬兮骖白螭(8),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9)登昆仑兮食玉英(10),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哀南夷之莫吾知兮(11),旦余济乎江湘(12)。

古典诗歌必读篇目 郑向东选编 2 乘鄂渚而反顾兮(13),欸秋冬之绪风(14)步余马兮山皋(15),邸余车兮方林(16) 乘舲船余上沅兮(17),齐吴榜以击汰(18)船容与而不进兮(19),淹回水而凝滞(20)朝发枉渚兮(21),夕宿辰阳(22)苟余心其端直兮(23),虽僻远之何伤(24)! 入溆浦余儃佪兮(25),迷不知吾所如(26)深林杳以冥冥兮(27),乃猿狖之所居(28)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29)霰雪纷其无垠兮(30),云霏霏而承宇(31)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32) 接舆髡首兮(33),桑扈臝行(34)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35)伍子逢殃兮(36),比干菹醢(37)与前世而皆然兮(38),吾又何怨乎今之人!余将董道而不豫兮(39),固将重昏而终身(40) 乱曰:鸾鸟凤皇(41),日以远兮燕雀乌鹊(42),巢堂坛兮(43)露申辛夷(44),死林薄兮(45)腥臊并御(46),芳不得薄兮(47)阴阳易位(48),时不当兮(49)怀信侘傺(50),忽乎吾将行兮(51)! 注释: (1)奇服:奇伟的服饰,是用来象征自己与众不同的志向品行的。

(2)衰:懈怠,衰减 (3)铗(jiá ):剑柄,这里代指剑长铗即长剑陆离:曼长貌 (4)切云:当时一种高帽子之名崔嵬:高耸 (5)被:同“披” ,戴着明月:夜光珠璐:美玉名 (6)莫余知:即“莫知余” ,没有人理解我 (7)方:将要高驰:远走高飞顾:回头看 (8)虬:无角的龙骖:四马驾车,两边的马称为骖,这里指用螭来做骖马螭(chī):一种龙 (9)重华:帝舜的名字瑶:美玉圃:花园 “瑶之圃”指神话传说中天帝的园圃 (10)英:花朵玉英:玉树之花11)夷:当时对周边落后民族的称呼,带有蔑视侮辱的意思南夷:指屈原流放的楚国南部的土著12)旦:清晨济:渡过湘:湘江 (13)乘:登上鄂渚:地名,在今湖北武昌西 (14)欸(āi):叹息声绪风:余风,指冬末春初的西北风15)步马:解开驾车的绳子,让马徐行 (16)邸车:犹言拦车,指悬车而不用方林:地名 (17)舲船:有窗的小船 (18)齐:同时并举吴榜:船桨汰:水波 (19)容与:缓慢,舒缓 (20)淹:停留回水:回旋的水这句是说船徘徊在回旋的水流中停滞不前 (21)枉陼:地名,在今湖南常德一带 (22)辰阳:地名,在今湖南辰溪县西。

(23)苟:如果 (24)伤:损害这两句是说如果我的心是正直,即使流放在偏僻荒远的地方,对我又有什么伤害呢? (25)溆浦:溆水之滨儃佪:徘徊这两句是说进入溆浦之后,我徘徊犹豫,不知该去哪儿 (26)如:到,往 (27)杳:幽暗冥冥:幽昧昏暗 (28)狖(yò u):长尾猿 (29)幽晦:幽深阴暗 (30)霰:雪珠纷:繁多垠:边际这句是说雪下得很大,一望无际 (31)霏霏:云气浓重的样子承:弥漫宇:天空这句是说阴云密布,弥漫天空 (32)终穷:终生困厄 (33)接舆:春秋时楚国的隐士,佯狂傲世髡(kūn)首:古代刑罚之一,即剃发相传接舆自己剃去头发,避世不出仕 (34)桑扈:古代的隐士臝:同“裸” 桑扈用驘体行走来表示自己的愤世嫉俗 (35)以:用这两句是说忠臣贤士未必会为世所用 (36)伍子:伍子胥,春秋时吴国贤臣逢殃:指伍子胥被吴王夫差杀害 (37)比干:商纣王时贤臣,因为直古典诗歌必读篇目 郑向东选编 3 谏,被纣王杀死剖心菹醢(zūhǎi):古代的酷刑,将人跺成肉酱 (38)皆然:都一样。

(39)董道:坚守正道豫:犹豫,踟躇 (40)重:重复昏:暗昧这句是说必定将终身看不到光明 (41)鸾鸟、 凤凰: 都是祥瑞之鸟, 比喻贤才 这两句是说贤者一天天远离朝廷 (42)燕雀、 乌鹊: 比喻谄佞小人 (43)堂:殿堂坛:祭坛比喻小人挤满朝廷 (44)露申:一做“露甲” ,即瑞香花辛夷:一种香木,即木兰 (45)林薄:草木杂生的地方 (46)腥臊:恶臭之物,比喻谄佞之人御:进用 (47)芳:芳洁之物,比喻忠直君子薄:靠近 (48)阴阳易位:比喻楚国混乱颠倒的现实 (49)当:合 (50)怀信:怀抱忠信侘傺(chà chì ):惆怅失意 (51)忽:恍惚,茫然 渔父 此为楚人悼念屈原之作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1)见而问之曰: “子非三闾大夫(2)欤?何故至于斯! ” 屈原曰: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 渔父曰: “圣人不凝滞于物(3),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4)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5)?何故深思高举(6),自令放为?” 屈原曰: “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7),受物之汶汶(8)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9)而去。

乃歌曰: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复与言 注释: (1)渔父:打鱼的老人 (2)三闾大夫:掌管楚国王族屈、景、昭三姓事务的官屈原最后所担任的官职 (3) 不凝滞于物:谓适应客观,即下句所说“与世推移” “凝滞” ,指主观意志的执着; “物” ,谓客观事物 (4)淈(gǔ):搅混 (5)餔(bū):吃糟:酒糟歠(chù o):饮酾(lí ):薄酒 (6)高举:高出世俗的行为 (7)察察:洁白 (8)汶汶(mé n):昏暗 (9)鼓枻(yì ):打桨 古典诗歌必读篇目 郑向东选编 4 汉诗 五噫歌 梁鸿 陟彼北芒兮(1),噫!顾览帝京兮(2),噫!宫阙崔嵬兮,噫!民之劬劳兮(3),噫!辽辽未央兮(4) ,噫! 注释: (1)陟:登北芒:一作北邙,在今洛阳城东北 (2)顾览:回头看一作“顾瞻” (3)劬(qú )劳:劳苦 (4)辽辽:远未央:无穷无尽 四愁诗 张衡 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1)艰侧身东望涕沾翰(2)美人赠我金错刀(3),何以报之英(4)琼瑶(5)。

路远莫致倚(6)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 我所思兮在桂林(7),欲往从之湘水(8)深侧身南望涕沾襟美人赠我琴琅玕(9),何以报之双玉盘路远莫致倚惆怅,何为怀忧心烦伤? 我所思兮在汉阳(10),欲往从之陇阪(11)长侧身西望涕沾裳美人赠我貂襜褕(12),何以报之明月珠路远莫致倚踟蹰,何为怀忧心烦纡(13)? 我所思兮在雁门(14),欲往从之雪纷纷侧身北望涕沾巾美人赠我锦绣段(15),何以报之青玉案(16)路远莫致倚增叹,何为怀忧心烦惋? 注释: (1)梁父:泰山南面的一座小山 (2)翰:衣襟 (3)金错刀:刀环或刀柄用黄金镀过的佩刀 (4)英: “瑛”的借字, 瑛是美石似玉者 (5)琼瑶: 两种美玉 (6)倚: 通 “猗” , 语助词, 无意义 (7)桂林: 郡名, 今广西省地 (8)湘水:源出广西,东北流入湖南,入洞庭湖 (9)琴琅玕(lánggān):琴上用琅玕装饰琅玕是一种似玉的美石 (10)汉阳: 郡名, 前汉称天水郡, 后汉改为汉阳郡, 今甘肃省甘谷县南 (11)陇阪: 山坡为 “阪” 天水有大阪, 名陇阪 (12)襜褕(chānyú ):直襟的单衣。

(13)烦纡(yū):烦闷 (14)雁门:郡名,今山西代县西北部 (15)段:同“缎” ,履后跟一说“锦绣段”就是成段的锦绣,也通 (16)案:放食器的小几(形如有脚的托盘) 古典诗歌必读篇目 郑向东选编 5 陌上桑(1)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2)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3),桂枝为笼钩(4)头上倭堕髻(5),耳中明月珠缃绮(6)为下裙,紫绮为上襦(7)行者见罗敷,下担捋(8)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9)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10)观罗敷 使君(11)从南来,五马(12)立踟蹰(13)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 “罗敷年几何?” “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14)罗敷: “宁可共载不(15)?”罗敷前置辞: “使君一何(16)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 白马从骊(17)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18),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19),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20),四十专城居(21)。

为人洁白皙,鬑鬑(22)颇有须。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