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学必背宋词鉴赏

碎****木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9.43KB
约11页
文档ID:248617093
小学必背宋词鉴赏_第1页
1/11

小学必背宋词鉴赏精选 1、小学必背宋词鉴赏精选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宋代〕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溪桥一作:溪头) 译文 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拂过,惊飞了枝头喜鹊,凉爽的晚风吹来仿佛听见了远处的蝉叫声田里稻花飘香,蛙声阵阵,好像在告知人们今年是一个丰收年 天涯几颗星星忽明忽暗,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往日的小茅草屋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便突然消失在眼前 赏析 从《西江月》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外表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寻常的景物,然而经过奇妙的组合,结果寻常中就显得不寻常了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回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由于月光光明,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同时,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肯定时间的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而当凉风缓缓吹拂时,往往特殊感到清幽。

总之,“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风光描绘得令人悠闲神往 接下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把人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田野,表现了词人不仅为夜间黄沙道上的严厉情趣所浸润,更关怀扑面而来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联想到马上到来的丰年景象此时此地,词人与人民同呼吸的欢快,尽在言表稻花飘香的“香”,当然是描绘稻花盛开,也是表达词人心头的甜美之感在词人的感觉里,俨然听到群蛙在稻田中齐声喧嚷,争说丰年先出“说”的内容,再补“声”的来源以蛙声说丰年,是词人的制造 前四句就是单纯的抒写当时夏夜山道的景物和词人的感受,然而其核心却是洋溢着丰收年景的夏夜因此,与其说这是夏景,还不如说是眼前夏景将给人们带来的幸福 下阕开头,词人就树立了一座峭拔挺峻的奇峰,运用对仗手法,以加强稳定的音势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在这里,“星”是寥落的疏星,“雨”是稍微的阵雨,这些都是为了与上阕的清幽夜色、舒适气氛和朴野成趣的乡土气息相吻合特殊是一个“天外”一个“山前”,原来是遥远而不行捉摸的,可是笔锋一转,小桥一过,乡村林边茅店的影子却意想不到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词人对黄沙道上的路径尽管很熟,可总由于醉心于倾诉丰年在望之乐的一片蛙声中,竟淡忘了越过“天外”,迈过“山前”,连早已接近的那个社庙旁树林边的茅店,也都没有发觉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词人突然间看出了清楚接近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了他由于沉醉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道途远近的怡然得意的入迷程度,相得益彰,表达了深厚的艺术功底,令人玩味无穷 从外表上看,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平凡的景物,语言没有任何雕饰,没有用一个典故,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平平淡淡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在这里,读者也可以领会到稼轩词于雄浑豪迈之外的另一种境地 2、小学必背宋词鉴赏精选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宋代〕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译文 时常记起溪边亭中游玩至日色已暮,沉迷在美丽的风光中遗忘了回家的路 尽了酒宴兴致才乘舟返回,不当心进入藕花深处 奋力把船划出去呀!奋力把船划出去!划船声惊起了一群鸥鹭 译文二 常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被美景沉醉而流连忘返。

游兴满意了,天黑往回划船,不当心划进了荷花池深处 划呀,划呀,惊动满滩的水鸟,都飞起来了 译文三 曾记得一次溪亭饮酒到日暮,喝得大醉回家找不着了道路 兴尽之后很晚才往回划船,却不当心进入了荷花深处 怎么渡,怎么渡?(最终)惊起水边满滩鸥鹭 赏析 此词是记游赏之作,写了酒醉、花美,清爽别致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制造的词境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时间是“日暮”,饮宴以后,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沉醉”二字却露了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流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留下了深刻印象的非常开心的游赏 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么,兴未尽呢?恰恰说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照应,显示了仆人公的忘情心态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仆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

至此,词戛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3、小学必背宋词鉴赏精选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宋代〕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译文 水像美人流淌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想问行人去哪里?到山水交汇的地方 刚刚把春天送走,又要送你归去假如你到江南能赶上春天,千万要把春天的风光留住 鉴赏 这是一首送别词,词中以轻松活泼的笔调,奇妙别致的比方,幽默俏皮的语言,表达了在越州大都督府送别友人鲍浩然时的心绪 词的上片着重写人起首两句,运用幽默的笔墨,把景语变成情语,把送别诗所见自然山水化成为有情之物当这位朋友归去的时候,路上的一山一水,对他都显出了特殊的感情那些清亮光明的江水,仿佛变成了他所惦念的人的流淌的眼波;而一路上团簇纠结的山峦,也好像是她们蹙攒的眉峰了。

正由于友人鲍浩然在归途中怀着深厚的怀人感情,山水都变成了有感情之物 三、四两句点出行人此行的目的:他的去处,是“眉眼盈盈处”眉眼盈盈”四字有两层意思:一指江南的山水,清丽明秀,有如女子的秀眉和媚眼;二指有着盈盈眉眼的那个人因此“眉眼盈盈处”,既写了江南山水,也同时写了他要见到的人物此两句写送别时的一往情深却又含而不露春语意双关 最终两句是词人对鲍浩然的祝福:盼望他生活在“春”里这个“春”既是反映鲜花如锦的春天季节,也喻指他与心上人生活在一起 这是一首送别词起拍“水是”、“山是”两句,含意丰富,启人遐想词人把明澈的水流比方为美人的眼波,把青黛的山峦喻为美人的眉峰,极言浙东山水的美丽得意同时,也可以理解为词人对鲍浩然心事的设想:波光漾动的流水是他心上人的眼波,脉脉传情;青黛的山峦是心上人的眉峰,因思念自己而满怀愁怨,眉头都蹙起来了词人通过这一设想来写出了鲍浩然“之浙东”的心切与此相应,上片结句“眉眼盈盈处”也可以有两层理解:一是鲍浩然是去山水透丽得像美人“眉眼盈盈”的地方,一是他是去与“眉眼盈盈”的心上人相见 4、小学必背宋词鉴赏精选 清平乐·春归何处 黄庭坚〔宋代〕 春归何处?孤独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译文 春天回到了哪里?寻不见它的踪迹只感苦闷孤独假如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肯定要帮我召唤它回来与我同住 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只好去问一问黄鹂然而黄鹂的动听鸣声,谁又能懂呢?一阵风起它便随风飞过了盛开的蔷薇 鉴赏 这是一首惜春词,表现惜春的心情上片惜春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下片惜春之无踪影可以寻找用笔委婉曲折,层层加深惜春之情直至最终,仍不一语道破,结语轻柔,余音袅袅,言虽尽而意未尽以拟人的手法,构思奇妙,设想新颖制造出美丽的意境 “春归何处?孤独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这首词上片是说,春天回到了哪里?找不到它的脚印,四处一片寂静,假如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喊它回来同我们住在一起 这首词给予抽象的春天以详细人的特征词人由于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孤独,感到无处觅得劝慰,像失去了亲人似的这样通过词人的主观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得意和春去的惋惜,给读者以剧烈的感染 假如词人仅仅限于这样点明惜春的主题,那也算不了什么高手这首词的高妙之处,在于它用曲笔渲染,跌宕起伏,饶有变化。

似乎荡秋千,既跌得深、猛,又荡得高、远上片先是一转,盼望有人知道春天的去处,唤她回来,与她同住,这种奇想,表现出词人对美妙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下片前两句是说,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要想知道,只有问一问黄鹂 下片再转词人从梦想中回到现实世界里来,发觉到无人懂得春天的去向,春天不行能被唤回来但词人仍存一线盼望,盼望黄鹂能知道春天的踪迹为什么呢?由于黄鹂常和春天一同消失,它或许能得知春天的讯息这样,词人又跌入幻觉的艺术境地里去了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末两句是说,那黄鹂千百遍的动听啼叫,又有谁能懂得它的意思?看吧,黄鹂鸟趁着风势,飞过了盛开的蔷薇 最终两句写黄鹂不住地啼叫着,它动听的啼声,打破了四周的安静,但词人从中仍得不到解答,心头的孤独感更加重了只见黄鹂趁着风势飞过蔷薇花丛蔷薇花开,说明夏天已经降临词人才最终糊涂地意识到:春天的确是回不来了 与一般惜春词不同,这首词不以景物描写为主,而以浪漫主义的手法,专写其寻春,表达对春天的爱恋,所以全词空灵蕴藉,肤浅含蓄,情趣盎然 5、小学必背宋词鉴赏精选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张志和〔唐代〕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飞翔,江岸桃花盛开,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来游去 渔翁头戴青色斗笠,身披绿色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闲得意地垂钓,连下了雨都不回家 鉴赏 词中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的山光水色和怡情悦性的渔人形象:春江水绿、烟雨迷漫,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岸畔桃红,江水猛涨,鳜鱼正肥时;青箬笠,绿蓑衣,渔人醉垂忘归时全词着色明媚,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夫闲适拘束的生活情趣这是一幅用诗写成的山水画,这是一首颜色明优意万千,脱离尘俗钓湖烟思深韵远情融景,生活任行乐自然的抒情诗 “西塞山前白鹭飞”首句,点明地点;此西塞山何处?鄂州、湖州?虽有异议,对词境来说倒无所谓白鹭是自由、闲适的象征,“众禽无此格,玉立一间身清似参禅客,癯如辟谷人”、“漠漠江湖拘束飞,一身处处沾渔矶”,写白鹭拘束地飞行,衬托渔父的闲适得意 “桃花流水鳜鱼肥”其次句,点出江南水乡最美妙的季节——正是桃花盛开,江水猛涨,鳜鱼正肥时桃红”与“流水”相映,显现了。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