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 名词解释宏观部分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1 . 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public goods) : 与 “微观经济学 ”相对而言,是一种现代的经济分析方法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与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所以又称之为总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中心和基础是总供给 —— 总需求模型具体来说,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总需求理论、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对宏观经济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的历史十分悠久,但现代意义上的宏观经济学直到 20 世纪 30 年代才得以形成和发展起来宏观经济学诞生的标志是凯恩斯于 1936 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宏观经济学在 20 世纪 30 年代奠定基础,二战后逐步走向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 60 年代后的 “滞胀 ” 问题使凯恩斯主义的统治地位受到严重挑战并形成了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对立争论的局面, 90 年代新凯恩斯主义的形成又使国家干预思想占据主流宏观经济学是当代发展最为迅猛,应用最为广泛,因而也是最为重要的经济学学科。
2 . 国内生产总值 (GDP) : 指一个国家 (地区 )领土范围内,本国 (地区 )居民和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使用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GDP 一般通过支出法和收入法两种方法进行核算用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之和;用收入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和折旧之和 GDP 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因此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与此相联系的国民生产总值 (GNP) 则是一个国民概念,乃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目前我国计算 GDP 是用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三者之和求得在 1991 年 11 月之前,美国均是用GNP 作为对经济总产出的基本测量指标后来改用 GDP ,原因是大多国家都用 GDP 同时,由于国外净收入数据不足, GDP 则较易衡量, 再加上 GDP 相对于 GNP 来说是国内就业潜力的更好衡量指标 (本国使用外资时解决的是本国就业问题 ) 当然, 对美国来说, GDP 和 GNP 的差异较小,二者使用差别并不大3 . 名义 GDP 和实际 GDP :名义 GDP 是指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它没有考虑通货膨胀因素。
由于通货膨胀等原因, 价格可能会发生强烈变化,故为方便比较而引入实际 GDP 的概念 实际 GDP 是指用从前某一年的价格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当年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二者之间的关系式为:实际 GDP=名义GDP- GDP折算指数4 . 潜在的 GDP : 指利用现有一切可利用资源所能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最大值 它不是一个实际产出量 一般认为只有在充分就业 时,才有可能实现潜在国内生产总值而实际产出和潜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差额,称为国内生产总值缺口(GNP)与资本折旧之差5 .国民生产净值(NNP):在实物形态上,国民生产净值是社会总产品扣除已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后的全部消费资料和用于扩大再生产及增加后备的那部分生产资料在价值形态上,国民生产净值等于国民生产总值6 .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与消费物价指数 (externality) :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DP deflator) 指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和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报告期价格计菖的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工本」工.」「一 1二.o GDP平减指数的优点是范围广泛,能比较准确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趋向。
缺点是资料较难搜集,需要对未来市场上发生交易的商品和劳务进行换算,并且可能受到价格结构因素的影响消费价格指数 (consumer price index , CPI)也称零售物价指数和生活费用指数,是反映消费品 (包括劳务)价格水平变动状况的一种价格指数,一般用加权平均法来编制它根据若干种主要日用消费品的零售价格以及服务费用而编制,用公式来 表示即为: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rm 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菖的价值”消费价格指数的优点是能及时反映消费品供给与需求的对比关系,资料容易搜集,能够迅速直接地反映影响居民生活的价格趋势其缺点是范围较窄,只包括社会最终产品中的居民消费品的这一部分,因而不足以说明全面的情况例如,品质的改善可能带来一部分消费品价格而非商品劳务价格总水平的提高,但消费价格指数不能准确地表明这一点,因而有夸大物价上涨幅度的可能消费 价格指数是用来衡量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程度的指标之一7 .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 , GNP):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这项综合经济指标未扣除生产过程资本损耗的折旧费用,所以称为 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包含的只是最终产品和劳务,不计算生产中耗费掉的中间产品的价值国民生产总值可以用当年的全部支出总和计算或用全部收入总和计 算从支出方面计算,包括以下四项: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②私人国内投资总额;③政府购买产品和劳务总额;④货物与劳务输出净额从收入方面计算,主要包括:工资、利息、地租、利润和折旧国民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物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总 值的综合经济指标,是测定一国经济发展状况的尺度,也是衡量一国经济增长程度的标准是本国常住居民生产的最终产品市场价 值的总和,即无论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处于国内还是国外,只要本国国民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都记入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 产总值是指在本国领土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以领土作为统计标准,即无论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是属于本国还是属于外国,只要在本国领土上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都记入该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暂住国外的本国公民的资本和劳动创造的价值-暂住本国的外国公民的资本和劳务创造的价值8 .个人收入(PI):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有个人获得的收入总和,它等于国民收入减去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再投 资费,再加上个人转移支付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是居民个人可以用于消费和储蓄的收入它是个人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后所剩的 余额9 .流量与存量(moral hazard ):流量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 (如一季度,一年)测算出采的数值;而存量是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是指在一定的时点上 (如 2003 年 12 月 1 日 )存在变量的数值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流量,而国民财富则是一个存量10 . 重置投资 : 指用于补偿在生产过程中损耗掉的资本设备的投资, 亦即折旧 作为固定资本的机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由于磨损( 因使用某项资产而造成的价值损失 ) 、自然力的影响 ( 朽烂与腐蚀 ) 以及逐渐的陈旧过时而影响正常的生产水平重置投资是保证再生产所必需的条件因此,必须按其价值转移和损失程度,以货币形态逐渐积累起来,以备固定资本的更新重置投资决定于资本设备的数量、构成和使用年限等11 . 自发投资 (autonomous investment) : 与 “引致投资 ”相对而言它又称 “自主投资 ” ,指不受国民收入水平或消费水平等经济情况影响和限制的投资新产品和新生产技术的发明是促进自发投资的主要力量社会方面的、心理方面的和政治方面的因素引起的投资也称为自发投资。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自发投资的例子有政府投资以及对技术发明做出直接反应的投资等在西方宏观经济学的收入一支出模型中,自发投资被作为既定的外生变量考虑12 . 引致投资 (induced investment) :与 “自发投资 ”相对而言由经济中的内生变量引起的投资,即为适应某些现有产品或整个经济的开支的实际增加或预期增加而发生的投资引致投资产生的主要原因有收入的增长和人口的增加,因为这两者造成对商品和服务的更大需求引致投资是通过增加更多的设备采提供更多的商品和服务以满足社会的需要引致投资在收入支出模型中指收入变动引起的投资,在 IS-LM 模型中指利率变动引起的投资反映引致投资与引起这种投资的内生变量之间关系的函数便是投资函数13 . 转移支付: 指政府或企业的一种并非购买本年的商品和劳务而作的支付它包括对非营利组织的慈善捐款、消费者呆账、农产品价格补贴、公债利息等政府与企业支出的一笔款项这笔款项在西方国家不计算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其原因在于这笔款项的支付不是为了购买商品和劳务,所以将其称作转移支付,有时也称转让性支付转移支付是政府财政预算的一个组成部分财政盈余等于税收减去政府在物品与劳务上的开支与转移支付之和后的余额。
转移支付又分政府的转移支付和企业的转移支付 (1) 政府的转移支付大多数带有福利支出性质,等于把政府的财政收入又通过上述支付还给本人因而也有人认为政府的转移支付是负税收政府转移支付的作用是重新分配收入,即把收入的一部分由就业者转向失业者,从城市居民转向农民 (2) 企业的转移支付通常是通过捐款与赠款进行的,如公司对于下属非营利组织的赠款由于它也不是直接用来购买当年的商品和劳务,因此,这种款项也被认为是转移支付有时,政府的某些支付不是从一些居民收入中征收上来的,如用增发货币、出卖债券所得来支付福利、救济金,它显然不带有从一些居民转移到另一些居民手中的特点但在西方经济学家看来,尽管它与前述支付款项的来源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它同样不是政府直接用来购买商品和劳务,这种支付仍然被看作是转移支付14 . 自发消费 (autonomous consumption) 和引致消费 (induced consumption)(theory of public goods) : 二者是相对的自发消费指由外生变量决定的那部分消费支出,在收入一支出模型中指与收入水平无关的那部分消费自发性消费与自发性投资等共同构成自发性支出。
自发性消费由消费者偏好、价格水平、社会习俗等因素决定在消费函数理论中,自发消费一般被设定为一个固定不变的外生变量引致消费指由内生变量而引起的消费,在收入一支出模型中指由国民收入变动决定的消费消 费水平由多种因素决定,既有社会文化、民族传统的因素,也有经济发展水平、市场价格等因素其中由收入水平的变动而引起那 一部分消费就是引致消费西方经济学中的消费函数理论就可以用来说明国民收入变动和引致消费之间的关系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均衡产出:又叫均衡收入,指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当产出水平等于总需求水平时,企业生产就会稳定下来如果生产 (供给)超过需求,企业的存货会增力企业就会减少生产;如果生产低于需求,企业库存会减少,企业就会增加生产总之,由于企业要根据产品销路来安排生产,一定会把生产定在和产品需求相一致的水平上均衡产出或收入的条件是 E=Y ,即计划支出等于计划产出,非意愿存货投资等于零均衡的条件也可表示为 I=S ,即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2 .力口速原理(acceleration principle)% = aLY4 = aLY +6论证投资水平取决于预期的产量变动的理论。
加速原理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其中:*0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