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八年级政治上下册教学计划.docx

M****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9.62KB
约16页
文档ID:561866824
八年级政治上下册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1/16

八年级政治上下册教学计划八年级政治上下册教学计划1  一、教材体系结构  苏人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下册由6个单元20课组成每个单元由3-4课构成,每课一般包含三框内容上册主要讲述自立自强、正确处理和师长的关系和对自己行为负责等下册主要讲述了分清是非、与法同行、复兴中华等内容组成本册的主线是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二、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自立自强本单元由3课构成第一课“好习惯受用一生”,主要由三框构成,第一框“习惯对对人的影响”,主要讲述习惯对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的影响,第二框“受益一生的好习惯”,主要介绍了计划消费、勤于劳动、节约时间等好习惯第三框“培养好习惯”,提出了培养好习惯的基本要求,使学生认识到培养必须有实际行动第二课“积极的生活态度”,主要由三框构成,第一框“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主要帮助学生克服依赖心理,积极锻炼,不断提高生活处理能力第二框“保持乐观的心态”,使学生认识到心态是可以选择的,要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不如意,在与人相处时要学会“爱”和宽容别人第三框“向自己的目标迈进”,使学生认识到确立人生目标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尝试确立人生的目标,并以实际行动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第三课“优良的意志品质”主要由三框构成第一框“意志的特征”主要介绍了意志自觉性、果断性、坚忍性、自制性的特征第二框“意志的力量”主要介绍了坚强意志的重要作用第三框“磨砺坚强意志”主要讲述了磨砺坚强意志的基本要求和方法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教育和引导学生自立自强  第二单元:亲近师长本单元由三课组成第四课“人不能选择父母”本课由三框构成,第一框“父母赋予我们生命”,使学生懂得父母赋予了我们生命,我们不能选择父母,也不应挑剔父母,人生的辉煌要靠我们自己创造第二框“天下父母心”,使学生认识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最无私、最伟大的第三框“孝敬父母长辈”,使学生认识到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从而采取切实行动孝敬自己的父母第五课“与父母平等沟通”由三框构成第一框“跨越代沟”介绍了代沟产生的原因及跨越代沟的基本方法――沟通第二框“克服逆反心理”介绍了逆反心理的表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克服逆反心理第三框“有话好好说”教育学生处理好和父母的关系,学会化解和父母的矛盾第六课“换个眼光看老师”,主要有三框构成第一框“了解我们的老师”,主要介绍了教师工作的特点、意义及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

第二框“理解我们的老师”,要求把老师当作普通人看待,理解和接纳老师第三框“尊敬我们的老师”,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教师法》规定的,全体社会成员都应该理解、支持和尊敬教师本单元的主题是认识老师、理解老师和尊敬老师  第三单元:学会负责,由4课组成第七课“行为与后果”本课由三框构成第一框“行为与后果的关系”,主要讲述了行为的分类、任何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行为与后果具有一致性第二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作为公民应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的、道德的责任第三框“三思而后行”,这是对自己行为负责的必然要求三思而后行,就应当在行动前慎重决策、行为中及时调控、对行为的后果勇于承担责任第八课“有肩就得挑担子”有三框构成第一框:在“责任”中成长,具有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责任意识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公民都应当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尽义务,都应当勇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第二框“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责任”,主要说明一个人因社会身份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责任第三框“青春从这里起航”从生理、心理和法律的角度讲述了十四岁的责任,教育学生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第九课“承诺的分量”由三框构成。

第一框“生活中的承诺”,使学生了解生活中形形式式的承诺,初步领悟承诺的内涵第二框“承诺是金”主要讲述了信守承诺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既然做出了承诺,就要兑现承诺、信守承诺会获得回报三层意思,教育学生要信守承诺第三框“学会承诺”主要告诉学生做出承诺之前必须量力而行,做出承诺之后,必须尽力而为,当承诺不能兑现时,应通过妥善的方法予以解决,做诚信的人第十课“对自己的一生负责”由三框构成第一框“人生与责任”,主要说明责任无时不在、责任伴随人的一生、人的一生中要承担多重责任第二框“勇敢地承担责任”主要讲述了勇敢地承担责任的表现和意义第三框“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首先必须对自己负责,同时还必须掌握一定的知识,有能力才能负责任本单元的主题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帮助学生学做负责任的公民,对自己的一生负责  第四单元:分清是非,本单元由三课组成第11课“心中要有杆秤”,包含三框第一框“追求公平”主要讲了公平的含义、公平是相对的,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公平地对待别人等第二框“维护正义”主要讲了正义的内涵、维护正义的意义、维护正义的基本要求,教育学生既要见义勇为,又要见义智为第三框“明辨是非 为人正直”主要讲述了判断是非的标准和依据(法律和道德的要求)以及为人正直的精神实质,引导学生做一个明辨是非,为人正直的人。

第12课“面对诱惑 学会说不”包含三框内容第一框“正确认识从众心理与好奇心”,主要讲述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的表现、对人的影响,引导学生克服从众心理,防止好奇心的负面影响第三框“杜绝不良嗜好”,课文列举了抽烟、酗酒、网络成瘾等不良嗜好及其对人的危害性,引导学生杜绝不良嗜好第四框“抵制不良诱惑”,课文列举了吸毒、赌博、“黄毒”、邪教等不良诱惑的危害性,教育学生要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第13课“多一点情趣 多一点高雅”由三框构成第一框“学会休闲”主要讲了休闲的功效、休闲的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科学、合理、有度的休闲方式第二框“培养情趣”主要讲述了情趣的概念、情趣的作用、培养高雅情趣的方式,引导学生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第三框“做个有教养的现代人”主要讲述了教养的内涵、作用及有教养的人的表现,帮助学生做个有教养的现代人本单元的主题是帮助学生分清是非,拒绝不良诱惑,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  第六单元:复兴中华本单元由三课构成第18课“民族情 民族魂”,由4框组成第一框“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主要讲述了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风格,形成了独特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各民族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又以不同的风格展示着自己的风采。

第二框“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主要讲述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帮助学生理解我国的民族宗教政策及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必要性第三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主要介绍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如尊老爱幼、见义勇为,匡扶正义、诚实守信等第四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主要介绍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教育学生要热爱祖国,自强不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第19课“科教兴国”由两框构成第一框“感受科技创新”,引领学生感受科技创新,使学生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教育学生做一个勇于创新的人第二框“感受教育创新”,主要讲了教育在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以及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现状,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第20课“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由三框构成第一框“我国的人口问题”,主要讲述了我国的人口现状和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第二框“合理利用资源”,介绍了自然资源的作用、我国严峻的资源形势,教育学生节约保护资源,为建设节约型社会而努力第三框“保护环境”,主要讲了人类面临的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教育学生要保护环境,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

本单元以国情教育为主线,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报国志  三、教学建议  (一)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思想品德》八年级教科书着重培养学生的自立自强意识、感恩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并以此引导学生的行动,做社会所需要的合格的公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励学生为中华复兴而奋斗  (二)更新教育理念,激活课堂教学  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构建知识体系,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学习的氛围;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打破课堂的“平静”和“平衡”,发挥学生的个性,呼唤学生“参与”与“合作”的意识,启发学生勇于提问、质疑、参加讨论;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愿望,列举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典型事例,对学生进行生动、具体的教育,引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时代性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提升学生自我成长的需求;鼓励师生互动生成新知识,提倡学生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取知识,接纳学生的“异口同声”,关注学生的课堂感受和处境,给学生发挥优势的余地;尊重学生人格,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在活动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在教学中,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坚持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传统道德内容外,还应该把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结合起来,把道德观和社会发展观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材的教育功能,注意挖掘教材蕴涵的丰富的德育要素,使道德教育贯穿到文化传统和科学素养的养成之中  四、教学进度  (第一学期)  周次 日 期 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备注  1 9.1 第一单元:自立自强  第一课:好习惯受用一生  (一)习惯对人的影响 9月1日上课  2 9.4-9.8 (二)受益一生的好习惯  (三)培养好习惯  3 9.11-9.15 第二课:积极的生活态度  (一)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二)保持乐观的心态  4 9.18-9.22 (三)向自己的目标迈进  5 9.25-9.29 第三课:优良的意志品质  (一)意志的特征  (二)意志的力量  6 10.2-10.6 国庆节放假  7 10.9-10.13 (三)磨砺坚强的意志  第二单元:亲近师长  第四课:人不能选择父母  (一)父母赋予我们生命  8 10.16-10.20 (二)天下父母心  (三)孝敬父母长辈  9 10.23-10.27 第五课:与父母平等沟通  (一)跨越代沟  (二)克服逆反心理  10 10.30-11.3 (三)有话好好说  11 11.6-11.10 期中复习考试  期中考试  12 11.13-11.17 期中试题讲评  13 11.20-11.24 第六课:换个眼光看老师  (一)了解我们的老师  (二)理解我们的老师  14 11.27-12.1 (三)尊敬我们的老师  15 12.4-12.8 第三单元:学会负责  第七课:行为与后果  (一)行为与后果的关系  (二)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16 12.11-12.15 (三)三思而后行  第八课:有肩就得挑担子  (一)在“责任”中长大  17 12.18-12.22 (二)不同身份有不同责任  (三)青春从这里起航  18 12.25-1。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