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干预中的效果

I***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3.83KB
约6页
文档ID:598565307
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干预中的效果_第1页
1/6

    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干预中的效果    【Summary】目的 围绕糖尿病患者,在其护理干预中采取健康教育模式,评定其最终效能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2组:A组与B组,其中A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B组30以此为基础,开展系统化的健康教育,对比两组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 B组教育后的FPG、2hPG与HbA1c均较A组低(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患者,通过实施健康教育,可使其血糖水平得到显著降低Keys】糖尿病;健康教育;血糖伴随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化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尤其是不良生活习惯、方式等因素影响,使得患糖尿病人数呈现逐年且快速增多趋势需指出的是,糖尿病乃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在世界各国均有较高的发病率,据相关报道得知[1],此病在全球的综合发病率为8.1~10.9%,而在我国的发病率为9.7%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所推荐的疗法中得知[2],除了基础性的降糖药物之外,健康教育、自我监测及饮食、运动治疗也是重要的治疗手段;其中,对于健康教育而言,其乃是其他治疗得以开展的基本前提与基础,意义更大。

本文将所收治的糖尿病作为对象,开展系统化的健康教育,现就其效能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特定时间段内:2022年1-12月,把糖尿病患者当作对象,总共选取60例,以当前较常用的随机数字表将其展开相应分组,分组数为2组,在A组30例当中,43岁为其最小年龄,而77岁为最大,平均(62.64±5.16)岁,男性患者18例,其余皆女性(12例),3个月为其最短病程,而7年为最长,平均(2.12±0.39)年B组中,年龄42~76(62.34±5.22)岁,男、女之间的比值是16:14,病程1~6(2.09±0.40)对比两组此类数据,差异均不突出(P>0.05)纳入标准:(1)均符合此病诊断标准[3];(2)都经糖耐量试验(OGTT)证实为此病;(3)资料完整,且病情稳定排除标准:(1)存在视、听或意识障碍;(2)合并比较严重的脏器系统类疾病(如心等);(3)患精神疾病1.2方法A组开展传统护理,如饮食、用药指导及心理干预等B组基于此,给予健康教育:(1)教育前评估以填表方式开展评估,内容有对此病的了解情况、对治疗的态度与了解情况、运动情况、日常生活自管能力及日常饮食习惯与结构等。

2)教育内容如糖尿病知识,如此病的基本定义、分型、诊疗方法及临床表现等,加深患者对此病的正确认知,消除患者的焦虑、恐惧等心理,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树立治疗信心讲解降糖药的种类、使用方法、主要作用机理与特点等;讲解日常饮食结构,开展营养教育,如日常食物的血糖指数、选择低血糖指数食物、能量计算方法及饮食结构等使患者对自己既往所存在的不合理饮食进行了解,依据饮食指导给予改变或调整讲解运动的重要性,依据患者个体差异帮助其选择运动方式,设定运动的频率、量与时间,如太极拳、慢走等叮嘱患者做好日常防护,保持健康生活习惯,告知其血糖异常时的一些典型症状,告知患者若有出现,即刻就医3)教育后,鼓励患者主动提出问题,护士帮其解答,并提供个体指导;课后急性宣传册的发放,鼓励患者认真学习1.3观察指标就两组血糖指标进行对比分别在教育前及教育4周时,对两组的外周静脉血实施采集操作(3mL),然后开展离心处理(每分钟为3000r,持续15分钟),当获得血清后,便可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德国西门子公司,ADVIA2400型)对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展开逐项测定。

1.4统计学方法SPSS22.0对数据实施处理,计数、计量资料分别行X2、t检验;若组间经比对,差异显著,由P<0.05予以表示2.结果教育前,两组FPG、2hPG与HbA1c经逐一对比,差异均不明显(P>0.05);而在教育4周后,两组上述指标与教育前对比,都有明显的下降(P<0.05),而两组教育后对比,B组降幅更大(P<0.05),见表1表1  对比2组的血糖指标(±s)组别FPG(mmol/L)2hPG(mmol/L)HbA1c(%)教育前教育后教育前教育后教育前教育后A组(30例)12.05±3.347.55±0.70*17.75±3.229.37±1.52*8.58±2.406.30±0.65*B组(30例)12.60±3.296.04±0.65*17.42±3.768.44±1.11*8.55±2.435.91±0.55*t0.6438.6580.3652.7060.0482.509P0.523<0.0010.7160.0090.9620.015注:相比同组教育前,*P<0.053.讨论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许多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治疗,而健康教育能够提供理论支持与指导,故在此病治疗中,能够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需强调的是,当前,临床中已出现许多健康教育方式、方法,比如病例讨论、演讲、口头教育及示教等,因而可以根据患者病情实况及需要,采取与之相匹配、相适宜的教育手段[4]有报道强调[5],糖尿病健康教育是治疗糖尿病的“五驾马车”(血糖监测、药物治疗、运动治疗、饮食控制与健康教育)之一,其实为一种典型的干预手段,通过将改变行为、生活方式所需要的服务、技术、知识等提供给患者,使其在面对各种健康问题时,能够自我决断与应对当前,临床多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传统护理服务,但由于难以迎合患者对此病认知、知识等方面的需求,且形式单一、固化,内容有效等,因而难以获得理想效果对此,本文分别从教育前评估、教育内容及教育后干预等方面来开展系统化教育服务,结果发现,B组在教育后的FPG、2hPG等血糖指标的降幅上,均较A组大提示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血糖的降低综上,将健康教育应用在糖尿病患者护理工作当中,能够有效降低其血糖水平,适用性更为突出Reference:[1]尚新芳,杨慧慧,杜傲雪.基于认知图的健康教育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研究[J].哈尔滨医药,2022,42(4):90-92.[2]郑丽,王光华,鲁晶晶,等.群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疾病认知及健康行为的影响[J].中国健康教育,2021,37(2):183-186.[3]黄云镜.以群为基础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3):559-562.[4]邱丹阳,丁国美,丁燕利.阶段性目标健康教育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疾病认知程度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22,29(6):928-931.[5]于晶晶,谢赫男,韦伟.健康教育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生活质量及希望水平的影响[J].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2022,20(2):43-45.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