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论汉字偏旁部首在改善留学生汉字畏难心理中的作用

杨***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2.05KB
约5页
文档ID:319765394
论汉字偏旁部首在改善留学生汉字畏难心理中的作用_第1页
1/5

    论汉字偏旁部首在改善留学生汉字畏难心理中的作用    苏蕊摘 要 汉字是汉语学习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但由于汉字本身不同于其他语言文字的特殊性,使得很多留学生都对汉字产生了畏难心理本文从分析产生该种畏难心理的原因出发,通过实际教学案例分析,提出运用汉字偏旁部首的教学解决留学生识字难、记字难和汉字易错的问题希望对汉字教学研究有所帮助Key 汉字教学 汉语国际教育 学习心理 偏旁部首:H195 :A0引言众所周知,汉字作为表意文字,与世界上大多数的表音文字有着很大的区别徐子亮(2007)提出,拼音文字的学习者可将声音码和空间码结合起来进行有效记忆方块汉字没有对应于拼音文字的字母,如果一定要找出其对应的东西,则是各种各样的点和线条这对欧美人来说已经感到不自然和不习惯而且与字母线性组合不同的是,汉字由不同笔画的组成空间架构中一点点细微的不同就会构成不同字的区别,比如“己”和“已”、“未”和“末”,这些细微差别给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学习和心理负担这种不习惯和心理负担带来的对汉字构造上的不熟悉以及对汉字构字方面的不理解是留学生对汉字学习产生畏难心理的根本原因杨亮亮(2012)还提出,文字处理时不同的脑机制是留学生学习汉语时的困难之一。

尤其是来自欧美的学生对于拼音文字的处理,往往只需左脑的运作,而大脑在处理汉字时,需要左右脑共同运作这就需要以拼音文字为母语的学习者必须建立左右脑共同处理文字信息的脑机制由于汉字与留学生的第一语言文字,特别是拼音文字在构字、感知、脑机制等方面的不同,再加上汉字本身形近字、多音字、同音字等带来的繁杂性,使得留学生在汉字学习中产生了畏难心理1汉字偏旁部首在留学生畏难心理上的作用综上所述,由于汉字的种种特点带来的留学生对汉字本身的不理解和不习惯,从根本上来看,是由于留学生对汉字本身的理据性不了解、而用习惯的第一语言文字的理据去揣摩汉字造成的黄璐(2013)认为,留学生在没有接受汉字偏旁部首教学的前提下,都认为汉字的音义、形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形旁、声旁的教学来作为留学生在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之间的连接桥梁,帮助留学生建立一个心理过渡,改善其畏难心理笔者教授一位泰国大学生的HSK4级一对一班中,充分运用了上述的理论,改善了该生汉字识字难、错字多、书写能力影响汉语水平判定的问题,案例分析如下:1.1案例描述1.1.1教学对象教学对象为泰国非中文专业大学生,参加2次HSK四级考试都未通过。

经过分数分析和摸底测验发现该生听说优于读写,阅读和书写题与听力题得分相差较大;汉字书写多笔少划情况严重,形近字、同音字辨别不清晰导致认错字带来阅读丢分多另外,学生对于汉字学习有心理障碍,对未标注拼音的材料都有些排斥笔者将阅读、听力题目经过拼音标注后得分明显比未标注高1.1.2教学策略由于学生听说能力实际已经达到HSK四级优秀级别,因此笔者在第一学期适当给学生讲解了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和形声字的基本划分告诉学生汉字是具有理据性的、可以像泰语一样用“词根”拼组字词,并对主要的形旁、声旁的意义和构字作用进行了基本讲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同音字和形近字的辨别,通过汉字中蕴含文化、典故的讲解增加趣味性,与学生玩有关汉字的游戏在讲解汉字笔画、笔顺规则之后,结合每课听写的形式纠正错别字第二学期笔者则采用与学生现有水平相符的教材,在课文讲解中也注重对生词、生字的理据性回忆和讲解,注意意义与字形的联系1.1.3教学成效经过两个学期的强化,学生慢慢对汉字有了兴趣,会主动询问或者猜测汉字的意义学生写错字、认错字的现象大大减少,并在模拟考试中取得了HSK四级考试逼近满分的好成绩,在笔者的建议下,学生参加了HSK五级的考试并获得了五级证书。

1.2案例分析由于泰语与汉语在语法思维和句法结构上的相似性,该生汉语听说能力很好,能够通过拼音快速学习汉语但是,由于泰语是拼音文字,泰国学生本身就存在着上述原因造成的汉字学习畏难心理,加上之前教师在教学中持初级教学不必注重汉字书写的观点,所以学生听说能力与读写能力不能平衡发展这给她参加HSK考试带来了很大的障碍,特别是HSK三级到四级的跨越中,汉字的认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汉字书写不规范或者认读有障碍,导致了一些懂得知识点却丢分的情况因此,通过笔者借助汉字偏旁部首对汉字理据性的说明以及对形近字和同音字的辨别,增加了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减少了学习的畏难心理,提高了学生汉字认读能力,减少了错字概率,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HSK考试成绩2小结综上所述,汉字偏旁部首的讲解在改善留学生汉字畏难心理上的作用主要有:(1)汉字偏旁部首的讲解能够提高汉字的理据性,能够有效减少留学生认为汉字无理据、像画画的观念而导致的畏难心理,提高对汉字的感知程度;(2)帮助留学生认字、辨字,减少留学生认为汉字多、杂、难的心理同时,能够让留学生举一反三、猜测字义,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留学生提高阅读能力3)增加汉字认读的趣味性,提高留学生汉字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上述教学案例也说明,汉字教学中偏旁部首的概念的引入对于减少学生的汉字畏难心理、提高认读和书写能力十分有效希望笔者此番论证对于汉字教学能够有一定的帮助Reference[1] 徐子亮.对外汉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2] 杨亮亮.“六书”理论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应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2.[3] 黄璐.针对零起点留学生的汉字偏旁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41):76-78.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