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式腔镜手术器械手工清洗步骤及质量准操作步骤一、 接收备物:1.工作人员准备2.回收用物准备1.硬式内镜、器械及附件使用后进行擦拭或流动水冲洗,将显著血渍和污渍冲洗洁净,置于封闭容器中或采取和手术室连接专用污染电梯运输2.规范着装,注意个人防护,穿工作服,带圆帽、口罩等,3.物品准备:标识牌、带卡槽专用盒、不一样规格密纹清洗筐、配套清洗刷、低纤维棉布、腹腔镜专用多酶(硬式腔镜在体腔内操作,管腔、关节、轴节内会残留血液、脂肪等大量污染物,需选专用多酶清洗剂)、医用润滑剂(水水溶性,和人体组织有很好相容性)二、清点器械名称、规格、数量检验功效1.按器械包内容物清单,清点器械名称、规格及数量2.检验器械功效状态:功效是否完好、零件配套是否齐全, 如:a)对光检验光学目镜:清楚,无裂痕、破损b) 导光束及摄像头连接线:无打折,表面无划痕、无破损c)操作器械及附件齐全:组合器械配件、垫圈、密封圈齐全,且无损坏缺失,操作钳功效端闭合完好等3. 发觉器械损坏或数量差异应立即和手术室相关人员沟通,并做好具体统计三、分类、 拆卸 1.依据硬式内镜、器械及附件污染程度、精密程度、材质、结构、器械拆卸等特点进行分类2.依据其结构、材质不一样分为四类:a)光学目镜,使用带盖带卡槽专用盒盛装。
b)导光束、摄像头、连接线:摄像头使用完成放在专用容器盒内保管,导光束和连接线盘圈放置,直径>10cm(或依据厂家要求),不能折叠c)冲洗管:含锋利连接头加压冲水管需单筐摆放,注意尖端部刺破硅胶管d)操作器械:穿刺鞘类使用固定架,器械装入带卡槽专用盒或器械保护垫3.组合器械能拆卸拆卸到最小单位,螺丝或螺纹部分拆卸为逆时针方向旋开,小物件应选择密纹清洗筐,并检验螺钉、垫圈、密封圈是否缺失损坏:a) 穿刺器:拆卸穿刺器转换器-拆卸转换器密封帽-拔出穿刺器内芯--拆卸穿刺器密封帽-旋转多功效阀--拆卸多功效阀--拆卸通气开关螺帽--拆卸通气开关,拆卸后转换器、密封帽、多功效阀、螺帽等小零部件放入密纹清洗筐中b)气腹针:旋开气腹针套管--拔出气腹针内芯--拆卸通气开关螺帽--拆卸通气开关,拆卸后全部放入弯盘中c)操作钳:拆卸手柄--旋转内芯--抽出内芯--打开冲洗口,放入大篮筐中d)操作钳(手柄带锁):打开手柄锁齿--拆卸手柄--旋转内芯--抽出内芯--打开冲洗口,放入大篮筐中e)冲洗吸引器:旋转冲洗开关螺帽-拆卸下螺帽-拆卸下完整冲洗开关,拆卸后螺帽放入密纹清洗筐中四、分类清洗不耐湿器械:摄像头、导光束、连接线耐湿器械:光学目镜、操作器械、冲洗管道、五、摄像头、导光束、连接线清洗 SOP 步骤图操作步骤 操作要求及质量标准清水擦拭或冲洗多酶擦拭或浸泡1.摄像头、导光束及连接线两端电极部用清水擦拭表面,按由洁到污方向次序擦拭,严禁来往涂擦造成污染物扩散,2.导光束及连接线中间导线部分应流动水下冲洗,冲洗时注意两端接口处不能进水,如进水立即使用干布擦干,避免造成电路部分返潮,操作中出现漏电和短路风险,擦拭时避免用力拉扯,以免撕裂导光束外皮和光束。
3.擦拭过程中再次检验表面是否有裂痕、破损现象,假如有立即停止清洗,联络厂家维修处理4.摄像头妥善放置,避免碰撞或滑脱1.摄像头、导光束及连接线两端电极部使用含腹腔镜专用多酶清洁剂擦拭各个表面最少两遍2.导光束及连接线中间导线部分应浸泡于腹腔镜专用多酶清洁剂中 5-10min,注意预防两端电极进水,假如进水立即用吸水棉布擦干,必需时用压力气枪吹干3.腹腔镜多酶清洁剂用现配,每擦拭一遍,擦布清洗后,方可再次擦拭4.擦拭过程中注意动作轻柔,注意保护器械1. 摄像头、导光束及连接线两端电极部用清水擦拭最少 5 遍,根本去除污染物和多酶清洁剂残留清水擦拭2. 导光束和连接线中间导线部分应流动水下冲洗,冲洗时注意两端接口处不能进水3. 擦拭过程中检验器械各个表面清洁度,不合格重新处理1.摄像头、导光束和连接线两端用清洁纯水擦布擦拭个表面,去除自来水中无机固体离子残留纯水擦拭 2. 导光束和连接线两端中间导线部分应流动纯水下冲洗,冲洗时注意两端接口处不能进水1.摄像头、导光束和连接线,采取 75%乙醇进行擦拭消毒消毒 2. 消毒时更换清洁手套1.使用清洁低纤维絮擦布对表面进行根本干燥干燥 2. 导光束和连接线干燥后盘圈存放,确保导光束和连接线大弧度盘绕,直径≥10cm(或 依据厂家要求),不折叠,无锐角。
光学目镜、操作器械、冲洗管道清洗 SOP 步骤图操作步骤 操作要求及质量标准冲洗1.在流动水下逐件清洗去除血液和粘液等污染物 ,器械表面污染轻部位朝上2.光学目镜应单独冲洗、轻拿轻放,预防划伤光学目镜镜面,可放置在专用盒中暂存和转运,预防滑落,3.小配件最好选择排水口在四角水池进行冲洗,冲洗时拉下挡板以防小配件掉入下水道,也可在专用密纹筐中冲洗预防丢失4. 操作钳、操作剪、持针器等器械操作部流动水下冲洗最少10S,不可拆卸钛夹钳需在水下张合10次5.管腔类器械和冲洗管道使用压力水枪冲洗至流出水看不到血污为止,放入酶液前需用压力气枪吹干中空部分水分,避免残留水分稀释酶液,有利于酶液进入中空部位6.冲洗后将器械单层摆放入带有硅胶保护垫篮筐内(假如没有硅胶垫,注意手柄部位贴靠清洗筐内壁,预防功效端碰撞清洗筐内壁而损坏洗涤—多酶清洗1、 操作时将器械全部浸泡在酶液内,放入时观察管腔有没有气泡溢出,确保酶液进入管腔浸泡时间 5min. 2、 冲洗管道用注射器从一端注入酶液至另一端气泡排完为止,确保管腔内注满酶多酶 液浸泡 3、 不可拆卸钛夹钳需在酶液中张合10次以上 4、 多酶清洗剂最少 4h 更换,有混浊时随时更换 5、 双极电凝夹和单极电凝钩等功效端残留烧灼组织时,多酶清洗前先采取 3%双 氧水浸泡 10-分钟,污染严重时可延长至 30 分钟。
洗涤—超声清洗 1.清洗时间按仪器使用说明书,水温45℃左右, 超声前除气2.超声时注意将器械放入篮筐,摆放时量小不堆叠,器械完全浸泡入液面下,清超声 洗时加盖,避免气容胶形成 清洗 3. 器械及附件超声清洗频率选择60-80KHZ高频,时间为3-5min,可依据器械污 染情况合适延长清洗时间,最多不超出10min(器械说明书有超声时间和频率要 求依听说明书为准)4.光学目镜严禁使用超声波清洗,避免超声震荡造成损伤5.软塑类冲洗管不需使用超声波清洗洗涤—超声清洗1.器械用轴节部、弯曲部、凹槽缝隙、管腔及管腔盲端部用软毛刷水面下刷洗,必需时用棉签擦洗2.管腔器械外壁用专用泡棉或软布根本擦洗刷洗3.管腔器械内壁使用和管腔内直径一致,把手长于管道2-3cm管道刷刷洗刷洗时管道刷从一端旋转进入,刷头从另一端出来清洗后再拔出,反复5次4、光学目镜使用含医用清洗剂酶海绵或软布进行液面下擦洗清洗漂洗1.流动水冲洗器械及附件各个表面 10s2.不可拆卸钛夹钳需在酶液中张合10次以上3.应用压力水枪进行管腔内壁冲洗10s,冲洗时选择适宜喷头,喷射水柱成直线、无分叉、无污物流出,假如有污物,返回上一步清洗4.漂洗时,注意检验器械确保漂洗后器械无污染物残留和清洗剂残留5.漂洗后,肉眼观察不到部分需使用棉签涂擦检验清洗质量,尤其是零部件中细小或带盲端管腔内壁。
消毒1.耐湿耐热金属器械、附件及冲洗管道可使用煮沸槽对金属类器械进行湿热消毒2.煮沸槽温度 90℃,时间≥1min,Ao 值≥600 器械全部浸没液面下,注意加盖保温消毒后器械取出时更换清洁手套3.光学目镜采取 75%酒精擦拭消毒,耐热目镜也可固定在专用镜头盒中煮沸消毒终末漂洗1.用纯化水对器械及附件进行根本冲洗2.使用压力水枪进行管腔内冲洗,终末漂洗后使用压力气枪将管腔内液体吹干避免稀释润滑剂3.终末漂洗后器械应避免二次污染润滑1.金属类操作器械及附件每次清洗后需要常规润滑,确保器械灵活度和预防生锈2.润滑时需关键活动节点、轴节、螺帽螺纹、阀门等处,保持局部功效灵活3. 光学目镜、软塑类附件禁用润滑剂4.润滑剂需天天更换,并清洗消毒容器,干燥保留干燥1.进行器械干燥时,应保持台面清洁2.管腔类器械使用压力气枪初步吹干管腔内水分,再放入干燥柜干燥3.金属类器械及附件适宜温度为 90℃,干燥时间 20min,塑胶类器械及附件适宜温度 70℃,干燥时间 30min.4.光学目镜应采取擦拭法进行干燥,镜面使用专用镜头纸(或采取眼镜布)擦拭5.不应使用自然干燥法进行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