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周作人散文艺术摘要:周作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骁将,中国新文学的巨匠,是开创中国现代小品文 的一代宗师,创作了许多经得起历史淘洗的散文,他对新文学作岀了巨人的贡献他的 散文冇冲淡闲适和浮躁凌厉两种风格,本文认为冲淡闲适是他散文的慕调他在文学创作中追 求冲淡闲适的境界来调适与平衡自己的内心前期,他用冲淡闲适来慰藉“五四”落潮时的狂 热、焦虑与烦躁的内心,冲淡闲适中浮躁凌厉的表现鲜明后期,他失足附逆,承受着巨大的 心理苦痛,又借助冲淡闲适来寻求内心的平衡,不过与前期相比,逐渐消隐冲淡闲适始终是 他的艺术追求首先,文中论述了周作人散文中冲淡闲适的意蕴“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 “质而实绮,癩而实月臾”,这些止是周作人散文风格的美学特点他的散文不做作,不矫饰,讲 究思想感情的自发与真切的流露对于人生的现实,他保持着一种既积极又冷静的姿态,一种 平静的心境,即使是有较为重大的或容易引发激烈的情思的主题,他也是力求用平和舒缓的 语气來表达作品的语言朴素、楮练,感情冲淡平和,读起來寻常平易,英实不失深厚須永, 经得起咀嚼与品味冲淡闲适的风格带给读者的止是滋润丰腴的心理感受他散文中的闲适并 非纯粹的清闲与安逸,他赋予了闲适以新的美学内容他所说的“人闲适”是一种看彻牛死的豁 达,这中间包含着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哀他的散文“虽有妍思,不掩萧瑟”文中的闲适是忧郁的, 带给作者的是物有闲貌,情无闲意,心中之苦隐约而见的感受接下來,分析了周作人散文 中冲淡闲适对浮躁凌厉的抑制冲淡闲适在抑制浮躁凌厉的过程中产生了二者的交融一是,在 冲淡闲适中还存在着“叛徒”的声音如他曾经说过的“我希望我的趣味之文里也还有叛徒活看” 从他当年所标举的“寄沉痛于悠闲”这句话可以知道,他的闲适未曾忘却人间烟火色二是,表 现在浮躁凌厉的文章中对感情的抑制周作人文章中“浮躁凌厉”的一血,因为受到冲淡闲适的 抑制而大大弱化,已经不再那么锋芒毕露了,显得平和而舒缓最后,阐明了冲淡闲适所抒 写的内容周作人在他那“拈花微笑”的闲适性的文字中抒写了人牛的孤独与寂寞这种孤独与 寂寞是孤立无援的现代人的痛苦不过,这些苦的成分不是显性的,而是隐性的它们是隐藏在 文本的深层,而不是凸显在文本的表血苦是作为淡淡的底色和背景而存在着因为是淡淡的, 不太明显,不易被人注意到周作人的散文“一方面是淡而且深的寂寞Z苦,另一方面冇一种 淡淡的喜悦”,在苦味Z外,冲淡闲适中还冇乐的存在一种淡淡的乐,淡淡的喜悦Z悄文中 的“苦”与“乐”构成了一对对应的关系这种淡淡的乐,淡淡的喜悦之情,在周作人的散文中不 停地跳荡着,给人以惊喜冲淡闲适是周作人文章的棊调,它冇着丰富的内涵,带给读者的 阅读感受是丰腴而滋润他在冲淡闲适的文章中写出了人生的苦与乐,道出了人生的真谛这些 都是周作人散文受到人们喜爱的原因关键词:周作人 散文 艺术风格周作人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散文家Z-。
他一生的创作,除了三十几首新诗和二百来 首II」体诗外,全部都是散文它的散文冇杂感、文艺短评、随笔等类其中,影响最大的, 艺术成就也较高的,风格也较成熟的,还是他那些以冲淡平易见称于世的美文小品他这些 美文小品,不仅显示了散文大作家周作人精湛的艺术造诣同时,也形成了周作人独特而成 熟的艺术风格周作人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冲淡平易平淡自然、和平冲淡、闲适……这些说法都是前 人对周作人散文风格的概括周作人自己也曾说:“我近来作文极慕平淡自然的境地”"平 淡自然”,这是周作人给自己散文风格所作岀的定位觉得如在江村小屋里,靠玻璃窗,烘 着口炭火钵,喝淸茶,同友人谈闲话,那是颇愉快的事他希望白己的文章能达到这样的 —•种境界不仅如此,他在给废名、俞平伯的作品写的序言中,他也一•再地强调,推崇冲淡 平易的文学创作风格由此可见,冲淡平易不仅是周作人希望达到的境地同时,在他的散 文创作中,也形成了鲜明而成熟的冲淡平易的艺术风格周作人的散文,多写周围的日常生活,他常写一些人人都看得见,感受得到的事或物 即便是生活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他也能一个普通的见闻者、参与者的身份叙出在他的作品 当小,他不故作高深地议论,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就是一些精辟的警句,也很少见得到。
他 的散文,无论谈事、谈人、谈政治、谈文艺……,都像同友人拉家常,叙IH情叙事状物, 写景,他都能做到朴素、自然发表感想或看法,没冇氏篇大论,而是舒徐不迫地絮絮而谈 比如说,他的《人的文学》这篇文章在他所有的散文中,篇幅算比较长的了但是,他并未 摆出一副宏论的架势,而是采取随笔那样的写法,把意思一层一层地、有条不紊地说清楚、 说明白关于“三一八”惨案,周作人写了好几篇散文,大多是如实的记事,虽也有内心的感 情,却少激烈的议论甚至冇些记叙,让你感到惊人地客观和冷静最激烈也莫过是说一些 这样的话:“凡青年夭折无不是可惜的,不过这回特别的町惜,因为病死还是犬行,而现在 的残害则是人功,”“死了倒也罢了,若不想到两位老母倚闾,亲朋盼信活着乂怎么着,无 非多经儿番的枪声惊耳,弹雨淋头周作人关于事件本身的态度也是鲜明的、感情也是真 挚的但是,周作人却能冷静沉着,通过平实的文字,表达出深邃的悲愤这就是周作人散 文的冲淡平易之处,他使人读他的散文,一点不觉得艰难,其至觉得有些浅显然而,正是 这样,他才讣你在不知不觉Z中,在毫无戒备和疑问中,服服帖帖地接受他思想感情的影响我们说周作人的散文是冲淡而不是平淡Z处,在于周作人的散文是有思想的,他并不 是讣人觉得苍口贫乏。
周作人虽然也说不上是卓越的思想家,但对于许多事情他都有白己的 看法,无论是与非、曲与直、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他都能判断分明,周到不含糊具辞, 模棱两可对于一些问题的看法,其深刻性往往为一•般人所不及这也正是他的散文不显疲 弱,比较耐读的主要原因当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逝世之后,社会各阶层对他有种种评 价其中不乏恶意的攻击和指责周作人即明确指出:孙小山不是“神人”,“也有缺点”,却 应“整个地去看出他的伟大来”更有甚者,他还指出,孙中山缔造的冲华民国”,只实现了“中 华”二字,而下二字“民国”询未实现,因为人民还并未成为国家的主人,他们还“习于为奴” 对于冇些人把孙中山这位革命的先行者视为“乱党”,施以攻击周作人能站出來说:“我的意 见此刻还因特别注重民族主义,拔去国民的奴气悄性,百事才能进步这在当时,虽然并 非最先进的思想,所论也不能说就十分辩证全面,去也不能不承认其表现得相当深刻周作人散文的冲淡平易,并非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周作人喜欢客观的叙述,所以 他的散文表现出平淡的风格而事实恰恰相反,周作人的散文都是具有主观色彩的,都是周 作人B我的表现周作人的散文喜欢从H我出发,在平凡事物上谈出动人的天理物趣。
从审 美主体上来说,周作人所提侣的言志小品是西方随笔的白我表现与我国明人小品独抒性灵的 融合周作人所侣导的言志即是抒我之情载己之道,而并非代他人之言,载他人之道综观 周作人的散文,他都是以自己的见闻感思,牛活琐事來进行创作的•其取材极其平凡而琐碎 诸如北京的茶食、故乡的野菜、喝茶、饮酒、鸟声、苍蝇、乌蓬船、白杨树、自己的初恋、 爱女的病……,他都冇兴观照他写的野菜、茶食、茶、酒、苍蠅……都是他所见所闻、所 读所感的,都蒙了他口己的感情光泽都有一个“我”贯穿其中这成了周作人散文的一个显 著特点周作人散文创作表现出的冲淡平易,决不是直露平庸,更不是淡而无味,具中充满了 作者的感情文学创作的牛命在于有感情,这对于诗和散文尤其如此问题是,周作人散文 中感情的流露有其特有的方式,那就是抒情的淡化和节制周作人的散文总是喜欢把很在意 的事说得似乎很不在意,对于人和事,他不过多地渲染,而是用简练的笔墨把人或事的轮廓 清晰地勾勒出來在《故乡的野菜》中,在艺术手法上可以说完全是“口描”的手法川口描 而能写出真挚的感情,只有周作人这样的高手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文章开头,周作人便声 言他对于故乡没冇什么特别的情分,只因为朝夕会面,逐成相识,正如乡村里的老邻居一样, 虽然不是亲属,别后冇时也要想到他。
待我们读完全文,便会发现周作人对野菜的谈论中, 无一处不掩藏着他眷恋故乡的深情周作人散文在冲淡平易Z外,述有一个最主要的特点,那就是其中充满了涩味这也 是周作人最口负的一点,他认为文章必须有简单味和涩味,这才耐读他口己的散文创作, 也止体现了他这一主张他怕世人不了解他文章的真味,一再强调:“拙文貌似闲适,往往 误人,唯一二|口友知其苦味;……今以药味为题,不自讳言其苦”周作人所说涩味和简单味,用我们的话来说,,其实也就是明朗和含蓄的结合明朗 和含蓄,似乎是对峙的艺术概念,然而,这种对峙并非绝对的、水火不容的高明的艺术家 往往在对峙中寻觅谐和,再相反中求得相成,周作人正是如此所以,人们在欣赏他散文的 明朗性时,往往不忘肯定其含蓄性他散文的明朗为所谓的“简单味”密切相关无论是说理、 叙事或抒情,他都能力避繁兀和堆砌,而追求文气的畅达自然,情调的单纯明净和语言的质 朴简约然而绝对的明白,说尽道绝,宛如白开水那样一览无余,淡而寡味,在艺术上未必 可取因此,他以明朗为前提,乂追求着适度的含蓄,力求给人以余香和会味在《故乡 的野菜》中,周作人介绍了故乡的笄菜、黄花麦果、紫云英三种可食野菜,加上童谣、古书 的引川,民间风俗的穿插,写得富多彩。
他的故乡的回忆是由口常生活引起的随意联想妻 子买菜回来说起弄菜而想起浙东的事来,并非朝思暮想的念念不忘,所回忆的夜市最普遍的 野菜与妇女小儿的采食,而非故乡传世的文物与袒先的丰功伟绩回忆是散漫无定与平淡的, 由笄菜而笄菜花,到浙东的黄花麦果、日本的草饼,扫墓时常吃的紫云英……周作人的本 意就是在人们所熟知习见的口常生活,平凡人生中发现真止的美故乡野菜的魅力本也在于 此,但这些“意思嘟是隐含不露的,周作人散文止是这样,让你读时并不感到冇什么言外Z 意,似乎也没有什么言外之意——领悟到含蓄的情趣,而是从他那亲切平易的敘述,淡雅准 确的描绘中,感受到了他的涩味也好就是说,他的散文是在简单的外衣下面包藏着他的涩 味,在明朗的叙述中蕴藏着含蓄的周作人说文章要冇简单味和涩味才能耐读,还必须在文字上下功夫,而周作人自己正 是具备着极好的文字修养的他精通传统的小学即文字、声韵、训诂Z学,又是汉学大师章 太炎的及门弟了,并精通数种外国语,驱遣语言的能力非常高我们看他的白话文章,古语、 欧化语、官话和方言运用自如他的文章多用单音词汇,既冇古文的虚词,又冇和的方言口 语的分子这样就能使文章简洁而有力,同时也含有苦涩味在里边。
他在《苍蝇》这篇文章 中,写到饭苍腕时用了一个“定”字,这个“定”字,是绍兴的活方言,同时乂是古字古义的, 表示“集”的意思,也就是说指饭碗里爬满了苍蝇这样一來,加上他那种特有的描写和议论, 便产牛了很强的语言艺术效果,使读者在他简单味的文字表意下体味到了他的苦涩味读周作人的散文,还给人以强烈的印象,那就是他的幽默尽管丿力來有人对此不以为 然,认为那是有闲阶级的产物但不可否认,周作人人的散文创作确已形成了幽默的风格, 并且从艺术角度看,也还是应该肯定他的价值的从美学的角度说,所谓幽默以至滑稍,其根本就在事物的内容和形式不协调以至才厉, 从而产生巨大的落差,周作人散文的幽默味,就是把一些相当深刻的认识通过简易凡俗的方 式说出,一些严肃的问题往往是通过不经意的论述而给人以幽默的,这样一來,就给人一种 特殊的轻松愉悦感,一种淡淡的而乂深远的趣味,譬如他写的《医院的阶陛》,说的是当年 北京的协和医院,据说这医院是东洋设备第一完备的医院但门口太高,來看病的人,重一 点就得被同來的人架着两皆连拉带拖地扶上金陛玉阶去周作人由此想到东西文化的差异(当时协和医院为外国人所办)于是,周作人说似乎西方人都不会生重病,或者生了重病 也能走上这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