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21秋《中国法制史》作业三答案参考1. 试述传统法典《名例律》一篇的形成及影响试述传统法典《名例律》一篇的形成及影响正确答案:(1)《名例律》一篇的形成过程\r\n 《名例律》是从《具律》发展演变而来的\r\n ①战国时魏国李悝在总结春秋以来各国公布成文法的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法经》共分六篇依次为《盗法》、《贼法》、《网法》、《捕法》、《杂法》与《具法》《具法》是关于定罪量刑中从轻从重等法律原则的规定起着对其加减的作用相当于近代法典的总则部分《法经》的体例结构为秦律所继承到汉代丞相萧何在《法经》六篇基础上斟酌损益增加了户、兴、厩三篇这样作为总则性质的《具律》既不在篇首又不居律末而是夹在各篇之间在体例结构上已显示出不合理性\r\n ②自曹魏律以后具律的地位与整个法典的结构开始变化魏明帝时尚书陈群等在汉《九章律》的基础上增加诈伪、断狱等9篇合为18篇同时对秦汉相沿的旧律进行了较大的改革改革的重要一点是把《法经》中的(具律)改为刑名放在全律之首集中规定刑罚种类及刑法适用的总的原则使法典显得科学与合理\r\n ③晋律中又把刑名一篇分为刑名、法例二篇仍放在律首。
至《北齐律》又把刑名、法例二篇合为名例一篇仍置为律之首篇作为“经略罪法之轻重正加减之等差”的统率全律的总则确定了《名例律》作为封建法典总则与核心的地位\r\n 至此正式完成了由《具律》到《名例律》的演变\r\n (2)《名例律》的影响\r\n 中国封建法典总则部分的名称及总则在前统率其后具体罪名、刑罚及审断的体例正式定型法典的科学性明显增强中国封建法典体例结构正式确立中国封建法典的整体水平也由此而达到一个新的高度隋唐及后世各朝封建法典基本体例结构都以《北齐律》为渊源1)《名例律》一篇的形成过程《名例律》是从《具律》发展演变而来的①战国时魏国李悝在总结春秋以来各国公布成文法的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法经》共分六篇,依次为《盗法》、《贼法》、《网法》、《捕法》、《杂法》与《具法》《具法》是关于定罪量刑中从轻从重等法律原则的规定,起着对其加减的作用,相当于近代法典的总则部分《法经》的体例结构为秦律所继承到汉代丞相萧何在《法经》六篇基础上,斟酌损益,增加了户、兴、厩三篇这样作为总则性质的《具律》既不在篇首,又不居律末,而是夹在各篇之间,在体例结构上已显示出不合理性②自曹魏律以后,具律的地位与整个法典的结构开始变化。
魏明帝时,尚书陈群等在汉《九章律》的基础上,增加诈伪、断狱等9篇,合为18篇,同时对秦汉相沿的旧律进行了较大的改革改革的重要一点是把《法经》中的(具律)改为刑名,放在全律之首,集中规定刑罚种类及刑法适用的总的原则,使法典显得科学与合理③晋律中,又把刑名一篇分为刑名、法例二篇,仍放在律首至《北齐律》,又把刑名、法例二篇合为名例一篇,仍置为律之首篇,作为“经略罪法之轻重,正加减之等差”的统率全律的总则,确定了《名例律》作为封建法典总则与核心的地位至此,正式完成了由《具律》到《名例律》的演变2)《名例律》的影响中国封建法典总则部分的名称及总则在前统率其后具体罪名、刑罚及审断的体例正式定型法典的科学性明显增强中国封建法典体例结构正式确立中国封建法典的整体水平也由此而达到一个新的高度隋唐及后世各朝封建法典基本体例结构都以《北齐律》为渊源2. 甲国、乙国和丙国都是《东京公约》的缔约国,甲国公民将在甲国登记的航空器劫持到乙国,致使飞机上的丙国公民受甲国、乙国和丙国都是《东京公约》的缔约国,甲国公民将在甲国登记的航空器劫持到乙国,致使飞机上的丙国公民受重伤,则下列哪些地方有管辖权?( ) A.甲国,因为甲国既是航空器的登记国,而且犯罪人是甲国公民 B.乙国,因为飞机降落地为乙国,该劫持飞机的罪行在乙国领土上具有后果 C.丙国,因为受害人为丙国国民 D.以上三国都有管辖权ABCD3. 王某在城乡仓储买回一高压锅。
回家后发现高压锅的气垫圈坏了,因当时家里有人找,王某便决定下午回家后再去仓王某在城乡仓储买回一高压锅回家后发现高压锅的气垫圈坏了,因当时家里有人找,王某便决定下午回家后再去仓储换一个中午,王妻回家后,看见地上新买的锅非常高兴,在仔细看过各说明文书等文件、合格证后,按着说明书的规定开始做饭不料却发生爆炸,使王妻眼睛被炸伤,治疗而花出医药费2千多元,其中一只眼睛视力不到0.01度王某知道后与其妻共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仓储赔偿自己买锅花销、医药费与精神损失费等问:人民法院是否支持王某的诉讼请求?我国《产品质量法》第26条规定,“产品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①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有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应当符合该标准;②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但对产品存在使用性能的瑕疵作出说明的除外;③符合在产品或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在本案中,销售者在出售其商品时并未说明高压锅存 在缺陷,即没有对产品存在的瑕疵作出说明,尽管王某已发现瑕疵,但王妻作为使用者已仔细读过所有的说明,也未发现产品瑕疵,已尽到了合理的注意义务。
因而不产生使用不当的责任《产品质量法》第31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受害者可以向产品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销售者要求赔偿,因而王某及王妻可以向仓储提出赔偿请求而《产品质量法》第32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侵害人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费用等,而没有规定对精神损害的赔偿因而人民法院可以判决仓储赔偿王某买锅费用及王妻的医疗费用,而对其精神损害赔偿请求不予支持 4. 1991年5月,冯敏因受单位行政处分而离家出走,一直下落不明1997年6月,其妻王慧向法院起诉,要求离婚同月,冯1991年5月,冯敏因受单位行政处分而离家出走,一直下落不明1997年6月,其妻王慧向法院起诉,要求离婚同月,冯敏所在单位欲将其除名,亦向同一法院送交了宣告冯敏死亡申请书下列有关该案的表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 A.法院应判决离婚,但不应判决宣告死亡 B.法院应判决宣告死亡,使冯敏与王慧的婚姻关系自然解除 C.法院可以判决离婚,也可以判决宣告死亡 D.法院可以在判决离婚的同时宣告死亡A本题考查宣告死亡的利害关系人的顺序根据《民通意见》第25条的规定,申请宣告死亡应当按顺序进行,前一顺序的利害关系人不提起死亡宣告申请,后一顺序的利害关系人不得提起死亡宣告申请。
在本案中,由于妻子提起离婚申请,故可以推定妻子不打算宣告丈夫死亡因此,冯敏所在单位无权申请宣告死亡5. 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发掘的竹简反映了( )代的法律概况A.西周B.春秋C.战国D.秦参考答案:D6. 汉朝的起诉称为( )A.告诉B.告劾C.举劾D.弹劾参考答案:B7. 参加圆审的官员有大理寺卿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8. 《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于( )A.1947年B.1937年C.1946年D.1948年参考答案:A9. 康熙时,为解决律与例之间轻重互异的矛盾,编制完成( )A.《刑部现行则例》B.《问刑条例》C.《康熙会典》D.《理藩院则例》参考答案:A10. 清末颁行的具有法院组织法性质的法律有( )A.《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B.《大理院审判编制法》C.《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D.《法院编制法》参考答案:BCD11. 清朝将罪犯发往边疆种地、当差,或给驻防官兵为奴的刑罚是( )A.流刑B.充军C.徒刑D.发遣参考答案:D12. 西周法律规定,刑事案件要缴纳诉讼费,形式为( ) A.钧金 B.束矢 C.剂 D.傅别西周法律规定,刑事案件要缴纳诉讼费,形式为( )。
A.钧金 B.束矢 C.剂 D.傅别A13. 根据我国的司法解释,动产的租赁关系应适用( ) A.动产所在地法 B.承租人营业所所在地法 C.出租人营业根据我国的司法解释,动产的租赁关系应适用( ) A.动产所在地法 B.承租人营业所所在地法 C.出租人营业所所在地法 D.承租人住所地法C14. 梁某已80多岁,老伴和子女都已过世,年老体弱,生活拮据,欲立一份遗赠扶养协议,死后将三间房屋送给在生活和经梁某已80多岁,老伴和子女都已过世,年老体弱,生活拮据,欲立一份遗赠扶养协议,死后将三间房屋送给在生活和经济上照顾自己的人梁某的外孙子女、侄子、侄女及干儿子等都争着要做扶养人这些人中谁不应作遗赠扶养协议的扶养人?( ) A.外孙子女 B.侄子 C.侄女 D.干儿子A[提示] 本题考查遗赠扶养协议 《继承法》第31条的规定:“公民可以与扶养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扶养人承担该公民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公民可以与集体所有制组织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集体所有制组织承担该公民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需要指出的是,扶养人必须是遗赠人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继承法》第10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第11条规定:“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他的父亲或者母亲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这里的“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包含被继承人的外孙子女可见,外孙子女实际上是被继承人的法定继承人,只不过是发生在代位继承中而已但侄子、侄女、干儿子不是法定继承人,依法可以作遗赠扶养协议的扶养人故A项正确 15. 清初统治者在立法上确立( )的原则A.参汉酌金B.重其所重轻其所轻C.法贵简当D.一准乎礼参考答案:A16. 中国传统戏剧多有剧目涉及中国古代法律观念和法律制度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成立的?( )A.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祝父强许祝英台婚配马文才的情节,反映了东晋仍然沿袭西周确立的“父母之命”婚姻缔结原则B.粤剧《斩娥》中,窦娥被无赖诬陷又被官府错判斩刑的案件,反映了元代对诬告等行为严加处罚的具体法律规范C.昆曲《十五贯》中,况钟对娄阿鼠偷盗十五贯杀死店主尤葫芦案调查取证的故事,反映了清初明律令、重调查、唯证据的审案观念D.京剧《徐九经升官记》中,徐九经“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唱词,反映了清末为官清明、为民父母的法律思想和观念参考答案:ABCD17. 领域庇护的对象包括( )。
A.政治犯 B.出于政治目的而刺杀外国元首的人 C.因从事科学研究而遭受迫害的领域庇护的对象包括( ) A.政治犯 B.出于政治目的而刺杀外国元首的人 C.因从事科学研究而遭受迫害的人 D.因从事文化创作活动而遭受迫害的人ACD18. 清末“礼法之争”中“礼教”派的代表人物有( )A.伍廷芳B.沈家本C.张之洞D.劳乃宣E.松冈义正参考答案:CD19. 十恶中扰害封建家庭秩序的有( )A.内乱B.不道C.谋大逆D.大不敬参考答案:A20. 我国首次明确规定了法律援助制度的法律是( )A.律师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