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面建筑的特点及在城市发展中的保护问题_建筑工程管理论文 提要:本文简述广州沙面建筑群的历史及其风貌特征,提出要保护沙面的环境风貌、建筑群的整体风貌和单体建筑;指出其定位和利用的价值所在,以及利用中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建筑特色 历史建筑保护 古典复兴建筑 破坏 广州,既是一座有二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又是较早接受外来文化影响、率先跨入现代化进程的城市沙面,又名拾翠洲,位于广州老城区的西面,在今六二三路之南,河对岸,南临白鹅潭,西隔河湾与黄沙相望,北、东两面有濠涌与市区隔开全岛呈椭圆形,仅0.3平方公里现有西式建筑150多栋,古树150多株,已成为广州的标志性建筑地段先后有19个国家在此设立领事馆岛上现存169幢西洋建筑,其中53幢被列为文物建筑,是广州最具异国情调的欧洲建筑群,1996年底,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区,有“羊城第九景”之称 沙面集中了欧陆多国所建的领事馆、银行、教堂、俱乐部、学校、公园等各类建筑,集中展示了西方建筑的技术与艺术沙面虽逊于同期建造的上海外滩,但外部风格颇具特色墙壁或褚红或宝绿,造型或尖顶或拱券,置身其中有如走进一个欧陆风情浓郁的建筑博物馆。
按建筑形式而言,大致可分为四类: 1:新古典主义风格 沙面150多座欧式建筑中,特色鲜明的42座,大多数为英、法式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如沙面大街2—6号红楼是法国式,原美国领事馆、汇丰银行采用多种柱式,配合位于交叉道路转折处的优势设有穹顶塔楼标志,入口处设装饰性的门楣和圆窗,门楣用折断山花 2:新巴洛克风格 19世纪的折衷主义也可称为巴洛克风格,他是流行于当时建筑、绘画、雕刻、工艺等部门的一种艺术流派,在建筑形式处理上追求巴洛克建筑的动态感以表示对新古典主义风格的抗争,并在对称构图上加以巴洛克装饰,沙面建筑多为此类 3:券廊式风格 这是近代西方建筑东南亚及广东一带,为适应地方气候条件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形式,平面较简单,长方形的平面周边柱廊,立面以连续的柱廊组合,形式简洁,线条明朗,无太多的装饰 4:仿哥特式风格 沙面大街的露德教堂,乃近代梁柱结构,只在入口门斗处,作了仿哥特式的尖顶处理,好像只竖立了一个钟塔似的;依然应用了三段式划分,玫瑰窗、垂直尖券等哥特式建筑语汇 沙面建筑的风格特色只能大致作以上划分具体设计手法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它具有中西文化交融的痕迹。
第一,“风格”是为使用功能、精神功能需要服务的沙面近代银行建筑不少,如东方汇理银行、中法实业银行、万国宝通银行等设计者为了表现银行权力的威严和基业的稳定,长用石材作首层的石柱、拱窗、转角等部件,窗楣、窗套和檐口线角壮实粗犷;在2—3层或1—2层用带有收分卷杀的巨柱贯通,带有柱头装饰的巨大壁柱上顶;双壁柱的墙体及双柱廊更显雄伟感如果说巴洛克式易表现俱乐部等商业性、娱乐性建筑的话,则新古典主义很适合银行建筑 第二,欧式建筑糅合了岭南建筑的特点岭南天气多雨,建筑师在吸取西方建筑精华的同时也将岭南建筑的优点与之容为一体如西关大屋中用于通风采广的天井、围院,隔热良好的双层瓦,挡风遮雨的外回廊等,都可在沙面建筑中体现出来于是沙面岛上出现了既有西式壁炉又有中式天井的奇特景象 第三,折衷的手法表现出多种设计思潮西式建筑传筑的横三段竖三段简化在许多办公建筑上沙面建筑1号有2层,有半圆盲窗加带拱心石的弧线,足于证明这是近代建筑流下的古典尾巴现代思潮已经影响到沙面从英国领事馆到法国领事馆为不同时期的作品,似乎显示出从古典主义变到了现代主义然而整体十分协调,毫无冲突感 但是,随着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影响,现在的沙面建筑已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2/3的已受到不同程度上的破坏: 1、允许错误做法———管理性破坏 软弱地基再挖地下停车场,一处扰动必伤周边 汤国华教授指出,某些管理部门的某些管理人员由于对沙面近代建筑的不当定位,而制定错误的对策、批准错误的做法,造成了沙面的“管理性破坏”如在沙面近代建筑群未定位为文物保护单位之前,把沙面定为办公和居住区,批准拆除历史建筑建新办公楼和多层住宅致使有些单位不修缮历史建筑,让它烂下去变成危房,建起比原来面积更大的现代办公楼或现代住宅 此外,在岛内批准新建地下停车场,恶化了沙面的生态环境本来,沙面岛是人工填出来的,不适宜再挖下去建地下停车场因为沙面岛上建筑物的地基都是软弱地基,一处扰动,必伤周边也就是说,这家危房拆除后建新房,会造成更多的危房这些新危房又向管理部门申请拆危建新,又挖地下停车场,又增加新危房 对沙面进行盲目开发,使得有一段时期,沙面岛内食肆林立,幽静的沙面岛搞得乌烟瘴气,后来被制止又曾经尝试高价租给一些公司“开发”,但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指导,承租者按照他们的理解和需求对建筑内部重新装修,结果又对文物建筑造成新的破坏 2、保护意识不足———使用性破坏 拆墙开窗加层,一改就是大动作。
使用者缺乏文物保护意识,对文物建筑不合理使用而造成的破坏,这种情况也非常值得关注有些居民,特别是新居民,对沙面近代建筑的文物价值认识不足,在过道加建厨房和卫生间;一层空间搭建二层等等因个体居民的财力和权力有限,他们对文物建筑的改动基本上是小改动但是使用单位有财有权,除非他们的文物保护意识好,不对文物建筑作大的改动,否则一改就是大动作,对文物建筑破坏最大如拆墙、开门、开窗,甚至屋顶上加建1-3层更有甚者,创造条件拆除文物建筑 汤国华教授举例说:原英国领事馆是一组很有文物价值的历史建筑群,占据了沙面岛很重要的大地块其中主楼和两座副楼构成了向南面珠江开口的三合院三座楼都是有台基的2层建筑,但建筑风格各异正中的主楼是早期现代式西边副楼是仿巴洛克的古典式,东边的副楼是中西结合的折中主义式另外,还有不少红砖墙绿色琉璃瓦顶的平房分布在主楼两侧20世纪80年代末,原英国领事馆的使用单位为了建宿舍楼,拆除这些平房,紧挨着主楼建了东西两座5层高的宿舍楼由于这两座宿舍楼的重压,使主楼的地基和基础下沉,主楼墙体随后出现了很多八字裂缝使用单位报危房,要求拆除重建,管理部门又批准了,结果是建起比原来高得多的5层办公楼,原英国领事馆主楼就此永远消失! 3、高架路压西桥———建设性破坏 沙面岛东、南、北三面的外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在汤国华教授看来,在岛南面架设专用高架路为白天鹅宾馆服务,是个错误这条长达500多米的钢筋混凝土高架桥从高处看下来就像一条粗粗的绑带把沙面岛南岸捆住,隔断了水陆一色的联系汤国华介绍说,为建此桥,沙面南岸著名的绿瓦亭码头被拆毁除了沙面南岸的景致被破坏外,沙面与珠江的水文生态系统也受影响如水陆风受阻和减弱,恶化了沙面热环境 沙面北岸沙基涌上的高架路也对沙面构成了伤害上世纪60年代,为建人民桥的引桥,已把沙面东桥锯断和降低,截断了沙基涌的通舟水路,也不利于它的挖泥疏涌80年代,又在沙基涌上建高架路,使沙面北岸遭受与南岸同样的厄运插入沙基涌的高架路还压在沙面文物建筑———沙面西桥上这样,沙面岛东、南、北三面的外环境已遭到严重破坏 4、利用文物建筑———开发性破坏 只图方便,采用不当做法对文物建筑进行装修 汤国华教授说,带着牟利的目的对文物建筑进行错误的开发利用,会造成新的破坏,这就是开发性破坏汤国华一一列举——— 第一处:在原某轮船公司的一省级单位撤走后,一间建筑公司租用留下的建筑物。
该公司利用文物建筑存放建筑材料因为楼梯较长,上下搬运材料不方便,工人竟然把三层的楼板打穿,开一个大洞进行垂直运输!值得庆幸的是,后来将损坏部分进行了恢复 第二处:在原某银行的一单位撤走后,一公司租用该公司对文物建筑进行装修,但因为没有正确的文物保护意识,采用了不当的做法如用现代木地板更换原破损木地板,用现代喷石工艺覆盖旧壁炉,用风焊把地下金库的铁栅和铁门割下并处理掉 5、多彩立面维护———保护性破坏 涂ICI外墙漆,花岗石墙和花岗石柱也不放过 从良好的目的出发,但采用了错误的方法和措施,汤国华教授把这种情况称为“保护性破坏”汤国华拿其中建筑群立面维护的例子说明了科学保护的重要性沙面东桥的标志性建筑———红楼,其外立面采用清水红砖墙后来,使用者用了红漆涂罩所有的红砖表面,目的是保护红砖结果发现,不少红砖表面漆皮起泡,挑破一看,泡内的红砖表面都变成了潮湿的粉末原来是密封性很强的油漆堵塞了砖表面的微孔,水分就停留在砖与油漆膜之间出不来,砖表面便变质霉烂 20世纪末,沙面近代建筑群除了个别建筑没有“穿衣”外,全部外立面都涂上了ICI外墙漆,这一次不但把20世纪初流行的水泥珍珠沙仿花岗岩墙体和西式柱都涂上,连原英国汇丰银行的真花岗石墙和花岗石柱也不放过。
而且这种涂漆法涂上就不能洗掉,几年后就要涂第二次,质感和颜色都变了,文物原貌从此永远改变 沙面的存在,是广州历史上的一页,其保护有多方面的意义而保护沙面建筑的最好模式就是建立风景游览区因为首先由于历史的原因,沙面已成为富有历史意义的地区,规划的完整与其丰富的建筑造型使其成为西方建筑文化的窗口之一,多姿多彩的西式建筑造型是吸引游人的原因之一;其次沙面的交通由于地铁的建立将变得更加畅通,从广州的发展前景来看,集中建一风景游览区既可提高广州服务质量的知名度,也符合潮流的怀旧心理因此,提出以下几个规划要点: 一:保持沙面的本来格局沙面主次分明的方格式道路,划分为规整而大小不等的12个区块,互相联系便利宽阔的绿化带分布在各主次道路的中间形成街心花园北街的临河林荫和南街的临江公园形成了对外界的屏障 二:对沙面建筑进行保护、维修和整治对150多栋近代建筑要作好加固防潮防火防震等工作,必要时严格按原有风格进行修葺对于欧陆风情十分不协调的现代建筑按“协调机制”处理,区别不同现状采取不同手法如屋顶设备可扮成点睛的塔楼,空调洞散热器的遮挡可加工成装饰性阳台,圈梁可加工成横段线脚 三:收复被侵占的绿地。
沙面的相当魅力就在于古木幽深,花草遍地收复绿地失地、加强园林化建设是沙面保护整治工作的核心内容 四:净化美化街巷场院空间南北街道均可设置街道对景,园林小品序列运用空间渗透、转折对比艺术 五:作好实物主题景点设计典型的欧风可为空间序列与流线设计中的标志性节点,将其辟为各种主题的博物馆,让文物建筑现身说法 六:开拓更多的江涌水景近水亲水是人类的天性也是拓展景域空间的手法应将白天鹅宾馆的人流车流主要出入口该在西桥,而将遮挡江面视线的东桥还给游人,接近水面观光之用 广州市的历史文化是广州市的无形资产和巨大财富作为一个有历史背景、有环境优势的地段,沙面的价值不可估量 参考文献: 汤国华《广州沙面近代建筑群艺术*技术*保护》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期刊华中建筑《广州沙面建筑风貌及其保护的建议》郑力鹏曾昭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