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2年政法干警文化综合(历史)备考:春秋战国时期重要的思想家.docx

大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4.55KB
约4页
文档ID:542819605
2022年政法干警文化综合(历史)备考:春秋战国时期重要的思想家.docx_第1页
1/4

2022年政法干警文化综合(历史)备考:春秋战国时期重要的思想家1.孔子: (公元前551—前479) 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训练家、儒家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幼年生活贫困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子50岁时任鲁国司寇,摄行相事后同学生周游列国,终不见用晚年致力训练事业,传弟子有3000人,着名者72人政治上主见“正名”,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名实相副,以稳固等级名分和社会秩序提倡德治教化,反对苛政伦理思想上宣传“仁”仁”是符合等级制度的言行标准,又是维护家长制的精神支柱,是品德素养恭、宽、信、敏、惠的总称训练思想上注意“学”与“思”的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知新”重视因材施教现存《论语》集录孔子言行 2.老子:中国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一说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曾为周“守藏室之史”(管藏书的史官),后隐退着《老子》一书他把宇宙万物的本体看做“道”,认为它是超越时空静止不动的实体,是产生整个物质世界的总根源。

他在观看社会和自然变化时,又具有朴实的辩证法思想,认为一切事物都存在于正反两方面的对立之中,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政治上他主见“无为”,企图缓和锋利的社会冲突,回到“小国寡民”的幻境之中老子的思想在中国思想占有重要的地位 3.墨子: (约前468-376年)春秋末战国初思想家、学者,墨家学派创始人鲁国人(滕州),墨子出身平民,自称“北方之鄙人”(《吕氏春秋·爱类》),人称“布衣之士”(《吕氏春秋·博志》)和“贱人”(《渚宫旧事》),汉代王充甚至说:“孔墨祖愚,丘翟圣贤《论衡·自纪》)曾为宋国大夫,自诩“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墨子·贵义》),是怜悯“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曾师从史角之后,传其清庙之法又学于儒者,习孔子之术,称道尧舜大禹,明于《诗》、《书》、《春秋》,因不满儒家礼乐烦苛,于是弃周道而用夏政宣扬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而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 4.孙子:孙武字长卿,春秋末年齐国人,生卒年月未见史载,约与孔丘同时期孙武以自着兵法十三篇晋见吴王阖庐,得到重用,任为将军,帮忙吴王经国治军,“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

《史记·孙吴列传》),由孙武草创,后经其门弟子整理而成的《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简称《孙子》,是中国古代最宏大的兵书,也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兵书词约意丰,内容博大精深,提醒了战斗的一些一般规律非常强调政治、经济在战斗中的作用;它强调战术的敏捷性,提出“兵无常势”,“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思想贯穿于全书始终 5.孟子: (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宏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邹(今山东邹城市)人孟子继承和进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把伦理和政治严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依据孟子的这种思想进展而来的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6.庄子:庄周(约前369-前286),世称庄子战国时期宋国蒙人曾任过蒙地方的漆园吏他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道家学派的先驱老子,并称“老庄”他的道家思想和文史地位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庄周一生安贫乐道、不事权贵、不与世俗同流庄周的道家思想在学术上的表现,主要是效法老子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

并且把它进展到了肯定高度他文章流畅,擅长采纳和虚构寓言故事,比方更是信手拈来,极富想象,布满了浪漫主义的艺术颜色 7.荀子: (约前325-前238)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故又称荀卿,汉代避宣帝讳而改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今山西南部)人,先秦着名思想家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着书,死后葬兰陵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训练家,是先秦儒家最终的代表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确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训练和礼法的作用,主见治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训练可以转变人的本性 8.韩非子: (约前280—前233) 战国末年的哲学家和政治家出身于韩国贵族,师于荀况,着有《孤愤》、《五蠹》、《说难》等,深受秦王政的重视,并出访秦国,后被李斯等陷害死于狱中他吸取当时道、儒、墨各家思想中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观点,进展了前期法家思想,集法家学说的大成。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