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性看待教师罢课现象如何理性看待教师罢课现象突然在网上看到固始的教师集体罢课到县政府门口上访讨薪的消息,两年 前,几乎相同的时间淮滨县教师罢课的画面也慢慢的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我不 禁在想,这是怎么了,网上随便一查,类似的事情比比皆是,教师讨薪进而导 致罢课的事件频现网络,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争议,一边是教师对工作辛苦、 工资微薄大倒苦水,另一边是公众对其福利待遇、师德形象冷嘲热讽纷扰之 下,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曾经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脑筋急转弯的谜语,谜面是“睡得比猫少,起得 比鸡早,干的比牛多,吃的比猪差”,打一职业?谜底就是人民教师,这形象 的反应了当前基层教师的生存现状一方面是巨大的生活压力就工资待遇来说,我国内陆省份基层教师除少 数高级职称外,工资普遍为 2000 元左右,加上各种课补也不过 2500 元,中央 狠抓作风建设之后,原来一些福利也已经取消,面对高涨的物价和处于高位运 行的房价,生活相当不易而针对公众普遍指责的有偿补课、灰色收入,这种 情况发在县城确实存在,但是作为基层教师他们直面的是中国最弱势群体,很 多家庭本身就比较困难,也没有能力进行这种投入,微薄的工资让基层教师生 活捉襟见肘,不仅使基层学校很难吸引优秀人才,还导致了大量中青年教师的 流失。
一方面是巨大的精神压力,这一点对教师的危害性最大,且最容易被忽略 首先是巨大的升学压力,分数决定一切,升学成绩挂钩职称评定和绩效工资, 升学的成绩决定了教师的地位和收入,这使得教师在成绩面前始终紧绷神经 其次是巨大的管理压力,基层中学学生大都住校,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动、脆 弱、敏感,管理上既要无微不至,又要谨小慎微,一旦出错,就有可能面临来 自学生家长、社会和舆论的压力另外名目繁多的考核评比既牵涉大量的精力 还导致教师之间关系紧张巨大的压力使得许多教师存在严重的心理疾病,在 百度上搜索有关“教师自杀”的新闻,一下子出现近百万个网络链接,足见问 题之严重但是每当教师发出不好当的感慨时,公众舆论给予的更多是批评指责,认 为这是无端的“撒娇哭穷”,这一方面反映了少部分教师体罚学生、有偿补课、 师德败坏等负面新闻掩盖了真相,使得很多人对教师存在误解另一方面也反 映了群体之间信息沟通不畅,在很多人的“道德想象”里,教师工作很轻松, 收入很稳定,养老和医疗享受双轨制,孩子上学不用愁、有些人成天吃拿卡要, 然而,这其中虚构的成分却庭院深深,高墙耸立,公众并不知道真实的一切, 他们只能根据道听途说,勾勒自己眼中的教师形象。
对于教师这种激进表达诉求的方式,我们不提倡,但对于基层教师的合理 诉求,社会必须关注,因为没有人能长久坚持圣徒般的无私奉献应该给予的 待遇应该按规定给予虽然近年来教师的待遇也在不断的提高,但是如果仅仅用“涨”字解决,不仅政府的财力不允许,也无法破除学校教育存在的弊端, 根本出路还是改革,而且要让教师成为改革的推动者怎样使教师成为改革的推动者?除了提高基层教师工资待遇外,更要牢固 树立教师的主人翁地位教育改革能不能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不能调动 教师的积极性,否则,即使再好的制度也执行不下去面对当前学校官场化、 教师弱势化的局面,我们要重新摆正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之间、学校管理者与 教师之间的关系,教育主管部门要简政放权,增加服务职能学校要扩大管理 自主权,提升教师地位,让教师成为学校的“拥有者、决策者、管理者”,切 实发挥教师的主人翁地位,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让教师自发的参与教育改 革进程,这样才有可能探索出适合的教育模式,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学校教育存 在的种种问题同时也要加强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对于那些有偿 补课、变相收费等行为的教师,严肃处理,绝不姑息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
教育关乎国家未来,望重之、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