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0年秋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整册教案

公****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4.89MB
约127页
文档ID:517141730
2020年秋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整册教案_第1页
1/127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2020-8-23目 录第一单元 声音 2第1课《听听声音》 2第2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4第3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9第4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2第5课《声音的强与弱》 15第6课《声音的高与低》 18第7课《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21第二单元 呼吸和消化 26第1课 感受我们的呼吸 26第2课 呼吸与健康生活 30第3课 测量肺活量 35第4课 一天的食物 39第5课 食物中的营养 43第6课 营养要均衡 48第7课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52第8课 食物在身体内的旅行 56第三单元 运动和力 61第1课《让小车运动起来》 61第2课《用气球驱动小车》 65第3课《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69第4课《弹 测力计》 73第5课《运动与摩擦力》 77第5课《运动与摩擦力》 81第7课《设计与制作(一)》 85第8课《设计与制作(二)》 90第一单元 声音第1课《听听声音》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虽然看不见它,但可以感受它2. 声音可以用高低,强弱,悦耳和刺耳等词语来进行描述科学探究目标运用语言描述听到的声音,并能给声音进行简单的分类。

科学态度目标1. 在认识声音的活动中,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和态度,乐于与同伴交流2. 对声音的知识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3. 能对声音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初步认识到声音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他随时随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教学重点】用词语描述我们周围各种各样的声音,并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包含各种声音的音频学生准备:用记录表记录并描绘听到的声音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与评价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要点一、导入2 分钟观察图片,想象图片中事物发出的声音,将学生的注意力汇聚到声音这个问题学生进行交流讨论,用简单的词语描绘自己想象的声音是怎样的将注意力集中到声音上二、聚焦3分钟试着举例说一说你听到过的声音,用什么词语可以描述它学生交流与讨论聚焦声音的描述三、探索25 分钟任务一:观看影像描述你听到的交通工具的声音提示:对听到的声音进行记录,描述任务二:描述你听到的动物发出的声音任务三:描述你听到的球类发出的声音任务四:描述你听到的生活中的声音研讨:讨论关于声音你知道些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学生记录自己听到的声音,并用词语进行描述说一说关于声音自己知道的知识。

提出一些关于声音有价值的问题学生能用简单的词语描述自己所听到的声音将听到的声音按简单的标准进行分类第2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科学探究目标1. 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生和不发生时的不同状态,并记录下来2. 能从多个物体发生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解释科学态度目标1. 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的阐述自己的发现2. 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随时随地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教学重点】认识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一面鼓,一把钢尺,一根固定在模板上的皮筋,一个音叉几个豆子或细沙学生准备:用记录表记录物体产生声音时的状态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与评价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要点一、导入5 分钟上节课我们一起聆听与记录了许多声音,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二课提出问题:我们不时的听到各种声音,我们自己也能制造一些声音,而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学生可以充分的想象联想,将自己的观点记录在记录单或黑板上,学生在汇报时也可以进行简单的解释和阐述自己的观点.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来了解学生对声音产生的原有认知.二、聚焦5 分钟找出一些发声物体,仔细观察它们在发出声音时的状态是怎样的。

梳理问题:学生认为声音是如何产生的,提出自己的观点,想办法验证自己的观点学生任务: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聚焦问题,形成概念目标三、探索25 分钟任务一:研究皮筋的发声,寻找皮筋发声的原因将皮筋的两端固定在木棍两端,轻轻弹拨皮筋,观察皮筋发生时的状态提示: 仔细观察皮筋儿的运动状态任务二:研究钢尺的发声,寻找钢尺发声的原因将钢尺的一端伸出桌面,另一端在桌面边缘用力压紧,弹拨钢尺,仔细观察钢尺发声时,钢尺的运动状态提示:钢尺可以用一本硬皮书在桌面边缘压紧,防止钢尺和桌面边缘撞击,影响我们的实验探究任务三:研究敲鼓的发声,寻找鼓发声的原因敲击鼓面,仔细观察鼓面的振动发声提示:鼓面振动不是很明显,可以在鼓面上放一些黄豆或者沙粒,观察其它物体在鼓面上的跳动,从而体现鼓面的振动任务四:研究音叉的发声,观察音叉振动发声的现象观察音叉振动发出声音,当音叉振动停止时,声音也会随之消失提示:音叉的振动不容易观察,可以用其它的方法帮助证明音叉的振动,如在音叉侧面粘贴小球,或将音叉浸入水中,观察振动现象研讨:完成了以上这些实验后,你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同学们肯定认为声音是靠物体振动产生的,因为皮筋的震动产生声音,钢尺、敲鼓、音叉都是振动产生声音,这些也可以作为证据支持我们的观点。

应用:那利用振动产生声音的这个观点,我们猜测一下竖笛是靠什么振动产生声音的呢?让我们拿出一支竖笛,感受一下它是怎样振动产生的声音?学生任务一: 1、弹拨皮筋,观察皮筋振动发出声音的过程,初步提出观点,皮筋振动产生声音2、观察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过程,总结钢尺是靠振动产生声音的3、观察鼓面振动发出声音的过程,总结鼓面是靠振动产生声音的4、观察音叉振动发出声音的过程,总结音叉是靠振动产生声音的总结验证自己的观点,物体振动产生声音,振动停止,声音也会随之消失在竖笛出气口上方贴一张纸条,仔细观察竖笛振动发声的过程,理解竖笛的声音是靠空气振动及空气柱共振产生的通过多个实验,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验证物体振动产生声音四、拓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研究我们人类自己是如何发出声音的,提出问题:我们每人身上一个非常敏感,可以振动发出声音的部位,猜猜它在哪里?学生用手指轻轻按压喉咙处,同时发出啊的声音,感受手指上的振动,从而认识声带振动发出声音探究的过程由外部的宏观现象到我们身体内部,将振动产生声音的知识进行迁移·第3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声音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

科学探究目标1. 借助实验和想象,对声音传播的方式进行描述2. 设计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实验,对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情况进行比较科学态度目标意识到从实验中获取事实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是人类发展的巨大推动力教学重点】认识声音可以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一个音叉、一个水槽、木质米尺、棉线、记录表、土材料学生准备:用记录表记录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与评价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要点一、导入5 分钟上节课我们共同探究了振动产生声音的过程,声音是怎样传播出来的呢?敲击鼓面时,鼓面振动,我们听见了鼓声,鼓声是怎样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的,让同学们说一说,看看你们是怎样认为的学生讨论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举例说说敲鼓发出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调取学生原有认知,提取有意义的问题二、聚焦5 分钟在教室里任何地方都可以听到鼓声,房间里空荡荡的,似乎除了空气,没有其他的了会不会是空气传播的声音呢?发现问题,声音是否通过空气进行传播聚焦问题,形成概念目标三、探索25 分钟任务一:如果是空气传播的声音,那将空气去除掉,会有怎样的现象发生呢?接下来做这样的探究活动:玻璃罩内放置一个闹钟,如果将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声音还能完整的传播出来吗?究竟会发生怎样的现象,又如何来解释现象呢?让我们一起来做这个实验。

总结:空气可以传播声音任务二:同学们可以做这样的活动,将耳朵贴在桌面的一端,其他同学在另一端轻轻的抓挠桌面比较一下耳朵贴桌面与不贴桌面有什么不同你会发现,贴在桌面上,抓挠桌面的声音被放大了很多倍利用相同的道理,我们还可以做另一个实验利用米尺研究固体传播声音将米尺一端贴紧耳朵,另一端用手轻轻碰触,我们发现耳朵可以听到清晰的声音,但其他人听不到任务三:声音可以在气体与固体中传播,那它能不能在液体中传播呢?利用下面这个活动找到答案敲击音叉,将音叉浸入到水中,人耳贴紧水槽,可以清晰的听到声音说明水可以传播声音研讨:声音可以在哪些物体中传播总结: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在真空中无法传播宇航员在宇宙中需要借助电子通讯设备联系利用抽真空的设备,感受空气传播声音的过程,发现传播路径利用敲击桌面,人耳紧贴桌面和听木质米尺的方法,感受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现象3、通过实验,体验声音在液体中传播的现象总结得出空气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的结论通过多种有效的实验,进行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实现了科学探究目标和态度目标,合理猜测,实验的验证,最后顺利的得出结论四、拓展制作土,描绘声音传播的路径:纸杯内的空气—纸杯—棉线—另一端纸杯—杯内空气—人耳。

制作土,理解土传播声音的路径利用学到的知识对土传播声音的解释,并找到传播路径第4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人耳中的鼓膜能感应声波并震动,进而传到内耳,引起听觉科学探究目标1. 通过模型探究,了解耳郭和鼓膜的作用2. 在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态度目标养成细心观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科学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教学重点】通过模拟实验,理解人耳各部分作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人耳的模型,鼓膜的演示材料,杯子,塑料薄膜,实验或细沙学生准备:用记录表记录人耳的结构与功能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与评价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要点一、导入5 分钟上节课我们共同探究了声音是怎样传播出来的声音传播到我们人的耳朵后,我们是怎样听见这些声音的呢?学生讨论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调取学生原有认知,提取有意义的问题二、聚焦5 分钟人耳是 人最重要的听觉部位,它包含哪些结构呢?观察人耳的结构图,认识人耳的各个部分聚焦问题,形成概念目标三、探索25 分钟任务一:仔细观察耳的结构图和模型,认识耳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结构图中清晰的标注了外耳、中耳、内耳的各个部分,再让我们看一看耳结构的模型,你能否将这些名称与耳的各部分相对应。

任务二:人的头部两侧都长着耳朵,实际我们看到的外面这部分叫做耳郭,那耳郭有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用一张纸折成喇叭的形状,模拟耳郭的作用任务三:声音的振动通过耳道进入内部,到达了鼓膜这里,鼓膜是怎样接收到声音的呢?让我们看两个模拟实验,让同学们明白鼓膜的工作原理了首先将塑料薄膜套在杯子上面,发出声音,我们发现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