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遗址博物馆开展科研的思考以曲沃县晋国博物馆为例•旅游管理关于遗址博物馆开展科研的思考——以曲沃县晋国博物馆为例卢靖遗址博物馆是现代人类与古代遗址之间沟通的媒介,是我们了解历史文化最形象的教材目前,我国遗址类博物馆已达150余座,几乎遍布中国所有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它的发展对我国博物馆事业的整体发展起看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遗址博物馆开展科学研究,是我们该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以曲沃县晋国博物馆为例,论述遗址博物馆的科研发展方向一、遗址与遗址博物馆(一)遗址遗址是指人类活动的遗迹,属于考古学概念,既包括人类为不同用途所营建的建筑群体,也包括人类对自然环境利用和加工而遗留的一些场所遗址的特点表现为不完整的残存物,具有一定的区域范围,很多史前遗址、远古遗址多深埋地表以下埋藏地下的遗址的发现多与人类活动有关二)遗址类博物馆所谓遗址性博物馆”就是在古文化遗址上建立起的针对该遗址文化进行保护、研究、陈列的专门性博物馆就叫遗址性博物馆”遗址类博物馆是在古遗址上建立起来的,以保护、收藏和陈列遗址及其出土文物为主要目的,以解读和传承其遗址与文化内涵为宗旨的博物馆曲沃县晋国博物馆是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曲村天马遗址的核心晋侯墓地而兴建的目前山西省最大的一座遗址类博物馆。
也是全国唯一一座完整展示晋文化的平台自1979年以来,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联合考古队与曲沃县文物部门合作在遗址进行长达三十余年的考古工作,揭露面积达一万三千余平方米,发掘墓葬近千座,出土青铜器、玉器等各类珍贵文物一万两千余件(套),取得丰硕的成果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初,九组十九座西周晋侯及夫人墓葬的出土面世,先后两次被评为全国考古十大发现,21世纪初又被国家有关部门评为二十世纪中国一百项最重大考古发现这些重大的发现,确定了曲沃是晋国的始封地、是晋国早期都城所在地、是晋国宗庙社稷所在地并为“九五”重点科研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西周列王编年课题的解决提供支撑将这些重大考古科研成果向公众展示,是几代考古学人及广大群众的夙愿,也是晋国博物馆作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彰显山西以晋文化为特色的地域文明的重要职能所在自2014年10月1日开馆以来,晋国博物馆在传播晋文化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博物馆要想实现长足发展,加大科研力度,充分利用博物馆馆藏资源,进一步发掘博物馆多种职能显得越来越重要二、遗址类博物馆开展科研的必要性理论上,科学研究作为博物馆的一项基本职能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规定:"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营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开的永久性机构,它把收集、保存、研究有关人类及其环境见证物当作自己的基本职责,以便展出、公诸于众,提供学习、教育、欣赏的机会"(-)科学研究是遗址类博物馆发展的基础条件一个博物馆水平的高低,实际取决于这个博物馆科研水平的高低,它的基础工作扎实不扎实,承受力强不强,是由博物馆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从博物馆诞生之日起,藏品是它的象征没有藏品,只能称之为“展览馆"或"会展中心",而不能称之为“博物馆"换言之,拥有藏品是一个博物馆的标志拥有高品质和多数量藏品是一个博物馆规模和地位的重要标尺许多著名的博物馆,都以拥有数量可观的珍贵文物而显赫于世界博物馆之林同时,博物馆所拥有的藏品数量和质量,是一个博物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的基础藏品虽蕴含丰富科学、历史、艺术内容,但却是死寂无声的,只有经过研究者的深入研究阐程,展陈设计者的精心布展,才能实现展览展示目标二)科学阐述遗址内容,将活历史呈现在观众面前遗址博物馆展示的是遗址本身和出土文物遗址本身和出土文物不会说话,需要我们用不用的色彩、造型、纹饰、题记等手段,让它形象地展示在观众面前,从而说明一个历史时代的一个方面。
当然,这就需要我们对遗址的时代、性质、作用、意义和价值深入研究,而这一切需要大量艰苦的科学研究才能得来以晋国博物馆一号车马坑为例,一号车马坑中共出土战马105匹,战车48辆,规模宏大,是目前全国西周时期最大的车马坑,它的发现为研究我国西周时期的制车工艺和车马陪葬制度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三、遗址类博物馆科研走向的思考遗址博物馆是文物收藏机构,也是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机构为适应现代博物馆发展的需要,力争使其文物保护职能、社会教育职能和科学研究职能都得到充分发挥,并获得较多的研究成果,提升其科研水平和学术影响力,这是有志于遗址博物馆未来发展的人们应努力追求的目标以曲沃县晋国博物馆为例,该馆现致力于晋国历史及晋侯墓地下葬制度的研究,从而映射出西周时期的礼制、军制方面的内容,其发展前景十分可观这里就以曲沃县晋国博物馆为例,对遗址类博物馆的科研走向做初步思索以遗址本体为内容,开展文物保护专项研究遗址博物馆的特点在于拥有遗址遗址本身也是文物,不过它是不同于一般文物的特殊文物因此,在遗址博物馆中,保护文物应将遗址的保护也列入保护范围就遗址类博物馆而言,文物保护首先是研究如何保护遗址晋国博物馆所依托的晋侯墓地共发现晋国最早的九代晋侯及其夫人墓葬十九座及十座陪葬车马坑。
这里,第一代晋侯夫人墓葬中出土了一块距今三千年的柏木,是什么的环境可以使其保存至今;第五代国君及夫人埋葬时头的朝向与其他墓葬不同;第八代国君夫人墓葬中出土的玉组佩位居全国首位,她墓葬规格、形制超越她的丈夫,这是什么原因;这些墓葬中清理出了大量石头和炭,为研究积石积碳墓葬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这些问题的分析、整理、研究为我们研究西周时期下葬制度提供了有益借鉴二)围绕遗址所处的年代,开展断代史研究中华文明五千年,但有文字记载的只有三千年,遗址博物馆是对一定时空下历史的“保存"晋侯墓地第七代国君墓葬中出土的一套编钟,上面用355字的铭文记载了西周历史上的一场战争,但这场战争是所有史籍中所缺载的,因此对于它的研究可以弥补史料的空白,为我国夏、商、周断代工程西周列王编年课题的解决提供宝贵的实物资料三)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形成博物馆特有的历史教育模式著名历史学家刘家和先生在论及历史教育时就曾指出,"历史教育包括历史的专业教育和历史的素质教育两个基本的方面","历史的素质教育是历史教育里施教对象极其广泛的一个方面,可以说,没有彳书可一个人可以不受这一方面的教育"博物馆是社会教育的承担者晋国博物馆是目前山西省唯一一座集文物收藏、研究、保护为主题的遗址类博物馆,同时也是全国唯一一座完整展示晋文化的平台,它承担有展示晋文化、传播晋国历史的教育使命。
它用文字、图片、影像等方式向参观的游客讲述从公元前1040年叔虞封唐至公元前376年韩赵魏三家分晋长达六百余年晋国的兴衰史,是游客学习晋国历史的立体教科书四)就扩大旅游客源市场进行研究如何扩大旅游客源市场,让更多的游客进入博物馆,是全国遗址类博物馆普遍面临的问题遗址博物馆藏品单一、表现内容专业性强等特点都限制了游客进入的兴趣如何诱导游客的参观兴趣,扩大旅游客源市场,是博物馆人需共同努力的方向具体到晋国博物馆,因地理位置位于县级小镇,旅游通达度较差,对旅游客源市场的扩大有一定的制约如何扩大旅游客源市场,是晋国博物馆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伴随传统旅游开发模式的遗址类博物馆已很难满足现代游客的发展需求,博物馆的发展必须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这样才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在遗址博物馆进行科学研究,会给博物馆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从根本上推进博物馆的发展作者单位:山西曲沃县晋国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