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溪河沿岸片区改造控制性详细规划》简介时间:2012-06-14 09:10来源:规划院 作者:规划院点击:蚤544次一、规划背景梅溪河沿岸片区位于汕头市泛旧城地区,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后逐渐建设形 成的沿河工业区和村庄混杂区改革开放后,随着老工业区衰退,部分工业地块进行了零星 的用一、规划背景梅溪河沿岸片区位于汕头市泛旧城地区,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后逐渐建设形 成的沿河工业区和村庄混杂区改革开放后,随着老工业区衰退,部分工业地块 进行了零星的用地置换和居住小区建设,形成了目前比较典型的工业、城中村、 居住小区混杂的片区随着城市的发展,该地区面临改造要求 规划区面积363公顷,市区主要淡水水体梅溪河从片区中部穿越,水域面积 32公顷,水域两侧规划陆地面积331公顷规划区大部分旧工业用地沿梅溪河 两岸地区布置,旧建筑比例较大;城中村、居住小区用地大多不位于沿梅溪河两 岸地区,新建筑比例较大三、规划构思1、 以调研报告指导规划编制思路规划针对旧城改造的复杂性,通过调研报告对区内所有用地单位和建筑物情 况进行汇总和提炼,为研究片区规划思路提供参考2、 以创新思维突破旧城改造难点在调研报告指导下明确片区改造的重点为工业用地和沿河用地,提出新的旧 城改造模式,确保公众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3、以效益多赢理念指导规划布局结合地形特点,探索沿河地块空间的多途径利用,尽可能提高用地的使用效 率和经济效益,在用地空间上实现高效和集约使用四、 空间布置规划以“一河两岸、城市绿廊、滨水社区”为设计理念,以梅溪河水体大型 生态公园为轴线,形成“一河两岸多组团”的用地布局,形成2个居住区和7 个居住小区组团,形成4个近期改造小区和3个远期改造小区五、 创新与特色1、 以空间多途径利用探索紧凑型城市土地效益化的新思路结合堤围改造提出沿河地区空间多途径利用的创新思路,新增一批社会停车 位,新增大量城市绿化,间接提高地块效益和景观质量,为汕头市这类典型的人 多地少型、用地紧凑型城市探索土地集约化、效益化使用提出了新的思路2、 以街区单元改造模式突破汕头市旧城改造的难点问题规划对汕头市原旧城改造中的方式进行反思,针对性地提出“街区单元改 造”模式,避免了汕头市旧城改造过程中独立地块改造的弊端,确保沿河生态公 园、大量公共设施配套的预留,保证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使旧城改造 更具可操作性和实施可能3、 以大绿化大住区相连布局实现河道景观的效益最优化规划大手笔构筑滨河景观,形成大型滨河生态公园,实现了汕头市中心城区 第一个淡水河道大型生态公园建设,并通过平台、连廊与居住区直接相连,实现 了景观效益和社会效益最优化,创造了 “一河两岸、水绿共生、全民共享”的和 谐生态城市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