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北宋皇帝纳谏之事纵观北宋九位皇帝,昏庸无道者有之,勤政务实者也不乏具人,后世对他们 的评价,总体上也是好多恶少比如宋太祖的英武大气、宋仁宗的宽厚仁慈、宋 神宗的创新进取等,常为后人所乐道同时,这些皇帝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听 得进批评与建议,善于纳谏宋太祖赵匡胤像宋太祖:不因诘问发怒宋太祖“杯洒释兵权”,解除了石守信、高怀德等人的武装后,想重新找一 将才统帅禁军,他想到了符彦卿符彦卿原是周世宗柴荣手下一名虎将,南征北 战,军功累累宋太祖取后周而代之,符彦卿俯首称臣,宋太祖加封他为太师 作为太师,名位已盛,再授禁军,恐尾大不掉,重新埋下武夫乱国的隐患为此, 户部侍郎、枢密副使赵普多次谏阻但宋太祖主意已定,而且拟好了任命文书,交下而传达赵普听说后,自作 主张,从有关部门截获了任命文书,揣在怀里,又去找宋太祖,谏阻说:“惟陛 下深思利害,勿复悔宋太祖见赵普老是拿符彦卿说事,不高兴地说:“卿苦 疑彦卿,何也?朕待彦卿厚,彦卿岂负朕耶他自认待符彦卿不薄,符彦卿决 不会忘恩负义、背叛自己赵普见皇帝执迷不悟,便抬高声音说:“陛下何以能 负周世宗? ”是啊,周世宗也待你不薄,你不照样取人江山? !面对这种直言不 讳的诘问,宋太祖竟出人意料地没有发怒,反而在沉吟片刻后,听从了赵普的建 议,取消了对符彦卿的任命。
事见《宋史•石守信传》)其实,不单为符彦卿加 官一事,之前的“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等一系列决策,也无不是宋太祖 纳部下Z谏的结果宋真宗宋真宗:“提着脑袋”纳谏宋真宗是个爱慕虚荣、沉迷个人崇拜的皇帝不过,他在即位前期还能励精 图治,并开创了 “咸平Z治”,给国家带来了短暂的繁荣和发展这期间,他对 大臣的建议,也能做到言听计从据《宋史•寇准传》记载,景德元年(1004年),辽国20万大军南侵,直逼 渡州(今河南濮阳ijj),前线告急宋真宗问计于群臣,参知政事王钦若建议迁都 金陵,签书枢密院事陈尧叟建议迁都成都,他们都主张迁都宋真宗征求宰相寇 准的意见,寇准愤怒地说:“谁为陛下出此下策,罪不容诛啊!大敌当前,倘若 迁都逃跑,必致人心崩溃,敌人乘机直入,天下还如何能保?如今唯一的办法, 就是陛下御驾亲征权衡轻重、利弊Z后,宋真宗听从了寇准的建议,决定亲征滬州位于黄河 北岸,当宋真宗率军浩浩荡荡抵达黄河岸边时,发现隔岸的澧州城战火弥漫,杀 声震天,宋真宗内心害怕,犹豫不前宼准再劝宋真宗说:“李继隆、石保吉二 将摆阵在辽军左右,呈夹击Z势,各路援军正快马加鞭而来,在这关键时刻,陛 卜•倘若疑而不进,势必坐失良机。
在寇准的说服下,宋真宗北渡黄河,深入战争最前线将士们听说皇帝亲临 火线,顿时士气大振,冲锋陷阵,连连告捷辽军败退Z际,只好请求与宋朝议 和,双方签订了停战协定,宋辽边境从此开始了百余年的和平友好尽管结局证 明了寇准建议的正确性,但从惊心动魄的过程來看,宋真宗听从建议也是需要勇 气和胆识的,正如后来参知政事王钦若向宋真宗进谗言时所说,寇准建议御驾亲 征,其行为无异于把皇帝“孤注一掷”,也就是说,这次,宋真宗是提着脑袋在 纳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