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厦门市 2005年中考“五校联招”统一考试语文试卷2007年 05月 13日 星期日 2:38 P.M.厦门市 2005年中考“五校联招”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厦门一中、双十中学、厦门六中、外国语学校四所一级达标学校和集美中学联合面向泉州、漳州、龙岩、三明四市招生(即“五校联招”),考试时间:5 月 21日、22 日(试卷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考生注意:1.自信沉着,仔细审题,努力展示初中三年的学习成果;2.全卷分三个部分,计 30小题;第一部分:语言积累与运用(32 分)[一]完成 1-9题(32 分)1.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请根据下列提示填空:(13 分)(1)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1 分)(2)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 分)(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1 分)(4)成语“居安思危”和《孟子》二章中的“ , 都告诫我们要有忧患意识2 分)(5)友情,历来为人们所珍重,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留下真诚勉励友人的千古名句“ , 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则想像了与友人剪烛夜谈的情景:“ , (4 分)(6)据悉,目前厦门市人均住房面积已超过 20平方米,如果杜甫再生,不必感慨“ , 。
了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作答)(2 分)(7)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歌豪放飘逸,历来为人们所称颂李白的诗歌,我们在课内外也学过不少,请你从已背诵过的李白的诗歌中,写出你最喜欢的两句句子意思应完整,两句的出处应不同2 分)2.名著阅读4 分)《西游记》、《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逊漂流记》这四部名著中,你最喜欢哪一部名著中的哪个人物?说出你喜欢的理由,并简述一个关于他(她)的故事3.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作答(3 分)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消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A.zǎi B.zài)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语段中的一个错别字是 ,应改为 ;“载”的读音是 (填序号);“年年如是”的“是”在这里应解释为 4.老师读了一道数学题:5 加 4乘 3等于多少?小明的答案是 27根据小明的理解,把这道题用文字简明准确地表达出来2 分)5.模仿例句的写法,展开联想,在下面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2 分)种子在泥土中等待,因为它渴望光明;小溪在奔流中等待,因为它心系大海;, 6.选出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
2 分)①中国考察队员首次对南极海冰进行了跟踪 ,获得了海冰变化的第一手资料2②中国政府一贯致力于 世界和平与稳定,主张通过政治手段解决国际争端③春光之下,微风吹拂,两岸的杨柳更 出迷人的风姿A.监测 维护 显现 B.检测 维护 显见C.检测 维持 显现 D.监测 维持 显见7.今年厦门要争创“全国首批文明城市”,请拟一则宣传标语,为厦门人的努力呐喊加油2 分)8.请为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 20个字2 分)(本报讯)昨天,在圆明园的后湖施工现场,轰鸣的挖掘机正挥着大铲抹平已经“翻新”过的湖底,工人们正将一层白色的塑料膜夹进湖岸的石头层里在旁边休息的工人高师傅称,圆明园的防渗漏工程从 2月 16日开始,现在全部湖底的防渗漏塑料膜已基本铺好,整个过程接近尾声针对此举,许多专家、学者正呼吁有关部门立即停止这种行为9.本场考试结束后,假如你的家长不停地询问你语文考试的情况,你既想让家长放心,又想赶快转入下一场考试的准备,你该怎样对家长说?(2 分)第二部分:阅 读(68 分)[二]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 10-13题15 分)[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乙]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③,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④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节选自王嘉《拾遗记》)[注] ①任末:东汉新繁人,字叔本,少习《齐诗》,学识渊博,游京师,教授十年②笈:书籍 ③庵:茅草小屋④麻蒿:植物名称,点燃后可照明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6 分)(1)媵人持汤沃灌 (2)同舍生皆被绮绣 (3)腰白玉之环(4)削荆为笔 (5)观书有会意处 (6)题其衣裳11.选出与“以衾拥覆”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2 分)A、俯身倾耳以请 B、常以净衣易之 C、以记其事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人若不学,则何以成?13.王嘉认为:“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你赞同他的看法吗?为什么?(3 分)[三]阅读《美丽的徐闻珊瑚世界》一文,回答 14—18题18 分)⑴在我国大陆最南端,湛江雷州半岛徐闻县西海岸,有一个闻名全国,被誉为“水族大观园”的珊瑚自然保护区,区内的珊瑚礁绵延 20多公里,面积达 2000公顷据专家研3究,珊瑚礁已有近万年的发育史⑵徐闻西海岸一带岸礁众多,海水清澈,水温、盐度稳定,非常适合珊瑚虫的繁殖生长多年来当地一直十分注重生态的保护保护区内的珊瑚种类繁多,达五十多个品种,其中软体珊瑚有千年佛、白汽泡、鸡冠花;硬体珊瑚有角星、海脑、扇形等等⑶艳阳高照,风平浪静的日子,乘着小船在珊瑚丛上面缓缓滑行,犹如在一片美丽的丛林中漫游那密密麻麻的鹿角、牛角、羊角几乎探出水面,触手可及;还有散落在“丛林”中的“翡翠”、“玛瑙”,形态各异;时隐时现的“鲜花”,橙黄蓝白红,煞是可爱,美不胜收不时还可见五彩缤纷的鱼儿与游船一起穿梭漫游,构成一幅奇异的海底风景画⑷珊瑚礁群向来被海洋学家称为海上“热带雨林”它占海洋面积不到 0.2%,却栖息了 1/4 的海洋生物,供养着 9万多种鱼类。
我国的海南岛沿岸本来有中国最大的珊瑚礁群,历史在十万年以上,但因过度开发,仅 10多年,有的地方已成了海底废墟而徐闻的珊瑚礁群作为目前祖国大陆保存最完好的珊瑚自然生长区,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观光者为了永远给子孙后代保留这一片天赐的生态自然景观,当地政府已制订了以保护为前提,结合生态和环境旅游的利用计划,要让这一颗明珠永远闪亮在祖国大陆南端的西海岸边14.文中为什么称珊瑚礁群(区)为“水族大观园”和“热带雨林”?(4 分)15.文章第⑴⑵段分别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徐闻珊瑚自然保护区?(4 分)16.文章末段写海南岛珊瑚礁群受损的事例是为了说明什么?(2 分)17.请从写作手法或语言运用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⑶段的表达效果4 分)18.读完本文,你一定有所感悟厦门也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也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假如你生活在美丽的厦门,你该如何做才不辜负这份大自然慷慨的馈赠?(4 分)[四]阅读《春天》一文,回答 19-22 题15 分)⑴刚刚抖落掉冷酷的冰雪,刚刚穿越逼人的寒风,春天的微笑还很矜持⑵还来不及静静地梳理梦想,还来不及铮铮地鼓起勇气,春天就拔节出活力⑶浅浅的绿意渲染了浓浓的生气,淡淡的花香装点出烈烈的诗情。
似乎春天突然给久久郁闷的人们一个朗朗的心情,突然给肃杀的世界一个暖暖的美景⑷于是,春天成了一年之计,也成了一年之极⑸重重的赞美把嫩嫩的花蕾压得在春寒中瑟瑟发抖,柔柔的和风把深深的期待幻化成神话中的玫瑰迷雾清明的无限春光给了人们无限的思绪却也遮住了人们沉静的目光,盎然的春色唤起了人们一时的激情却也迷离了人们久远深刻的企盼⑹春天的绚丽景象太容易让人误以为景象已达绝美⑺其实,春天只是在初绽的冻土里播下种子,希望的果实还需要承接夏日骄阳和暴风雨的考验;春天只是在嫩绿的枝头绽出一抹新芽,金色的收获还需要厚实的秋天定格⑻走进春天时的激动远远替代不了从春天开始的漫漫无语的生长⑼走进春天,固然要以浓烈的深情书写壮志,以畅快的豪情激荡锐气,以饱满的激情挥洒雄风,但更需要以清醒的头脑沉淀躁动,以厚道的心地稳住偏激,以沉稳的步履踏破沉醉⑽走进春天,请不要用缥缈的辉煌打扰我清新的构思;请不要用遥远的成功动摇我亲切的脚步;请不要用浅薄的结果撩拔我稚嫩的寻找⑾走进春天,请勿打扰⑿还是让我们不要为突然冒出的绿意而洋洋得意吧,绿色的升华注定需要执著的生长4⒀还是让我们不要为短暂诱人的花香而流连忘返吧,硕果的培育注定需要艰难的劳作。
⒁还是让我们恭敬地开始,谦卑地起步,孤独地酝酿吧,正如一位哲人所说:“春天里不要做秋天的梦⒂所以,我不客气地说:走进春天,请勿打扰19.根据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 分)于是,春天成了一年之计,也成了一年之极20.从全文看,作者有个性地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看法是从哪一段开始的?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对春天的富有个性的感受4 分)21.你认为文中提到的“走进春天,请勿打扰”一句的含义是什么?(3 分)22.美丽的春天总会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思,请写出你对春天的个性化的感悟4 分)[五]阅读《机遇》,完成 23-29 题20 分)⑴机遇,一个让人倾慕和神往的词它,也许预示着一个个体人生的转折,也许潜隐着一个时代社会的变化,它指向了“ , ”的豁然开朗,传递“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颖悟,也点化出“着意栽花花不发,等闲插柳柳成荫”的意外收获⑵那么,什么是机遇?英语中,机遇被译成 opportunity,或 favourable circumstances,两个词虽有差别,但主要意义是共同的,就是把机遇看成是一种良机显然,机遇是一个机会,且非一般的机会,而是一种有利的机会这个机遇也许是你正苦苦等待的,也许是你模模糊糊的意念中所渴望的,它有助于你的人生发展,为个体或社会提供进一步前行的契机。
比如,一个工作机会对于茫然于人才市场的求职者而言是一个机遇;一个升学机会对于专注于书海的学子而言是一个机遇;改革开放政策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是一个振兴中华富国强民的机遇⑶但,机遇并非空穴来风,机遇也并非横空出世,机遇从来就是垂青有准备的头脑的科学史上一个著名的例子,发现化学元素周期律的门捷列夫,在成功之前其实已经思考了半年,在一次偶然的梦境中,他突然梦见了这张周期表,于是水落石出,成了化学元素之父但,如果你说这一切都是机遇的功劳,那就错了,没有长期的思索探求,这样的梦境是不会造访门捷列夫的,机遇不过是推波助澜而已⑷只是,也许我们冥思苦想终不得,“为伊消得人憔悴”,依旧望不尽天涯路机遇如寒塘鹤影,稍纵即逝如何捕捉机遇?无捷径可走,只有在平日多积累,多观察,多思考,积累各方面的知识,才使你拥有面对机遇沉着应对的能力观察事物的细节,思考事物之间的联系,机遇才有可能在复杂纷乱的事物之缝隙凸现,就好像“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捕捉到机遇,实在非一日之寒,它是“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硕果⑸有了机遇,还得利用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机遇往往与挑战共存,只有突破个人或社会心理的思维定势,不怕曲折和失败,坚定努力地去做,才能“长风破浪”,才能“直挂云帆济沧海”。
机遇,不仅仅是一种盼望,它是实践,是努力,是人生的一个个驿站23.将下面的句子改成反问句2 分)“没有长期的思索探求,这样的梦境是不会造访门捷列夫的24.依语境在第⑴段画线处填入宋朝陆游的两句诗2 分)25.细读第⑵段,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什么叫“机遇”2 分)26.文中列举门捷列夫的事例要证明什么?请你再列举一个能论证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