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检验实施细则1. 依据标准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GB/T9756-2009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GB/T1728-1979色漆和清漆 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GB/T1766-2008色漆和清漆 密度的测定 比重瓶法GB/T6750-2007建筑涂料 涂层耐碱性的测定:GB/T9265-2009建筑涂料 涂层耐洗刷性的测定:GB/T9266-2009涂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湿度:GB/T9278-20082. 产品分类、分等产品分为两类:合成树脂乳液内墙底漆(以下简称内墙底漆)、合成树脂乳液内墙面漆(以下简称内墙面漆)内墙面漆分为三个等级:合格品、一等品、 优等品3.要求3.1 内墙底漆应符合表I的要求 表I内墙底漆的要求 项目指标容器中状态无硬块,搅拌后呈均匀状态施工性刷涂无障碍低温稳定性(3次循环)不变质涂膜外观正常干燥时间(表干)/h2耐碱性(24h)无异常抗泛碱性(48h)无异常3.2 内墙面漆应符合表Ⅱ的要求 表Ⅱ内墙面漆的要求项目指标合格品一等品优等品容器中状态无硬块,搅拌后呈均匀状态施工性刷涂二道无障碍低温稳定性(3次循环)不变质涂膜外观正常干燥时间(表干)/h ≤2对比率(白色和浅色)≥0.900.930.95耐碱性(24h)无异常耐洗刷性/次 ≥300100050004试验方法4.1 .1 试验条件试板的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湿度为:温度(23±2)℃,相对湿度为(50±5)%。
4.1.2 试验样板的制备4.1.2.1 所检产品未明示稀释比例时,搅拌均匀后制板4.1.2.2 所检产品明示了稀释比例时,除对比率外,其余需要制板进行的检验的项目,均应按规定的稀释比例加水搅匀后制板,若所检产品规定了稀释比例的范围时,应取中间值4.1.2.3 本标准检验用底材对比率使用聚酯膜(或卡片纸);抗泛碱性使用无石棉纤维增强水泥中密度板;其余项目所用底材采用符合JC/T412.1-2006中NAFHV级要求的无石棉水泥中平板,厚度为(4mm~6mm)水泥表面处理按GB/T9271中的规定进行4.1.2.4 内墙底漆采用刷涂法制板每个样品按照GB/T6750中的规定先测定密度D,按式(1)计算出刷涂质量:m=D×S×80×10-6式中:m-----湿膜厚度为80μm的一道刷涂质量,单位为千克(kg);D-----按规定的稀释比例稀释后的样品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3);S-----试板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3);每道刷涂质量:计算刷涂质量±0.1g部分内墙底漆由于粘度过低,无法按计算刷涂量制板的,可适当减少刷涂质量,应在报告中注明;部分内墙底漆由于粘度过高,无法按计算刷涂量制板的,应适当加水稀释,应在报告中注明稀释比例。
4.1.2.5 内墙面漆采用由不锈钢材料制成的线棒涂布器制板线棒涂布器是几种不同直径的不锈钢丝分别紧密缠绕在不锈钢棒上制成,其规格为80、100、120、三种,线棒规格与缠绕钢丝之间的关系见表3表3线棒规格80100120缠绕钢丝直径/mm0.801.001.204.1.2.6 内墙底漆各检测项目的试板尺寸、数量、养护期及底漆涂布量按表4规定执行表4 内墙面漆制板要求检测项目制板要求尺寸/mm×mm×mm线棒涂布器规格养护期/d第一道第二道干燥时间150×70×(4~6)100---施工性、涂膜外观430×150×(4~6)--------对比率---100---1耐碱性150×70×(4~6)120807耐洗刷性430×150×(4~6)120807根据涂料干燥性能不同,干燥条件和养护时间可以商定,但仲裁检验时为1d4.1.2.7 内墙面漆各检测项目的试板尺寸、采用的涂布器规格、涂布道数和养护时间应符合表4规定涂布两道时,两道间隔6h4.2容器中状态打开包装容器,搅拌时无硬块,易于混合均匀,则评定为合格4.3施工性4.3.1 内墙底漆施工性用刷子在试板平滑面上刷涂试样,刷子运行无困难,则评定为“刷涂无障碍”。
4.3.2 内墙面漆施工性用刷子在试板平滑面上刷涂试样,涂布量为湿膜厚约100μm使试板的长边呈水平方向,短边与水平面成约85°竖放放置6h后再用同样方法涂刷第二道试样,刷子运行无困难,则评定为“刷涂二道无障碍”4.4涂膜外观将4.4试验结束后的试板放置24h,目视观察涂膜,若无显著缩孔,涂膜均匀,则评定为“正常”4.5干燥时间(表干)按漆膜一般制备法,在马口铁板上制备漆膜然后按产品规定的干燥时间进行干燥表面干燥时间测定法(指触法):以手指轻触漆膜表面,如感到有些发粘,但无漆粘在手指上,即认为表面干燥4.6耐碱性除非另有规定,试板底板为符合JC/T412.1-2006中NAF H V级的无石棉纤维平板,最小尺寸为150mm×700mm×(3~6)mm试验步骤:⑴试验环境条件 除非另有规定,在温度(23±2)℃,相对湿度(50±5)%条件下进行试验⑵碱溶液(饱和氢氧化钙)的配制在温度(23±2)℃条件下,在符合规定的三级水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分析纯配置碱溶液并进行充分搅拌,密封放置24h后取上层清液作为试验溶液⑶试验步骤取三块制备好的试板,用1:1的石蜡和松香将试板四周边缘和背面封闭,封边宽度2mm~4mm。
将试板长度的2/3浸入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加盖密封至产品标准规定时间⑷试板的检查与结果评定浸泡结束后,取出试板用水冲洗干净,甩掉板面上的水珠,再用滤纸吸干立即观察表面是否出现变色、气泡、剥落、粉化、软化等现象以至少两块试板涂层一致作为试验结果试板边缘约5mm和液面以下约10mm内的涂层区域,不作评定当出现变色、气泡、剥落、粉化等涂膜病态现象可按GB/T1766进行描述4.7 耐洗刷性4.7.1仪器和材料无石棉纤维平板 除非另有规定,试板底板为符合JC/T412.1-2006中NAF H V级,尺寸为430mm×150mm×(3~6)mm涂层耐洗刷性测试仪 刷子的运动频率为每分钟往复(37±2)次循环,夹具及刷子的总质量应为(450±10)g刷子 毛长约为19mm使用前将刷毛12mm浸入(23±2)℃水中30min,取出后用力甩净水,再将刷毛浸入符合规定的洗刷介质中20mm刷毛磨损至小于16mm时,须重新更换刷子洗刷介质 将洗衣粉溶于蒸馏水中,配制成质量分数为0.5%的洗衣粉溶液,其PH为9.5~11.04.7.2 漆膜的试板在温度(23±2)℃,相对湿度为(50±5)%条件下养护7d。
4.7.3操作步骤⑴试验环境条件 除非另有规定或商定,在温度(23±2)℃条件下进行试验⑵测定 ①将试验试板漆膜面向上,水平地固定在耐洗刷试验仪的试验台板上②将预处理过的刷子置于试验试板漆膜面上,使刷子保持自然下垂,滴加约2ml洗刷介质于试板的试验区域,立即启动仪器,往复洗刷涂层,同时以每秒钟滴加0.04ml的速度滴加洗刷介质,使洗刷面保持润湿③洗刷至规定规定次数或洗刷至试板长度的中间100mm区域露出底材后,取下试板,用自来水冲洗干净⑶试板的检查 在散射日光下检查试板被洗刷过的中间长度100mm区域的涂层,观察其是否破损露出底材 对同一试样采用两块试板进行平行试验⑷结果评定 洗刷到规定次数,两块试板中至少有一块试板的涂层不破损至露出底材,则评定为“通过” 洗刷到涂层刚好破损至露出底材,以两块试板中洗刷次数多的结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