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酸蓄电池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常见故障不良现象故障产生的原因故障的处理方法蓄电池充电不足1.静止电压低2•密度低,充电结束后达不 到规定要求3. 工作时间短4. 工作时仪表显示容量下降 快1•充电器电压、电流设置 过低2. 初充电不足3. 充电机故障1•调整,检修充电 器2. 畜电池补充充电3. 严重时需更换新 电池蓄电池过充 电1•注液盖篓色泽变黄,变红2•外壳变形3•隔板炭化、变形4•正极腐蚀、断裂5•极柱橡胶套管上升、老 化、开裂6•经常补水,充电时电解液 浑浊7. 极板活性物质均匀脱 落8. 正极板爆管1•充电器电压,电流设置 过高2.充电时间过长3•频繁充电4. 放电量小而充电量大5. 充电机故障1•调整,检修充电 器2•调整充电制度3.严重时需更换新 电池蓄电池过放 电1•蓄电池静止电压低2•充电后电解液密度低3•正、负极板弯曲,断裂1. 蓄电池充电不足而继续 使用2. 蓄电池组短路3. 小电流长时间放电1. 补充充电2. 检修车辆3. 严重时需更换新 电池蓄电池短路1•静止电压在2V以下2. 电解液密度过低3. 充电时温度咼4. 叉车工作时间短1•极板弯曲变形短路2•隔板缺少或装配中破损3.正极活性物质脱落、底部 短路需更换新电池断路1•外接负载通路时电压异 常,不稳定2.充电时电流无法输入1.极柱或极板组装时焊接 不良2•外部短路3. 大电流放电4. 连线接触不良或断 开5. 极板腐蚀1. 需修理蓄电池2. 必要时需更换新 电池蓄电池添加 电解液 不当密度咼时:1•充电后电解液密度三1.300g/cm31.初加液密度过高或过低 2•液面降低补液错误,没 有按规定加入纯水,而是1. 蓄电池换电解液2. 严重时需更换新 电池2.蓄电池静止电压咼3•初期容量好,使用一段时 间后容量降低4.电解液浑浊 密度低时:1•充电后电解液密度低于规定值2. 蓄电池容量低加液不纯:1.蓄电池容量低2•电解液浑浊,色泽异常, 有异味3. 蓄电池自放电严重误加入稀酸3•初加液不纯(含有杂质极板硫酸盐 化1•正常放电时容量降低 2•密度下降低于正常值 3•放电时电压下降快4.开始充电电压咼 5•充电时气泡产生早 6.PbS04结晶粗大1•初充电不足2•放电状态下,放置时间 过长3•长期充电不足4.电解液密度过高5•液面过低,极板上部暴 露在电解液外面6. 电解液不纯7. 内部短路1•过充电法2. 反复充电法3. 水疗法活性物质 过量脱落1•充电时有灰褐物质从 从底部升起2.蓄电池容量减小1. 褐色沉淀是由于充电电 流过大2. 白色沉淀是由于过量放 电3. 蓄电池电解液不纯1. 清理沉淀2. 调整密度3. 必要时需更换新 电池蓄电池反极1.电压呈负值2•充电后电解液密度在1.20 g/cm3 以下3•正负极柱、极板颜色相反充电时正、负极连接错误1. 可反向充电2. 严重时需更换新 电池蓄电池漏液1•注液口漏夜2•槽、盖封合处漏夜3. 渗液4. 槽体外部有碰伤痕迹1•槽、盖热封不良2.极柱橡胶圈问题3•封口剂开裂4使用中疏忽受外力撞击1. 修理2. 必要时需更换新 电池当电池处于充电状态时,电池温度发生一种积累性的增强作用。
当增温 过程的热量积累到一定程度,电池端电压会突然出现降低,迫使电流骤 然增大,电池温度高升而损坏蓄电池的现象称之为热失控1. 故障现象充电时特别到了末期,充电器不转绿灯,同时电池严重发热, 如果测量充电电流会发现电流很高可达到2A或2A以上发热严重时, 析气压力过高,会导致电池壳受热变形,直至电池报废2. 故障产生原因⑴电池失水失水后,蓄电池中超细玻璃纤维隔板发生收缩现象,使之与 正负极板的附着力变得很差,内阻增大,充放电过程中发热量加大经 过上述过程,蓄电池内部产生的热量只能经过电池槽散热,如散热小于 发热量,即出现温度上升现象温度上升,使蓄电池析气过电位降低, 析气量增大,正极大量的氧气通过“通道”,在负极表面反应,发出大 量的热量,使温度快速上升,形成恶性循环,即所谓的“热失控”最 终温度达到80°C以上,即发生变形同时,在蓄电池中热容最大的是水, 水损失后,蓄电池热容大大减小,产生的热量使蓄电池温度升高很快⑵单格落后如果某一组电池或者某一个单格电池发生严重落后,在充电 的恒压值不变的条件下,落后格的电压不上升或者上升缓慢,其他好的 单格出现充电电压相对过高,就会发热;同样一组电池中有一块电池落 后,也会导致一组中的其它好的电池因过充电而发热,就会产生热失控 问题。
⑶充电电压过高一些劣质充电器充电电压高于规定值,致使电池析气量增大, 电池也会产生热失控⑷氧循环通畅正极板析出的氧气直接作用在负极板上,发生的热量不能够 及时排出,形成热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