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共政策学公共政策学》》 宁骚宁骚 ((20102010 最新版)最新版) 第一章第一章 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第二章第二章 公共政策与政策工具公共政策与政策工具第三章第三章 政策系统与公共决策体制政策系统与公共决策体制第四章第四章 政策过程及其理论模型政策过程及其理论模型第五章第五章 政策问题与议程设定政策问题与议程设定第六章第六章 政策方案的规划与抉择政策方案的规划与抉择第七章第七章 公共政策执行公共政策执行第八章第八章 公共政策的评估与监控公共政策的评估与监控第九章第九章 公共政策的稳定、变动与终结公共政策的稳定、变动与终结第十章第十章 公共政策学知识的应用公共政策学知识的应用- 2 -第一章第一章 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公共政策学:公共政策学是这样一门学科,它尽可能的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公共政策的内容、过程与产公共政策学:公共政策学是这样一门学科,它尽可能的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公共政策的内容、过程与产 出,探索其固有规律,形成系统性知识,并运用这种知识进行政策分析,进而通过公共权力机关将研究出,探索其固有规律,形成系统性知识,并运用这种知识进行政策分析,进而通过公共权力机关将研究 结果转化为政策实践。
结果转化为政策实践 ※※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有: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有:①①研究对象研究对象②②概念体系概念体系③③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政府组织即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是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的核心和重点政府组织即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是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的核心和重点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 (一)公共政策:作为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的公共政策,指的是公共权力机关建立起来的包括立法、(一)公共政策:作为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的公共政策,指的是公共权力机关建立起来的包括立法、 行政、司法三权在内的所有国家机构,以及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内的执政党制定和实施的政策行政、司法三权在内的所有国家机构,以及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内的执政党制定和实施的政策 可以区分为三个层次:可以区分为三个层次: 1 1、具体的个别政策;、具体的个别政策; 2 2、政策群和政策链:、政策群和政策链: ((1 1)政策群:是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某一较长时间内制定和实施)政策群:是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某一较长时间内制定和实施 的内容各异但理念同源、导向相近的政策的聚合体。
的内容各异但理念同源、导向相近的政策的聚合体 ((2 2)政策链:是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政策链:是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 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 3 3、政策一般:从无数项具体的个别的政策和众多的政策群、政策链中,抽象出所有的政策的共、政策一般:从无数项具体的个别的政策和众多的政策群、政策链中,抽象出所有的政策的共 同的本质和属性同的本质和属性 (二)(二) 政策系统对政策系统的研究应予重视的四个突出问题:政策系统对政策系统的研究应予重视的四个突出问题: 1 1、直接的政策制定系统中决策者的类别差异;、直接的政策制定系统中决策者的类别差异; 2 2、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对对象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对对象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 3 3、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与政策支持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与政策支持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 4 4、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的结构。
有四种类型:、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的结构有四种类型:①①线性结构线性结构②②职能结构职能结构③③线性线性——参谋结构参谋结构④④矩矩 阵结构阵结构 (三)政策过程:决策行为是选定目标和选取最优化方案并付诸实施的行为决策行为是一个有一连串(三)政策过程:决策行为是选定目标和选取最优化方案并付诸实施的行为决策行为是一个有一连串 相互衔接的阶段、环节或程序组成的完整的政策过程;即决定做什么,做什么;政策过程是一个相互衔接的阶段、环节或程序组成的完整的政策过程;即决定做什么,做什么;政策过程是一个 自始至终不断地进行选择的过程,即分析如何认定,解决问题,哪些因素对方案的实施造成影响,自始至终不断地进行选择的过程,即分析如何认定,解决问题,哪些因素对方案的实施造成影响, 结果是否一致及其造成的主要原因等结果是否一致及其造成的主要原因等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程序的设计:(一)研究程序的设计: 1 1、提出拟研究的政策问题、提出拟研究的政策问题 2 2、确定假设、确定假设 3 3、收集系统资料、收集系统资料 4 4、资料分析、资料分析 5 5、做操作性研究、做操作性研究 6 6、撰写研究报告、撰写研究报告 (二)政策研究的资料收集方法:(二)政策研究的资料收集方法: 1 1、一手资料的收集:、一手资料的收集: ((1 1)定量的一手资料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定量的一手资料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2 2)定性的一手资料收集方法:)定性的一手资料收集方法:①①无结构访谈法无结构访谈法②②实地观察法实地观察法③③非参与观察法非参与观察法④④参与观察法参与观察法 2 2、二手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方法有:、二手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方法有:①①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法②②二次分析法二次分析法③③现存统计资料分析法现存统计资料分析法- 3 -(三)公共政策的研究视角和路径:(三)公共政策的研究视角和路径: 1 1、公共政策的系统分析方法、公共政策的系统分析方法————政策系统的环境分析、目标分析和结构分析;政策系统的环境分析、目标分析和结构分析; 2 2、公共政策的矛盾分析方法、公共政策的矛盾分析方法 3 3、公共政策的历史分析方法;、公共政策的历史分析方法; 4 4、公共政策的比较分析方法;、公共政策的比较分析方法; 5 5、公共政策的个案分析方法;、公共政策的个案分析方法; 6 6、公共政策的经济分析方法;、公共政策的经济分析方法; 7 7、公共政策的制度分析方法;、公共政策的制度分析方法; 8 8、公共政策的价值分析方法、公共政策的价值分析方法 ※※公共政策学的概念体系在内部构成上区分为三个层次:核心概念;次级概念;边际概念公共政策学的概念体系在内部构成上区分为三个层次:核心概念;次级概念;边际概念 ※※公共政策学的核心概念,次级概念和边际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公共政策学的核心概念,次级概念和边际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1 1、核心概念:是政策分析中不可或缺的概念。
反映公共政策这一动态过程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概念集;、核心概念:是政策分析中不可或缺的概念反映公共政策这一动态过程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概念集; 出现错误将最终导致决策失误或得出错误的研究结果;出现错误将最终导致决策失误或得出错误的研究结果; 2 2、次级概念:是核心概念的子概念和从属性概念;它是公共政策学的研究不断深化的表现;、次级概念:是核心概念的子概念和从属性概念;它是公共政策学的研究不断深化的表现; 3 3、边际概念:是从其他学科引进或移植过来的概念;为公共政策学提供了理论和方法论基础;、边际概念:是从其他学科引进或移植过来的概念;为公共政策学提供了理论和方法论基础; ※※古代中国政策研究:古代中国政策研究:(1)(1)史官制度史官制度 (2)(2)策士制度策士制度 (3)(3)谏议制度谏议制度 (4)(4)科举制度科举制度 ※※欧洲中世纪的中期和晚期随着城市的发展,才培养出在财政,战争,法律三大领域中拥有专门知识并欧洲中世纪的中期和晚期随着城市的发展,才培养出在财政,战争,法律三大领域中拥有专门知识并 向统治者提供政策建议的政策分析人才向统治者提供政策建议的政策分析人才。
※※古代没有发展成古代没有发展成““公共政策学公共政策学””的原因:的原因: 1 1、人们有关政府政策的知识、思想和观点大多是对政策结果所作的观察和分析,而不是对政策过程所、人们有关政府政策的知识、思想和观点大多是对政策结果所作的观察和分析,而不是对政策过程所 作的观察和分析,只有当研究者能够对政策过程进行直接地或比较直接地观察和分析的情况下,才作的观察和分析,只有当研究者能够对政策过程进行直接地或比较直接地观察和分析的情况下,才 有可能产生公共政策学有可能产生公共政策学 2 2、古代有关政府政策的情况、思想和观点,通常是个人直观体验的产物,而且对政策解释往往是从权、古代有关政府政策的情况、思想和观点,通常是个人直观体验的产物,而且对政策解释往往是从权 威、伦理、哲学的原则威、伦理、哲学的原则 ※※中国古代政策思想的内容:中国古代政策思想的内容: ((1 1))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韩非子)、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韩非子) ;管仲,商鞅;管仲,商鞅 ((2 2)) 、以民为本,政在得民的政策原则;孟子,荀况,李世民,王夫之,唐甑、以民为本,政在得民的政策原则;孟子,荀况,李世民,王夫之,唐甑 ((3 3)) 、惠民、养民、富民的政策传统;管仲,孔子,李俚,孟子,唐甑、惠民、养民、富民的政策传统;管仲,孔子,李俚,孟子,唐甑 ((4 4)) 、重农抑商的政策主张;李世民,朱熹、重农抑商的政策主张;李世民,朱熹 ((5 5)) 、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政策倾向;孔子,唐甑、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政策倾向;孔子,唐甑 ((6 6)) 、无为而治的政策构想;王弼;、无为而治的政策构想;王弼; ※※我国古代两本著作:我国古代两本著作: 1 1、、>>>第一部较为系统的政策研究与政策咨询的著作;第一部较为系统的政策研究与政策咨询的著作; 2 2、冯梦龙、冯梦龙>>>,是世界最早的一本政策案例著作;,是世界最早的一本政策案例著作; ※18-19※18-19 世纪,从产业革命前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许多学者和思想家在经济学、军事学、社会学和一世纪,从产业革命前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许多学者和思想家在经济学、军事学、社会学和一 般社会科学等领域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方法论探索,奠定了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
般社会科学等领域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方法论探索,奠定了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 ※※公共政策学诞生于公共政策学诞生于 2020 世纪世纪 5050 年代 ※※学科形成的历史条件:学科形成的历史条件: 1 1、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奠定了公共政策学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三论提供的思维方法的、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奠定了公共政策学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三论提供的思维方法的 特点是系统性、动态性和最优化;它提供的基本方法是:系统的方法;信息的方法;反馈的方法;特点是系统性、动态性和最优化;它提供的基本方法是:系统的方法;信息的方法;反馈的方法; 功能模拟的方法)功能模拟的方法) ;; 2 2、决策科学的形成:其取得的成果直接成为公共政策学的内容;西蒙的有限理性决策模型和决策过程、决策科学的形成:其取得的成果直接成为公共政策学的内容;西蒙的有限理性决策模型和决策过程 理论、诺伊曼的博弈论(决策科学与公共政策学之间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理论、诺伊曼的博弈论(决策科学与公共政策学之间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3 3、行为科学的形成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是公共政策学产生的催化剂泰勒首创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的形成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是公共政策学产生的催化剂。
泰勒首创科学管理理论,- 4 -梅奥的霍桑实验梅奥的霍桑实验 4 4、凯恩斯主义的出台和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使得公共政策学研究的必要性迅速增加凯恩斯主义的出台和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使得公共政策学研究的必要性迅速增加 ※※公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