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大学生道德行为的观念支撑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 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 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 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 行为活动的总和 一、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 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 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 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 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 ——康德 ★★不管时代潮流和社会风尚怎 样,人总是可以凭着自己的高 贵品质,超脱时代和社会,走 自己的正确道路现在,许多 人都为冰箱、汽车、房子而奔 波、追逐、竞争但是,也有 不少人不追求这些物质的东西 ,他们追求理想和真理,得到 了内心的自由和安宁㈠ 道德的起源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的产生有 其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 客观条件——人类在社会生活中 ,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形成了复杂的社会关系,在 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存在 着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和矛 盾 主观条件——人的意识有了一定 程度的发展,开始意识到这 种利益关系和矛盾需要加以 调整㈡ 道德的本质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 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 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 系的性质 ◆ 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 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 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 为阶级关系,道德也必然带有阶级属性 ◆ 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 化四) 道德的社会作用•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稳 定 •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 展 •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 具 •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 精神力量 •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 着重大的影响 •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 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道德的主要功能 认识功能 ★ 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 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 系的功效和能力 ★ 道德借助道德观念、道 德准则、道德理想等 形式,帮助人们正确 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 规律和原则,认识人 生 的价值和意义,认 识自己对家庭、他人 、社会的义务和责任 调节功能 ★ 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 ,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 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 们之间关系的功效和能 力 ★ 道德评价是道德调节的 主要形式,社会舆论、 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 信念是道德调节所赖以 发挥作用的力量。
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道德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同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 中国古代优良道德传统的传承与升华,是中 国革命道德传统的直接继承和发展◆中国革命道德传统是指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 ,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 设和改革中所形成的革命气概、精神品质和 道德情操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 辱观 ▲▲恪守恪守“ “爱国守法、明礼诚爱国守法、明礼诚 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敬业奉献” ”的公民基本道的公民基本道 德规范人与人之间,各自追求自己的利益, 往往发生矛盾冲突,如果人与人之间 的矛盾冲突过于激烈,毫无调和之余 地,势必同归于尽为了保持社会生 活的继续存在,必须对于个人利益的 冲突加以调节,使人与人之间遵守一 定的行为规则这类规则即是道德 道德即是调节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 系的基本准则——张岱年(一)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 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 客观要求。
•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 求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依据• 为人民服务是唯物史观的根 本体现 •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必然要求 • 为人民服务具有深厚的历史 文化渊源 • 为人民服务是道德本身的内 在要求为人民服务”的层次要求•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务” —— 对共产党人和要求 进步的先进分子的要求 • 以为他人服务、为社会服务 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在服务他 人、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自 己的个人利益和人生价值 — — 对普通公民的要求•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奉献是为人民服务; • 顾全大局、先公后私、爱岗敬业、办事公道是为 人民服务; • 同志间、师生间、同学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 互相帮助是为人民服务; • 热心公益、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扶贫帮困、扶 残助残是为人民服务; • 遵纪守法、诚实劳动并获取正当的个人利益,同 样也是为人民服务二)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集体主义的内涵 • 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 • 集体主义与整体主义相 区别 • 集体主义是对个人主义 的扬弃集体主义的内涵• 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 的辩证统一。
• 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 益 • 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 当利益123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一心为公先公后私公私兼顾最高层次,是共产党员、先 进分子应努力达到的道德 目标具有较高的社会主义 道德觉悟的人们 能够达到的道德 目标对公民最基本 的道德要求为什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加快社会主义 道德建设,有助于保证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轨道有序健康的发 展 •实践证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 会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 平,也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 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社 会的道德进步 但也要看到,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如趋 利性、自发性等也会反映到道德生活中来,反映到人与人的关系 上,容易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现象, 这些因素都会干扰社会的道德建设,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 康发展如何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坚持公民承担社会责任与社会尊重个人合法权益相 一致,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着力培养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
•正确处理竞争与协作、自主与监督、效率与公平、 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 •正确认识和运用物质利益原则,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正确发挥社会主义道德对市场经济的价值导向作用 ,形成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 范,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康发展整体主义整体主义原则是贯穿于中国封 建社会的最重要的道德准则这个 原则的基本精神是封建统治集体整 体的利益绝对高于个人的利益个人在国家、社稷面前是微不 足道的,个人的个性、尊严、价值 等都是某种偶然性的东西,只有纳 入一定的利益的圈子才是可能的这种整体主义原则,作为约束 、禁锢个人的道德戒律,实质上是 扩大了的家长制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是一种适应资本主义发展 的观念,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 容: • ①作为一种价值目标,个人主义 特别强调个人本身就是目的,因而 具有最高的价值,而社会只是为了 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 • ②作为一种政治民主思想,个人 主义强调个人的民主和自由,它因 反对国家、社会对个人行为的干预 而往往导致无政府主义 • ③作为一种财产制度,个人主义 主张维护财产私有制•个人主义是一种温和的利己主义,“利己 主义是对自己的一种偏激和过分的爱, 它使人们只关心自己和爱自己甚于一切” 。
而个人主义则比较多地强调个人的价 值,因而是一种:“只顾自己而又心安理 得的情感由于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都 是一切从个人出发,所以从本质上看, 二者是一致的,“利己主义可使一切美德 的幼芽枯死,而个人主义首先会使公德 的源泉干涸,但是久而久之,个人主义 也会打击和破坏其他一切美德,最后沦 为利己主义——托克维尔二、树立正确的“三观”人生观是世界观的 重要组成部分,是 人们在实践中形成 的对于人生目的和 意义的根本看法, 它决定着人们实践 活动的目标、人生 道路的方向和对待 人生的态度拜 金主义、享乐主义 、功利主义等)世界观来源于人 的生产和生活实 践是人们对生 活在其中的世界 以及人与世界的 关系的总体看法 和根本观点 (唯物与唯心,机 械与辩证,主观 与客观)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 世界观决定人生观,只有树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才能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 人生观又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人的人生观如果发生变化,往往会导致世界观发生变化 人生观• 人生观是指主体在社会生 活的实践中形成的对人生 基本问题的根本观点和态 度 • 人生观主要通过人生目的 、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三 个方面体现出来。
• 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 活着;人生态度,表明人 应当怎样对待生活;人生 价值,判别什么样的人生 才有意义其中人生目的 是人生观的核心 人生目的在人生实践中的作用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人生目的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人生目的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端正人生 态度• 人生须认真; • 人生当务实; • 人生应乐观; • 人生要进取价 值• 价值所表现的是一种主客 体关系,即客体是否或在 多大程度上满足了主体的 需要、符合主体的目的和 愿望 • 某种事物或现象具有价值 ,就是该事物或现象能满 足人们某种需要,成为人 们的兴趣、目的和追求的 对象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 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 的根本观点 ◆价值观集中反映一定社会的经济、 政治、文化,代表了人们对生活现 实的总体认识、基本观念和理想追 求 ◆任何社会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上 都会形成与其根本制度和要求相适 应的、主导全社会思想和行为的价 值体系,即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人生价值观◆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 和实践活动进行认识和评价时 所持的基本观点,表现了对人 生价值的稳定、综合、持续的 看法或取向,是人生目标和理 想、人生价值的标准的统一。
◆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是其素质 形成与提高的“ “心理过滤器心理过滤器” ”, 是导致大学中期大学生明显分 化的主要因素一)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自我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 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 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 具有的价值,主要表 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 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社会价值人生的社会价值, 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 社会、他人所具有的 价值衡量人生的社 会价值的标准是个体 对社会和他人所做的 贡献自我价值人生自我价值的 实现构成了个体 为社会创造更大 价值的前提社会价值人生的社会价值 是实现人生自我 价值的基础,没 有社会价值,人 生的自我价值就 无法存在人生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辨证关系前提基础人生价值的标准◆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 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 步◆普遍标准: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 社会和他人作出的贡献◆社会主义社会中,衡量人生价值 的标准在于:看一个人是否以自 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 尽心尽力服务三)人生价值的评价• 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 力相统一 • 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 统一 • 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 统一。
• 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人性与人的本质• 人性:是指一切人都具有 的共同属性,也就是人区 别于动物的属性• 人的本质:是指人作为一 种特殊的存在物所具有的 内在规定性,根据这种内 在的规定性,我们不仅可 以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 而且还能把不同的人相互 区分开来人性是什么人性即人在自己的社会或社 会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属性 ,是人的自然属性、社会 属性和精神属性的辨证统 一 ◆自然属性体现为人作为自 然存在物的生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