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挡不住的钢铁洪流,二战参战各国著名坦克.doc

cn****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17MB
约32页
文档ID:538938380
挡不住的钢铁洪流,二战参战各国著名坦克.doc_第1页
1/32

挡不住的钢铁洪流,二战参战各国著名坦克1. 德国坦克 一战结束以后,德军被禁止拥有坦克,然而魏玛时代的德国国防军却暗地里同苏联合作,着手研制自己的坦克二十年代末,德国专家到苏联喀山的试验基地秘密测试了英国劳埃德4型坦克,并购买两辆回国,这就是后来德国Pz 1型坦克的原型 1931年,古德里安出任国防军摩托运输部队总监,开始大力发展坦克他设想的德军装甲部队,将拥有两种坦克,一种是装备反坦克炮的中型坦克实现突破,一种是装备大口径压制火炮的中型坦克提供炮火支援,这其实就是后来的Pz 3型和4型坦克但是当时的德国军火工业没有设计制造先进坦克的经验,正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还不能指望外援,只能白手起家德军急切需要坦克训练装备部队,因此只好因陋就简、降格以求了1932年,德军军械署提出一种轻型坦克的设计要求,最后奔驰的车体和克虏伯的底盘分别中标,组合起来就成了“装甲战车1型”坦克(Panzerkampfwagon I),简称Pz 1型 Pz 1型坦克 Pz 1型坦克重5.5吨,乘员两人,装甲厚度6 - 13毫米,这个厚度勉强可以抵挡轻武器射击武器是两挺MG13机关枪引擎是一台克虏伯MG305汽油发动机,功率60马力。

Pz 1型坦克高仅1.72米,还不及一人高跟同时期的欧洲其它国家的现役坦克相比,这款坦克简直象个玩具,然而德国国防军却毫不嫌弃,大量订购,而最初的德军装甲部队就是在这些微型坦克里磨炼技术的Pz 1型坦克从1934年开始批量生产,到1939年停产,一共生产了1,500辆 不过德军军械署也清楚Pz 1型坦克的诸多缺点,1934年提出了Pz 2型坦克的性能要求,克虏伯的设计中标,次年开始批量生产Pz 2型坦克的乘员增加到3人,重量增加到9吨,正面装甲厚度15毫米,后来增加到35毫米,武器是一门20毫米机关炮和一挺机枪,并排装在炮塔上20毫米机关炮射速每分钟280发,使用穿甲弹时500米的距离上能够击穿10毫米的装甲,勉强具备了攻击轻型坦克的能力德军统帅部下令大批生产,到1942年停产时,共生产了1,800辆Pz 2型坦克 Pz 2型坦克 1937年,西班牙内战爆发,nacui德国派遣陆空军支援弗朗哥政权,空军便是著名的“秃鹰军团”,而陆军包括“第88坦克营”,总共有200辆Pz 1型和2型坦克,指挥官是冯托马少校(Wilhelm Ritter von Thoma),此人后来成为隆美尔手下的一员悍将。

88坦克营的任务主要是训练弗朗哥军队,并没有参战的任务,但不甘寂寞的冯托马还是争取到不少实战机会德国坦克部队在西班牙收获颇丰,发展出反坦克炮和坦克协同歼敌的“剑与盾战术”,并首次使用88毫米高射炮攻击坦克,效果惊人地理想注意坊间不少战史作品以讹传讹,说隆美尔1940年在西线首次用88高炮打坦克 西班牙内战中苏联支援了共和军数百辆坦克,苏德坦克首次同场竞技,而苏联T-26坦克让德国人大吃一惊T-26是和德国Pz 2型同一级别的轻型坦克,重9吨,正面装甲也是15毫米,但装备一门45毫米L/46(指炮管长度是口径的46倍)加农炮,500米距离上可以击穿38毫米装甲,这样猛烈的火力德国坦克直到1940年以后才赶超事实上三十年代末期,苏军已经装备了比T-26更先进的BT系列快速坦克和T-28中型坦克,著名的T-34和KV坦克原型正在测试,可以说苏联坦克的研发已经远远领先德国西班牙共和军并不懂得怎样有效使用坦克,因此大批T-26坦克被弗朗哥的北非部队缴获,冯托马最后用苏联坦克组建了4个连1939年,冯托马回国述职,在报告中称Pz 1、2型坦克为“沙丁鱼罐头”,认为它们根本不适合现代的坦克战然而德军军械署置若罔闻,依然大量生产装备这两款轻型坦克 Pz 3型坦克 古德里安心目中的两款主战坦克终于在1937年定型生产。

Pz 3型坦克将充当德军装甲部队的突击箭头,因此必须具备较好的防护、反坦克火力、和优异的机动性德军军械署的性能要求是重量不超过24吨,最高时速达到35公里,结果奔驰的设计中标Pz 3型坦克高2.5米,重量22吨,正面装甲先是15毫米,很快改为30毫米,西线战役爆发前再加厚到50毫米Pz 3型使用扭杆悬挂系统,梅巴赫12缸汽油发动机,功率300马力,公路时速最高可达40公里Pz 3型坦克直到苏德战争初期都是德军装甲部队的主力,1943年停产时共有6,100辆出厂 古德里安要求Pz 3型坦克装备50毫米反坦克炮,但军械署则认为KwK36型37毫米L/45加农炮是德军制式反坦克炮,数量充裕,补给方便,应该采用最后的折衷方案是先采用37毫米炮,但将炮塔设计的宽敞一些,为将来换装50毫米炮留有余地1940年西线战役以后,希特勒下令给Pz 3型坦克换装50毫米长身管火炮,军械署再次自作主张,没有按要求装60倍身管炮,而是装了一门43倍身管炮次年希特勒生日庆典上,他检阅坦克部队时发现Pz 3型坦克炮管不够长,当场大发脾气,结果军械署急忙给所有的3型坦克紧急换装L/60加农炮 装备50毫米L/60加农炮的Pz 3型坦克 古德里安的装甲战构想中,Pz 3型坦克将作为攻击箭头,一马当先击溃敌方的装甲部队,而它们身后的Pz 4型坦克则提供炮火支援,摧毁敌方的步兵工事,因此Pz 4型装备一门75毫米L/24低初速火炮,主要以高爆、破片弹攻击软目标。

Pz 4型坦克几乎就是3型坦克放大一个尺寸,但炮塔设计硕大无比,这个特点使其日后能够不断提升火力,与时俱进Pz 4型坦克重25吨,高2.7米,正面装甲到1940年已经加厚到50毫米,使用和3型坦克一样的悬挂系统和发动机,公路最高时速37公里Pz 4型坦克是二战德国产量最高的坦克,总共有9,000余辆出厂 Pz 4型坦克 然而到战争爆发前夕,德军坦克不用说质量,就是数量也无法满足装甲集群战术的要求,这个窘境迫使德军到处搜罗能用的坦克填充部队1938年,德国吞并捷克,捷克的军工企业闻名欧洲,设计生产的几款轻型坦克相当不错,其中就包括CKD 38t型38t型坦克全重10吨,高2.3米,装甲厚度25毫米,后来增加到50毫米,装备一门37毫米L/48加农炮,两挺机枪,六缸汽油发动机功率150马力,公路最高时速42公里38t坦克是轻型坦克,战斗效能近似Pz 3型,但只有一半重,因此机动性很好不过38t的装甲是铆钉接合的,而不是焊接而成,中弹时铆钉会被震落,在坦克内部横飞,造成不必要的伤亡这款坦克对德军来说无疑雪中送炭,波兰战役前有4个装甲师全部装备Pz 38t后来38t坦克又参加了1940年西线战事,德国入侵苏联,北非战事。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隆美尔著名的第7装甲师有一半的坦克是38t,隆美尔就是用这些早已过时的武器连续击败装备精良的英军 Pz 38t坦克1940年,德军装甲部队如同镰刀一样扫过西欧,击败法国,重创英国,从此德军“闪电战”闻名世界如果比较一下交战双方坦克的数量和质量,我们会看到德军创造了怎样的一个奇迹德军在西线总共投入2,439辆坦克,其中包括1型坦克523辆,2型坦克955辆,3型坦克349辆,4型坦克278辆,捷克38t坦克334辆也就是说四分之三的德军坦克是过时的微型和轻型坦克,即使是3型和4型主战坦克,在战斗效能上也跟英法装备的主战坦克差距明显下面我们来看看德军坦克在西线的对手 2. 英法坦克 1940年5月,英法荷比军队在西线一共集结了136个师,250万军队,数量上和德军相当但是在最重要的坦克方面,英法军队远胜德军,拥有4,000辆坦克,其中包括一批相当先进的中型坦克法军号称欧洲最强陆军,到开战前有现役坦克3,500辆,其中1,500辆部署在德法边境法国的3千多辆坦克里面,轻型坦克有2千多辆,主要型号是雷诺R-35和哈奇开斯H-35/39;中型坦克萨摩亚S-35有243辆,重型坦克夏尔B1有313辆 哈奇开斯H-39坦克(Hotchkiss H-39)是同德国Pz 2型同级的轻型坦克,战斗全重12吨,正面装甲40毫米,装备一门37毫米L/33加农炮和一挺机枪,一台六缸汽油发动机功率120马力,公路最高时速36公里。

H-39坦克的装甲防护比德国2型坦克要好,37毫米炮的威力也大一些这款坦克法军装备了790辆雷诺R-35坦克(Renault R-35)战斗全重10吨,正面装甲40毫米,装备一门37毫米短身管火炮和一挺机枪,一台雷诺四缸汽油发动机功率82马力,公路最高时速20公里R-35坦克跟德国Pz 2型相比,装甲防护较好,火力就差一些,穿甲能力不如的后者的20毫米机关炮,而且动力不足,速度较慢,但对付德国1型坦克绰绰有余雷诺R-35是法军装备最多的坦克,战争爆发前夕共有1,035辆 哈奇开斯H-39坦克 雷诺R-35坦克 索摩亚S-35坦克(Somua S-35)在三十年代中期开始装备法军骑兵部队,这是当时设计最先进的坦克,炮塔和车体是钢铁铸造而成,具有优美的弧度,无线电对讲机是标准设备,这些独特设计影响了后来的美国谢尔曼和苏联T-34坦克S-35坦克战斗全重将近20吨,乘员3人,炮塔正面装甲厚度55毫米,车身装甲厚度40毫米,最薄弱的后部也有20毫米,防护效果相当不错S-35装备一门47毫米L/40加农炮,这是西线战场威力最大的坦克炮动力系统是一台八缸汽油发动机,功率190马力,公路最高时速40公里。

法军一共有超过400辆S-35坦克,但只有243辆装备部队,其余的都停在仓库里面S-35坦克跟德军的对手Pz 3型相比,火力和防护都胜过一筹,只有动力稍逊 夏尔B1坦克(Char B1)是二战初期罕见的重型坦克,这个级别的坦克在德军中根本没有对手夏尔B1坦克战斗全重32吨,乘员4人,装甲最厚达65毫米,武器装备是一门47毫米反坦克炮,装在炮塔上,另外还有一门75毫米短身管压制火炮,装在车身前方右侧动力系统是一台八缸汽油发动机,功率307马力,公路最高时速28公里法军一共装备了313辆这种坦克德军初次遇到夏尔B1坦克,只能用“震撼”一词来形容士兵的感受,因为德军制式的37毫米反坦克炮根本无法击穿这种坦克的装甲,唯一的机会是瞄准侧面的一个小通风罩,难度可想而知不过夏尔B1坦克的机械性能不太稳定,经常抛锚,而且需要4名乘员高度协作才能充分发挥战斗力,法军当时非常缺乏这样训练有素的坦克手 A13巡弋坦克 西线英国远征军(BEF)装备有450辆坦克,比较突出的型号是A13巡弋坦克和A12 “玛蒂尔德”步兵坦克(A12 Matilda Infantry Tank)A13巡弋坦克是一种轻型坦克,突出机动性能,战斗全重14吨,正面装甲厚14毫米,装备一门40毫米加农炮和一挺机枪,发动机功率340马力,公路最高时速达50公里。

A13巡弋坦克的战斗效能与德国Pz 3型坦克相当,防护能力稍逊英国远征军共装备了250辆A13巡弋坦克 A12 “玛蒂尔德”步兵坦克 A12 “玛蒂尔德”步兵坦克是德军士兵的又一个噩梦所谓步兵坦克,其实是为步兵进攻提供移动火力支援的坦克,特点是装甲极厚,行动缓慢玛蒂尔德坦克战斗全重27吨,正面装甲厚达78毫米,装备一门40毫米加农炮和一挺机枪,动力系统是两台六缸汽油发动机,总功率190马力,公路最高时速24公里,英国远征军总共装备了75辆玛蒂尔德坦克的机械性能要优于法国的夏尔B1,因此在后来的北非战场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940年西线战场上,以及1942年的北非战场上,德军面对玛蒂尔德坦克的攻击,只能调88毫米高炮来对付 英法拥有如此强大的装甲力量,依然在西线战役中一败涂地,这就只能从装甲部队的组织和战术上找原因了法军有7个装甲师,总共装备1,300辆坦。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