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的有载分接开关2011年9月 有载分接开关的作用有载分接开关的结构M型与V型分接开关的区别工作原理有载分接开关的试验 电压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质量指标 由于供电网络的负荷波动性较大 往往会引起电压的变化 为了确保电能质量 对变压器适时进行调压 而有载分接开关能在不中断负载电流的情况下 实现变压器绕组中分接头之间的切换 从而改变绕组的匝数 即变压器的电压比 实现调压的目的 因此在电力变压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 有载分接开关的作用 二 有载分接开关的结构 M型有载分接开关结构图 M型切换开关触头系统 切换开关包括快速机构 切换机构 过渡电阻器 油室 齿轮装置及绝缘传动轴 切换开关触头系统分主通断触头 过渡触头 主触头三部分 其中主通断触头和过渡触头称为电弧触头 它是长期接通工作电流运行 所以要求接触良好 过渡电阻安装在弧形板下部 并与切换开关过渡触头相连 它是由具有高耐热性能的镍络丝绕成回旋形状 用陶土夹片相互隔开装在绝缘框架内 过渡电阻的热量由变压器油介质冷却 分接选择器是能承载电流 但不接通和开断电流的装置 因此 它实质上是个无励磁分接开关 仅与切换开关配套使用后形成有载调压 V型有载分接开关结构图 三 M型与V型分接开关的区别 M型 V型 选择开关与切换开关分开的组合式 适用大容量 高电压 多分接位置 选择开关与切换开关组合成一体的复合式 结构简单 分接档位少 四 工作原理 有载分接开关是在负载状态下调节变压器绕组分接位置 这就要求有载分接开关在变换分接位置过程中 既要保证负载电流的连续 不能开路 又要保证分接间不能短路 因此 在分接开关切换过程中 必然在某一瞬间同时桥接两个分接头 以保证负载电流的连续性 而桥接的两个分接间必须串接电阻以限制循环电流 保证不发生分接间短路 实现这一功能的电路为过渡电路 按照串接电阻的数量分为单电阻 双电阻及四电阻的开关类型 双电阻过渡电路的工作原理图 K 1 9 1 2 3 4 5 6 7 8 9a 10 12 13 14 15 16 17 9b 9c 11 1 2 3 4 5 6 7 8 9 K 1 2 3 4 5 6 7 8 9 1 3 5 7 9 4 6 8 K 2 0 0 输出端子 切换开关 分接选择器 极性选择器 主绕组 分接选择器触头代号 切换位置代号 上分接选择器触头层 下分接选择器触头层 分接绕组 电气原理图 机械原理图 输出端子 切换开关 分接选择器 极性选择器 主绕组 分接选择器触头代号 切换位置代号 上分接选择器触头层 下分接选择器触头层 分接绕组 电气原理图 机械原理图 Page21 K 1 9 1 2 3 4 5 6 7 8 9a 10 12 13 14 15 16 17 9b 9c 11 1 2 3 4 5 6 7 8 9 K 1 2 3 4 5 6 7 8 9 1 3 5 7 9 4 6 8 K 2 0 0 输出端子 切换开关 分接选择器 极性选择器 主绕组 分接选择器触头代号 切换位置代号 上分接选择器触头层 下分接选择器触头层 分接绕组 电气原理图 机械原理图 K 1 9 1 2 3 4 5 6 7 8 9a 10 12 13 14 15 16 17 9b 9c 11 1 2 3 4 5 6 7 8 9 K 1 2 3 4 5 6 7 8 9 1 3 5 7 9 4 6 8 K 2 0 0 输出端子 切换开关 分接选择器 极性选择器 主绕组 分接选择器触头代号 切换位置代号 上分接选择器触头层 下分接选择器触头层 分接绕组 电气原理图 机械原理图 K 1 9 1 2 3 4 5 6 7 8 9a 10 12 13 14 15 16 17 9b 9c 11 1 2 3 4 5 6 7 8 9 K 1 2 3 4 5 6 7 8 9 1 3 5 7 9 4 6 8 K 2 0 0 输出端子 切换开关 分接选择器 极性选择器 主绕组 分接选择器触头代号 切换位置代号 上分接选择器触头层 下分接选择器触头层 分接绕组 电气原理图 机械原理图 K 1 9 1 2 3 4 5 6 7 8 9a 10 12 13 14 15 16 17 9b 9c 11 1 2 3 4 5 6 7 8 9 K 1 2 3 4 5 6 7 8 9 1 3 5 7 9 4 6 8 K 2 0 0 输出端子 切换开关 分接选择器 极性选择器 主绕组 分接选择器触头代号 切换位置代号 上分接选择器触头层 下分接选择器触头层 分接绕组 电气原理图 机械原理图 K 1 9 1 2 3 4 5 6 7 8 9a 10 12 13 14 15 16 17 9b 9c 11 1 2 3 4 5 6 7 8 9 K 1 2 3 4 5 6 7 8 9 1 3 5 7 9 4 6 8 K 2 0 0 输出端子 切换开关 分接选择器 极性选择器 主绕组 分接选择器触头代号 切换位置代号 上分接选择器触头层 下分接选择器触头层 分接绕组 电气原理图 机械原理图 K 1 9 1 2 3 4 5 6 7 8 9a 10 12 13 14 15 16 17 9b 9c 11 1 2 3 4 5 6 7 8 9 K 1 2 3 4 5 6 7 8 9 1 3 5 7 9 4 6 8 K 2 0 0 输出端子 切换开关 分接选择器 极性选择器 主绕组 分接选择器触头代号 切换位置代号 上分接选择器触头层 下分接选择器触头层 分接绕组 电气原理图 机械原理图 K 1 9 1 2 3 4 5 6 7 8 9a 10 12 13 14 15 16 17 9b 9c 11 1 2 3 4 5 6 7 8 9 K 1 2 3 4 5 6 7 8 9 1 3 5 7 9 4 6 8 K 2 0 0 输出端子 切换开关 分接选择器 极性选择器 主绕组 分接选择器触头代号 切换位置代号 上分接选择器触头层 下分接选择器触头层 分接绕组 电气原理图 机械原理图 K 1 9 1 2 3 4 5 6 7 8 9a 10 12 13 14 15 16 17 9b 9c 11 1 2 3 4 5 6 7 8 9 K 1 2 3 4 5 6 7 8 9 1 3 5 7 9 4 6 8 K 2 0 0 输出端子 切换开关 分接选择器 极性选择器 主绕组 分接选择器触头代号 切换位置代号 上分接选择器触头层 下分接选择器触头层 分接绕组 电气原理图 机械原理图 K 1 9 1 2 3 4 5 6 7 8 9a 10 12 13 14 15 16 17 9b 9c 11 1 2 3 4 5 6 7 8 9 K 1 2 3 4 5 6 7 8 9 1 3 5 7 9 4 6 8 K 2 0 0 输出端子 切换开关 分接选择器 极性选择器 主绕组 分接选择器触头代号 切换位置代号 上分接选择器触头层 下分接选择器触头层 分接绕组 电气原理图 机械原理图 K 1 9 1 2 3 4 5 6 7 8 9a 10 12 13 14 15 16 17 9b 9c 11 1 2 3 4 5 6 7 8 9 K 1 2 3 4 5 6 7 8 9 1 3 5 7 9 4 6 8 K 2 0 0 输出端子 切换开关 分接选择器 极性选择器 主绕组 分接选择器触头代号 切换位置代号 上分接选择器触头层 下分接选择器触头层 分接绕组 电气原理图 机械原理图 K 1 9 1 2 3 4 5 6 7 8 9a 10 12 13 14 15 16 17 9b 9c 11 1 2 3 4 5 6 7 8 9 K 1 2 3 4 5 6 7 8 9 1 3 5 7 9 4 6 8 K 2 0 0 输出端子 切换开关 分接选择器 极性选择器 主绕组 分接选择器触头代号 切换位置代号 上分接选择器触头层 下分接选择器触头层 分接绕组 电气原理图 机械原理图 K 1 9 1 2 3 4 5 6 7 8 9a 10 12 13 14 15 16 17 9b 9c 11 1 2 3 4 5 6 7 8 9 K 1 2 3 4 5 6 7 8 9 1 3 5 7 9 4 6 8 K 2 0 0 输出端子 切换开关 分接选择器 极性选择器 主绕组 分接选择器触头代号 切换位置代号 上分接选择器触头层 下分接选择器触头层 分接绕组 电气原理图 机械原理图 K 1 9 1 2 3 4 5 6 7 8 9a 10 12 13 14 15 16 17 9b 9c 11 1 2 3 4 5 6 7 8 9 K 1 2 3 4 5 6 7 8 9 1 3 5 7 9 4 6 8 K 2 0 0 输出端子 切换开关 分接选择器 极性选择器 主绕组 分接选择器触头代号 切换位置代号 上分接选择器触头层 下分接选择器触头层 分接绕组 电气原理图 机械原理图 K 1 9 1 2 3 4 5 6 7 8 9a 10 12 13 14 15 16 17 9b 9c 11 1 2 3 4 5 6 7 8 9 K 1 2 3 4 5 6 7 8 9 1 3 5 7 9 4 6 8 K 2 0 0 输出端子 切换开关 分接选择器 极性选择器 主绕组 分接选择器触头代号 切换位置代号 上分接选择器触头层 下分接选择器触头层 分接绕组 电气原理图 机械原理图 K 1 9 1 2 3 4 5 6 7 8 9a 10 12 13 14 15 16 17 9b 9c 11 1 2 3 4 5 6 7 8 9 K 1 2 3 4 5 6 7 8 9 1 3 5 7 9 4 6 8 K 2 0 0 输出端子 切换开关 分接选择器 极性选择器 主绕组 分接选择器触头代号 切换位置代号 上分接选择器触头层 下分接选择器触头层 分接绕组 电气原理图 机械原理图 K 1 9 1 2 3 4 5 6 7 8 9a 10 12 13 14 15 16 17 9b 9c 11 1 2 3 4 5 6 7 8 9 K 1 2 3 4 5 6 7 8 9 1 3 5 7 9 4 6 8 K 2 0 0 输出端子 切换开关 分接选择器 极性选择器 主绕组 分接选择器触头代号 切换位置代号 上分接选择器触头层 下分接选择器触头层 分接绕组 电气原理图 机械原理图 K 1 9 1 2 3 4 5 6 7 8 9a 10 12 13 14 15 16 17 9b 9c 11 1 2 3 4 5 6 7 8 9 K 1 2 3 4 5 6 7 8 9 1 3 5 7 9 4 6 8 K 2 0 0 五 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的试验 试验目的试验仪器 设备的选择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测试前的准备工作现场试验步骤及要求试验注意的事项试验结果的分析 1 试验目的 有载分接开关是变压器完成有载调压的核心部件 也是变压器中唯一频繁动作的部件 有载分接开关的性能状况直接关系到有载调压变压器的安全运行 据有关资料统计 有载分接开关的故障在有载调压变压器的故障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因此 开展有载分接开关的检测 对于减少有载分接开关故障 保证变压器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变压器投运前 检查有载分接开关的切换程序 过渡时间 过渡波形 过渡电阻等是否正常 可以发现变压器经过运输 安装后 开关内部有无变形 卡涉 螺栓松动等现象 同时也确定开关各部件所处位置是否正确 变压器在运行中检查有载分接开关 可以发现触头的烧损情况 触头动作是否灵活 切换时间有无变化 主弹簧是否疲劳变形 过渡电阻值是否发生变化等缺陷 2 试验仪器 设备的选择 单臂电桥 双臂电桥 有载分接开关测试仪 接触电阻 过渡电阻选用的仪器 过渡时间 过渡波形选用测试仪 3 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 防止高处坠落 工作人员在进行套管拆 接线时 必须系好安全带 使用梯子必须有人扶持或绑牢 对于220kV及以上变压器套管拆 接线时 尽可能采用高处作业车或检修作业架 严禁徒手攀爬套管 防止高处落物伤人 高处作业应使用工具袋 上下传物件应用绳索栓牢传递 严禁抛掷 防止人员触电 拆接试验接线前 应将被试是设备对地充分放电 以防止剩余电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