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公路工程施工养护管理问题及对策探究-第5篇

杨***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3.48KB
约6页
文档ID:595673471
公路工程施工养护管理问题及对策探究-第5篇_第1页
1/6

    公路工程施工养护管理问题及对策探究    Summary:在公路工程项目里,建设阶段被视为中心环节,而维护阶段则是随后的重要步骤;前者为后者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而高效地执行维护工作对确保公路项目的实际效益至关重要从这一视角出发,正确认识公路建设与维护技术的重要性,研究这些技术的实际应用,并总结出相应的保障措施,显得极为关键Keys:公路工程;施工养护;管理问题;对策1公路工程施工养护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1.1管理机制不完善我国公路工程施工养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具体而言,各管理部门间的协作不畅,信息流通受阻,严重影响了公路工程的施工养护工作此外,管理过程中过度依赖行政指令来执行任务,导致决策效率低下,无法适应市场快速变化的需求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管理部门仍沿用传统的养护管理理念,普遍采用基于行政命令的管理模式,而忽视了公路工程施工养护工作的灵活性与科学性要求由于管理机制落后,使得管理模式和内容变得僵化,加之各部门间未能实现信息的有效共享,导致信息沟通不畅,形成了信息孤岛上述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公路工程施工养护工作难以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1.2养护技术落后由于受技术难题及成本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众多地区的公路施工维护工作中,并未充分注重养护技术的革新与发展,很多场合下仍旧采用较为陈旧的技术手段。

大量依赖传统的养护方法已无法适应现代化公路施工维护的需求,难以应对多样化的养护挑战,进而导致公路施工维护水平的下滑我国公路施工维护技术相对滞后的主要原因在于相关部门对于技术创新的投资和支持不足,特别是在政策扶持、激励机制建立及专业人才培育等方面的举措尚显薄弱,这使得公路施工维护技术的更新迭代缓慢,难以在实践中应用先进的养护技术1.3工作职责划分模糊不清在公路施工及维护作业中,时常遇到岗位职责界定模糊的问题,这导致一旦出现工程质量问题时,难以精确地追责到具体个人鉴于公路建设及维护项目通常涉及众多部门与复杂环节,若职责归属不明晰,则极易引发相互推卸责任的情况这种情况不仅会直接影响到公路施工与维护的质量水平,而且还会削弱各个部门对工作的积极性造成这种职责界限不清的原因,与当前公路施工维护体系紧密相关因为涉及到的部门数目庞大,加之制度上的局限性,导致各部门间缺乏一套成熟有效的协同工作机制此外,当前的绩效评估和问责制度也不够完善,这就进一步加剧了各部门对公路施工维护工作的重视程度参差不齐,使得责任分配更加模糊2公路工程养护技术2.1路面再生技术公路养护作业中,路面再生技术应用广泛具体而言,该技术包括三种常见类型:冷再生、热再生以及厂拌再生。

对于受损程度较轻的路段,通常采用冷再生技术进行处理,这种技术尤其适用于较低温环境,施工时无需引入新沥青材料,而是直接利用原有材料,并依次完成破碎、拌合及压实等步骤热再生技术则主要用于修复严重损坏的路面,通过运用加热装置对旧沥青路面进行升温处理,当达到设定温度后,再加入适量的新沥青及填充料并充分拌合,随后进行铺设与压实操作,以此恢复沥青的原有性能并延长道路使用寿命至于厂拌再生技术,则涉及将旧路面材料回收至工厂内,经过破碎、筛选和配比等一系列加工流程后,再掺入一定比例的新材料制成混合料,最后运送至施工现场进行铺设和压实,这一过程有助于确保混合料质量得到显著提高,使得再生路面的性能几乎与全新路面相当2.2微表处和薄铺装技术在公路养护作业中,通常采用微表处及薄层罩面技术具体而言,微表处工艺是指在原有路面上均匀喷洒乳化沥青并撒布细粒集料,以此来确保养护效果该方法能有效封堵路面上细微的裂纹与孔洞,增强路面的防水性能,同时提升其耐磨与抗滑能力;此外,因其作用面积有限、施工效率高,对日常交通的影响较小而薄层罩面技术,则是在原有路面上加铺一层厚度大约在30至50毫米范围内的沥青混合料,通过增加较厚的结构层,能够有效提高路面平整度,进而优化行车舒适度。

借助此技术,可建立健全的混合料设计与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新旧路面间具有良好的黏结力以及充足的密实度2.3裂缝修补和封缝技术在公路养护作业中,采用裂缝修复与密封技术能显著提高维护质量具体实施时需关注以下两点:首先,在运用裂缝修复技术时,需经历裂缝清洁、扩展、填充及密封等步骤这包括清除裂缝中的污物与水分,确保修复材料与路面牢固结合;依据裂缝宽度适当扩大裂缝,使填充物能够深入裂缝;利用专用设备注入修复材料,并确保其密度适中;最后通过铺设纤维布等方法进行密封,以增强抗裂性能其次,对于密封技术的应用,则是在裂缝处铺设一层密封材料来阻止水分渗入,进而减缓路面损坏速度该过程中可选用热沥青、乳化沥青或封缝胶等材料,并根据具体的气候状况与路面类型挑选适宜的材料,从而实现材料与路面表面的无缝贴合2.4冬季养护技术冬季的寒冷气候对公路构成了显著的影响,不仅威胁到交通的安全性,还会对道路结构造成破坏鉴于此,在实施公路养护时,必须根据冬季的具体特征,采用合理的养护技术首先,可采取多种方式来实现融雪及除冰的目的,例如撒布化学融雪剂、运用热风吹雪设备以及铺设防滑材料等化学融雪剂能有效降低冰雪的融化温度,但需谨慎使用以避免对路面材质和车辆产生腐蚀效应。

热风吹雪机则能迅速清除积雪,不过当冰层过厚时,其效果可能受限铺设防滑材料能够增强行驶安全性,降低打滑的风险其次,应采取措施防止路面冻胀为此,重点在于维护路基排水系统的效能,确保积水迅速排出,并利用具有良好防水性能的材料减少水分渗入路基的现象2.5推进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为了促进公路工程施工养护行业的进步与转型,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这不仅能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还能确保行业内有足够的专业人才储备因此,施工企业应当根据实际需求和发展方向,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计划,例如技术培训、职业发展路径规划以及业务能力提升等,以确保参与养护工作的技术人员有清晰的职业成长目标具体实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针对专业技术人员组织技术培训活动,涵盖施工技术、材料科学、机械设备操作等多个领域,并采用课堂讲授、现场实践、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二是为专业技术人员创造更多参与行业交流会、学术论坛的机会,同时鼓励他们攻读在职或全日制的高级学位,以此增强他们在公路施工养护领域的研究与创新能力三是施工企业需明确职业发展规划,设定清晰的晋升标准,细化各个职位的具体要求,并提供多元化的晋升渠道和激励机制,以此来吸引并留住公路工程施工养护方面的专业人才。

结论施工单位应当高度重视公路工程的施工养护管理工作,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紧跟行业发展步伐和社会进步趋势,持续强化监管力度,优化资金配置体系,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以此不断提升公路工程养护管理的质量水平,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及公路行业的蓬勃发展提供稳固支撑Reference:[1]黄晓玲.公路工程施工养护管理问题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河南科技,2019(25):96-98.[2]魏启涛.国省干线公路养护工程施工管理方案创新探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1):282-283,292.[3]李俊毅.探析公路养护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低碳世界,2020,10(7):190-191.[4]李国中.公路工程施工及养护质量管理的优化措施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2):158-159.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