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两周春秋时期诸侯国

wm****3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68KB
约19页
文档ID:41128933
两周春秋时期诸侯国_第1页
1/19

两周春秋时期两周春秋时期诸侯诸侯国国中文狭义上指中国历史上秦朝以前分封制下,由中原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天 子对封地的称呼,也被称为“诸侯列国”、“列国”;封地最高统治者被赐予 “诸侯”的封号现代多数情况,“诸侯”和“诸侯国”混淆使用 诸侯国,广义上指封建时代(封建社会)及其以前人类文明时期共主(天 子、皇帝)对其家族、功臣给予的封地,中国直至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取消分封 制中国自汉朝开始直至清朝,均不同程度实行分封制,其中汉朝郡县制和封 国制两种行政制度并存,但“国”属于行政区划,和郡行政地位相同,期间伴 随中央政府的强弱,权利发生变化,大多数情况下,只是作为行政区划,少数 时期成为与中原朝廷对抗的割据势力,如五代时期的“十国” 诸侯源自分封制,最迟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当时土地和连同人民,分别 授予王族、功臣和贵族,让他们建立自己的领地,拱卫王室封国的面积大小 不一,封国国君的爵位也有高低诸侯必须服从周王室,按期纳贡,并随同作 战,保卫王室史料记载周灭商后,周天子分封天下,是诸侯国林立之时,《吕氏春 秋·观世》谓“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荀子·儒效》谓“周公兼 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谓西周分 封“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周代比较大的诸侯国有:周代比较大的诸侯国有: 鲁——姬姓,侯爵系周文王第四子周(姬)公旦,佐文王、武王、成王有 大勋劳于天下后成王命为大宰,食邑扶风雍县东北之周城,号宰周公,留相 天子,主自陕以东之诸侯乃封其长子伯禽于曲阜,地方七百里,分以宝玉、 大弓,而俾侯于鲁,以辅周室 齐——姜姓,侯爵系炎帝裔孙伯益为四岳,佐禹平水土有功,赐姓曰姜 氏,谓之吕侯其国在南阳宛县之西南自太公吕望起自渭水,为周文、武师, 号为师尚父,佐文、武定天下,有大功,封营丘,为齐侯,列于五侯九伯之上 即今山东青州府是也 燕——姬姓,伯爵系周同姓功臣,曰君奭,佐文、武定天下,有大功, 为周太保,食邑于召,谓之召康留相天子,主自陕以西之诸侯乃封其子为 北燕伯,其地乃幽州蓟县是也 魏——姬姓,伯爵系周同姓功臣,曰毕公高,佐文、武定天下,有大功, 封镇魏国即今河南开封府高密县是也 管——姬姓,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鲜,以监武庚封于管即今河南信 阳县是也 蔡——姬姓,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度,以监武庚封于蔡即今河南汝 宁府上蔡县是也 曹——姬姓,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振铎武王克商,封于曹即今山 东定陶县是也 郕——姬姓,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武。

武王克商,封于郕即今山东 兖州府汶上县是也 霍——姬姓,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处武王克商,封于霍即今山西 平阳府是也 卫——姬姓,侯爵系武王同母少弟,封为大司寇,食采于康,谓之康叔,封于卫即今北京冀州是也 滕——姬姓,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绣武王克商,封于滕即今山东 滕州是也 晋——姬姓,侯爵系武王少子,曰唐叔虞封于唐,后改为晋即今山 西平阳府降县东翼城是也 吴——姬姓,子爵系周太王长子泰伯之后武王克商,遂封之为吴即 今之吴郡是也 虞——姬姓,公爵系周太王子仲雍之后武王克商,求泰伯、伯雍之后, 得章已为吴君;别封其为虞在河东太阳县是也 虢——姬姓,公爵系王季子虢仲,文王弟也仲与虢叔为文王卿士,勋 在王室,藏于盟府;而文王友爱二弟,谓之二虢武王克商,封仲于弘农陕 县东南之虢城 楚——芈姓,子爵系颛帝之裔,曰鬻熊为周文、武师,有勤劳于王家, 封之于荆蛮;以子男之上居之即今丹阳南郡枝江县是也 许——姜姓,男爵系尧四岳伯夷之后因先世有功,武王克商,封其裔 文叔于许即今之许州是也 秦——嬴姓,伯爵系颛帝之裔因先世有功,武王克商,封其裔柏翳于 秦即今之陕西西安府是也 莒——嬴姓,子爵系小昊之后因先世有功,武王克商,封其后兹与期 于莒城。

即今之莒县是也 纪——姜姓,侯爵系太公之次子武王念太公之功,分封于纪即今东 莞剧县是也 邾——曹姓,子爵系陆终第五子晏安之后武王克商,封其裔曹挟于邾 即今之山东邹城是也 薛——仕姓,侯爵黄帝之后因世有功,武王克商,封其后裔奚仲于孽 即今山东泊州是也 宋——子姓,公爵系商王帝乙之长庶子曰微子启:因纣王不道,微子抱 祭器归周武王克商,封微子于宋即今之睢阳县是也 已——姒姓,伯爵系夏禹王之后武王克商,求夏禹苗裔,得东楼公, 封于已,以奉禹祀即今之开封府雍丘县是也 陈——妫姓,侯爵系帝舜之后其裔孙阏父作武王陶正,能利器用,王 实赖之以元女大姬下嫁其子满,而封诸陈,使奉虞帝祀其地在太皞之墟, 即今之陈县是也妫姓源于姬姓,系颛顼后裔,传至子孙帝舜娶帝尧二女娥皇, 女英,女英生子商均商均后代妫满娶周武王长女太姬,太姬生陈申公,陈相 公陈系武王元女太姬之后焦——伊耆姓,侯爵系神农之后因先世之功,武王克商,封之于焦 即今之弘农陕县是也 蓟——姬姓,侯爵系帝尧之裔武王克商,求其后,封之于蓟,以奉唐 帝之祀即今之北京顺天府是也 高丽——子姓,乃殷贤臣,曰箕子,亦商王之裔因不肯臣事于周,武王 请见,乃陈《洪范九畴》一篇而去之辽东。

武王即其地以封之至今乃其子孙, 即朝鲜国是也 其余如越封于会稽,向封于谯国,凡封于汲郡,伯封于东平,郜封于济阴, 邓封于赖川,戎封于陈留,芮封于冯翊,极封为附庸,谷封于南阳,牟封于泰山,葛封于梁国,阝封为附庸,谭封于平陵,遂封于济北,滑封于河南,章 阝封于东平,邢封于襄国,江封于汝南,冀封于皮县,徐封于下邳,舒封于庐 江,弦封于弋阳,郐封于琅玡,厉封于义阳,项封于汝阴,英封于楚,申封于 南阳,共封于汲郡,夷封于城阳等国,不悉详记 与此相关的有汉语著名成语即“烽火戏诸侯、挟天子令诸侯就出自这个时 代” 公元前 9 世纪,由于周厉王残酷统治发生“国人暴动”,诸侯各国原来一 直服从周王,暴动以后代表中央政权的周王室对诸侯的控制力很弱,实际控制 区只剩下几百里进入春秋时期后,基本为混战时期,北方有燕、山戎;东边 有齐;西方有秦、蜀、巴;南方楚、吴、越;中部从西至东依次为晋、卫、鲁, 另外还有郑、陈、蔡、宋诸侯列国实力不均,强国齐、晋、秦、楚、吴、越, 春秋五霸在这一时期出现客观上促进了诸侯各国分裂和统一这一时期产生 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哲学理论,如儒家学说、道家理论,学术气息极为浓厚, 涌现了中国历史上难得的百家争鸣。

战国时期以后,原来的晋国被赵、魏和韩“三家分晋”;吴被越所灭,越 又被楚所灭;诸侯国只剩下了韩、赵、魏、楚、燕、齐、秦 ① 战国七雄之一.开国君主韩景侯(名虔)是春秋晋国大夫后代,和魏赵瓜分晋 国.公元前 403 年被周威烈王承认为诸侯.建都阳翟(今河南禹州).前 375 年韩哀 侯灭郑,迁都新郑(今属河南).疆域有今山西东南角和河南中部,介于秦 魏 楚三 国间,成为军事上必争之地.前 230 年为秦所灭. ②据《史记》记载,周武王灭商以后,封宗室召公于燕,在今北京及河北中、 北部(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燕国的都城在“蓟”(位于今北京房 山区琉璃河)周的贵族和当地旧商的贵族以及当地土著建立了联合政权最 终使该地区原来的东胡民族逐渐融入华夏族燕国建国以后与中原各地来往甚 少,文化较中原落后,在春秋初年的外族入侵中更是险些亡国,凭借齐国“尊 王攘夷”的军事帮助才得以保全,并进而在日后有了发展 ③周穆王封造父于赵,故址在今山西省赵城县西南,战国七雄之一在今山西北 部、河北西部和南部一带 ④先秦芈姓(芈本作幁)周朝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芈姓是所谓 “祝融八姓”之一,始祖为季连季连的后世子孙鬻熊为周文王师。

古书记载, 鬻熊以下楚君皆以熊为氏,但据出土战国晚期楚国铜器铭文,楚君名号皆以酓 为氏鬻熊曾孙熊绎僻处荆山(在今湖北南漳、保康一带),跋涉山林,以事 周成王,被封以子男之田,居丹阳(今湖北秭归),从此立为国家⑤齐国是周朝诸侯国之一,姜姓田氏代齐后,史称“田齐”,妫姓是为春 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 开国君主: 姜尚(吕尚,姜子牙,姜太公) 都城: 营丘(后称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地理位置 :今山东北部 建国时间:约前 11 世纪 灭亡时间:前 379 年(为田齐所灭)(田齐)前 221 年(为秦所灭)⑥魏在中原,河南一带两周诸侯存亡表两周诸侯存亡表 国名 公元前 灭与何国 西虢?---687 秦 杜?---687 秦 梁 822---641 秦 芮?----640 秦 智?---453 韩、赵、魏 北虢?--- 655 晋 虞 1027---655 晋 晋 1024--369 秦 韩 403--230 秦 赵 403--222 秦 魏 403--225 秦 卫 1024--209 秦 西周公 1027--249 秦 东周公 367--249 秦 苏?--617 后, 邢 1027—635 卫 东虢?--771 郑 郑 806--375 韩 许?---494 后,郑 应 西周 陈 1027—478 楚 宋 1024—286 齐 戴?--713 郑 蔡 1027—447 楚 沈 1027—506 蔡 江?--628 楚 黄?--648 楚 邓?--678 楚 鄀?--504 楚 燕 1027—222 秦 杞 1027—445 楚 纪?--690 齐 齐 1027—379 田 田 378—221 秦 铸 1027—550 后, 鲁 1027—250 楚 邾?--281 后,楚 邘?--560 鲁 曹 1027—487 宋 曾?--567 莒 莒?--431 楚 滕 1027—286 宋郯?--281 后,齐、越 徐?--512 后,吴 吴 春秋—473 越 越 春秋—333 楚 楚 1027—223 秦 中山?--295 赵 耿?--661 晋 霍?--661 晋 鼓?--520 晋 滑?--627 秦 莱 西周—567 齐 胡?--495 楚 息?--680 楚 萧?--597 楚 顿?--496 楚 州来?--529 吴 钟离?--518 吴 巢?--518 吴【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 770 年~公元前 221 年)『秦』:西犬丘(今甘肃天水西南)、平阳(今陕西宝鸡东南)、雍(今 陕西凤翔东南)、泾阳(今陕西泾阳西北)、栎阳(今陕西西安临潼东北)、 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晋』:绛(今山西翼城东南)、新田(今山西侯马)、屯留(今山西屯 留县南)、端氏(今山西沁水东北)『楚』:郢(今湖北江陵纪南城)、陈丘(今河南淮阳)、巨阳(今安徽 太和东南)、寿春(今安徽寿县西南)『齐』:临淄(今山东淄博)『燕』:临易(今河北雄县)、蓟(今北京城西南)『宋』:商丘(今河南商丘南)、睢阳(今河南商丘西南)『鲁』:曲阜(今山东曲阜)『郑』:新郑(今河南新郑)『赵』:晋阳(今山西太原)、中牟(今河南鹤壁西)、邯郸(今河北邯 郸)『魏』:安邑(山西夏县西北)、大梁(今河南开封)『韩』: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宜阳(今河南洛阳宜阳西)、阳翟 (今河南禹州)、新郑(今河南新郑)『卫』:沫(今河南淇县)、曹(今河南安阳滑县东)、楚丘(今河南安 阳滑县东北)、帝丘(今河南濮阳西南)『陈』:陈(今河南淮阳)『蔡』:上蔡(今河南上蔡)『曹』:陶(今山东定陶)『吴』:吴(今江苏苏州)『越』:会稽(今浙江绍兴)『杞』:杞(今河南开封杞县)春秋时期诸侯国周朝 东周 姬 名义上统治全国,实际上只控制首都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周围的 狭小地区 王(天子) 前 770 年—前 256 年 秦国周畿内诸侯国或者周朝世卿采邑 国名 姓氏 今地 爵位 起迄年 灭国者 温国 己 子 -前 650 年 狄国刘国 姬 河南省偃师县缑氏镇西南 周朝荣国 姬 河南省巩县一带 公 甘国 姬 公 樊国 姬 仲 尹国 姬 公 周国 姬 公 王叔国 姬 公 成国 姬 公 原国 姬 公 召国 姬 公。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