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光缆线路故障处理全解

枫**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82.83KB
约14页
文档ID:426126921
光缆线路故障处理全解_第1页
1/14

光缆线路故障的判断和处理由于外界因素或光纤自身等原因造成的光缆线路阻断影响通信 业务的称为光缆线路故障光缆阻断不一定都导致业务中断,形成故 障导致业务中断的按故障修复程序处理,不影响业务未形成故障的按 割接程序处理1.1.1 光缆线路故障的分类根据故障光缆光纤阻断情况,可将故障类型分为光缆全断、部分 束管中断、单束管中的部分光纤中断三种1、光缆全断如果现场两侧有预留,采取集中预留,增加一个接头的方式处理; 故障点附近有接头并且现场有足够的预留,采取拉预留,利用原 接头的方式处理;故障点附近既无预留、又无接头,宜采用续缆的方式解决2、光缆中的部分束管中断或单束管中的部分光纤中断 其修复以不影响其他在用光纤为前提,推荐采用开天窗接续方 法进行故障光纤修复1.1.2 造成光缆线路故障的原因分析引起光缆线路故障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外力因素、自然 灾害、光缆自身缺陷及人为因素1、外力因素引发的线路故障(1)外力挖掘:处理挖机施工挖断的故障,管道光缆因打开故 障点附近人手井查看光缆是否在人手井内受损,并双向测试中断光缆(2)车辆挂断:处理车挂故障时,应首先对故障点光缆进行双方向 测试,确认光缆阻断处数,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处理。

3)枪击:这类故障一般不会使所有光纤中断,而是部分光缆 部位或光纤损坏,但这类故障查找起来比较困难2、自然灾害原因造成的线路故障 鼠咬与鸟啄、火灾、洪水、大风、冰凌、雷击、电击3、光纤自身原因造成的线路故障(1)自然断纤:由于光纤是由玻璃、塑料纤维拉制而成,比较脆 弱,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产生静态疲劳,光纤逐渐老化导致自然断纤 或者是接头盒进水,导致光纤损耗增大,甚至发生断纤2)环境温度的影响:温度过低会导致接头盒内进水结冰,光 缆护套纵向收缩,对光纤施加压力产生微弯使衰减增大或光纤中断 温度过高,又容易使光缆护套及其他保护材料损坏影响光纤特性4、人为因素引发的线路故障(1)工障:技术人员在维修、安装和其他活动中引起的人为故 障例如,在光纤接续时,光纤被划伤、光纤弯曲半径太小;在割接 光缆时错误地切断正在运行的光缆;光纤接续时接续不牢、接头盒封 装时加强芯固定不紧等造成的断纤2)偷盗:犯罪分子盗割光缆,造成光缆阻断3)破坏:人为蓄意破坏,造成光缆阻断1.1.3 故障处理原则以优先代通在用系统为目的,以压缩故障历时为根本,不分白天 黑夜、不分天气好坏、不分维护界限,用最快的方法临时抢通在用传 输系统。

故障处理的总原则是:先抢通,后修复;先核心,后边缘;先本 端,后对端;先网内,后网外,分故障等级进行处理当两个以上的 故障同时发生时,对重大故障予以优先处理线路障碍未排除之前, 查修不得中止1.1.4 制定线路应急调度预案制定应急调度方案之前,应对所有光缆线路的系统开放情况进行 一次认真摸底,根据同缆、同路由光纤资源情况,合理地制定出光纤 抢代通方案应急抢代通方案应根据电路开放和纤芯占用情况适时修订、更 新,保持方案与实际开放情况的吻合,确保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应急调度预案的内容应包括参与的人员、领导组织、具体的措施 和详细的电路调度方案1.1.5 光缆线路故障修复流程1、故障发生后的处理,不同类型的线路故障,处理的侧重点不 同1)同路由有光缆可代通的全阻故障机房值班人员应该在第 一时间按照应急预案,用其他良好的纤芯代通阻断光纤上的业务,然 后再尽快修复故障光纤2)没有光纤可代通的全阻故障,按照应急预案实施抢代通或 障碍点的直接修复进行,抢代通或修复时应遵循“先重要电路、后次 要电路”的原则3)光缆出现非全阻,有剩余光纤可用用空余纤芯或同路由 其他光缆代通故障纤芯上的业务 如果故障纤芯较多,空余纤芯不够, 又没有其他同路由光缆,可牺牲次要电路代通重要电路,然后采用不 中断电路的方法对故障纤芯进行修复。

4)光缆出现非全阻,无剩余光纤或同路由光缆如果阻断的 光纤开设的是重要电路,应用其他非重要电路光纤代通阻断光纤,用 不中断割接的方法对故障纤芯进行紧急修复5)传输质量不稳定,系统时好时坏如果有可代通的空余纤 芯或其他同路由光缆,可将该光纤上的业务调到其他光纤查明传输 质量下降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2、故障定位如确定是光缆线路故障时,则应迅速判断故障发生在哪个中继段 内和故障的具体情况,详细询问网管机房,比如说常宁至祁东 A\B 系统中断,同时还有常宁至官岭环路中断,那么就可以判断故障点位 于常宁机房至官领引接段在根据判断结果,立即通知相关的线路维 护单位测判故障点3、抢修准备线路维护单位接到故障通知后,应迅速将抢修工具、仪表及器材 等装车出发,同时通知相关维护线务员到附近地段查找原因、故障点 光缆线路抢修准备时间应按规定执行4、建立通信联络系统 抢修人员到达故障点后,应立即与传输机房建立起通信联络系统5、抢修的组织和指挥 光缆线路故障的抢修由机务部门作为业务领导,在抢修期间密切 关注现场的抢修情况,做好配合工作,抢修现场由光缆线路维护单位 的领导担任指挥在测试故障点的同时,抢修现场应指定专人(一般为光缆线务员) 组织开挖人员待命,并安排好后勤服务工作。

6、光缆线路的抢修 当找到故障点后,一般应使用应急光缆或其他应急措施,首先将 主用光纤通道抢通,迅速恢复通信观察分析现场情况,做好记录, 必要时进行拍照,报告公安机关7、业务恢复 现场光缆抢修完毕后,应及时通知机房进行测试,验证可用后, 尽快恢复通信8、抢修后的现场处理在抢修工作结束后,清点工具、器材,整 理测试数据,填写有关登记,对现场进行处理,并留守一定数量的人 员,保护抢代通现场9、线路资料更新修复工作结束后,整理测试数据,填写有关表格,及时更新线路资料,总结抢修情况,报告上级主管部门般程序见图光缆线路故障抢修的常见故障现象及可能原因分析故障现象故障的可能原因一根或几根光纤原接续点损耗增大、断纤原接头盒内发生问题根或几根光纤衰减曲线出现台阶光缆受机械力扭伤,部分光纤受力但尚未断开原接续点衰减台阶水平拉长在原接续点附近出现断纤故障光纤全部阻断光缆受外力影响挖断、炸断或塌方拉断1、距离判断当机房判定故障是光缆线路故障时,线路维护部门应尽快在机房对故障光缆线路进行测试,用 OTDR 测试判定线路故障点的位置2、可能原因估计根据 OTDR 测试显示曲线情况,初步判断故障原因,有针对性 地进行故障处理。

根据故障分析,非外力导致的光缆故障,接头盒内出现问题的情 况比较多,导致接头盒内断纤或衰减增大的原因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容纤盘内光纤松动,导致光纤弹起在容纤盘边缘或盘上螺 丝处被挤压,严重时会压伤、压断光纤2)接头盒内的余纤在盘放收容时出现局部弯曲半径过小或光 纤扭绞严重,产生较大的弯曲损耗和静态疲劳,在 1310nm 波长测试 变化不明显,1550nm波长测试接头损耗显著增大3)制作光纤端面时,裸光纤太长或者热缩保护管加热时光纤保 护位置不当,造成一部分裸光纤在保护管之外,接头盒受外力作用时 引起裸光纤断裂4)剥除涂覆层时裸光纤受伤,长时间后损伤扩大,接头损耗随 着增加,严重时会造成断纤5)因光缆固定不紧,光缆因应力作用或外力影响发生位移导致 光缆余纤扭曲或弯曲变化引起光纤衰耗6)接头盒进水,冬季结冰导致光纤损耗增大,甚至发生断纤3、查找光缆线路故障点的具体位置当遇到自然灾害或外界施工等明显外力造成光缆线路阻断时,查 修人员根据测试人员提供的故障现象和大致故障地段,沿光缆线路路 由认真巡查,一般比较容易找到故障地点如非上述情况,巡查人员 就不容易从路由上的异常现象找到故障地点这时,必须根据 OTDR 测出的故障点到测试端的距离,与原始测试资料进行核对,查出故障 点是在哪两个标石(或哪两个接头)之间,通过必要的换算后,找到 故障点的具体位置。

如有条件,可以进行双向测试,更有利于准确判 断故障点的具体位置4、影响光缆线路障碍点准确判断的主要原因(1)OTDR 存在固有偏差OTDR 固有偏差主要反映在距离分辨率上,不同的测试距离偏差不同,在150km测试范围时,测试误差达土40m2)测试仪表操作不当产生的误差在光缆故障定位测试时,OTDR使用的正确性与障碍测试的准确 性直接相关例如仪表参数设定不当或游标设置不准等因素都将导致 测试结果的误差3)计算误差OTDR测出的故障点距离只能是光纤的长度,不能直接得到光缆 的皮长及测试点到障碍点的地面距离,必须通过计算才能求得,而在 计算中由于取值不可能与实际完全相符或对所使用光缆的绞缩率不 清楚,也会产生一定的误差4)光缆线路竣工资料不准确造成的误差 由于路施工中没有注意积累资料或记录的资料可信度较低, 都使得线路竣工资料与实际不相符,依据这样的资料,不可能准确地 测定出障碍点譬如,光缆接续时接头盒内余纤的盘留长度、各种特殊点的光缆 盘留长度以及光缆随地形的起伏变化等,这些因素的准确性直接影响 着障碍点的定位精度5、提高光缆线路故障定位准确性的方法(1) 正确、熟练掌握仪表的使用方法准确设置 OTDR 的参数,选择适当的测试范围档,应用仪表的 放大功能,将游标准确放置于相应的拐点上,如故障点的拐点、光纤 始端点和光纤末端拐点,这样就可得到比较准确的测试结果。

2) 建立准确、完整的原始资料准确、完整的光缆线路资料是障碍测量、判定的基本依据因此, 必须重视线路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核对工作,建立起真实、可信和完 整的线路资料3) 建立准确的线路路由资料,包括标石(杆号) 纤长(缆 长)对照表(参照附录),“光纤长度累计”及“光纤衰减”记录,在 建立“光纤长度累计”资料时,应从两端分别测出端站至各接头的距 离,为了测试结果准确,测试时可根据情况采用过渡光纤随工验收 人员收集记录各种预留长度,登记得越仔细,障碍判定的误差就越小4) 建立完整、准确的线路资料建立线路资料不仅包括线路施工中的许多数据、竣工技术文件、 图纸、测试记录和中继段光纤后向散射信号曲线图片等,还应保留光 缆出厂时厂家提供的光缆及光纤的一些原始数据资料(如光缆的绞缩 率、光纤的折射率等) ,这些资料是日后障碍测试时的基础和对比依 据5)进行正确的换算 要准确判断故障点位置,还必须把测试的光纤长度换算为测试端 (或某接头点)至故障点的地面长度测试端到故障点的地面长度可由下式计算(长度单位为 m):L = [(L1-L2)/(1+P)-L3]/( 1+a )式中, L 为测试端至故障点的地面长度(单位为米), L1 为 OTDR 测出的测试端至故障点的光纤长度(单位为米), L2 为每个 接头盒内盘留的光纤长度(单位为米), L3 为每个接头处光缆和所 有盘留长度(单位为米),P为光纤在光缆中的绞缩率(即扭绞系数), 最好应用厂家提供的数值,一般为7%。

a为光缆自然弯曲率(管道 敷 设 或 架 空 敷 设 方 式 可 取 值 0.5% , 直 埋 敷 设 方 式 可 取 值 0.7%-1% )有了准确、完整的原始资料,便可将 OTDR 测出的故 障光纤长度与原始资料对比, 精确查出故障点的位置6) 保持障碍测试与资料上测试条件的一致性 故障测试时应尽量保持测试仪表的信号、操作方法及仪表参数设置的一致性。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