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知识竞赛基本常识

hs****ma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7.39KB
约5页
文档ID:507230347
知识竞赛基本常识_第1页
1/5

知识竞赛基本常识:1、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所做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 会上的美好状态或完全安宁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1) 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2) 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3) 有幸福感;(4) 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2、 1992年,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发起、由世界卫生组织确定,把每年的10月10日定为“世 界精神卫生日”3、 卫生部确定2004年10月10日我国“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为“快乐心情,健康行为 关注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4、 2005年10月10日是第十四个世界精神卫生日,题为“心身健康幸福一生”5、 2006年我国“世界精神卫生日”(10月10日)宣传主题已确定为“健身健心你我同行” 宣传将围绕增强公众维护自身健康的意识和责任,倡导保持生理健康与追求精神健康的统06、 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 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室研究7、 中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在北京大学建立8、 1920年专门攻读心理学的赴美留学生陈鹤琴(1892-1982)、廖世承(1892-1970)、陆志韦 (1894-1970)回国,并到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教。

此时该校在教育科中设立了一个心理系, 不久高等师范改为东南大学9、 1921年8月,中国心理学会的前身中华心理学会成立10、 1922年1月出版中国第一种心理学学术期刊《心理》发行,这也是东方第一种心理学 杂志《心理》杂志是中华心理学会的会刊,由张耀翔主编11、 1928年11月,在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的倡导下成立了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成立, 是现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前身12、 1951年12月7日中科院心理所成立,曹日昌任所长13、 第一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在华盛顿召开的时间1930年14、 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1856〜1939)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15、 皮亚杰(Jean Piagat, 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的创立者16、 华生(John.Broadus.Watson 1878-1958)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的创始人17、 人本主义心理学出现于20世纪50-60年代,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 等18、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由五个等级需要构成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19、 心理咨询的原则:平等性原则、发展性原则、保密性原则、多样性原则、预防重于治疗 的原则。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健康的内涵和外延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健康不再局限于身体健康, 还包括心理健康21、 心理学家把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阶段22、 失眠的四大心理因素:怕失眠心理、梦有害心理、自责心理、期待心理;心理学家把失 眠分为三类:暂时性失眠、短期性失眠、长期性失眠21、心理学属于自然科学22、 2000年5月,在北师大心理学院(原心理系)团总支、学生会的倡议下,北京团市委 将每年的5月25日确立为“北京大学生心理健康日”23、 2004年5月16日,由北师大、北交大、北邮、中国政法等首都十九所高校联合发起的 〃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竞赛〃拉开了帷幕24、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概括说有:智力正常,情绪稳定,意志正常,适应良好,自我意识和 人际关系良好,有健康的人格25、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环境适应,学习问题,人际关系,性格与情绪,恋爱与性心 理问题,神经症等方面的问题困扰26、 大学生社会化不良的表现主要是:不会做人,心理不成熟,知行脱节等27、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的心理活动和个体的行为28、 时蓉华认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对个人行为的影响29、 社会心理学在确立时期的特征是定量研究。

30、 国早期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代表人物有高觉敷31、 从四五十年代开始,社会心理学领域最突出是整合趋势32、 文化人类学家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侧重于国民性33、 将领导行为分为民主,专制,放任三种类型的学者是勒温34、 SCL-90(90项症状自评量表)属于精神症状评定量表35、 心理学一词源于古希腊语,意即“灵魂之科学”36、 心理咨询每次咨询面谈的时间约为50分钟要想取得较好的咨询效果,必须以一定的 咨询次数作保证就一般的心理问题而言,通常4-5的咨询次数,较为有效果37、 心理咨询来访者有两大类:一类是心理健康的人,来访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另一 类是心理偏常的人,来访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心理障碍1. 简要说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内容?答:(1)强调人的责任一一人们最终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2)强调此时此地(3)认为没 有人比你自己更了解你自己(4)强调人的成长2•简要阐释个性心理的有关内容 答:个性心理:个性心理是每个个体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现象它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个性倾向 性是决定个体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内部动力系统,是具有一定的动力性和稳定性的心理成 分个性倾向性是个性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相关的心理活动起着支配和控制的作用。

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能力、 气质和性格,其中以性格为核心3. 简要介绍一下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答;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由高到低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 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一般情况是先满足低层次的需要再要求高层次的需要•4. 罗杰斯认为心理治疗效果的获得取决于哪几点?答;(1)咨询师必须与来访者建立和谐的关系(2)要有无条件的积极关注(3)通过反馈 使来访者更了解他自己5. 简要概括产生挫折的原因?答:(1)外界条件的限制和阻碍(2)个人自身的条件限制(3)动机冲突而引发的挫折6. 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主要表现在?答:(1)主观我与客观我的矛盾(2)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矛盾(3)独立意向与依附心理的 冲突(4)交往需要和自我闭锁的冲突7. 健康人格具体有哪些标准?答:(1)和谐的人际关系(2)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3)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4)正确的 自我意识(5)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请说出两位对灵魂或心理现象提出不同学说的古希腊哲学家答:德谟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9. 心理学可分为哪两个类别?答:理论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10. 简述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答:主要特点是心理发展在迅速地趋向成熟,但又未达到真正的成熟。

在大学初期对环境 的不适应和思想的不稳定情感丰富但情绪波动大,遇到问题不善于理智解决在树立正确 人生观、世界观上容易走弯路11. 冯特对心理学有哪三大贡献?(答出两个即可)答:心理学的独立、实验心理学的创立、一支国际心理学专业队伍的建立12. 群体可以满足其成员的哪些心理需求?答:获得安全感满足归属的需要满足尊重的需要增强信心增强力量感促进社会化13. 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属性是由什么决定的?答: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的历史渊源、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4. 荣格的八种性格类型是?答:思维外向型、情感外向型、感觉外向型、直觉外向型、思维内向型、情感内向型、感觉 内向型、直觉内向型15. 社会心理学研究所涵盖的三个领域: 答:个体过程,人际过程,团体过程.16. 判断一个人是否患有心理疾病的标准有哪些?举例说明答: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三条:(1) 反常行为反常行为主要表现为质量或者是数量上的反常2) 适应不良根据适应不良的标准,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严重影响了人的社会活动、学业、 工作或生活,那么,他将被视为患有心理疾病3) 个人的忧伤和烦恼这一标准是根据人们的一些主观感觉,如焦虑、悲伤、烦恼等, 以判断一个人是否患有心理疾病,不过一般来说这些主观感觉的持续时间及严重程 度常常显得更为重要。

17. 什么是(IQ)和(EQ)?并简要说明答:智商(IQ);情商(EQ) IQ(itelligent Quotient)表示智商,它是衡量和评价一个人 智力发展水平高低的指标EQ((Emotional Quotient),表示情商,即情绪智商18•什么是学习中的〃高原现象〃?(大致意思答对即可)答:〃高原现象〃,指一种技能动作的练习,经过初期的较快进步后,往往由于练习方式方 法、活动结构未及时改进,及练习者兴趣下降等原因,出现某一期间练习成绩停滞不前的现 象19. 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冲突主要有哪几种类型?答:(1)独立性与依赖性的冲突(2)理想性与现实性(3)心理闭锁与寻求理解的冲突(4)性成熟与性心理的冲突(5)情绪冲突20.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答:(1)具有独立生活能力(2)具有独立思考、判断能力(3)理解从人的心理(4)勇于面对现实,同时又对生活,对自己充满信心(5)人际 关系良好(6)学习方法得当(7)能应付一定的挫折21、 大学生如何培养健康的心理?答:(1)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2)建立合理的生活秩序(3)保持健康的情绪(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去爱(5)树立符合实际的奋斗目标(6)学会自娱22、 如何消除考试焦虑?答:(1)认真复习,充分备考(2)增强考试的自信心(3) 形成考试的正确认知评价(4)学习必要的应试技能23、 怎样才能发挥自身的潜能?答:(1) 了解自己(2)学会思考(3)有创意即付诸行动(4) 积极争取高峰体验(5)不要力求完美24、 如何注意用脑卫生?答:(1)适度用脑(2)保证睡眠,起居有规律(3)注意营养(4)学会科学的休息方法25、 如何培养承受挫折的能力答:(1)适当运用心理防御机制(2)正确看待挫折(3)正确认识自己(4)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四、基本常识1、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所做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 会上的美好状态或完全安宁。

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1) 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2) 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3) 有幸福感;(4) 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2、 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 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室研究3、 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1856〜1939)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4、 皮亚杰(Jean Piagat, 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的创立者5、 华生(John.Broadus.Watson 1878-1958)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的创始人6、 人本主义心理学出现于20世纪50-60年代,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等7、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由五个等级需要构成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 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8、 心理咨询的原则:平等性原则、发展性原则、保密性原则、多样性原则、预防重于治疗 的原则9、 随着社会的发展,健康的内涵和外延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健康不再局限于身体健康, 还包括心理健康10、 心理学家把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阶段。

11、 失眠的四大心理因素:怕失眠心理、梦有害心理、自责心理、期待心理;心理学家把失 眠分为三类:暂时性失眠、短期性失眠、长期性失眠12、 心理学属于自然科学13、 大学。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