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4个关键任务 小学数学教师4个关键任务现行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所提出的小学数学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最基础知识,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进行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计算,初步了解现代数学中的某些最简单的思想,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新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学目的更加明确具体地规定为三点:第一:使学生理解、掌握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的最基础知识第二:使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培养初步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第三: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根据大纲提出的教学目的进行分析,我们教师的任务,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一、使学生学好基础知识小学数学是数学的基础,基础的数学知识是人们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数学与其他学科所不可缺少的而且也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基础,任何能力都是在对数学基础知识深刻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培养出来的教好数学基础知识是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小学数学基础知识,以算术知识为主(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比和比例),还包括一些代数初步知识(简易方程)和几何初步知识(一些简单几何形体的认识以及周长、面积、体积、容积的求法),其内容就是这些知识范围内的概念、定律、性质、法则、公式等。
小学数学概念包括:数的概念、数的运算的概念、几何形体的概念、数的整除方面的概念比和比例的概念、量的计量概念等运算定律共有五个: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并能灵活运用运算性质指:一个数加上两个数的差;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差;一个数乘以两个数的商;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商;几个数的和除以一个数等这部分内容只是用于简便运算运算法则包括:整数四则运算法则、小数四则运算法则、分数四则运算法则,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法则,并能运用法则熟练地进行计算公式在小学数学的运用中,重点是两方面:1.运算定律或性质用字母公式表示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b+ac2.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长方形周长:C=2(a+b)正方形周长:C=4a圆的周长:C=2πr,或(πd)长方形面积:S=ab正方形面积:S=a2[page]-->平行四边形面积:S=ah圆形面积:S=πr2长方体体积:V=abc表面积S=2(ab+ac+bc)正方体体积:V=a3表面积S=6a2圆柱体体积:V=πr2h表面积S=2πrh+2πr2要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教师要认真学习大纲,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大纲所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并要注重在使学生理解与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力发展了,也就更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它们之间是互相促进,密不可分的。
大纲中所规定的数学基础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不断变化因此,我们要经常不断地学习大纲,使自己的认识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对大纲所提出的要求理解的更加深刻二、培养与发展学生的能力为祖国培养人才,是我们教师的神圣职责什么是人才?从广义来讲,德(道德品质)、识(远见卓识)、才(聪明才智)、学(知识技能)四者兼备的人,才能称为人才从狭义来讲,就是具有较高智力水平的人因此发展学生智力是培养现代建设人才的一项重要措施培养现代建设人才,就不仅要以现代最新的科学知识武装学生而且还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具有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特别是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不可能在短暂的学校学习时间中,全部获取知识大量的知识,是要在他的工作实践中自己去学习、去掌握由此可见,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什么是智力?智力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对事物进行分析与综合,然后做出适当行为反映的一种心理能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和记忆力五个基本要素智力的核心是逻辑思维能力什么是能力?能力是指独立思考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本领智力和能力是有区别的,智力属于认识活动的范畴,而能力是属于实际活动的范畴,但它们的联系又非常密切。
认识总是在一定的活动中进行,脱离活动的认识是不存在的而活动又必须有认识参加,没有认识的活动也是不存在的,认识的参加有利于活动的进行,活动的开展有利于认识的提高,发展智力有助于能力的提高,培养能力也有助于智力的发展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都不能脱离数学的基础知识,智力和知识是互相依赖、彼此促进的智力是掌握知识的条件和武器,而知识又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工具因此,在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能力根据数学教学大纲对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注意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学生没有计算能力,就谈不上学习数学纲要上明确指出,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要做到正确,就要掌握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及基本的计算基础要做到迅速,一是熟练,二是灵活正确、合理、迅速、灵活是对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全面要求例如:计算6+6+6+4+6,学生有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1)6+6+6+4+6 (2)6+6+6+4+6=12+6+4+6 =6×4+4=18+4+6 =24+4=22+6 =28=28[page]-->(3)6+6+6+4+6=6×5-2=30-2=28三种做法都达到了正确的目的,但从计算的过程可以明显看出,第二、三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快,反映学生注意观察题目的特点,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又如:计算275×4③275×4 ④275×4=(250+25)×4 =(300-25)×4=1100 =1100⑤275×4=11×(25×4)=1100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同样可以看出,采用后三种方法计算的学生,不仅正确计算出结果,而且思维灵活、能力强、计算迅速通过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对学生智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只注意计算的结果,还要注意计算的过程数学的计算过程,也是思维训练的过程,可以促进学生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的发展因此,在计算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启发学生进行思考。
同时,要指导学生能采用巧妙灵活的方法进行计算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另外,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方面,还要重视培养学生养成估算和验算的良好习惯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二)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