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谋求政治大国的日本一、二战后日本经济大国发展回顾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对外战略选择三、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障碍一、二战后日本经济大国发展回顾(一)二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1、1946——1955年为战后恢复阶段 在这10年时间,日本在美国的扶持下,经济从战 争结束时的瘫痪、濒临崩溃状态,迅速恢复并发展 到1955年其主要经济指标除外贸一项外,全部恢复到 或超过战前的最高水平其中,国民生产总值超过36 %,工业超过58%,农、林、渔业超过34%,其国民 生产总值是美国的1/15,联邦德国的1/5人均国 民收入为220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名列第35位在 第一产业中就业的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40%,轻工业 产品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高达65%整体\技术水平比 欧美国家落后20年左右2、1956——1973年为高速发展阶段从1956年到1973年,日本的工矿业生产增长了8.6 倍,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3.6%国内生产总值翻了4番 1956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仅250亿美元,经过5年 时间,到1961年便翻了一番,达到500亿美元又经过5 年的时间,到1966年,再次实现了翻番,其国民生产总 值超过了1000亿美元。
1970年,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了 2000亿美元,四年又翻了一番到1973年,国民生产总 值达到了4099亿美元,三年又翻了一番多从1956年到 1973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0.9 %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的绝对量,先后在1960年超过 加拿大,1966年超过法国,1967年超过英国,1968年超 过德国,跃居到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成为资本主义世 界的第二经济大国3、1973——1990年为中低速增长阶段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日 本的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慢但由于日本的资本雄厚,劳动力数 量充足、价格便宜,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高,企业富有开拓力, 产品质量高,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因此,日本经济的发展速度仍 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最高的拿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 率来说:从1973年到1984年,日本为4.3%,美国为2.3%,西德为2.0 %,法国为2.3%,英国为1.0%,意大利为2.1%,加拿大为2.5 %1984—1988年,西方主要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 率为:日本4.5%,美国4.0%,西德2.5%,法国2.2%,英国 3.3%,意大利2.9%。
1989年和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的实际增长率分别为:日本4.7 %和4.8%,美国2.5%和0.8%,德国3.3%和4.7%,法国5.3% 和2.5%,英国2.1%和0.5%,意大利2.9%和2.1%,加拿大2.5 %和-0.2%由于日本经济增长较快,到80年代中期(1987年)已发展成 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二)经济立国战略的确立并实现 1、经济立国战略及其内涵经济立国战略,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历届政府把发展 经济,促进经济技术实力不断增强作为首要的基本国策,以实现世 界经济大国地位的重大战略战后日本历届政府大力推行“贸易立国”、“教育立国”和“科技立国”的 战略对外贸易:到1971年,日本的出、进口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所占 的比重分别上升为7·9%和8·6%,仅次于美国和西德的对外贸 易规模科学技术:在大力加强国内教育的同时,大规模从国外 引进先进技术在整个60年代,日本支付引进技术的费用高达 2148亿美元,超过欧美任何国家,使其与欧美的技术差距迅速缩 小,并开始于70年代形成自己的技术优势在极为有利的国际环境下,日本政府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具 体方针,运用科学有效的经济管理与运行机制,举国上下全力发展经济,经 过近三十年的努力,终于在70年代中期基本实现了经济立国的战略目标,确 立了经济大国地位。
70年代中期后,日本适时调整经济指导方针和产业结构 ,使其经济实力不断发展壮大至80年代中后期,日本已牢牢确立了世界经 济大国的地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2、日本经济大国的表现第一,日本是当今世界国民生产总值大国;第二,日本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技术大国” ;第三,日本已成为当今世界的“贸易大国” ;第四,日本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债权大国” ;第五,日本已成为当今世界的“金融大国”; 第六,日本已成为当今世界“对外经援大国” (三)日本经济的调整1、90年代走下坡路的日本经济进入90年代以来,素有“东洋奇迹”之称的日本经济,于 1991年4月陷入“平成危机”,这是战后以来日本最严重的一 次经济危机1992年和1993年,其国民生产总值仅增长了0.5%和0.1% 战后日本历次经济危机的平均衰退期为14个月,而这次平成 危机却持续了40多个月,刷新了第二次石油危机36个月的最长 纪录,成为战后日本经济史上衰退时间最长的一次经济危机从1991年到1995年,日本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为0.6%,在 发达国家中是最低的1996年日本经济增长率为2.5%左右 1997年日本的GDP增长率为-0.7%,1998年为-1.9%。
是1974 年(曾出现过负增长,但名义增长率为正)以来的第二和第三个 负增长年1998年的负增长是战后以来幅度最大的负增长,使 国民收入比上年下降3.3%,使日本的人均GDP从世界第二位降 到第七位,这是自1955年有统计以来的第一次减少 2、经济衰退与泡沫经济 “泡沫经济”,是一种经济虚假繁荣现象 它一般是指在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比较低的情况 下,由于过量发行股票和通过炒卖房地产进行投 机而造成的股市狂升和地产暴涨,从而引起的资 产过度膨胀 80年代后期,日本出现了严重的泡沫经济 从1985年到1989年,土地资产总额从1600万亿日 元上升到2300万亿日元;股票市价总额从241万 亿日元上升到630万亿日元由于日本政府采取 了一系列措施,到1991年,泡沫经济破灭土地 资产总额和股票市价总额分别下降到1700万亿日 元和290万亿日元 3、21世纪经济改革的基本方针放宽外经活动限制,创造新产业和国际性事业; 放宽金融活动限制,实现金融自由化和信息化; 大力削减经费开支,实现政府健全财政的目标; 改革社会保障体系,保持政府个人担负相均衡;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靠高尖端科技进步 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对外战略选择20世纪70年代前,日本实行的是向美国” 一边倒”的外交战略 。
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70年代,日本 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独立性增强,改变了 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1972年7月,日本田中 角荣上台,提出以“对美协调为主轴”,以 恢复日中邦交为“首要课题”的“多边自主 外交”1981年铃木内阁提出,日本正在进入 “第三次远航”:第一次远航,指明治维 新实现了日本由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 的转变,建立了近代强大的日本;第二次 远航,指日本由战败到经济复兴,使日本 成为经济大国;第三次远航,就是要实现 日本由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的转变1982年中曾根当政后,正式将谋求实现政治大国作为日本 的外交战略,明确提出了“战后政治总决算”的口号,即:公开 向战后的“政治禁区”挑战,摘掉战败国的帽子,彻底清算不适 应日本走向国际社会的政治体制和国民意识,改变日本“纯经 济大国”的形象,确立新的国家战略 1983年8月27日,中曾根在自民党夏季研讨会上作了《“ 国际国家日本”的展望和指针》的报告,声称日本现在“正处于 战后政治总决算时期”,必须“朝着受到世界信赖的国际国家的 方向迈出步伐”同年9月9日,中曾根在第100届临时国会的施政演讲中又 说:“现在要求我们站在两千年传统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特点 ,在文化上和政治上为世界做出贡献”。
如果我们“只停留在经 济国际化,而不在文化、政治方面为世界做出贡献,就不可能 成为真正的国际国家”中曾根所说的“国际国家”的目标,就 是要在政治上与美欧平起平坐,经济上成为同美国、西欧并列 的一个中心,军事上增强防卫实力可见,中曾根提出的“国 际国家”,实际上就是“政治大国”1985年日本政府的《外交蓝皮书》首次公开 写明:日本应该成为“向世界开放的国际国家”;日本自民党《1987年运动方针》又将“国际 国家”及有关改革列为日本“最大的国家目标”这 样,在中曾根执政时期,日本政府和自民党以国 家和党最高文献的形式,正式将“政治大国”确立 为日本基本的国家战略中曾根之后的日本历届首相,如竹下登、宇 野宗佑、海部俊树、宫泽喜一等,都坚持和实施 了这一政治大国战略 Ø冷战结束后,日本加快了走向军事大国和政治大国 的步伐: 走向军事大国的主要步骤:根本原因:在当今还存在着动乱的世界,政治大 国必须是军事大国日本发展军事力量最根本的 还是为实现政治大国的目标奠定基础、提供后盾 主要手段:借助日美军事同盟的扩大和强化,提升 军力、发展军备重要突破: 1.1992年出台的《联合国维持和平活动合作法案》 (PKO法案),使自卫队第一次走出国门;2.美国和日本于1997年制定了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 它将日美防卫合作的范围由日本本土扩大到了日本周 边地区。
1999年众议院通过的与新《日美防卫合作指 针》相关的《周边事态法案》等三个法案,使自卫队 在日本周边发生紧急事态时,可以向美军提供后勤支 援; 3.1998年12月正式决定与美国共同研究开发东北亚地 区导弹防御系统(TMD),日本政府04年6月决定, 在08年3月底之前,建立起一套耗资2000亿日元(约 合16.6亿美元)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 4.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后,日本借机通过《反恐特别措 施法》等三项法案,将日本的战舰派往印度洋,配合 美国的军事行动,使日本的军事触角大范围延伸;5.2003年6月15日,日本众议院通过了《有事》 三法案,日本所谓“有事法案”,就是指当日 本面对外敌攻击时,可以引据国内立法做出军 事反应《有事》三法案将日本自卫队行使武 力的范围扩大到世界各地 6.2003年7月26日,日本又通过了《支援伊拉克 重建特别措施法案》根据这一法案,2003年 12月底,日本的航空自卫队开赴伊拉克,这是 二战后日本自卫队第一次进入尚未结束战争的 战区执行军事任务4.5.6.组成小泉安保三部曲7.美日两国在华盛顿举行外交和国防部长级“二 加二”会谈,并2005年2月发表美日新安保宣言 ,将台海局势视为两国“共同战略目标”,日 本准备随同美国参加台海军事行动; 8.美日两国再度在华盛顿举行外交和国防部长级 “二加二”会谈,并于2005年10月31日,公布 以下内容: (1)美日同盟转型。
过去美日同盟主要是使用 美军在日本的基地,以防卫日本为主今后美 日同盟将有更多的共同作战2)整编计划美日同盟转型及整编计划,是 为了增加对防卫日本及因应其他周边状况的快 速反应能力3)设立美日共同作战中心双方决定两国将 在美军横田基地,设立美日共同作战中心这 是两国为了配合导弹防御成立的 这是美日同盟半个多世纪来最大的变动 日本防卫厅长官大野功统在美日两国2005年 10月29日在华盛顿举行外交和国防部长级“二 加二”会谈结束后会见记者时指出:“日美同盟 过去一直由美军保护日本从现在开始进入了 日美为维护世界和平与改善安全保障环境而共 同做出努力的新时代 从以上可以看出,日本是当今世界上一个 很特殊的国家,一方面拥有装备先进的海陆空 三军,另一方面又拥有世界独一无二的和平宪 法,明文规定“不得拥有军队,并放弃国家交 战权”结果,强大的军队改称为“自卫队” ,海外派兵伪称为“维和活动”,明明是准备 交战又称“有事法制”上述涉及到的一系列政策法令背离了日本 的和平宪法,几乎彻底消除了宪法对日本军事 发展的限制,因而遭到日本有识之士的强烈反 对日本准备修改宪法,只不过是对这些法令 的出台进行宪法上的追认而已走向政治大国的主要步骤:一是日本利用政府开发援助,游说其他国家,支持 日本成为联合国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