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第二节 遵守规则 崇德实验学校 伊莉【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正确的自由观,认同社会规则与自由的辩证统一,在正确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能力目标: 提高自律能力,敬畏规则,学会维护规则的技巧,锻炼参与改进规则的能力知识目标: 了解规则与自由的关系,明白每个人都应自觉遵守规则,坚定维护规则,积极改进规则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自由与规则的关系;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规则教学难点:自由与规则的关系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考考大家的观察力在大家课间直至走进录播教室坐好的过程中,你发现了哪些好的做法?哪些不好的做法?说一说你对这些行为的看法 可见我们的生活有秩序离不开规则的维系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规则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二、新课讲授自主学习两分钟 目标导学一:自由与规则不可分 (一)正确认识自由 活动一:自由与自由的冲突 (学生阅读教材P27第一个“探究与分享”) 思考:你如何看待这位男士打的“自由”? 教师讲述:这位男士有打的自由,但是他在行使自己的自由和权利时,应该尊重他人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教师总结:没有不受约束的自由,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自由的边界就是社会规则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活动二:我的自由谁做主 (学生阅读教材P27第二个“探究与分享”)思考:1.这两位乘客是否在行使自由和权利呢?这种行为的后果是什么?2.两位乘客的行为受到法律的处罚,说明了什么? 教师讲述:这两位乘客为了等到同伴上车而阻止火车启动,损害了整列火车上乘客的利益,他们的自由和权利是建立在牺牲别人的权利基础上的,因此不应当受到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对他们予以行政拘留的处罚 教师总结: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目标导学二:自觉遵守规则 (二)遵守规则 活动三: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学生阅读教材P28“探究与分享”) 1.思考:你怎么看待“梨虽无主,我心有主”的观点? 2.你认为如何形成许衡所说的“我心有主”? 教师总结:1.“梨虽无主,我心有主”是一种非常难得的做人准则人生有许多机会,面临许多诱惑,面对诱惑不动心,身不被物役,心不被金迷,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并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做到的。
这是一种难得的定力,没有一定的精神支柱,没有一种良好的心态,没有高超的做人修养,是很难坚持的2.许衡心目中的“主”无疑就是自律、自重、自爱,有了这种“主”,便会洁身自好,守住小节,也能保住大节自律就是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习惯,做到自觉遵守规则 教师补充: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也就是说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活动四:中国式过马路的思考 (展示图片及观点) 中国式过马路:靠规则不如靠自己 观点一:闯红灯不对,但大家都在闯,我也就跟着走 观点二:只要没人看到,没人管,就可以闯红灯 观点三:我觉得车辆多的时候不能闯红灯,车辆少或者没有车的时候可以闯红灯 分组讨论:这三种观点是否正确,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交通规则?教师总结:这三种观点都是缺乏规则意识的表现遵守交通规则不能只靠外在约束,更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仅仅自己遵守规则是不够的,还要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也就是“维护规则” 目标导学三:维护与改进规则 活动五:请你也来守规则 (展示图片) 1.思考:生活中还有类似的行为吗? 2.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有两种解决方案:(1)请相关工作人员批评教育他们。
2)我会告诉他们正确做法你的方案是什么?请具体演示一下这些方案 教师讲述:生活中还有类似的现象,如:随地吐痰,在喷泉池里洗手等解决这种状况,要从自身做起,自觉遵守规则;还应该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当然,我们在善意提醒别人时要注意有“礼”、有“理”、有“节”只有人人相互帮助,相互提醒遵守规则,才能维护规则的尊严,才能使规则真正保障每个人的利益 (三)改进规则 活动六:改进规则我参与 (学生阅读教材P31的“探究与分享”) 1.思考:你还知道哪些被改进的规则?说说为什么有这些变化 教师讲述:例如:新版《中小学生守则》补充了一些更具操作性、学生可以做到的具体行为规范内容,如主动分担家务、自觉礼让排队、不比吃喝穿戴等,并增加了新时期学生成长发展中学校、社会和家庭高度关注的内容,如养成阅读习惯、文明绿色上网、低碳环保生活等又如《刑法修正案》(九)进一步减少适用死刑的罪名,对走私武器、弹药罪、走私核材料罪、走私假币罪、伪造货币罪、集资诈骗罪、组织卖淫罪、强迫卖淫罪、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战时造谣惑众罪等九个罪名的刑罚规定作出调整,取消死刑 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这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就需要被改进或者废除。
(学生阅读教材P31的“拓展空间”) 2.明确网购“后悔权”,有什么积极意义? 3.“7天无理由退货”这一规定从无到有,再到不断完善,给你怎样的启发? 4.针对网店店主所说的现象,你认为应该怎样进一步完善规则? 教师讲述:2.①有利于保障消费者的利益②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提高消费者的信心③促使经营者与消费者实现双赢,促使消费环境健康有序发展3.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4.应该对“7天无理由退货”这一规则进行改进,进一步明确不适用退货的商品范围和商品完好的标准,引导消费者正确行使“后悔权”,以维护经营者的利益,减小“7天无理由退货”给经营者带来的损失 教师总结: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怎样对待规则的三方面内容:了解了自由与规则不可分,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要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社会规则也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知道了遵守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明白了要从自身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我们还要积极参与改进规则 【板书设计】第二节 遵守规则一、 自由与规则不可分1、 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2、 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二、 自觉遵守规则1、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自律与他律2、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敬畏规则三、 维护与改进规则1、 维护规则:自己自觉遵守规则;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2、 改进规则 【教学反思】本节课学习怎样对待规则:自由与规则不可分,自觉遵守规则,维护与改进规则本节内容涉及知识点比较多,六个活动都针对具体知识点展开;由于本框题教材安排的探究与分享部分贴近生活,学生易于理解,所以设计活动时多以本课背景材料为主活动五的维护规则部分,应适当安排学生表演规劝别人遵守规则的情境,使学生通过体验明白与人沟通要讲究技巧有待改进之处:课前预习时间较短,学生思考交流的不够充分,需要适当延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