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名称实验名称一一.实验目的实验目的 熟悉用相对测量法测量周节偏差与周节累计误熟悉用相对测量法测量周节偏差与周节累计误差的方法差的方法 及其测量结果的处理及其测量结果的处理加深理解周节偏差及周节累计误差的定义加深理解周节偏差及周节累计误差的定义二二. .实验内容实验内容 1. 用齿轮周节检查仪测量圆柱齿轮周节相用齿轮周节检查仪测量圆柱齿轮周节相对偏差对偏差2. 用列表计算法或作图法求解周节累计误用列表计算法或作图法求解周节累计误差差三三. .实验原理实验原理•单个齿距偏差( fpt ) : 单个齿距偏差是指在分度圆上,实际齿距与公称齿距之差(用相对法测量时,公称齿距是指所有实际齿距的平均值) •齿距累积总偏差(Fp): 齿距累积总偏差Fp是指在分度圆上,任意两个同侧齿面间的实际弧长与公称弧长之差的最大绝对值,即最大齿距累积偏差(Fpmax)与最小齿距累积偏差(Fpmin)之代数差 在实际测量中,通常采用某一齿距作为基准齿距,测量其余的齿距对基准齿距的偏差偏差 然后,通过数据处理来求解单个齿距偏齿距偏差差和齿距累积总偏差。
齿距累积总偏差实验原理实验原理P=πm 测量应在齿高中部同一圆周上进行,这就要求保证测量基准的精度而齿轮的测量基准可选用齿轮的内孔、齿顶圆和齿根圆 用齿顶圆定位时,必须控制齿顶圆对内孔的轴线的径向跳动实验原理实验原理实验设备实验设备齿轮周节检查仪器 图为卧式齿轮周节检查仪的外形图,它以齿顶圆作为测量基准,指示表的分度值为,测量范围为模数2—16 mm实验仪器:实验仪器的介绍实验仪器的介绍12-读数盘读数盘11-紧固紧固 螺钉螺钉9-端面定端面定位板位板8-齿根定齿根定位爪位爪7-活动活动测量爪测量爪6-固定测固定测量爪量爪5-辅助定辅助定位爪位爪1-紧固紧固 螺钉螺钉2-紧固螺钉紧固螺钉4-齿顶定齿顶定位爪位爪3-定位爪定位爪10-定位爪定位爪实验仪器的调整实验仪器的调整调整测量爪调整测量爪的位置的位置调整定位杆的调整定位杆的位置位置实验步骤流程图实验步骤流程图调整指示表调整指示表实验数据的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记录与处理三三.实验步骤实验步骤 (1) 调整测量爪的位置 将固定测量爪5按被测齿轮模数调整到模数标尺的相应刻线上,然后用螺钉1固紧。
(2)调整定位脚的相对位置 调整定位脚3和10的位置,使测量爪6和7在齿轮分度圆附近与两相邻同侧齿面接触,并使两接触点分别与两齿顶距离接近相等,然后用螺钉2固紧最后调整辅助定位脚 5,并用螺钉固紧1-紧定螺钉紧定螺钉5-辅助定位辅助定位爪爪7-活动测活动测量爪量爪6-固定测固定测量爪量爪10-定位爪定位爪3-定位爪定位爪实验步骤实验步骤2-紧固紧固 螺钉螺钉 (3)调节端面定位爪9,保证测头在测量过程中始终在同一平面内 (4)调节指示表零位 以任一齿距作为基准齿距(注上标记),将指示表12对准零位,然后将仪器测量爪稍微移开轮齿,再重新使它们接触,以检查指示表示值的稳定性这样重复三次,待指示表稳定后,再调节指示表12对准零位 (5)逐齿测量各齿距的相对偏差,并将测量结果计入表中 (6)处理测量数据9-端面定位爪 在测量过程中,每一个齿都要重复测量两次,当两个读数比较一致的情况下在测量下一个齿,测量时,量爪要轻进轻出,不得碰击操作中注意事项操作中注意事项(1)计算法 为计算方便,可以列成表格形式(表1)。
将测得的单个齿距相对偏差( fpt相对),记入表中第二行根据测得的fpt相对,逐齿累积,计算出相对齿距累积偏差(∑ fpt相对),记入第三行 计算基准齿距对公称齿距的偏差,因为第一个齿距是任意选定的,假设它对公称齿距的偏差为K,以后每测一齿都引入了该偏差K,K的值为各个齿距相对偏差的平均值,按下式计算: K= ∑ fpt相对/Z==(μm) ,式中 Z—齿轮的齿数 实验数据处理实验数据处理 按齿轮序号计算K的累加值nK,计入表中第四行由第三行减去第四行,求得各齿的绝对齿距累积偏差 (Fp绝对),计入第五行 Fp绝对按下式计算: Fp绝对 = ∑ fpt 相对-nK 第五行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即为被测齿轮的齿距累积总偏差Fp 从-2001查出齿距累积总公差Fp,判断被测齿轮的适用性 将实验数据填如下表:实验数据统计表(实验数据统计表(μm ))一二三四五齿 序单个齿距相对偏差相对齿距累积偏差齿序与平均值的乘积绝对齿距累积偏差n12345思考题思考题 1.测量周节累计误差△Fp与周节偏差△fm的目的是什么 2.若因条件所限不能测量周节累计误差△Fp时,可以测量哪些误差来代替?齿顶圆定齿顶圆定位位齿顶圆定齿顶圆定位位P=πm基准齿距放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