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6.青山不老》导学案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15.78KB
约3页
文档ID:47851364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6.青山不老》导学案_第1页
1/3

只要顺着河流走,就可以发现大海 龙车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编制:邱有义初审:余万福复审:李平编号: 004 1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6. 青山不老》导学案班级: ________ 小组: 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教师评价: __________ 教师寄语:大自然的美,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学习目标】1. 认识“虐、踞、淤”,理解“肆虐、风雨同舟、三番五次、归宿、日月同辉”的意思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3. 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说说青山不老的含义,领悟老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预习案【使用说明】 &【学法指导】本文是一篇精读课文,通过预习达到以下目标:1. 通读全文,圈画应掌握的生字新词,查字典正音、释义,初步感知文章内容2. 理清课文层次 3. 完成预习自测题,并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在“我的疑问”处资料链接】晋西北晋西北在山西,通常指的是保德、河曲、偏关三县,它们隶属于忻州市,隔黄河、长城与陕西、内蒙古相望晋西北的老人晋西北地处吕梁山脉的黄土高原,这里的农民祖祖辈辈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 顽强地生存着 这里的老人中有的曾经当过纤夫、有的远走他乡以唱戏为生,更多的则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耕种养家,刻满皱纹的脸和长满厚茧的手都是他们饱经沧桑的印证。

晋西北风沙防治刻不容缓山西地处沙漠化扩展前沿,而晋西北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属于沙尘暴高发区,素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无风三尺土,风起土满天”的说法这些主要分布于大同、朔州、忻州三市的16 个县(区)的风沙带,土地沙漠化面积每年都在增加右玉县老城12 米高的城墙如今已被黄沙埋没,人可以沿坡直接上到城墙;五寨县许多村庄, 由于风沙侵害, 每一二十年就被迫搬迁一次,风沙已经成为当地人们最大的敌人由于气候恶劣, 植被稀少, 从西伯利亚吹过来的强劲季风,经大同、 朔州地区把当地粒碎质轻的栗钙土卷向高空吹向河北平原、京津地区绿色生态治理工程晋西北地区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 有沙化土地和潜在沙化土地面积 1 700 多万亩,近300 万亩草地因风沙危害逐渐退化,成为风沙侵袭北京的主要通道和三大风沙源之一2000 年国家启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后,山西省各级政府组织以部门为实施单位,发动30 多万户农户在大同、朔州、忻州3 个市、 13 个县 ( 区) 和两个国有林业局展开大规模的生态治理工程预习自测】一、 词语小超市:1、词语通关:根据意思写词语人或事物的最终着落 ()非法占据文中指经常受到干旱、霜冻、沙尘暴的迫害。

水 波 ) 一 起 一 伏 地 动 文中 指 老 人 的 院 子 里 充满 着 绿 色 , 到 处 被植 被 所 围 绕 只要顺着河流走,就可以发现大海 龙车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编制:邱有义初审:余万福复审:李平编号: 004 2 ()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2 近义词:治理()盘踞()肆虐() 风雨同舟()归宿()领悟()反义词:凶猛()治理()勇敢()二、课文内容整体感知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我的疑问】预习中, 我遇到的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案【学始于疑 】——我思考、我收获1、 想一想,这个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2、 这一奇迹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创造的?3、 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学习建议:请你用 5 分钟的时间认真思考以上问题并结合预习中自己的疑问开始下面的探究学习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一、基础探究:1、这个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1) 、找出并交流描写老人创造的奇迹的句子2) 、作者在描写老人创造的奇迹时用了()修辞方法和()说明方法。

2、这一奇迹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创造的?(1) 、作者是从哪两方面介绍当时的环境的?(2) 、当时的大环境是怎样的?(3) 、当时的小环境又是怎样的?二、综合探究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1、 作者说“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样指的是什么?2、 “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的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1) 、怎样理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老人能和山水永远共存,像日月一样发出光辉吗?(2) 、联系上下文思考:到底是什么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3) 、 “另一种东西”在这里指的是什么?3、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学习收获】 (反思静悟、体验成功)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顺着河流走,就可以发现大海 龙车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编制:邱有义初审:余万福复审:李平编号: 004 3 训练案1、风雨()三()五()山川()日()同 ( ) 参天的()险恶的()感人的()2、修改病句:(用修改符号)(1) 在文艺晚会上,同学们唱起了婉转动听的歌曲和美的舞蹈2) 秋天的张家界,是一个美丽的季节3) 历史博物馆展出了两千多年前得新出土的文物。

3、句式变换: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1) 把这个反问句改否定句:(2) 改为肯定句: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吐鲁番盆地我国的旅游胜地——新疆吐鲁番盆地,它的最低点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4 米,是我国最低的洼地, 也是世界第二低地它每年六月至八月气温均高于40 摄氏度, 最高可达 47 摄氏度,而地表温度则高达75 摄氏度以上; 加上平均每年要刮七十多次风,每次卷起漫天风沙,所以有“火洲”“风库”之称《西游记》中所描绘的“八百里火焰山”(其实只有一百公里长)横贯整个盆地,那殷红色的山石,褶皱的地貌,远远望去,真像跳动的火苗在盛夏(猛烈强烈)的阳光(照射照耀)下,满山像烧起了大火,热浪灼灼扑人这里夏天人们每天都要洗澡,甚至一天要洗好多次传说有位县长上任时正赶上大热天,公务繁忙,热汗擦了又流,洗了又淌为了节省时间,他干脆坐到水缸里办公有人来找县长,光听见声音不见人,回头一看,哟!他正赤条条地坐在水缸里看文件呢!夏季去吐鲁番,半路上没有饭店也饿不着带一些鸡蛋,不用找锅,不需生火,把鸡蛋往沙坑里一埋,很快()可以吃上喷香的熟鸡蛋了再配上随身携带的小菜和饮料,就是一顿十分(精致别致)的野餐吐鲁番人植树造林,变沙漠、 盆地为绿洲。

在吐鲁番通往交河古城中间,有这样一条十五公里长的林阴路:两侧树分为三行,一行是钻天白杨,一行是桃树,一行是梨树据说这是一位五十年代的县委书记领人栽的他想让后人()有遮阳蔽日之处, ()有解热止渴的桃梨如今白杨已搭起绿色的通道,桃梨已开花结果那些走得又热又渴的行人,惊喜地扑到这清凉的树阴下,大口地吃着酸甜解渴的水果的时候,该是多么感激这不知名的种树人啊!大风、酷热考验了人,也锻炼了人,使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像金子一样耀眼、闪光1)给下列词语中的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漫:①不受约束,随便;②广阔,长;③到处都是漫天风沙()长夜漫漫()漫无目的()(2)在文中括号里合适的词下面画横线3)在文中的括号内填入合适的关联词4)文中的“火洲”、“风库”指的是5)吐鲁番人用的方法,来改造这儿的自然环境,在路边上栽种钻天的白杨,可以,栽种桃树、梨树,可以,从中可以看出吐鲁番人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