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探讨摘要:水资源是发展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资源在世界许多地方,对水的需求已经超过水资源所能负荷的程度,同时有许多地区也濒临水资源利用之不平衡本文主要概述了广西水资源现状及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并针对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广西1. 概述:广西水资源现状1.1 区内水系情况广西河流大多沿着地势呈倾斜面,从西北流向东南,形成了以红水河—西江为主干流的横贯广西中部以及支流分布于两侧的树枝状水系其中集雨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986条,总长度有3.4万公里,河网密度0.144公里/平方公里分属珠江、长江、桂南独流入海、百都河等四大水系珠江水系是广西最大水系,流域面积占广西总面积的85.2%,集雨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833条,主干流南盘江—红水河—黔江—浔江—西江自西北折东横贯全境,全长1239公里,出梧州流向广东入南海长江水系分布处于桂东北,流域面积占广西总面积3.5%,集雨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0条,主要河段有湘江、资江,属洞庭湖水系上游,经湖南汇入长江其中湘江在兴安县附近通过秦代开凿的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独流入海水系主要分布于桂南,流域面积占广西总面积10.7%,较大河流有南流江、钦江、北仑河等,均注入北部湾经越南入北部湾的百都河水系流域面积占广西总面积0.6%喀斯特地下河众多,有433条,其中长度超过10公里的有248条,坡心河、地苏河等均独自形成地下河水系1.2 气候概况广西地处低纬,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南濒热带海洋,北接南岭山地,西延云贵高原按全国地形分类,广西属云贵高原向东南沿海丘陵过渡地带,具有周高中低、形似盆地,山地多、平原少的地形特点广西地处中、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热量丰富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全国降水量最丰富的省区之一,各地年降水量为 1080~2760mm,大部分地区在 1300~2000mm 之间其地理分布具有东部多,西部少;丘陵山区多,河谷平原少;夏季迎风坡多,背风坡少等特点广西有三个多雨区:(1)十万大山南侧的东兴至钦州一带,年降水量达 2100~2760mm;(2)大瑶山东侧以昭平为中心的金秀、蒙山一带,年降水量达1700~2000mm;(3)越城岭至元宝山东南侧以永福为中心的兴安、灵川、桂林、临桂、融安等地,年降水量达 1800~2000mm另有三个少雨区:(1)以田阳为中心的右江河谷及其上游的田林、隆林、西林一带,年降水量仅有 1080~1200mm;(2)以宁明为中心的明江河谷和左江河谷至邕宁一带,年降水量为 1200~1300mm;(3)以武宣为中心的黔江河谷,年降水量 1200~1300mm。
由于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广西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干湿季分明4~9 月为雨季,总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 70%~85%,强降水天气过程较频繁,容易发生洪涝灾害;10~3 月是干季,总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量的 15%~30%,干旱少雨,易引发森林火灾1.3 地下水据自治区地矿系统有关水文专业地质队数十年来进行 1:20 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所取得的丰富资料,其中认为广西的地下水类型较多,有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岩类岩溶水、红层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等 4 种其中岩溶水是分布最广且具地方特色的地下水重要类型,主要分布于桂中、桂西和桂东北的北部及桂东南的局部地区,面积 9.46 万 km2岩溶水依其含水岩石的不同,可分为碳酸盐岩裂隙溶洞含水岩组,碎屑岩、碳酸盐岩溶洞裂隙含水岩组和少量的红层钙质砾岩裂隙溶洞含水岩组以及上为碎屑岩、下为碳酸盐含水岩组等 4 个含水岩组岩溶水的埋深,受地形、地貌及当地侵蚀基准面的控制区内自西北向东南:高原区的岩溶水常以伏流形式出现,水位埋藏较浅,一般 10~50m;高原斜坡区,河谷深切,处于垂直岩溶化作用地段,为密集的峰丛深洼地深埋的暗河,多以管道状迳流的形式出现,埋深一般大于 50m;岩溶平原区,地下河纵横,形成统一的潜水面,含水相对均匀,埋深较浅,多小于 10m。
从区域分布看,地下水位埋深不一桂西、桂西南多大于 50m,最深达 200m;桂中、桂东北多为 10~50m;桂东南一般小于 l0m岩溶水的补给源,主要是大气降水,部分地区有外来地表水的补给,其补给形式有由溶蚀渗透补给和灌人溶洞两种1.4 行政分区降水、水资源量表水深(mm) 水量(亿 m3) 地市 南宁 柳州 桂林 梧州 北海 防城港 钦州 贵港 玉林南宁地区来宾 贺州 百色 河池 全区降水深 1523.1 2182.6 2434.9 1907.6 2383.2 2281.9 2217.6 1973.6 2433.9 1454.3 1654.5 2124.4 1373.0 1659.2 1858.9 降水量 152.75 405.78 674.18 239.84 79.53 135.09 235.42 210.01 313.69 430.10 221.34 248.12 498.07 555.29 4399.21 地表水 59.92 259.02 475.20 93.55 57.25 88.39 136.57 80.54 169.86 201.91 123.71 151.12 192.52 283.03 2372.59 径流深 597.5 1393.2 1716.2 744.1 1715.6 1493.1 1286.5 756.9 1318.0 682.7 924.7 1293.8 530.7 845.7 1002.5 地下水 10.27 46.28 68.41 35.40 9.13 19.87 22.40 16.64 34.91 49.80 83.04 35.23 40.08 43.03 514.49 水资源总量59.92 259.02 475.20 93.55 57.25 88.39 136.57 80.54 169.86 201.91 123.71 151.12 192.52 283.03 2372.59 这是 2002 年统计的数据,从这张表格中,我们清楚的看到降水量地表水、径流深、地下水、水资源总量的具体分布,为各种决策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该区域水资源虽然较为丰富,但由于时空分布不均,部分地区水资源利用率和保证率不高,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统一配置十分迫切目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 349.6 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为 2943 立方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仅为 19.44%,仍有较大潜力2.存在的各种问题:2.1 水质污染情况:2003 年对南宁、柳州、桂林等 13 个重点城市 23 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实施监测,其中18 个为地表水水源地, 5 个为地下水水源地全年期和汛期水质合格的水源地有 21 个,占总评价数的 91.3%;非汛期水质合格的水源地有 22 个,占总评价数的 95.7%柳州、桂林、梧州、防城港、河池、宜州等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较好,南宁邕江上游段和百色右江百法段水源地水质较差,主要超标污染物是铁城市名称 水源地 水质评价等 级 城市名称 水源地 水质评价等 级南宁 邕江上游段 轻度污染 钦州 钦江青年水闸 尚好柳州 柳江新圩至柳东段 优 贺州 贺江八步水厂段 尚好青狮潭水库 良 苏烟水库 优桂林漓江上游段 良 玉林 南流江大壤水源地 尚好桂江钱鉴富民段 良 郁江泸湾江水源地 良浔江苍梧段 良 贵港 郁江紫泉水源地 尚好浔江内河龙新段 良 澄碧河水库 良梧州西江深冲段 良 百色 右江百法段 轻度污染北海 禾塘、龙潭地下水水源 地 尚好 河池 城北、六圩、加辽地下 水水源地 良防城港 防城河木头滩 优 宜州 土桥水库 良2.2 管理上的缺陷:如果说北方地区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就出现了干旱缺水问题。
使水资源管理得到重视而南方地区到 2000 年以后才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相当多的南方地区的人,甚至包括一些 水利管理者都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实现严格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一些产水和用水大省还没有真正实行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用水定额也没有进行复核和验证,取水用水没有计量,节水也仅处在喊口号等宣传水平上,大多数仍然采用传统粗放的用水方式,考虑新增水利工程的多,考虑节水、控制排污较少2.3 万元耗水量大:从用水指标来看,2007 年,全国人均用水量为 442 立方米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当年价格)用水量为 229 立方米,而湖南相应指标分别为 476 立方米和 355 立方米江西为 474 立方米和440 立方米从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看,小于 200 立方米的省有山东、山西、浙江、辽宁、河南、河北、广东、陕西、吉林等,广西自治区不在此列由此可见,广西还有较大的节水潜力的2.3 资金配套及政策落实问题:尽管国家加大了对中西部省市的投资,减少了地方配套资金的要求,但是一些地方本级财力有限,很多项目仍难以实施位于广西宁明县的安农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即将完工这个项目本来要 2009 年完成,但是因为拆迁问题,一直拖到现在。
该项目本属于去年的前三批中央投资项目之一,此前曾被广西水利部门列入投资进展缓慢的警告名单之列根据中央要求,前四批扩大内需中央投资建设项目,需要在 2010 年 3 月底前全部完成但是,由中纪委、监察部牵头的中央检查组在去年底进行的督察中发现,有的地方落实中央政策力度不够,项目前期准备不充分,工作进展缓慢3.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3.1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含义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按照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解释,把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能力构成危害所进行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称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它是为保证人类社会、经济和生存环境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实行永续利用的原则针对我国的实际讲,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是指通过对水资源的科学、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实现水资源总量消耗的“零增长” ,确保水资源利用的连续性、持久性和稳定性,既要满足当前,又要考虑到长远;既要提高效率,又要兼顾公平;既要注重经济效益,又要同时结合生态和社会效益,以保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国都有能力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永续持久地提供足够数量和高质量的水资源对于未来,水将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
3.2 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水是组成环境的重要因素,又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旱涝洪灾害频繁,人口剧增,水质恶化和水生态系统破坏,水资源短缺,水荒向城市漫延,水工程老化,水利建设滞后,管理和营运体制落后等,已经严重地威肋着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稳定、现代化进程记得《水问》中在第八问“水的答案在哪里”中有这么一句话:面对水,如果我们不能够找到新的文明方式,我们还能在地球上走多远?仔细品读这句话才觉得它内涵的深刻据预测,2030 年前后我国用水量将达到每年 7000 亿~8000 亿立方米,而我国实际可利用的水资源量 8000 亿~9000 亿立方米,需水量已接近可利用水量的极限由此,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保证它的可持续性,这是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有之路4.广西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建议与对策(一)统筹规划,科学管理现代社会人们开发利用水资源时充分考虑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注意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的统一1. 从水资源的特点出发进行统筹规划这就要求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时,要根据水资源的可开采量,考虑流域内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各个城市、乡村、各个行业和各个部门的需要,最终使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发挥最佳效益。
2. 设立保护区,重点保护引用水源 《水问》第二问中有这么一句话:“开宝马、喝脏水”是我们选择的生活方式吗?我们要重点保护好引用水源,造福人民群众,克服现代文明对水的障碍3. 运用经济手段管理水资源利用价格杠杆,既可以促进节约用水,又可以筹集资金用于水资源的保护事业4. 开发新的水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