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海洋(潮汐和资源)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965.50KB
约29页
文档ID:51899000
海洋(潮汐和资源)_第1页
1/29

• 一、潮汐和潮流 • 1.潮汐及其类类型 • (1)概念 • 潮汐是海水位周期性涨涨落的现现象 • 潮汐主要在地球的低纬纬度海区最为显为显 著, 因为为潮汐是地球自转转及日月引力所致一 般一个太阴日有两次涨涨落,白天的称潮, 晚上的称汐,合称潮汐• 在潮汐现现象中,水位上升叫涨涨潮, • 水位下降叫落潮 • 涨涨潮至最高水位,称为为高潮; • 落潮至最低水位,称为为低潮 • 当潮汐达到高潮或低潮时时,海面在一段时时 间间内既不上升,也不下降,把这这种状态态分 别别称为为平潮和停潮 • 平潮的中间时间时 刻,叫高潮时时; • 停潮的中间时间时 刻,称为为低潮时时• 由月球上中天时时刻到其后第一次高潮时时的 时间时间 称为为高潮间间隙;• 把至低潮时时的时间时间 称为为低潮间间隙;• 把高潮间间隙和低潮间间隙统统称为为月潮间间隙• 相邻邻二次高潮时时或低潮时时的时间间时间间 隔,称 为为潮期(潮周期)• 相邻邻高潮与低潮的水位差,叫潮差• (2)类类型 • 潮汐类类型可分为为半日潮、全日潮和混合潮 三种类类型 • 半日潮:在一个太阴日内,两涨涨两落彼 此大致相同的潮汐。

• 全日潮:在一个太阴日内,只有一次涨涨落 的潮汐• 混合潮:可分为为不规则规则 的半日潮和不规则规则 的全日潮• 不规则规则 的半日潮:一般在一个太阴日中,也有两 次高低潮,但潮差和潮期不等 • 不规规则的全日潮:则则是在半个月中出现现全日潮的 天数不超过过7天,其余天数为为不规则规则 的半日潮 • 2.潮汐的成因 • 引起海洋潮汐的内因是海洋为为一种具有自 由表面、富于流动动性的广大水体; • 而外因是天体的引潮力即是说说,在天体 引潮力的作用下,具有自由表面而富于流 动动性的广大水体——海洋中便产产生相对对运 动动形成了潮汐现现象• 引潮力:天体的引力与地球绕绕地月公共质质 心旋转时转时 所产产生的惯惯性离心力组组成的合力 ,叫做引潮力它是引起潮汐的原动动力• 从万有引力定律可知:地面上各处处所受天 体(月球)引力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同,但 都指向月球中心 地球与月球之间间的 地月引力系统统,其共同重心,称为为公共质质 量重心,简简称为为公共质质心地月公共质质心 与月心和地心三点永远远在一直线线上,故地 月公共质质心可在地心与月心的连线连线 上找到 经经推求,地月公共质质心位于地月中心连连 线线上离地心的距离为为0.73r(地球半径) 处处• 就地月系统来说,存在着两种运动,即地月系统 绕其公共质心的运动和地球的自转运动。

地球自 转运动时,地球表面上任一水质点都受到地心引 力和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的作用但对于 地球上每一点来说,其大小和作用方向都是不变 的,所以通常都被包括在重力概念之中,它们的 作用只决定着地球的理论状态,而对潮汐现象没 有影响故在引潮力分析中,可假定地球是不自 转的地月系统绕其公共质心运动时,地球表面 任一点都受月球的引力和地月系统绕公共质心运 动所产生的惯性离心力的作用这两者的合力便 为引潮力• 由于地球是一个刚刚体,所以当地心在绕绕地 月系统统的公共质质心进进行旋转转运动时动时 ,地球 上其他各点并不是都绕绕地月公共质质心旋转转 的,而是以相等的半径(EK)、相同的速 度作平行的移动动即整个地球体是在平动动 着,并不是做同心圆圆的转动转动 由此,地 面上任一点P和地心E均取一个单单位质质量 海洋上各水质质点,不论论位于何处处,其惯惯性 离心力的方向相同,都与月球对对地心的引 力方向相反而平行;其大小各处处都相等, 都等于月球对对地心的引力这这是地球平动动 的结结果• 引潮力在不同时间时间 、不同地点都不相同 在地球上处处于月球直射点的位置,吸引力 大于惯惯性离心力,所涨涨的潮称为顺为顺 潮;在 地球上处处于月球对对趾点的位置(下中天) ,则则离心力大于引力,亦同时涨时涨 潮,称为为 对对潮。

在距直射点900处处,则则出现现低潮地 球自转转一周,地面上任意一点与月球的关 系都经过经过 不同的位置,所以对对同一地点来 说说,有时涨时涨 潮,有时时落潮• 经计经计 算的结结果,引潮力的大小与天体的质质 量成正比,而与天体至地心距离的三次方成 反比,即: 由此,可计计算出月球引潮力 为为太阳引潮力的2.7倍所以地球表面的潮 汐现现象,以月球为为主,月球的直射点和它的 对对趾点,大体就是潮峰的位置月球中天的 时间时间 ,大体就是高潮的时时刻,而潮汐变变化 的周期,是月球周日运动动的周期,即大阴日 地球表面各点,一般说说来,所受引潮力 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同,但对对于同一天体来说说 , 上、下中天有近似的对对称性由于日、 月、地球具有周期性的运动动,故潮汐现现象也 具有周期性变变化二、海洋资源• 海洋资源指来源、形成和存在方式 均直接 与海水或海洋有关的资源• 据属性,海洋资源可分为海洋化学资源、 海洋矿产资源、海洋动力资源和海洋生物 资源四类• 1、海洋化学资源 • (l)海洋化学资源是指海水中所含的大量化学 物质其中有80多种化学元素,各种元素的储量 也相当可观这些元素可提取的有70多种。

海水 中各种化学物质的数量十分丰富如:黄金在海 水中含量虽然非常小,但总量也有500万吨以上 ;铀有45亿吨以上;镁1800万吨以上据计算, 在2.5km3的海水中,可以生产32种产品(除淡水 外),总产值在30亿美元以上从经济效益看, 海水价格低廉,取之不尽目前,对海水化学资 源的利用,局限于部分元素,已达工业规模生产 的有淡水、食盐、镁和滨等• • 2 2、海洋矿产资源、海洋矿产资源 • 海洋矿产资源又称海底矿产资源包括海 滨、浅海、深海、大洋盆地和洋中脊底部 的各类矿产资源按矿床成因和储存状况 分为: • ①砂矿,主要来源于陆地上岩矿碎屑,经 外力作用搬运和分选,在海滨最直地段沉 积富集而成,如砂金、砂铂、金刚石、金 红石和独居石等,就海南岛来说,东部沿 海的锆、钛矿较为典型• ②海底自生矿产,由化学、生物和热液作 用等在海洋内生成的自然矿物,可直接形 成或经富集后形成,如磷灰石、海绿石、 重晶石、海底锰结核及海底多金属热液矿 (以铜、锌为主) • ③海底固结岩中的矿产,大多属于陆上矿 床向海下的延伸,如海底油气资源、硫矿 及煤等在海洋矿产资源中,以海底油气 资源、海底锰结核及海滨复合型砂矿的经 济意义最大。

• 3、海洋动力资源 • 海洋动力资源海水运动可以产生巨大的动 力资源如波动能量每秒为27亿kw,海洋 中每年波能总量达 236 520亿 kW;表层与 深层间的温差总能量为 100亿 kW,它的热 能发电达600亿kW;潮汐能量每年达3500亿 kW;潮流能量当流速为2m/s时,1m2的水面 每年可产生2万kW·h电力• 4、海洋生物资资源 • 海洋生物海洋生物资资资资源又称海洋水源又称海洋水产资产资产资产资 源,指海洋源,指海洋 中中蕴蕴蕴蕴藏的藏的经济动经济动经济动经济动 物和植物的群体数量,是物和植物的群体数量,是 有生命、能自行增殖和不断更新的海洋有生命、能自行增殖和不断更新的海洋资资资资 源海洋生物源海洋生物资资资资源按种源按种类类类类可分可分为为为为:: • • ①①海洋海洋鱼类资鱼类资鱼类资鱼类资 源,占世界海洋源,占世界海洋渔获渔获渔获渔获 量的量的8888 %,其中以上%,其中以上层鱼类为层鱼类为层鱼类为层鱼类为 多,多,约约约约占海洋占海洋渔获渔获渔获渔获 量的量的7070%,主要有%,主要有鳀鳀鳀鳀科、科、鲱鲱鲱鲱科、科、鲭鲭鲭鲭科、科、鲹鲹鲹鲹 科和金科和金枪鱼枪鱼枪鱼枪鱼 科等;底科等;底层鱼层鱼层鱼层鱼 以以鳕产鳕产鳕产鳕产 量最大量最大, , 次次为鲆为鲆为鲆为鲆 、、鲽类鲽类鲽类鲽类 等。

等• • 软软体动物资源 • 海洋软体动物资源,占世界海洋渔获量的海洋软体动物资源,占世界海洋渔获量的7 7 %,包括头足类如枪乌鱼、乌贼、章鱼,%,包括头足类如枪乌鱼、乌贼、章鱼, 双壳类如牡蛎、扇贝、贻贝及各种蛤类等双壳类如牡蛎、扇贝、贻贝及各种蛤类等 • 海洋甲壳类动类动 物资资源 海洋甲壳类动类动 物资资 源,约约占世界海洋渔获渔获 量的5%,以对虾对虾 类类和其他泳虾类为虾类为 主,并有蟹类类、南极磷 虾虾等• 海洋哺乳类动物 海洋哺乳类动物,包括鲸 目如各类鲸及海豚,海牛目如儒艮、海牛 ,鳍脚目如海豹、海象、海狮及食肉目如 海獭等• 海洋植物海洋植物,以各种海藻为为主,主 要有硅藻、红红藻、蓝蓝藻、褐藻、甲藻和绿绿 藻等11门门,其中近百种可食用,还还可以从 中提取藻胶等多种化合物• 二)海洋环境保护海洋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不可缺少的物 质和能量的源泉随着科学技水的不断发 展,人类利用开发海洋的规模愈来愈大, 对海洋的依赖程度愈来愈高同时人类对 海洋的影响也日益增大,把生活与生产中 产生的废弃物排人海洋这些废弃物主要 有工业废物如矿渣、废油、汞、废纸浆、 废热等,农业废物如有机汞化合物、有机 磷化合物、化肥、家禽粪便等,生活废物 如垃圾、食品废渣、洗涤剂、杀虫剂等, 军事废物如放射性废物、裂变衍生物。

有 机物等• 虽虽然海洋具有很强的自净净能力和较较大容量,但如 果废废弃物超过过自净净力和容量时时,就会造成海洋 污污染特别别是在人类类活动频动频 繁的近海海域及河 口、港湾,海洋污污染更严严重海洋污污染危害鱼鱼 类类、海鸟鸟和其他海洋生物,使海洋生态态失去平衡 ;恶恶化水质质;恶恶化海滨环滨环 境;危及人类类健康; 妨碍海事活动动因此,海洋环环境保护护愈来愈引起 人们们的重视视为为了可持续发续发 展的需要,人们们在 采取合理开发发利用海洋资资源、限制污污染物排人海 洋的数量等措施的同时时,还还必需加强对环对环 境污污 染所引起的海洋环环境质质量变变化规规律及其保护护方 法的研究,以及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保护护海洋生 态环态环 境。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