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廖汉生中将二三事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35.64KB
约21页
文档ID:53518204
廖汉生中将二三事_第1页
1/21

廖汉生中将二三事家事和出身作为一个投身中国军事七十余年的老人,廖汉生将军是一个平时不被外人注意的人, 尽管经历了中国当代几乎所有重大历史事件,他仍然不是一个明星级的人物, 这在相当程度上可能和老人的性格有关——一个不事张扬,沉稳持重的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一个月以后, 廖汉生出生在湘西北的武陵山中桑植县的一个农民家庭,老爷子的父亲叫廖兰湘,是这个穷苦家族中唯一出去上学的人,在长沙的学习中, 廖兰湘接触了一些革命者, 成了革命党, 和一些思想进步的朋友之开展革命活动, 这些人中最有名的一位, 就是林伯渠 廖兰湘作为一个辛亥革命的支持者, 给自己唯一的儿子取名的含义就是“推翻满清统治,恢复汉家天下”很叫人哭笑不得的一点就是为了我党的民族政策,老爷子在当了75 年汉族之后, 1986年被重新划定成土家族,成了少数民族大家看过《洪湖赤卫队》,女赤卫队长韩英的人物原形,就是贺龙的四姐妹,大姐贺民英、二姐贺戊姐和妹妹贺满姑、 贺戎姑,和电影中的圆满结局不同,土地革命中,他们最后都先后牺牲了18岁的时候,经贺龙做媒,老爷子娶了第一任夫人,贺戊姐的女儿肖艮艮 廖汉生成了贺龙的外甥女婿 不幸的很,1935年红 2、6 军团长征的时候,肖艮艮留在了桑植,就此失去了联系,大家都以为她死在了还乡团的枪下。

实际上倒霉催的国民党桑植县长抓住红6 师政委廖汉生的妻子,不关不杀,当人贩子,私下给卖到外地去了,这是后话1943年到了陕北以后,老爷子经过贺龙夫妇再此做媒,第二次结婚,妻子是现任夫人,当年中央政治研究室的工作人员,白林这位更有性格的女子, 为了区别自己和自己两个著名的哥哥,改了名字,把姓氏去掉了,她本姓杨,两位哥哥一个叫杨尚昆,一个叫杨白冰1935 年,红 2、6 军团开始长征,老爷子当时年仅24岁,是红 6 师的政委,三千红军大都是苏区子弟,很多人甚至是他的邻居,朋友当开始坚壁清野,准备出发的时候, 大家都知道这次出发, 不是和以往一样的短时间外线作战,不是能不能回来,不知道何时才能回来,很多家属纷纷找到师部,找到老爷子,嘱咐他照顾好自己的家人, 打听红军什么时候能回来 面对父老乡亲, 老爷子说出了一句所有电影里面英雄好汉面临离别时说出的话:“我一定会回来的! ”(I'll be back)并且补充,一定会带着你们的丈夫和儿子一起回来1935 年从桑植出发的红6 师三千桑植子弟兵, 历经长征、 抗战、解放战争,到了 49 年,最后接过红 6 师衣钵的解放军 1 军 1 师 3 团,桑植籍干部战士,不到 300 人。

十分之九的桑植子弟倒在了14 年征程中为此,回家成了老爷子一辈子的痛, 多年来一直不敢回家, 直到 44 年以后的 1979 年,才第一次踏上了自己的故土不拿军饷的无名英雄红 6 师师部有一位伙食管理员,为人极为精明,总是能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把现有的食品发挥最大的作用, 总是能在别人想不到的地方找到哪怕最后一颗粮食,用老爷子的话说,他在长征中“至少救了一个排战士的性命”红 6 师改编成八路军 120 师 716 团的时候,老蒋给的员额限制的很低,很多官兵不得不离开部队, 大都是转到地方工作, 这名管理员受过伤, 年纪也不小了,被列入的转地方的名单,本来可以派到地方政府去工作他不愿走,老爷子不得不去动员他:“团里没有你的编制了, 你还是走吧,你不走连饷都没得拿 ”他却态度坚决地对我说:“我要跟你们上前线我当红军这些年从来没发过什么饷, 还不是照样干革命?打日本鬼子,没有饷我也干! ”老爷子被他的抗日热情打动了,作主把他留下来没有员额,就不上花名册,没有军饷,从我们几个团干部的饷里分出一些给他大约不到一年以后,这位不发饷也要上前线的伙食管理员在晋北战役中牺牲,倒在了抗日的沙场上由于没上花名册,大家都不知道他的真实姓名,只是直到一直叫他的代号:猴子。

为此事老爷子十分痛心,一再声称,哪怕当时问清楚他的姓名籍贯,也好让他的家人享受烈属待遇廖淡泊名利是出了名的 , 当年在沈阳军区的时候 , 就多次向军委提出要退下来, 原本组织安排是让他从沈阳下来后, 去管总政或者管国防大学的( 部队当时还是需要几个老辈子的压阵脚), 结果老爷子脑袋一摇 , 不去, 前者是因为搞了半辈子的政治工作 , 太没挑战了 , 后者是因为管院校更是几十年前就做了的事情, 最后直接要到老邓那里 , 把几个理由一摆 , 老邓想了想 , 还是让他退不下来 , 进了人大. 这中间还有件趣事 , 小弟在几个场合里看老爷子和其他人老辈子开玩笑, 说的最多的就是张震和洪学智, 前者是三十年进步了一级 (55 年的中将 ,85 年的上将), 后者则是三十年都没进步过(55 年的上将 ,85 年还是上将 ), 恐怕老爷子执著的要离开军队 , 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吧 ! 呵呵从人大退下来的时候 (92 年), 组织再次找到老爷子 , 希望他能留在工作岗位上, 安排的职位是国家副主席, 老爷子是坚决的不干了 , 小弟记忆中组织上一共来了三次不止 , 老爷子的态度是异常的坚定, 说什么都不干了 , 要回家颐养天年 . 最后没办法 , 只能放老爷子回家了 , 过了十三年的幸福时光 , 其实当时老爷子的身体好得很 , 再干个两届一点问题都没有! 放在现在 , 某些人削尖了全家的脑袋, 改年龄, 就为了能多坐两年 , 多捞两票 !!! 至于有些人的某些疑问 , 回答如下 : 第一, 老爷子虽然是中将 , 但从来就是干上将甚至是大将的活, 例如: 国防部副部长 , 军事学院院长 , 三大军区 (北京, 南京, 沈阳)第一政委 . 定行政级别的时候 ,定的是行政四级 . 这样资历的中将 , 恐怕要比很多上将都显赫吧! 老爷子的很多事情 , 包括他是当时军委唯一一个批准从外地来北京参加主席吊唁和守灵的 , 以及后来进人大的时候 , 军队方面老同志一共五个 , 其中四个是上将( 耿飑, 韦国清 , 叶飞, 韩先楚 ) 只有他一个是中将 . 等等, 都说明中央从来都没有把老爷子认为是中将 , 而是当上将甚至是大将来用的, 而老爷子也有这个资历和能力!!!!!!!! 第二, 老爷子从来都不参合什么山头, 看他历来的合作搭档就知道了, 从张震, 到杨勇 , 后期的例如宋时轮 , 李德生等等 . 都相处的很好 , 工作起来非常顺畅 ,不象某些个上将 , 从来都是到一地搅一处 , 非得分个你们我们的 , 斗个死去活来才好. 第三, 老爷子刚直不阿 , 老邓很是欣赏 , 当年就是老邓点名让老爷子去南京军区当第一政委 , 为的就是如果有情况 , 直接就收拾四人帮的上海人马, 更何况当时的南京军区司令是从广州调来的丁盛, 始终和四人帮有来往 , 调老爷子去就是为了拿住军权 , 稳定华东的 . 老爷子到南京后 , 基本上就把丁盛架空了 , 所以后来才有江青在政治局开会的时候, 当面问老爷子 ' 为什么总欺负丁盛 !' 老爷子也没给好脸色 , 一句话就给撅回去了 . 所以老邓在多个场合提到老爷子的时候, 都说过' 老廖是头上长角的 ! 而且是硬角 !',也就是老邓提出的 , 让老爷子从人大退下来后, 去当国家副主席的 . 第四. 就是九二年的政治局势, 当时中央迫切需要几个老同志站出来压阵脚,尤其是资历深 , 有人望 , 能服人的 . 所以才有三次上门谈话这样的事情发生. 红军时期 , 部队生活很清苦 , 十天半个月见不着一点肉星是很平常的事情,当时的指挥官 , 都是些年少轻狂 , 鲜衣怒马的小伙子 , 各个都在长身体的时候 , 老吃不上肉实在是个很郁闷的事情, 于是乎打猎 , 钓鱼等活动是蓬勃的发展起来了,但很快 , 军团就下了命令 --- 严禁打猎 , 理由很简单 , 子弹太少了 , 打白匪的都不够用呢, 怎么能用在什么野兔山鸡上呢! 但钓鱼到是一直都没禁止, 因为从贺老爷子开始, 到关政委 , 都喜欢钓鱼 , 同时钓鱼的修身养性 , 对于指挥官的性格成长也是很有好处的 , 于是钓鱼不但没有被禁止 , 贺老爷子反而很是鼓励自己的部下钓鱼,每次他去钓鱼 , 总要找几个贴身的将领跟着, 郭鹏和廖老爷子总是那个被' 抓夫'的, 为什么说是抓夫呢 , 大家自己想想 , 有那个二十郎当岁的小伙子会喜欢一天半天的坐在水边上 , 盯着个浮标看着呢 ! 当时将领的脾气 , 一个比一个大 , 一个比一个急 , 让他挥战刀打冲锋 , 眼睛都不眨一下的 , 要他在水边去钓鱼 , 你还是杀了他吧! 于是贺老爷子一要去钓鱼, 这些将领们就做鸟兽散 , 这个要去扩红 , 这个要去训练部队 , 千方百计的找理由就是不去! 最后通常是一个要到师里, 关政委直接点名 ' 郭鹏, 廖汉生, 钓鱼去 !!!' 于是在一干将领的欢呼声中, 这两位是愁眉苦脸的上了马, 去军团部了 . 有一次 , 急性子的郭鹏实在是把贺老头招烦了, 每三分钟提一次鱼杆 , 就差下河捞了 , 贺老总一挥手 :' 你们两个 , 给我到前面的弯子里钓去, 别在在这里烦了 ,还有, 不钓上鱼就别想回部队 ' 于是老爷子和郭鹏垂头丧气的到前面的弯子里, 把杆下去了 , 等呀等 , 就是没鱼上钩 . 眼看天色晚了 , 老爷子是又气又急 , 在水边直转悠, 最后一把从警卫员的腰带上就抽出了两个手榴弹, 看了看四下无人 , 递给郭鹏一个, 两人对了个眼色 ' 一二三 !' 就把手榴弹给扔到河里去了. 两声巨响过后 , 鱼是浮上来不少 , 可警卫员下河捞的时候 , 除了一筐鱼 , 居然还捞上一个人来 !! 已经被震晕过去了 . 这可把两将军吓坏了 , 生怕是地方上的老百姓 , 这要是误伤了 , 别说贺老头的烟袋锅子了 , 撤职处分都是一句话的事情. 赶快找医生来抢救 . 人是救醒了 , 可是一问三不知 , 而且口音还不是当地人, 最后政治保卫部的人来了,一过堂 , 就全招了 , 原来是当地一个很出名的土豪的儿子, 自小在外地读书 , 该土豪被镇压后 , 他从外地回来 , 知道家里把所有的枪弹和浮财等等, 都沉到河里去了 .于是找了个机会 , 自己下河去捞 , 结果东西还没捞上来呢 , 先挨了两个手榴弹 . 老爷子立刻安排人把河水一堵, 放干了水 , 果然在河底下找出了长短枪五十多支, 子弹五六千发 , 银圆一万多块 , 还有十二根 ' 大黄鱼 '( 金条子 ), 外加三百多两大烟土 . 老爷子用这些东西 , 就地组织了一个补充连 , 贺老头知道后 , 啧啧称赞 ' 廖汉生是有造化的人 , 两颗手榴弹 , 换了一筐鱼 , 一个连的人马 ' 延安岁月1943 年前后 , 战局相对比较稳定 , 大批的干部都回到了延安参加整风, 当时的老爷子 , 已经从学生进化到了中央党校的招生主任, 后来还当了党校二部和四部的组织教育科长 , 在当时的党校副校长彭真的直接领导下工作. 某天, 中央直属机关和军委直属机关组织了一场足球赛, 老爷子当时是中央直属机关队的后卫 , 当时那比赛 , 水平是绝对不高的 , 基本上都是冲来冲去 , 看谁的力气的谁的体力好 , 队伍也是全攻全守型的 , 要冲锋整队人都冲上去 , 要防守大家都都跑到球门口堵着 . 当然了其中也有个把个长传冲调什么的, 踢着踢着 , 一个长球就吊到了党校这边的大门口 , 老爷子急了 , 一个箭步就冲上去 , 狠狠的运足了气就是一脚, 把个皮球直踢出场外去了 . 场边上的彭真是一叠声的叫倒好! 球飞出去了 , 可再没回来 , 老爷子跑过去一看 , 地上还倒了一个人 , 傍边站着那位正是贺老头的新婚妻子--- 薛明!, 搂着地上的女同志是连喊带叫的. 一问薛明 , 说是被正正的球闷在后脑勺上, 当时就给打懵了 . 闯祸了 , 没办法 , 老爷子只能暂时下场 , 把人先送到医院去再说 , 折腾了好一会 , 等从医院回来 , 天都已经黑了 . 真是无巧不成书 , 过了一阵子 , 老爷子去见贺老头 , 薛明要给老爷子做媒 , 把同在中央政治研究室的一位女同志介绍给他. 老爷子答应了 . 等两人见面 ,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