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顶出脱模机构设计

mg****85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12MB
约29页
文档ID:50743403
顶出脱模机构设计_第1页
1/29

第九章 顶出脱模机构设计教学目的、要求:了解顶出脱模机构的结构与类型;熟悉脱模力的计算及推出零件尺寸的确定;掌握常用的推出机构的结构 重点:一次推出机构的结构 难点:二次推出机构的结构Date1§ 9-1 推出(脱模)机构的结构一、典型结构Date2对推出机构的要求:不变形(不导致产品变形); 制品尽可能留动模一侧; 不影响制品外观; 推出动作可靠; 易更换推出零件Date3二、推出机构的类型 取决于制品形状、塑料性能、注射机的推出结构 1.一次推出机构只需一次动作就能使制品脱模(见下图)推杆推出(图a)推管推出(图b)推件板推出(图c)推块推出(图d)联合推出(图e)压缩空气推出(图f)Date4Date52.二次推出机构(1)弹簧式推板上起辅助成型的作用, 一般用弹簧和推杆二次推出 图b)弹簧第一次推出, 图c)推杆二次推出 小型制品,不能传递较大的力,弹簧易失效Date6(2)气动和液动式Date7(3)拉杆式Date8(4)八字摆杆式Date93.双向推出机构 制品复杂可能留在定模一侧,也可能留 在动模一侧时,定模板上加辅助顶出机构 ,保证产品留在动模一侧被推出常用弹簧(合模受压缩)如:梳子(双面齿)Date10Date114.螺纹制品的脱模机构 (1)活动型芯或型环脱模方式将型芯或型环随制品一道脱出模外,手 工旋下型芯或型环。

结构简单;生产率低,劳动强度大( 小批量) Date12(2)拼合型芯或型环脱模方式利用拼合型环脱外螺纹,利用拼合型芯脱内 螺纹脱模可靠,结构简单;但螺纹中存在分型线, 易产生毛边并难以清除Date13(3)机动脱模方式动力源——开模力、顶出力或电动机驱动两种方式:塑料制品移动型芯或型环移动Date14§ 9-2 脱模力计算及推出零件尺寸确定 一、计算脱模力将制品从包紧的型芯上脱出时所需克服的 阻力称为脱模力计算脱模力时应考虑: 1)由收缩包紧力造成的制品与型芯的摩擦阻 力 ,该值可由实验确定 2)由大气压力造成的阻力 3)由塑料的粘附力造成的脱模阻力 4)顶出机构运动摩擦阻力 Date15图9-2 制品脱模受力分析上述各项脱模阻力中,1)与2)两项起决定作用 ,3)与4)两项可用修正系数的形式包括在脱 模力计算公式之中 F脱=(F4-F3′)cosφ=(μF1cosφ-F1sinφ)cosφ=F1cosφ(μcosφ-sinφ)Date16不同制品的脱模力计算方法 1.厚壁制品(t/d>0.05) 1)制品为圆环形断面时所需脱模力为2)制品为矩环形断面时所需脱模力为Date172.薄壁制品(t/d≤0.05)1)制品为圆环形断面时所需脱模力为2)制品为矩环形断面时所需脱模力为Date18二、推出零件尺寸确定 1.推板厚度的确定 2. 推杆直径的确定Date19§ 9-3 推出零件的设计一、推杆的设计 a 圆形—— 结构简单,常用 b 阶梯形——要求推杆直径较小,常用 c D形—— 推薄壁制品边缘 d 扁推杆—— 推细长部分,如制品加强筋 e 盘形—— 增大顶推面积,底部用螺钉固定Date20布置推杆的注意事项 二、推管设计空心推杆,用于圆筒形塑件或带环形凸台的 塑件。

推管设计注意,推管与型芯的固定 相对运动 推管内外面取间隙配合外表面与动模板(小间隙) 内表面与型芯Date21Date22推管的形状有直通式和阶梯式两种 直通式如上图b),适用于短推管;阶梯式如图a),适用于长推管Date23三、推件板设计一般用螺纹把推杆和推件板联成一体, 这样可不设复位杆Date24四、推出机构的导向目的:使推板能平稳移动,不使推杆受侧向力Date25五、复位杆的设计目的——复位杆使推板回到原位,即复位杆先与定模接触使其复位,弹簧复位(在推板与动模支承板之间安装压缩 弹簧)不可靠Date26§ 9-4 主流道及分流道凝料的推出 一、单分型面拉料杆二、双分型面流道凝料的推出Date271.手工取凝料模具二次分型,制品与凝料自动分离,凝料 经手工取出(结构简单、生产率低,小批量)图中,加弹簧或加侧面的拉板使二次开模Date282.用流道推板推出流道凝料Date29。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