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xian****81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62.51KB
约24页
文档ID:331032829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_第1页
1/24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91  主编单位:湖北省建筑工程总公司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2年11月1日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的通知  建标〔1992〕23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计划单列市建委,国务院有关部、委:  根据原国家建工总局(82)建工科字第14号文的要求,由湖北省建筑工程总公司主编的《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业经审查,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JGJ82-91,自一九九二年十一月一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建筑工程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归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湖北省建筑工程总公司负责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一九九二年四月十六日  主要符号  作用和作用效应  F——集中荷载;  M——弯矩;  N——轴心力;  P——高强度螺栓的预拉力;  V——剪力  计算指标   ——每个高强度螺栓的受拉、受剪和承压承载力设计值;                f ——钢材的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    ——高强度螺栓的抗拉、抗剪和承压强度设计值;       σ ——正应力。

  几何参数   A——毛截面面积;  An——净截面面积;  I——毛截面惯性矩;  S——毛截面面积矩;  α——间距;  D——直径;  D0——孔径;  L——长度;  Lz——集中荷载在腹板计算高度边缘上的假定分布长度  计算系数及其它  n——高强度螺栓的数目;  n1——所计算截面上高强度螺栓的数目;  nf——高强度螺栓传力摩擦面数目;  μ——高强度螺栓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  Ψ——集中荷载的增大系数第一章 总则  第1.0.1条 为使在钢结构工程中,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  第1.0.2条 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钢结构工程中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与验收  第1.0.3条 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按本规程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冷弯薄壁型        钢结构技术规范》(GBJ18)及《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5)的有关规定  设计在特殊环境(如高温或腐蚀作用)中应用的高强度螺栓连接时,尚应符合现行有关专门标准的要求   第1.0.4条 本规程采用的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分别符合《钢结构用大六角头螺栓》(GB1228)、《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母型式与        尺寸》(GB1229)、《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型式与尺寸》(GB1230)、《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        技术条件》(GB1231)或《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形式尺寸》(GB3632)和《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        技术条件》(GB3633)的规定。

  第1.0.5条 在设计图、施工图中均应注明所用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性能等级、规格、连接型式、预拉力、摩擦面抗滑移系数以及连接后        的防锈要求当设计中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直径的高强度螺栓时,还应注明所选定的需进行抗滑移系数检验的螺栓直径  第1.0.6条 在高强度螺栓施拧、构件摩擦面处理及安装过程中,应遵守国家劳动保护和安全技术等有关规定  第二章 连接设计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2.1.2条 本规程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用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计算高强度螺栓连接应按其不同类型分        别考虑下列极限状态:    一、摩擦型连接在荷载设计值下,连接件之间产生相对滑移,作为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二、承压型连接在荷载设计值下,螺栓或连接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作为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在荷载标准值下,连接件间产生相      对滑移,作为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第2.1.2条 高强度螺栓连接宜按构件的内力设计值进行设计必要时(如需与构件等强度连接),也可按构件的承载力设计值进行设        计  第2.1.3条 高强度螺栓承压型连接不得用于下列各种构件连接中:  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构件连接;  承受反复荷载作用的构件连接;  冷弯薄壁型钢构件连接。

  第2.1.4条 对壁厚小于4mm的冷弯薄壁型钢,其连接摩擦面处理宜只采用清除油垢或钢丝刷清除浮锈的方法  第2.1.5条 在同一设计项目中,所选用的高强度螺栓直径,不宜多于两种;用于冷弯薄壁型钢连接的高强度螺栓直径,不宜大于16mm  第2.1.6条 高强度螺栓连接的环境温度高于150℃时,应采取隔热的措施予以防护摩擦型连接的环境温度为100~150℃时,其设计承        载力应降低10%第二节 摩擦型连接的计算  第2.2.1条 抗剪连接(承受垂直于螺栓杆轴方向内力的连接)中,一个高强度螺栓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NBv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K——系数,对普通钢结构构件K=0.9,对冷弯薄壁型钢构件K=0.8;     Nf——传力摩擦面数;     μ——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按表2.2.1-1采用;     P——高强度螺栓的预拉力按表2.2.1-2采用  值亦可由表2.2.3查得  摩擦面抗滑移系数μ值                                        表2.2.1-1连接处构件摩擦面的处理方法构件的钢号3号钢16Mn钢或16Mnq钢15Mnv钢或15Mnvq钢普通钢结构喷砂(丸)0.450.550.55喷砂(丸)后涂无机富锌漆0.350.400.40喷砂(丸)后生赤锈0.450.550.55钢丝刷清除浮锈或末经处理的干净轨制表面0.300.350.35冷弯薄壁型钢结构喷砂0.40.45--热轧钢材轧制表面清除浮锈0.30.35--冷轧钢材轧制表面清除浮锈0.25----镀锌表面0.17----  注:当连接构件采用不同钢号时,μ值应按相应的较低值取用。

每个高强度螺栓的预拉力P(KN)表2.2.1-2螺栓性能等级螺栓公称直径(mm)121620222427308.8S407011013515520525010.9S55100155190225290355  第2.2.2条 螺栓杆轴方向受拉的连接中,一个高强度螺栓的受拉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           第2.2.3条 摩擦型连接同时承受剪切和螺栓杆轴方向的外拉力时,一个高强度螺栓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Nt——每个高强度螺栓在其杆轴方向的外拉力,其值不得大于0.8p  无外拉力时,连接着普通钢结构构件的每个高强度螺栓,在一个摩擦面上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可由表2.2.3中查得  第2.2.4条 在轴向受力构件采用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处,构件强度σ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N——轴向拉力或轴心压力;     N′——折算轴力,对普通钢结构构件为:            对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构件为:                             An——构件净截面面积;  A——构件毛截面面积;  n1——所计算截面(连接最外列螺栓处)上高强度螺栓数;  n——在节点或拼接处,构件一端连接的高强度螺栓数;    f——构件钢材抗拉或抗压强度设计值。

  摩擦型连接中每个高强度螺栓一个摩擦面上的受剪承载力(KN)表2.2.3   序号螺栓的性能等级螺栓公称直径(mm)预拉力P(KN)摩擦面抗滑移系数μ0.250.350.400.450.5518.8SM124510.1214.1716.2018.2222.272M167015.7522.0525.2028.3539.653M2011024.7534.6539.6044.5554.454M2213530.7542.5248.6054.6766.825M2415534.8748.8255.8062.7776.726M2720546.1264.5773.8088.02101.477M3025056.2578.7590.00101.25123.75810.9SM125512.3717.3219.8022.2727.229M1610022.5031.5036.0040.5049.5010M2015534.8748.8255.8062.7776.7211M2219042.7559.8568.4076.9594.0512M2422550.6270.8781.0091.12111.3713M2729065.2591.35104.40117.45143.5514M3035579.87111.82127.80143.77175.72  注 1.当用于冷弯薄壁型钢结构连接时,表中值应乘以0.89予以降低;    2.当高强度螺栓连接同时承受剪切和螺栓杆轴方向的外拉力时,其抗剪承载力设计值应按表中数值乘以        第2.2.5条 抗剪摩擦型连接在动力荷载重复作用下,可不进行疲劳计算;但其连接处的主体金属,应按《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        中有关规定进行疲劳计算。

第三节 承压型连接的计算  第2.3.1条 高强度螺栓的承压型连接,应按表2.2.1-2中数值施加预拉力设计值P,其连接处摩擦面的处理方法与摩擦型连接要求相同  第2.3.2条 在受剪承压型连接中,每个高强度螺栓的承载力,应取受剪和承压承载力设计值的较小者;同时尚应按第2.3.5条控制受剪        承载力的取值:  受剪承载力设计值         承压承载力设计值         式中 Nv——受剪面数;     d——螺栓公称直径;在式(2.3.2-1)中,当剪切面在螺纹处时,应用螺纹有效直径de代替d,但应尽量避免螺纹深入到剪切面;   ——在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